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借问吹箫-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徐茂公并不这么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少了哪行,人们生活都会不方便。

    “我尊重旭儿自己的选择,他愿意继续在我身边,还是自己出去另起炉灶,都随他高兴。只要是正正经经做事,凭本事吃饭,不鸡鸣狗盗,不伤天害理,我都支持他。”徐茂公说道,只要单旭开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太年轻,还是你多照顾一些吧。

    ”秦叔宝还是认为仕途才是最好地,可李世民杀了单雄信,这已成事实,让单旭为杀父仇人出力,也不现实。

    当年救不了单雄信,秦叔宝现在也不敢强迫单旭,毕竟徐茂公说得也有道理,这孩子已经够苦了,所以只要他以后能开心生活,把单家香火延续下去,也不错。

    想到这,秦叔宝又问道:“旭儿今年也十八了,他的亲事你是怎么打算的,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提到这事徐茂公就忍不住叹气,“我和紫烟为这事上火不是一、两天了,在并州,我们也看上过几个女孩,人品相貌都不错。可人家一打听到旭儿的身世,知道他无意仕途,就都借故推了。”如果他想仗势压人,没有哪家能斗得过他,可徐茂公希望给单旭找得是佳偶,而不是怨偶。

    “唉,”秦叔宝也叹气,他知道,是单雄信的事连累了单旭,“我看这事还得从咱们瓦岗派这边找人帮忙,我地女儿比旭儿还大一岁,已嫁人了,早知道我就该再等等。玄成就一个儿子,这不用考虑了。知节的女儿今年倒九岁了,要不然等等他?”

    “才九岁?那我还不如留旭儿当自己女婿呢!”徐茂公摇头否决,不过他是真认为单旭不错,只可惜自己女儿生得晚。

    “你有女儿了?”秦叔宝又惊又喜,不过上次魏征回来没说啊?“你女儿多大了?”

    “六个月。”提起小女儿,徐茂公充满为人父地自豪。

    “……”秦叔宝却在心里叹气,那还不如程知节的女儿,还能少等几年。

    “为这事,我给家父去了信,让他从徐氏家族中帮旭儿物色个才貌双全地姑娘。”还好徐茂公并没有打算让单旭等上十几年。

    “也好。”秦叔宝点点头,“我在长安也会帮忙多留意的,一有合适地马上通知你。”单旭的弟弟单天昌至今下落不明,所以这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只有靠单旭来完成了。

    “怀玉呢,怎么没看见他?”徐茂公问道。来人家家里半天了,也该问下人家的儿子,何况秦怀玉一向颇有乃父之风,徐茂公对他印象不错。

    提起儿子,秦叔宝也充满了为人父的自豪,“怀玉在北衙禁军的飞骑右营任职,现在是定远将军了。”

    “这真是虎父无犬子。”徐茂公称赞道。若是秦怀玉只是正五品的定远将军,那还可以说是沾了父辈的光。但在北衙禁军的飞骑右营任职,就得全凭实力了。

    北衙禁军原名为元从禁军,李世民于玄武门置左右屯营,号称“飞骑”,挑选其中骁健善射百人名为“百骑”,所以这可不是单凭家世就能进去的。

    “晚上怀玉回来你就能见着他了,正好,我派人把玄成和知节请来,咱们几个聚一聚。”秦叔宝很高兴。

    “行。”省得他一个个人登门拜访了。

    ……

    到傍晚,魏征和程知节过来了。秦怀玉也回来了,他给徐茂公见礼,这孩子看上去和年轻时的秦叔宝十分相似,徐茂公也挺高兴。

    说是孩子,其实秦怀玉比徐世弼还大两岁,做徐茂公弟弟也可以,但辈分在那摆着呢,他父亲和几个叔叔聚会,怕有晚辈在场,有些话不好说,所以他露个面就退场了。

    几个朋友重聚,气氛自然不错。

    但话说着说着,提到今年闹的蝗虫灾害,魏征忍不住皱起眉头来,“前年疫症,今年虫灾,外面突厥可是虎视眈眈,这陛下可是够辛苦了,我听宫里人说,陛下都是凌晨后才熄灯就寝的。”

