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圆梦巨人-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母,林妹妹怎么还没到啊?”
“快了,快了,你再耐心等一等。”贾母笑的见牙不见眼用手抚着宝玉的后辈,以示安慰。
“再派人去探。”贾母也有点心焦,忍不住又让人去查看情况。
“二太太你来的晚些,没见过咱那位国色天香的妹妹,今个儿外甥女儿一来,你就能知道咱那位妹妹的风姿了。”邢氏先开了个好头。
邹氏点点头,还未说话,反而被上座的贾母先听见接过话头:“你这话说的对,我那外孙女定然随了敏儿的品性。”贾母难得的觉得邢氏顺眼了一些。
“老太太,黛玉今年怕是也有十岁了吧。”
贾母想了想,算算日子,点了点头:“不错,宝玉比她大十来个月,宝玉十一,黛玉十岁,这才过了十岁生日没多久。”
“哎呀,这可就坏了,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外甥女儿家又是公侯世家,书香门第,定然更是注重这等规矩。若是待会外甥女来了看见宝玉在场,那不是要白受一场惊吓。”邢氏为了今日特意做了功课,也很是不容易了。
这话一出贾母直接拉下脸来,刚才的笑模样消失的一干二净,“亲表兄妹,一家子骨肉,偏生说那样外道的话,我看你是诚心挑刺儿。”邢氏的想法贾母刚才一时不查,这会儿也明白了个七七八八。真是眼皮子浅儿,黛玉真嫁进来,那是对整个荣国府好,竟然这般短视,分什么大房二房。
贾母到底威严甚重,一句话说的邢氏满肚子话不敢再往外冒,生怕惹了贾母生气直接给她撵回去,安慰自己,不急不急,一会儿有的是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先一章奉上,10点左右第二章
第165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邢氏这话一提,虽被贾母压下去; 可气氛到底为之一重; 看似热闹的场面中带着一丝丝尴尬。尤其在场的邹氏、李纨二人,本就是读了不少书,更知道这男女大防的重要性; 这事对哥儿来讲根本不值得当一回事儿; 可对于姐儿们来讲便是涉及名声的大事情; 丝毫马虎不得。先不管邢氏这话如何; 可贾母这般不管不顾确实有些不合适,真真打心眼里儿心疼外孙女,是不会任由可能败坏外孙女儿名声的事情有一丝发生的可能。除非为了促成此事,一开始就盘算着把二人绑在一起,逼得对方不得不就范,若真是这样可就太对不住林家了。
不说邹氏和李纨二人的想法,连迎春和探春听了邢夫人的话都起了些心思,是啊; 她们也大了; 虽是亲兄妹,可往后也不能任由宝玉动不动就往她们房里钻; 没得传出什么荣国府姑娘不尊重的闲话,影响了将来的亲事。
贾母的笑容也淡了些,虽重新端起了笑脸,可明显与刚才的喜悦期待有了些不同。在场的人唯有贾宝玉跟个没事儿人一般继续乐呵呵的,感情刚才的话是一个字儿没听进去; 或许听进去了,他也不觉得是在说他,毕竟像老祖宗说的一般,都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就该同吃同住,同玩同乐。今日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妹妹宝玉特意打扮的很是喜庆,配上他圆圆胖胖玉盘一般的脸,倒也相得益彰,不觉得违和,毕竟十一二岁的哥儿很少愿意打扮的如宝玉一般一团孩子气儿。
尴尬的气氛没维持多久,远远的就听到外边热闹起来了,从外门到内门一路上,先是由小厮奔跑着一路往里通传,到了内门则有婆子、小丫鬟一路传到贾母这里,“林姑娘到了”“林姑娘到了”喜得贾母坐也坐不住,站起来想往屋外迎接。
