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自大明辽东-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我等由衷希望将军与众位同胞兄弟,能行个方便,快些放我等入关。”

    黄重真说得都是实话,且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言辞诚恳。

    关上守军相互看了看之后,已完全相信了。

    姜守备也缓缓地将举起的右手放了下来,那些奋力地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军卒,便都纷纷将箭簇垂下,放松弓弦。

    “将军,这就放他们进来?”王麻子见状,忙很狗腿地朝自家将军建议。

    “这……”姜守备却仍有些犹疑,不是他优柔寡断,实在是身为守将,责任重大,整座城关的军民及家眷的性命,都交托在他的手中,由不得他不谨慎。

    吴三桂看得心中火气,但有求于人,只好强行忍着,祖大乐也有些不乐意,毕竟看对方那身破铠甲的制式,也就是个守备,比自己低了整整一阶呢。

    黄重真却知道这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心中多少有些欣慰。

    于是念头一转,便又说道:“实不相瞒,我等归来途中被柳河所阻,眼看着便被建奴追上了,幸得居于山野的顾家庄民所救。

    为避免事后被卷土而来的建奴所报复,整个庄子百余人都已随我等前来,妇孺孩童皆有。其中一人叫作顾同应,乃是江南士子,早年间带着一些乡民游历天下,矢志报国。

    却不想出关之时恰逢辽东糜烂,兵荒马乱中逃至柳河一带,与一些逃难的女子繁衍生息,反倒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自给自足的庄子。

    此次随我等前来,便是希望能回到关内,重回故土,以全思乡之情。贴身所藏的身份路引,虽然破烂了不少,倒也勉强可以辨认。将军若是同意,在下这便叫他呈上。”

    姜守备点点头道:“只他一人前来。”

    “三儿,你去叫顾大哥过来,其余人且稍安勿躁。”重真也点点头朝一旁吩咐。

    吴三桂双目一凸,老大不情愿地往回跑去。

    不一会儿,便领着屁颠屁颠的顾同应过来了。

    这许多年来,顾同应从未像今日这般与故土接近过,以至于好端端的一个大老爷们,近距离看到那些巨大的城砖之后,竟有些嘴唇嗫嚅,不能自已。

    强耐着激动的情绪,才在关上守军的示意下,从怀中掏出一块折叠成方形的麻布,郑重其事地放在垂下来的吊篮上。

    还不忘仰起头朝关上喊道:“将军,您看的时候小心些,在下出关之后便遭逢战乱,随身物件都丢了,也就只剩下这两份贴身藏着的纸张,才能证明在下也是纯正的汉家子了。”

    这些说辞,彼此间都是说好的,并且推演了一路,可不敢说曾经当过兵,否则很有可能会被当做逃兵处理。

    也就是辽东糜烂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些,有些人才刚入伍便遭遇大败,便也分不清是不是逃兵了。

    况且说句实在话,顾同应这个江南士子虽也长得颇为高大,却还真不是一块当兵的料,在山里消磨了这许多年,别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军人气息,就是江南士子的书生气质,也早就被岁月和起早贪黑的农活,给洗礼干净了。

    所以,尽管姜守备刀子一般的目光在顾同应身上逗留了许久,也只能看出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在山野里挣扎求存的黑黝黝的老农。

    他认可地点点头,这才取过王麻子递过来的方形麻布,依言小心翼翼地摊开,仔细查看起来,同时心中也在仔细印证着彼此间的说辞,发现完全都能够对得上。

    于是,姜守备心中仅存的犹疑如潮水般褪去,将麻布仔细折好之后放回吊篮示意还给顾同应,沉吟了一下,为保万无一失,这才盯着重真说道:“你方才说还有妇孺同行,就在后边?”

    “是的。”

    “可敢让他们先行上关,若无问题,我再打开关卡让尔等入关?”

    “不可能……阿真,你可不能……”

    吴三桂话音未落,黄重真却摆摆手制止了他,然后看向顾同应,后者朝他咧嘴一笑,道了声“我去叫他们过来”,便已往回飞奔。

    吴三桂无奈地摇摇头,只好闭嘴不言。

    ——反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已习惯任由黄重真做决定,便让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来扛吧,且看他能扛多久,又能扛多少。

    黄重真可不管吴三桂怎么想,只是觉得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让自己很感动,仰起头道了声“有何不可”,便不再言语,只是紧紧地盯着关上的那个魁梧守将。

    姜守备也丝毫不让地回敬着他,却觉得自己虽然居高临下,却反而有些压不住,并且有那么一瞬还产生了错觉,觉得这少年的眼神非但锐利,还睿智,深沉。

    二人隔着巨大的城砖用眼神交锋的时候,顾同应已领着妇孺过来了,男人们自然是不放心的,所以也都亦步亦趋地跟在了身后。

    有些垂着脑袋,生怕被人看出脸上的愤怒,有些则忍不住朝关上的守军怒目而视,搞得好像自己的媳妇孩子,就要被抢走了似的。

    事实上,在这片越来越纷乱的明末时空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早已被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与出卖,冲刷得一干二净。

    妇人和孩子,自然也都不希望离开家中的顶梁柱,哪怕时间和距离都很短。

    平日里老爱吵架的夫妻,在这一刻都紧握着彼此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孩子要么被牢牢地牵着,要么就被紧紧地抱着。

    这些在顾同应的教导下,经历过初步启蒙的小家伙们,心中已对自己的民族有着一个简单的印象。

    如长城,如黄河,如长江,这些足以代表这个古老民族的伟大象征,也都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那尚在成长的稚嫩骨子里。

    孩子们首次见到这由巨石砌成的苍龙一般的存在,纯净的眸子里,也仅带着一丝好奇的惶恐,反倒比自家的父母要放得开一些。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咸猪手误事

    看见从风雪中走出来的,非但不是异族的千军万马,反而是拖家带口的同胞百姓,马兰峪的守军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仅存的一丝犹疑也消失殆尽了。

    毕竟,哪有牵着怀抱乳猪的小胖子前来扣关的人?

