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自大明辽东-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失为一条好汉。”黄重真赞赏地点点头,便嫌弃地将沾满他那腥臭口水的酒囊塞进他手里,嘱咐道,“省着点喝。”

    “我知道,这酒太呛了,太快了喝不下去,还容易醉。”

    瘦猴儿往嘴里灌了一小口,陡然瞥见周边袍泽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忙将酒囊紧紧地护在怀里,嘟囔道:“看什么看?这是这位小将军赏给我的!”

    说着,显然还觉得不放心,便对着囊口狠狠吐了一口唾沫进去。

    所有人都嫌弃地撇过头去,黄重真也干呕了几下,才没好气地说道:“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此酒珍贵,喝完了可就没有了。”

    吴三桂见姜瓖幽怨地盯着黄重真,又察觉似乎有越来越多狼一般的目光,往自己腹下……

    哦不,是腰间看,便赶紧取下酒囊扔给姜瓖,爽朗地笑道:“将军莫急,某这儿还有呢。开关之恩,便权以此酒作谢了。”

    黄重真觉得吴三桂很适合做生意,尤其是待价而沽。

    便见姜瓖接过酒囊后,拨开木塞凑到嘴边,咕咕地灌下去好大一口。

    老烈的酒了,他陡然喝下这么多,却一点事儿都没有,只是威武的糙脸涨红了不少,显然不但豪爽好饮,还非常擅饮,便连祖大寿这个老酒鬼都要略逊一筹。

    腹中一阵火热,热血上涌。

    他不像瘦猴儿那样立刻便打出了酒嗝,而是闭着嘴巴感受了许久,待烈酒被雄壮的身子完全驯服了,才吐出一口长长的酒气,怒声赞道:“好酒!”

    “将军海量,小弟佩服。”黄重真由衷地拱拱手,又道,“只是狼烟风沙将起,还请将军少饮些酒,保重身子,多做些事,替我大明守好这边疆。”

    吴三桂闻言,不禁暗骂黄重真不懂事儿。

    姜瓖却并不觉得这年轻轻的守备,是在教育自己怎么带兵戍边,反而认为他真诚可信,便又举起酒囊抿了一口,幽幽叹道:“我汉家边关的狼烟风沙啊,从古至今便从未停止过。

    昔年,我大明太祖皇帝起于微末,北驱蒙元,大将军徐达督造长城,始有九边,成祖皇帝五征蒙古,气吞万里如虎,皆以九边为基点。马兰峪虽小,远不如嘉峪山海这些军事要塞,却也举足轻重。

    后来,戚帅镇守蓟辽,加固古北、喜峰等中小型关卡之关防,其中便有我马兰峪,以此震慑蒙古诸部,使其不敢贸然扣关。

    戚帅何等眼光,可见这些关卡虽然很大,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只可惜,时至今日,朝堂之上,兖兖诸公,不知是没有这份眼光了,还是选择了视而不见。”

    这番话若是传到京师,一份妄议朝政的罪责是免不了的。

    只是马兰峪无人问津已久矣,守军也如一群被刻意以往的人。

    闻听此言之后,非但未曾觉得不妥,反而脸现悲戚,甚至义愤填膺,便连吴三桂都一副气呼呼的样子。

    黄重真觉得这守将的眼光与胸怀都还不错,有心结交,却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便抱拳歉然说道:“重真惭愧,尚未请教将军大名。”

    “不敢当,某家姜瓖,幸为马兰峪守备。”

    “姜瓖?”

    黄重真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便在心中默念了几遍,心中一震便想起了他是谁,不正是那个无奈投降了入关的后金。

    不久之后,又趁其将精力放在南边的时候,在大同起义,一度令后金焦头烂额,最后让多尔衮花了好大的精力,才最终剿灭的血性汉子么?