    他现在倒是不说这是李世民“无道”的结果了,反而关心起李世民来。徐茂公笑笑。

    “这么大事你还笑得出来,蝗虫不比天花差。”魏征想起徐茂公当初把自己留在军营,他却跑到突厥冒险的事就有气,可谓是“新仇旧恨”。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蝗虫本是天灾

    到魏征不高兴,徐茂公赶紧解释:“我只是想到个和》事。”他可不敢惹魏征,上次从突厥那边回来,他就被魏征训得耳朵起茧了。

    也是那时候,徐茂公真正现李世民的不容易。他被魏征念叨十几天,都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冲动,李世民是怎么受得了这十几年的?徐茂公在心里对唐太宗致以十二万分的同情,这有道明君的代价可真不小。

    “什么故事,说来听听?”身为主人,秦叔宝义不容辞地打圆场。

    徐茂公笑笑,开始讲故事:“某朝某代,有一年闹蝗灾,有个姓米的县令官当得挺负责,命令所有差役领着县里的百姓,各持棍棒扫帚,扑打蝗虫,因为大家齐心协力,灾情日益减轻。那蝗虫也不傻,看到这里不是它们的容身之地,剩下的就都飞到邻县去了,邻县蝗虫本来就不少,可县令却不加扑杀,反而见隔壁有蝗虫飞来,以为有机可乘,邻县县令就派人送来书信一封,斥责米县令把蝗虫赶到自己的辖区去了,还说要向上司告状。米县令看完信,又好气又好笑,随即回信写道:‘蝗虫本是天灾,并非我县独有。若从我县逃去,还请贵县押来。’”

    故事讲完,在场人都笑了。

    魏征笑了一阵子,对那米县令大加赞赏,又问徐茂公:“那这故事里有没有说,具体用什么方法灭的蝗虫?”

    不料魏征问得如此详细,徐茂公想想,才说道:“无非是勤捉二字,还能有什么,不过我看别的书上说,虫类的天敌是鸟类,如果飞鸟多了,虫子自然就少了。”以他对魏征地了解,要是不拿出点具体方案,魏征是不会放过他的。

    “这个办法好。”魏征果然点头,“我明天就请旨,让陛下下令,禁止民间捕杀鸟雀。不过,那以捕捉鸟雀为生的人就要另谋高就了。”

    “谁让他们害虫不捉,反而去杀益鸟。”受安允和熏陶久了,徐茂公对这种破坏环保地行为向来深恶痛绝。

    “对了!”他这话一下子提醒了魏征,“朝廷可以下令悬赏扑杀蝗虫,两斤蝗虫可以换半匹绢,这样即救灾,又可以动百姓尽力灭虫。”

    “据说油炸蝗虫还是一道菜。要是有人愿意尝试。岂不是连粮食也解决了。”徐茂公开玩笑地补充说。

    “你吃过?”程知节好奇。

    “没有。”徐茂公虽然在现代长大地。但饮食上一向传统。“不过我还听说蝗虫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这是他跟孙思邈久了所养成地习惯。什么事都能扯到药方上。

    “我这就去和陛下说。”魏征坐不住了。放下筷子就走。动作利索地让人连留他地话都来不及说。

    “不管他。我们吃我们地。”程知节对这早习以为常。“人家可是当朝显贵。想什么时候进宫都行。”他这话可不是嫉妒。反而很欣慰。瓦岗派又是一条心了。比当年太子府。秦王府壁垒分明强多了。

