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问吹箫-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愧的,他当时出于斩草除根的目的,杀翟让时就除掉了翟让的亲戚,可对翟让的旧部,不光是因为他那时候答应了徐茂公,也是因为他不想再沾血了,这和战场上杀敌可一点都不一样
所以李密只把邴元真派去了兴洛城,兴洛城也是瓦岗军的重地,相信邴元真能明白他李法主的一片苦心,他李密对邴元真还是放心的,否则能把那么重要的粮仓交给他守卫?但同时也是警告邴元真,他已经离开了李密的智囊团,原因自己清楚,以后不要乱出主意了
至于和王世充的交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单方面终止合约,似乎说不过去。李密只好暗中下令,让自己这方交易的人员不要那么积极,尽量在双方交易时拖延时间,多挑毛病,只要洛阳那边先表示出不满,他就可以借机终止合约。
可是,这些日子以来和洛阳城的交易让李密手下的一些将士尝到了甜头,官方交易他们得听李密的,给王世充那边找茬。可私下里的交易却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当然,高兴的人中绝不包括李密
听到风声的李密借故处分了一些人,可如今在用人之时,只能小惩大戒,否则私卖军粮的罪,哪有那么轻?
一时间,李密觉得很累。他身边的亲信都在各忙各个(谁又会在魏公的眼皮底下偷懒?),在魏公思考时,谁也不敢去打搅他的思路,“魏公最近心情似乎不大好?”这是大家的心声,所以更加小心
没人烦他,这让李密的神思轻易就飘向了千年以后。在那里,他是研究所的精英骨干,是年轻有为的代表人物。挣着不菲的工资,有着充足的假日。上班时,他的业务熟练,让同事佩服。下班后,他可以和朋友聚会,喝酒,k歌,看比赛,假日里还能登山旅游。想一个人静静时,也可以上网,或者租一大堆影碟,看上一整天。那时候,他没有现在的雄心壮志,可也不用去处处提防,提心吊胆,算计别人过日子
看着元帅府穿着古装,四处忙碌的众人,坐在帅位上的李密神情恍惚起来,这里的一切,是不是就是一场梦呢?他只不过在玩线上游戏,玩得太入迷了,等下了网,一切又都会恢复成现代的样子?
“魏公,魏公”牛进达的声音将他唤醒,环顾四下,李密在心里叹息,“不是游戏”
“魏公,房先生回来了。”如果不是房彦藻一副有急事的表情,他也不敢打搅魏公。
“彦藻回来了?快请!”李密精神一振,房彦藻能从窦建德那边这么快就平安回来,可见窦建德并无二心。
“魏公。”房彦藻风尘仆仆,却不失礼数,但他见四下都是李密的心腹,然后开口说出的话却让李密脸色顿变!
“魏公,”房彦藻说道,“宁陵刺史顾守雍反了!”
顾守雍?李密想起来了,前阵子他为了有人与洛阳那边私下交易的事薄惩了几个官员,记得这个顾守雍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元帅府只是下公文斥责了几句,一没降职,二没罚俸,三更没有法办,他顾守雍就受不了了?
“他可是投了王世充?”李密冷笑。
“不是,顾守雍和开州凯公相勾结,现在正在洪州刺史何定处劝诱。”
“?”
知道这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房彦藻细细道来:“房某本来是要去窦建德处,可听说他拉拢幽州罗艺不成,两家处得不那么愉快,为防罗艺捣乱,他到河北各地巡视去了。我一想,这时去了也未必能见到他,再说此时有罗艺牵制他,窦建德也不会傻到再惹上我们。本来我想回来问问魏公您的意思,可正好听到顾守雍有不法的举动,我就暗中去了趟宁陵,正巧打听到开州的校尉凯公杀了刺史傅钞,说动了顾守雍相助,顾守雍与洪州刺史何定是旧交,何定谋反也就是这几日的事了。我才急着回来向魏公禀报,这三家一旦联兵,一定不利于金墉城,魏公要早做准备啊。”
房彦藻在心里暗暗侥幸,他刚出城三,四天就得知秦王李世民被抓,他同族的侄子房玄龄正到处找他。为明哲保身,房彦藻这才微服简行,本来是为了躲着房玄龄,却不想让他听到了民间的不少小道消息。
凭着多年从政的敏感性,房彦藻发现出宁陵那边确实大有可疑,才悄悄过去一趟。也幸亏顾守雍去了洪州,宁陵那边戒备比较松弛,他才得以顺利回来报信。
不过,谁又能想到街上看似落魄的中年书生会是魏公亲信,拜早年与李密一起逃难的经历所赐,这乔装改扮可难不住他。
听了房彦藻的禀报,李密面色凝重,这三城的兵马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万人,一旦冲着金墉城而来,决不能轻敌。而顾守雍可能不攻打金墉城吗?李密可不敢再报侥幸心理。
“叫各部门都取消休假,士兵加强操练,各营随时做好出战准备。”李密开始下令。他还有王世充这个劲敌要防,所以只要凯公不先来惹他,李密就不打算离开金墉城,到开州找凯公算帐。不过,“密切注意凯公那边的举动,只要他稍有异动,我们就先发制人。”对凯公,李密不敢轻敌,一个校尉敢杀了本州的刺史,这胆子就绝不小,在事发后又能安抚住本州的兵马,还能联合别的州的刺史,并且以他为首,这个人,值得谨慎对待。
“我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告诉沿途的斥候把监视的重点放在开州方面,一有异动马上来报。”房彦藻回答道。
“嗯。那就好。”李密满意地点点头,不愧是房彦藻,做事一贯让他放心。
随着不断传到金墉城的情报,气氛紧张起来,凯公已与宁陵,洪州三家正式联手,准备兵发偃师李密猜得不错,这凯公的第一战确是冲着金墉城来的。
李密决定出兵开州,在家门外拦住凯公。
所以这几日,李密忙着调兵遣将,安排留守的将官,忙得不可开交,魏征也早就取消休假,在元帅府忙碌。
看着周围的人忙不过来,徐茂公却觉得无聊。李密不发话,谁又敢开口让他帮忙,当然徐茂公也不会闲得往天牢跑,谁知李密会不会正安排人在天牢那儿等着他呢?