“老太太,您先坐下,通传的丫鬟跑的快,林妹妹这会儿怕是刚到了内门,还要有一会儿等呢。”王熙凤笑着又扶了贾母坐下,这次王熙凤倒没有姗姗来迟,打理好给黛玉准备的院子顾不得歇口气儿,便迫不及待在正堂候着,这不凳子还没坐热人就要来了。只是这样一来原著里那标志性的笑声黛玉今日恐怕是听不到了。
“很是,很是,不忙,先不忙。”贾母又重新坐下,只是椅子上仿佛有钉子一般,颇有些坐立不安。
在内门口换了小轿,由四个粗壮婆子抬着往内院而来的黛玉,一边悄悄打量着荣国府的房舍景致,一边默默观察着一路上见到的诸多丫鬟婆子。
荣国府果真如母亲说的一般恢弘大气,仆从如云,比起家中更为磅礴气派。果然是富贵繁华锦绣之家,有些体面的丫鬟婆子涂脂抹粉,绫罗加身,穿金戴银,珠翠环绕,看起来甚至与小姐太太无异,越往内院行去装扮的越是体面隆重。一个个或站在道路两边,或躲在廊下,或倚着柱子,都笑嘻嘻地盯着她看,颇为大胆,笑笑闹闹,交头耳语,似在品头论足,好不热闹。远远的,还能瞧见一些丫头追赶打闹,嬉戏怒骂。
只是府内建筑虽古朴恢弘,可看起来有些年头,应该是没有及时修缮,颇有些颓废衰败之色,不如自家院子处处精巧细致,别有意趣。至于丫鬟婆子们,黛玉迟疑了一番,才在心里定下了一句不够守规矩,跟母亲所说的规矩森严颇有些出入,想来就是昨天师父所说的外祖母精力不济,家下众多,一时管不过来,才失了些规矩。
特别是昨日进了无上宫,府内同样下人如云,颇有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架势,但各个屏息凝神、恪守职责,行动间无声无息,更别提抬头大胆的盯着主子看了,全都是低眉敛目,哪怕需要面对主子,眼睛也是下垂三分,不敢直视,一副恭谨有序的模样。
今个儿一对比荣国府的丫鬟婆子,实在是差别过大,有些不成体统。其实无上宫那批都是在宫里调教过,优中选优送到无上宫侍候的,哪怕是规矩甚重的世家贵族恐怕都达不到无上宫下人的标准,别说一向自认为体恤下人、经年老嬷嬷比哥儿姐儿还体面的荣国府了,那是拍马也赶不上。本来荣国府的下人只是一般不懂规矩,在不知情的黛玉眼里,因为有了对比便成了不成体统。一时间之前一直被贾敏灌输的荣国府比自家贵重有礼等类似的话在黛玉的心里也没那么醒目,心中也有了自信底气,不怎么担心自个的言行举止可能不合乎礼仪,惹了旁人耻笑。
这是个美丽的误会,不过现下看来是好的,最起码让黛玉重拾信心,不再妄自菲薄,不再小心翼翼,不再敏感多思。当然让黛玉尤为注意到规矩礼仪方面的东西,也离不开昨日江映蓉提前做的暗示,若是没这些刻意的提醒,黛玉不一定有心思和功夫注意到这等事情,进而还考虑到妥不妥帖的问题。可有了提醒便不自觉的去留意这方面的内容,越留意越容易发现问题,更别提荣国府本就大问题小毛病一大堆,入眼的若是细细想来都能挑出个一两处或大或小的毛病。不得不说江映蓉这手牌打的实在是极妙,简直是妙不可言。
黛玉的想法只是在一瞬间,又记起江映蓉说的要学会体谅外祖母的辛苦,偌大府邸一两千号人确实不好面面俱到,反正自个只是来做客的,这等事情无需放在心上。幸亏有了提醒,不然见了这样的场景,倘若自个觉得下人们不尊重自己,露出了一点儿痕迹来岂不是平白惹了外祖母忧心,那就是大大的不孝了。可怜的黛玉,你都不知道你被一只千年老狐狸忽悠了,还感谢她,不过这算是个善意的忽悠,能帮着黛玉认清某些人的真面目,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很快就到了贾母院子里,这次是由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在院内迎接,周瑞家的早就去陪她的主子王夫人去了。王善保家的亲自扶了黛玉下轿,冲着由帘子遮挡的大门喊了一句:“林姑娘到了。”便扶着黛玉进门。