    他虽然先降李自成再降后金,但最终反水,不失为一条汉子,且前后两次投降,多少都有些为形式所迫。

    不像小三儿,引后金入关,是因私情,绞杀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是因私心,之后反水妄图复明,是因私利。

    如此三“私”而后行,无论当世还是后人,都极为不齿。

    黄重真“啪”的一个立正,对姜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礼毕之后又拱手道:“原来是姜将军,久仰久仰,失敬失敬。将军若是不嫌弃,便让小弟称您一声大哥吧。”

    姜瓖本就在风雪之中站得如同一杆标枪,受宠若惊之下,忙照着黄重真的样子回了一礼,又谦虚地道:“哪里哪里,惭愧惭愧,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吴三桂早就习惯了跟着黄重真便会被无视的惨痛经历,见这二人惺惺作态,却也忍不住翻翻白眼,觉得这二人真的好假。

    一个久仰久仰,一个哪里哪里;一个失敬失敬,一个惭愧惭愧……呕……

    姜瓖觉得手中的酒囊颇为碍事,便将之递给了亲卫,示意每人喝一口暖暖身子,毕竟在这风雪之中守卫了一夜,别说手脚,便连沸腾的血液都快冻僵了。

    瘦猴儿见了怪不好意思的,便也将酒囊递给了身旁的袍泽,却遭到了集体嫌弃,只好求助地看向自家将军。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顾炎武吟诵《沁园春》(万字更新求关注)

    姜瓖懒得理这夯货,摊摊手复又对黄重真说道:“至于做事,愚兄也很想啊。

    只是贤弟你也看到了,马兰峪所有的家当都在这儿了,便连军饷都好久没发了,愚兄有心成就一番事业,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黄重真上前捣鼓了一下投石机,听着“咯吱咯吱”的声响。

    脑补蒙古甚至女真铁骑铺天盖地般来袭之时,这些老伙计拼着老命投出巨石或者热油,最后在城破之后被无情拆卸的场景,心中便是轻轻一叹。

    从今日所见可以看出,以姜瓖为首的马兰峪守军,虽然有些油滑有些痞,完全无法与关宁军这样的铁军相比,却也并非不尽职。

    至少,他们顶着风雪在关上守了整整一夜,便是不争的事实,天明之后盘查得也堪称仔细。

    只是这份尽职与仔细,在野蛮的铁蹄之中,怕是连半日都支撑不住。

    明知问题所在,却因重重限制而无能为力,正如姜瓖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感觉真的很打击人的积极性。

    然而,黄重真从来不喜欢消极怠工,更不喜欢坐以待毙,迎难而上这些词语在日后的华夏,被大多数人排在了字眼的前边,哪怕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农。

    故而,黄重真将肩上的火绳铳解下来便扔给了姜瓖,诚挚地说道:“正如姜哥所说,太祖皇帝昔年也是起于微末,由南统北之功震古烁今,洪武一哥的地位名副其实,毫无争议。

    吾等不敢与洪武比肩,但戚帅在剿寇成名之前,也只不过是一个世袭的破落军户,凭着自己的努力,创建戚家军,抗击倭寇,北御蒙古,民族英雄之名,同样是名副其实,毫无争议,还注定青史留名,名传千古。

    事在人为,只要肯努力,青史之上任何名耀千古之人,都是可以追赶、比肩,甚至超越的,因为他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其实都只是一介凡人,只是寻比常人更加努力罢了。”

    姜瓖被黄重真迅速解下火绳铳的动作吓了一跳,条件反射一把接住之后,便又听着他的话若有所思。

    小小的顾炎武却已听得热血澎湃,便如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一般,灵机一动,忍不住叫嚷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便是大哥哥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呀,娘,您别掐我呀。”

    说着,扭过头奶凶奶凶地瞪了顾氏一眼,紧接着不由分说,便将重真才只朗诵了一遍的《沁园春·雪》,吟诵了一遍,竟是一字不差。

    顾氏爱极了儿子的聪慧,又担心他锋芒过甚,引来关上守军的不喜,便只紧紧地将之护在怀中。

    清澈的童音在风雪之中的长城关头,吟诵这首气势磅礴之词,真的既应景,又透着少年孩童的勃勃生机。

    姜瓖是个粗人,诗词鉴赏能力一般,一时之间却也听得呆了,怔怔地瞪着顾炎武道:“小朋友,这是你的诗作?”