徐茂公摇着手中的折扇,八月初的天气,难得天上还有些云彩,可依然感觉炎热。不过比起现代,要好很多吧?至少在千年后的那个时代,八,九月份,没有人会穿着长衫(不管是在家或出门,不管衣料是纱还是绸。)。
细算算,来这里已经七年多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有七年没有看过自己未婚妻穿短裙了,想想真是遗憾,来古代这趟任务,他牺牲了多少?可当时要是他不接这项任务,别说遇不到他亲生的父母,就是谢天遥,也要一个人留在这时空七年之久,一想到她这七年该怎么熬过来,徐茂公就不寒而栗。
而如果当时,接这项任务的只有安允辰一个人,困在这儿七年也回不去的也只是他安允辰一个,会不会好一些?徐茂公在心里苦笑,这问题,自己不是早有答案了吗,又为什么总是自欺欺人呢?
………………………………
第三十一章 早写好的剧本
谢映登进来时,就看见徐茂公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还是你这儿最安静。”谢映登笑着开口。
“那你呢,怎么这么有空?”徐茂公笑着反问。
“今晚是我当值,可这大白天的,我也睡不着,所以四处走走。”是自己看错了吗,为什么刚进来时好像看到徐茂公眼中有一丝悲伤?
“你现在不歇着,当心晚上值夜时没精神,魏公如今可是早晚都在忙,让他看见你无精打采的样子可不好。”徐茂公言语和平常没什么分别。
“放心,我和魏公虽然互看都不顺眼,但他还从没刻意找过我麻烦。何况我既然领着金墉城的薪水,自然会对得起他。”刚才,应该是自己看错了
“你对天牢那边,真的没兴趣?”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徐茂公干脆直问。
“没有。可茂公你向来对李唐那边关注良多,这回为什么也没去?”
“魏公一直盯着我这儿,我怎么去?”
“原来魏公这么不放心你,这我倒没注意。不过他只防着你一个,又有什么用?”谢映登向来对这种勾心斗角的事不感兴趣,但并不等于他什么都不知道。相反,由于旁观者清,有些事他反而比徐茂公看得更透彻。
“你不为自己打算,也不为谢家打算吗?你看房彦藻”徐茂公一直好奇李密知不知道房玄龄的事,不过就算李密知道了,那房玄龄只是房彦藻同族的子侄,算不上至亲,乱世之中,一大家族的人各投其主也是平常事,房彦藻也做不了自己侄子的主,他和李密又共患难过,只要他不吃里爬外,在这件事上,李密想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年的谢家能说出天壤王郎的话,可如今的谢家又有多少能拿出手的人才?”一提到谢氏家族,谢映登更觉无奈,“自从侯景之乱之后,谢家宝树已成昨日黄花。”纵然谢家还是望族又如何,别人只求背靠大树好乘凉,却不知树大招风,侯景之乱就是最好的教训。谢映登并不看好这种追名逐利的游戏。(侯景之乱:南北朝时,谢氏家族与王氏家族仍是士族中的领袖人物,门弟之高,不易攀附。当时的新贵侯景曾求婚于王、谢家,可是连梁武帝萧衍都无法为他做主,萧衍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侯景怀恨在心,引为奇耻大辱,回答说:“会将吴儿女以配奴!”结果日后侯景造反,王、谢二家被屠杀最惨,大伤元气。)
“一个房玄龄就能捧起整个房家,一个谢映登为什么不能重振谢家呢?”
“你和房玄龄不过才有一面之缘,你就这么看好他?”说来谢映登才是最先知道房玄龄去过黎阳这件事的人,但他实在没想到徐茂公这么看重房玄龄。
“这金墉城里,看好秦王的也不少。”自觉失言,不小心泄露了“天机”,徐茂公赶紧把话题扯开。
“这些人,与其说他们看好秦王,不如说他们看重的是秦王背后的唐国,秦王不过是用以示好的跳板。可房玄龄就不一样了,他可是秦王的人,以茂公兄你的才智,不会分不清吧?”谢映登特意在“秦王的人”这句上着重语气,他可没那么好糊弄。
“那有什么不一样?”徐茂公继续装糊涂。
“秦王是次子。”话说到这份上,谢映登不信徐茂公还不明白。
徐茂公默然不语。
“隋朝前车之鉴,还不能让人明白吗?就算唐国能一统天下,你又能保证他们兄友弟恭,不会再出一个杨广?”局势尚未明朗,谢家可不急着掺和。
徐茂公真不知该说什么,谢映登未免看得也太敏锐了,历史正和他猜测一样,李建成和李世民,确像杨勇和杨广兄弟阋墙,幸运的是李世民在弑兄之后却和杨广走的路不同,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而没向杨广一样成为亡国之君。所以,把前途寄希望于李世民还是可取的,只是,这未来发生的事他能说给谢映登听吗?谢映登又会相信吗?
“茂公,如果你想投唐国我不会拦你的,我只是觉得现在唐国里面的情势一样复杂,你要多留意。”依李密对徐茂公的态度看,他的仕途在瓦岗是不会有什么希望了,谢映登自己对功名利禄没多大兴趣,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