两边打帘的丫鬟早早的撑开帘子,等着黛玉入内。一进的正堂,一眼望过去,主子丫鬟聚了个满当当,都盯着自个看的目不转睛。黛玉佯装害羞,微微垂了眼,看见首位上站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慈爱之意的老太太,想必这就是外祖母了。黛玉快步走上前去,一个俯身便拜了下去:“玉儿拜见外祖母。”
“好,好,快起来,快起来。”不等黛玉完全拜下,贾母便双手扶了人起来,带着黛玉一同坐下,搂在怀里细细观看。
“这一晃已经十多年过去,我与你母亲也有十多年没见面,你与你母亲小时一个样,真像,真像……”贾母眼含泪花,透过黛玉的面容清晰的回忆起贾敏小时候的样子,一时间感慨万千,真情流露。
这话一说也引得黛玉留下两滴清泪,祖孙两个抱头哭了起来,不是原著中为死去的贾敏而哭,而是为这第一次见面感动流泪。贾敏还活着,在场的其他人自然不会为了缅怀死人也跟着哭一番,王熙凤看着差不多了,便劝道:“老祖宗,今日林妹妹来了是喜事,我们还等着您给引荐这位玉人一般的妹妹呢。”
“是呢,是呢,不哭了,玉儿你也别哭了,都是老身惹得你小人家家平白流了一场泪,快来见见你舅母还有兄弟姊妹们。”黛玉适时止了泪水,只是这眼中含泪,两颊微红,娇喘微微的模样更显得可怜可爱,让在场的众人见了好不怜惜,忍不住赞一句好一个风流标致的人啊。
“老祖宗,原以为咱家的姑娘已经出落的标致非常,不曾想世间还有林妹妹这样的人儿,看起来不似外孙女,竟像是亲孙女。”这是间接的拍了贾母的马屁,果然惹得贾母开怀大笑。
“你这个泼皮破落户啊,又来抬举我,哈哈哈……这是你琏二嫂子,人称凤辣子,往后你只管叫她辣子便是。”贾母促狭的介绍王熙凤。
黛玉上前一拜:“琏二嫂子。”
“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
“大舅母安好,二舅母安好。”
“这是你珠儿大嫂子。”
“珠大嫂子。”
“这是你迎春姐姐和探春妹妹。”三个姑娘又一同见了礼。
最后才是重头戏,贾宝玉。为何这贾宝玉这会儿这么安静,原来是自黛玉一进来便看呆了,整个屋子里的人仿佛都消失不见,只剩下宝玉和黛玉二人,宝玉满心满眼都只顾着关注黛玉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这是宝玉。”贾母把呆立在一旁的宝玉拉到身边介绍道。
黛玉心里默念,爱惹事的宝玉表兄来了,打起精神,千万别与他闹出不愉快。
“这是……”还不等贾母介绍黛玉,贾宝玉先抢过话头:“这个妹妹我见过。”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莫名觉得一股尴尬之意在蔓延,刚才的欢声笑语跟按了暂停键一般,屋子里静的落根针都能听见。
还是贾母率先打破安静,笑骂道:“你又胡说,哪里会见过你林妹妹。”
宝玉这会儿脑子灵性了,笑道:“虽不曾见过,可只觉面善,只当是旧相识也未可知。”
这话一说贾母乐了,这是缘分呐,绝对是缘分跑不了:“好,好,往后与你林妹妹可要好好相处,不许惹她生气。”看宝玉的反映,贾母越发觉得自个的打算错不了,明显二人之间的气氛不同。
原著中黛玉听了宝玉的话,心里也纳罕宝玉很是面善,仿佛真的在哪里见过。可现在只顾着留神不要惹了这位惹不起的主儿,根本没注意看宝玉,听了宝玉的话反而觉得贾宝玉果真浑话一堆,为了套近乎这样的话都能编出来,已然过了十岁的黛玉已经知道了男女大防,觉得宝玉此番话冒犯了她,心里有些不舒服。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