    顾氏毕竟是一介妇人,被个凶巴巴的军汉这样盯着,不免有些胆怯,便将顾炎武搂得更紧了。

    小家伙倒是丝毫不惧,使劲挣了挣,发觉挣不脱,便只好在母亲怀中努力地挺起胸膛,傲然说道:“自然不是,这是我大哥哥做的。”

    说着,便指了指黄重真。

    姜瓖又怔怔地看向重真,道:“贤弟,这……”

    黄重真笑道:“没错,小弟身无长物,这杆火绳铳乃是我关宁铁骑之最新标配,这便赠予姜哥了,以助兄长御敌守关。”

    姜瓖闻言大喜,一边说着“怎么好意思,又是吃又是拿”之类的客套话,一边爱不释手地轻抚着火绳铳黝黑发亮的枪杆。

    同时,嘴里念念有词道:“这便是传说中的火绳铳啊!不过怎么没听说过呢?三眼鸟铳某倒是听说过,就是没见过……”

    吴三桂闻言,当即没好气地说道:“这是我关宁军工厂的最新发明,比京师火器作坊的那些所谓三眼鸟铳,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黄重真怪他不经意间就透露了关宁军严守了大半年的秘密,狠狠瞪了他一眼,吴三桂连忙闭嘴。

    好在,姜瓖却似乎并没有听出其中的含义,只是兴奋地说道:“真的吗?还真是第一次见识呢!果然是好家伙啊!”

    一壶酒囊的烈酒,根本就禁不住关上的酒虫们分,争相分食之下,很快便一滴都不剩下了。

    在此过程中,便连顾炎武那磅礴的吟诵,都没有听进去一个字,更别说吴三桂的无心之言了。

    他们喝完了酒,意犹未尽地左顾右盼,这才被自家将军手中的好家伙吸引,纷纷围拢过来,几个没大没小惯了的,更是忍不住伸出手去,想要过一把手瘾。

    刚刚还大方分酒的姜瓖,此时却表现得极为小气,立刻将这些咸猪手拍了回去,还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别看姜瓖平日里对这些没个正形的麾下,不是笑骂就是踢打,动辄就打成一片,真的严肃起来,还是很令人信服的,发起怒来也很令人畏惧。

    于是,守军又将羡慕而又好奇的目光,投向抱臂旁观的吴三桂。

    后者接触到这些饿狼一般的目光,忙紧紧抱着手上那杆火绳铳铳,挪到报团取暖的妇孺身边,结果自然是引来了“真小气,看看都不肯”之类的鄙夷。

    或许是因为天生不要脸的缘故,吴三桂的心理素质一向很好,尤其是认识了黄重真之后,脸皮已被训练得越发厚了,对于这些激将法,便连嗤之以鼻都欠奉。

    夺人所好之类事情,黄重真自然是不会做的,不过再给守军一些烈酒以作答谢,还是非常乐意的。

    于是,他便往关下招呼祖大乐等人,扔些酒囊上来。

    他话音尚未落下,心系妻儿的顾同应等人,便一边暗骂守军都是酒囊饭袋,一边又争先将自己的酒囊扔上城关。

    那愤愤的架势,倒更像是在扔手榴弹,远远看去,便又像是起了冲突。

    黄重真正自哭笑不得,却听远处一声惊雷般的怒吼:“住手!”

    循声看去,便见一员魁梧的虎将,在一队亲卫的簇拥之下,飞快地来到。

    人还未至,愤怒的咆哮已传遍了整座小小的马兰峪城关:“大敌当前,不思御敌,怎么自己人倒先干起来了?”

    很显然,他是将在石阶处与守军对峙的顾同应等人,当做了闹事的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