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借问吹箫-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遵命。”宇文士及道。

    余下众人面面相觑。现在唐军两面受敌。秦王居然还敢说这样地话。是说他盲目乐观呢?还是太自信了?

    李世民的自信不但唐军惊讶,连王世充也惊疑。

    王世充站在洛阳城头上,看着李世民带领骑兵从北邙山经过。

    “这个小唐童要干什么?”他问身边的单雄信。

    单雄信摇摇头。上次北邙山,他被尉迟敬德击下马来,好在尉迟敬德当时指在保护李世民,并没有心思与他缠斗,所以单雄信也算有惊无险。

    不过单雄信心中并不轻松,不管是在瓦岗还有在洛阳,他单雄信都是首屈一指的勇将,没奈何强中更有强中手,李世民身边竟有尉迟敬德这样的猛将。如果两军阵前,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对付他,那洛阳城中谁来挡住秦叔宝,罗士信等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上天未免太厚爱李世民了,竟然送他这么多勇将,单雄信看看王世充,突然觉得这个大舅子挺可怜。

    王世充并不知道单雄信在想什么,他看着李世民在他眼皮底下扬长而去,竟连派人出去看看的勇气也没有。

    北邙山一事,仍让他心有余悸。原以为李世民落单,能捡个大便宜。没料到却是个陷阱,他刚来,李世民的大军就到了,结果一仗下来,损兵折将的人是他王世充。今天,李世民又这样,他究竟想干什么?

    ……

    李世民马不停蹄,昼夜兼程,终于赶到了虎牢。而这时,窦建德的大军离虎牢已不过三十里的距离了。

    徐茂公得知李世民到来,率众来迎。

    李世民下马第一句就是问徐茂公:“窦建德的军队,情况如何?”

    徐茂公明白,李世民当着众将的面这样问,自然是希望得到自己的配合,鼓舞士气,所以他答道:“窦建德虽号十万大军,却不过乌合之众。”

    “此话怎讲?”李世民也是精神一振,他的确希望从徐茂公这边得到有利于己方的答案,但也知道徐茂公说话不会无的放矢,他说窦建德不好,就一定是真看出了什么。

    徐茂公说道:“窦建德这回带来的十万人,并非完全是他的嫡系窦家军。其中至少有三,四万是孟海公和徐圆朗的旧部,加上沿途收集的王世充残部,可以说一半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人和原本的窦家军混在一块,起不了锦上添花,人多势众的作用,反而他们不熟悉窦建德的作战方式,到了战场上,反而会成为窦家军的包袱。”

    李世民开怀大笑:“有了茂公的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跟李世民一起来的将士也跃跃欲试,既然窦建德不足为虑,那岂不是给他们送军功来了。

    徐茂公设宴为李世民等人接风洗尘。

    酒宴后,由一道回来的郭孝恪负责安排这些人的住处,李世民仍留下来和徐茂公商议军务。

    “茂公,你老实告诉我,你对窦建德的军队究竟怎么看?”没旁人在场,李世民要徐茂公一句实话。

    徐茂公说道:“我派斥候察探,正看到夏军安营扎寨,他们的军纪,确是一盘散沙。”他所说确是实情,不是帮李世民做戏。

    李世民更加放心了。不过,他打仗到现在,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眼睛,“那明天,茂公愿不愿意与我、叔宝、知节、敬德,咱们五个一起去窦建德那边看看。”不亲眼看看,李世民没法做出决策。

    “遵命。”徐茂公抱拳答道。李世民有这个胆量,他也不愿让人小瞧。

    “赵魏之地,久为我有,为足下所侵夺。但以淮安见礼,公主得归,故相与坦怀释怨。世充顷与足下修好,已尝反覆,今亡在朝夕,更饰辞相诱,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郊劳未通,能无怀愧!故抑止锋锐,冀闻择善;若不获命,恐虽悔难追。”

    窦建德的营帐中,国子监祭酒凌敬看了看窦建德的脸色,停止读下去。

    窦建德厌烦地摆摆手,也没有心思再听下去。

    夏军众将面面相觑,也不知该说什么。日前秦王李世民亲率徐茂公,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四人,带着五百骑兵,来到夏军营前。没料到李世民竟如此大胆,夏军仓促出战,五千兵士居然大败而归,还被人活捉了夏军大将殷秋、石瓒。

    而后,又传来了唐将王君廓抄了夏军的粮道,顺带俘虏了夏军将领张青特的消息。

    现在,李世民又送来了这样一封不知是劝告还是挑衅的书信,每个夏军将领的脸色自然都不会好看。

    凌敬再看看窦建德,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如我们放弃虎牢,北渡黄河,进攻山西。”李唐的兵力一半在洛阳,剩下的还要防备突厥,关中一带空虚,正好乘虚而入。

    王世充的侄子,这次出使夏国求援的王琬这时也在帐内,一听凌敬的话可急了,这不是要扔下郑军不管吗?

    但王琬这人颇有心计,他不和凌敬争辩,只专心恳求窦建德:“夏王,我叔父在洛阳城,日夜祈盼夏王的到来,夏王已经到了虎牢,自当继续前行,夏王仁义之名,天下俱知,断然不会失信于我叔父的。”说罢跪下磕头。

    窦建德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去扶他:“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人家虽然是晚辈,但毕竟是一国王子,又是使臣身份,这样跪倒,传出去岂不让人说他窦建德仗势欺人。

    一见夏王心软,夏军中马上有将领趁热打铁,

    “大王仁爱之名广布天下,自然不会退兵的。”

    “凌敬一介书生,哪懂什么兵法,大王断不可听书生之言啊!”