    ……

    第二天,徐茂公就启程回并州了。

    在半路上,他就听说了两件朝中的大事,一事对外,一事对内。

    对外的事,是利可汗终于知道突利和大唐求和的,兵来攻突利,突利可汗再次派遣特使来求救。可李世民说:“朕与突利为兄弟,有急不可不救。然利亦与之有盟,奈何?”表示不愿和利可汗生正面冲突。

    话是这样做,但李世民下令让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对梁师都出兵。

    梁师都原是隋朝地鹰扬郎将,后依附突厥,占据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并自称皇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在时曾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后来又和利可汗勾结,对李世民劝降的旨意不理不从。

    这次出兵打梁师都,是中原人打中原人,不算违背和突厥的约定。可利可汗又不能不菅梁师都,他一兵来救,自然顾不上突利了,这招围魏救赵用得是不错。

    另一件事,是对内的了。

    还是与蝗虫有关,据传蝗虫多得飞进了长安宫的御花园,被李世民看见捉住了。李世民向天祷告:“黎民百姓靠粮食活命,请不要让蝗虫再吃百姓的口粮了,要吃,就吃我地肺肠吧。”说着,就把蝗虫吞下肚去。

    这消息传出去,百姓感激涕零,民间兴起灭虫的风潮,几天,蝗虫就不见了踪影。

    对李世民地爱民如子,徐茂公也是由衷敬佩。他自问,让他灭虫可以,让他活吞虫子,他可做不到。所以说,当个好皇帝,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徐茂公再次感慨之余,心里也有点担心,这李世民吃虫子,

    因为听自己说过,蝗虫能吃地原因吧,但自己记得,虫可以生吃啊,所以他要吃坏肚子,可不能怪自己。

    ……

    怀着这样的担心,徐茂公回到了并州。

    仍然先公后私,在军营里转了一圈,看没什么事,徐茂公才回家。

    袁紫烟迎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四、五岁地小姑娘,衣裳鲜艳,脸色却不太好看。

    这是府里新来的丫环?徐茂公刚想问,袁紫烟就轻推那小姑娘一下,“快叫三姨丈。”

    “三姨丈。”小姑娘怯怯地对徐茂公行礼,声音细若蚊吟,也就徐茂公耳朵好,才听见。

    “好,好。”徐茂公支吾着,这是从哪论得亲戚,他看向妻子,等着她解释。

    “回屋再说。”袁紫烟并没急着说明。

    ……

    回到卧房,那个小姑娘帮袁紫烟把徐茂公的披风挂好,又倒好茶水,才再施礼退下。

    “你看这女孩怎么样?”袁紫烟边帮徐茂公脱掉铠甲,边问道。为丈夫宽衣解带的活,她可不会交给别的女人。

    “干活还麻利。”徐茂公说道。其他的他没看出来。

    “你不是让你爹帮旭儿留意吗?这是他推荐的人。”袁紫烟告诉丈夫,那小姑娘的来历,“对了,你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叫叶宛如。”

    “爹给旭儿找的?”徐茂公皱眉,“那小姑娘才多大?”

    “十五岁,比旭儿小三岁,我看可以。”袁紫烟倒是满意,“正好相处几年,互相对感觉了,就可以把亲事办了。”

    “你说行就行。”徐茂公对妻子的眼光很放心,“她怎么姓叶,不是徐家的人吗?”

    “还不是你大嫂的主意。”袁紫烟解释,“宛如是你大嫂的娘家亲戚。”这点,袁紫烟已经从送叶宛如过来的徐府家人那边详细了解了。

    叶宛如,是徐茂公大嫂的姐姐的女儿。正确说,是她姐姐丈夫与妾室所生的女儿,管她姐姐叫母亲,但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这次送叶宛如过来,一是讨好徐家,二是也有眼不见为净的念头。

    “她要在家里呆不下去,咱们倒不计较多一个人吃饭。不过,爹不会看不出来叶家的心思吧。”徐盖的眼力和阅历,徐茂公向来佩服的。

    “我想爹应该清楚,不过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