    若有,那这戏未免也演得太好了。

    瞧那一双嵌在肉缝里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长城,眨都不带眨一下,显然已是彻底震惊了,就连口水哗哗地滴下来浸润衣领,也浑然未觉。

    有吊篮垂下来了,却没有人情愿第一个上前,哪怕顾同应本着极大的担当精神,对他的漂亮老婆又哄又骗。

    最后,还是顾炎武实在看不下去了,竟趁母亲不慎甩开她的手,飞快地跑过去,毅然坐到了吊篮里面。

    他家的母阿黄最喜欢跟着小主人,吊篮装着小壮小壮的顾炎武后,又堪堪能够容纳它那壮硕的身子。

    于是,这一人一狗,便在顾氏的尖叫声中,被哈哈大笑的王麻子拉到了关上。

    上升过程中,顾炎武这没心没肺的小子,一边嫌弃自家的狗挤着自己了,一边还笑嘻嘻地与大家打招呼,还探出身子安慰母亲:“母亲莫慌,孩儿叫他们放篮子下来,将母亲也接上来。”

    这小家伙说话的时候一个不慎,差点跌下去,幸好母阿黄无时不护着小主人,一嘴便将这不让狗省心的崽子叼了回去。

    “篮子!篮子!”冲到墙根的顾氏,用自己的嫩手奋力拍打着冰冷坚硬的巨砖,浑然不觉由此产生的疼痛。

    顾同应也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见吊篮七七八八地送关上垂下了,便跺脚催促道:“还愣着做啥?快上啊,抓紧时间入关啊。”

    妇人们这才抱着孩子争先恐后地跑过去,跨上吊篮之后,又回过头来与自家男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那场景,要多矛盾就有多矛盾。

    “也就只有顾老汉与黄二狗这两个二愣子,才会相信。”吴三桂看着这一幕暗暗冷笑,却默不作声,只将自己当做了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

    在他年少的印象中,这种骗人的狗当他吴家可没少做,只是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罢了。

    不过转念一想,关上的那个守备在知晓了自己等人乃是关宁军从属之后,若还敢这么做,那可真是狗胆包天了,所以便也怀着复杂的心情,没有阻拦。

    很快,妇人孩子便都登上了城关,还不忘努力伸长脖子,朝关下打招呼。

    就连母阿黄都狂吠了两声,催促吃干抹净便回到重真身边的公阿黄,快点入关与它团聚。

    王麻子还抱起那个抱着乳猪的小胖子,使劲儿朝底下挤眉弄眼,喉间却咕咚咕咚地吞着口水,对怀中的小胖子……哦不,是对小胖子怀中的乳猪垂涎三尺,很想今天晚上就烤了吃了。

    “将军,该是您兑现诺言的时候了。”黄重真的双眸始终与关上那员魁梧的汉子纠缠着,彼此丝毫都不肯相让。

    此时,却故意示弱地微微低了低头,抱拳喊道。

    “言而无信之事,本官便是对外族都自问做不来,况且是袁帅从属,以及我汉族同胞呢。”姜守备朗声说完,便又断喝下令,“开关,迎我同胞入关。”

    轰隆。

    马兰峪这三个古朴苍劲的小篆刻字下方,那扇很有年代感的厚重关门,终于缓缓打开了。

    顾家庄的糙汉们,自然是激动万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丝纪律,顷刻间便荡然无存,无不欢呼着入关,就连好不容易带到这里的物资,都丢弃了不少。

    关宁军的少年们,却随着黄重真的一声断喝——列队。

    便在关上守军惊诧的目光之中,迅速牵回各自的战马,迅速排成两列纵队,还不忘煞有介事地整整凌乱的衣衫。

    然后,便默默地立于地上,如标杆一般,笔直安静,任由风雪拍肩,似乎在等待下一个指令。

    “入关。”

    果不其然,随着黄重真的又一声断喝,两队仅剩下了四十多号的少年,在那个胡子拉渣的自称都司之人的率领下,同时提步开拔。

    他们靴子虽已因长途的跋涉而显得破烂不堪,可是踩在积雪之中,却显得那样整齐划一,那样嚯嚯有声。

    虽只有四十几号人,却那样有着杀伐果决的气势。

    就连那个在风雪之中负手而立装了好久的少年,都只能收起满身的桀骜,成为其中很普通的一员。

    至于发号施令的那个少年,则待到最后一名军士走过身边的时候,才抬步入列,身边还伴着一只高大雄壮的黄犬。

    “好一群少年,关宁军果然名不虚传!”

    身为马兰峪这道边关的守备将军,姜瓖无疑是骄傲的,谁让他拥有一个总兵哥哥呢。

    但是看到这一幕,却仍旧不得脱口赞叹,心内对于他们的身份,也已是深信不疑。

    毕竟,放眼这大明天下,姜瓖实在找不出还有哪支军队的气势,能与硬钢后金铁骑并让之铩羽而归的关宁军相比。

    回头看到的却是边上这些属于自己的麾下,一个个缩头缩脑,傻里傻气。

    姜瓖便怒气勃发,凌空一脚抽在王麻子的腿肚上,恨铁不成钢地说了一句“看看人家,学着点儿”,便领着亲卫向关下走去,准备亲自相迎。

    ——没办法啊,关宁军作为大明有史以来最为豪华的边军,中下层武官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