    “是啊!大王千万不要听信谗言。”

    “”

    这些人,都是帮王琬说话的。

    凌敬在旁气得直发抖,什么谗言,这些人才是在进谗言。以为他不知道吗?这些人帮王琬说话,都是事先收了他的好处的,这才是奸臣误国!

    其实王琬送礼时也没有偏心,也给凌敬准备了一份。只是,他凌敬是夏国的臣子,怎好收郑国的礼物。而据他所知,把王琬的礼物拒之门外的还有行台曹旦。这位一向贪财的国舅爷这样做,让凌敬也吃惊不小。

    而此时,凌敬知道,他一个人可对付不了这么多张嘴。凌敬把希望寄托在曹旦身上,可这位国舅爷却一言不发。

    注1:薛收,字伯褒。
………………………………

第八十二章 牧马之计

    凌敬心里奇怪,往日这国舅爷是最能咋咋呼呼的,可最近怎么这么安静了,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好像是从李文相兵变之后,虽然夏王亲率大军,很快就平息了这场兵变,曹旦也没有受到什么惩处,但据宫里传言,夏王很不高兴,连带对夏后曹氏也不满起来。

    今天看见曹旦三缄其口,明哲保身的样子,凌敬终于确定宫里的传言属实了。

    曹旦不说话,凌敬一个人哪对付得了这么多张嘴,还是换个时机再说吧。

    凌敬在心里暗叹,夏王的脾气最近确实不好,性格也多疑起来,大将王伏宝原是夏王出生入死的兄弟,却因为功高遭忌,不断有人向窦建德进他的谗言,虽然找不出真凭实据,窦建德还是杀了他。纳言宋正本一惯直言进谏,也被窦建德所不喜,所以一有人说宋正本坏话,窦建德也把宋正本杀了。

    这样一来二去,谁还敢说实话。一时间,虽然处在十万大军之中,凌敬对此战的结果仍感到茫然。

    ……

    窦建德不知凌敬的担心,他回到寝帐,正逗弄儿子窦天鸿玩。这回出兵时间长,他把妻儿都带在了身边。

    看着窦建德心情不错,帐内又只有他们一家三口,曹后小心翼翼地开口:“其实我觉得凌祭酒的办法也可以,咱们也不是不管郑国,兵法上不是也有围魏救赵吗?何必在这边和唐军硬拼?”

    窦建德脸色一沉:“你个妇道人家,跟我谈什么兵法?这打仗的事,是你懂还是我懂?我已经答应了郑国,怎能失信于人。我问你,让我退兵这话是谁让你和我说的?凌敬还是曹旦?”

    曹后连忙摇头:“不是的。是我无意中听见你们谈退兵的事。”她怎能连累别人。

    窦建德仍是不满:“你管军中事务干什么,有那个闲心,还是学学怎么做个贤妻良母吧。”说罢把儿子塞给她,自己拂袖而去。

    曹后连忙去哄因为父亲突然地举动而吓得大哭地儿子。

    好不容易让窦天鸿破涕为笑。望着天真而不懂事地孩子。曹后又忍不住垂泪。丈夫自当上夏王后。疑心就重了起来。不过自己当时身怀六甲。被保护地很好。所以感受不深。

    一切地契机都源于窦线娘突然地离家出走。

    当时窦线娘留书。说她喜欢上了罗艺地儿子。并且告诉父亲。什么时候罗、窦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她什么时候再回来。

    窦建德怒不可遏。反而和罗艺打着更厉害了。两家互相损兵折将不说。一派人打听。罗艺地儿子也不见了。这下出气也不知找谁了?

    打不下罗艺。找不回女儿。窦建德身边地人就遭了殃。以前疑心地。不满地。都成了出气地筒子。连带着对曹后。窦建德也怪她没尽到母亲地责任。让窦家出了这种丑事。曹后心中委屈却没法解释。丈夫怎知后母难为。窦线娘又是大姑娘了。她不说。自己又怎么会知道她地心事?

    窦家军营愁云笼罩,李世民在虎牢也是大发雷霆。

    当然,李世民的怒气并不是冲着他身边的部将,而是远在洛阳城外的齐王李元吉。

    “草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场的都是他的心腹,李世民毫不掩饰自己对弟弟的不满。

    也难怪李世民生气,他攻打洛阳城八个月,也没有交给李元吉的这一个月“收获”大。王世充探知李世民不在,就派单雄信出城挑衅,齐王李元吉迎战,结果兵败不说,齐王手下的行军总管卢君谔还战死了。这个卢君谔,可是从太原起兵后就跟着李家打天下的老部下呀!

    “这个元吉,刘武周一来,他就扔下太原回长安了。我以为他被父皇责备后,该长点教训了,没成想还是不成器!”李世民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齐王再不好也是齐王,秦王能骂得,他们底下这些人可说不得。

    李世民的怒气来得快去得也快,骂完不争气的弟弟,他看向从长安赶回洛阳,又从洛阳赶到虎牢的宇文士及:“仁人,父皇那边怎么说?”

    宇文士及微笑:“陛下说,洛阳城内,除了典籍书册之类的东西殿下不可以动,剩下的任由殿下犒赏功臣。”

    还没打下来就开始分财物?陛下已经把洛阳看成是自家的了,这不但说明他支持秦王,更对秦王信心十足。在场众人都是面露喜色。

    虽然私下已经先听宇文士及说过一遍,但再听一次李世民的心情更加好转,“茂公,窦建德那边怎样了?”高兴之余李世民也没忘了军情。

    徐茂公进来时李世民正在生李元吉的气,自问不是做炮灰的材料,徐茂公没有主动上前。现在听到李世民点名问他,他才答道:“我给殿下带来的也是好消息。窦军久战不利,现在军心不稳,很多将士都私下议论,希望早点回乡。窦建德知道后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