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自大明辽东-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便被很多人当作了最后救命稻草,大多数的防御便都是围绕这四道石墙来布置的。

    很显然,这是赵率教三人精挑细选,与来袭的建奴决一死战的地方。

    大概袁崇焕守卫宁远的成功经验,对他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那便是——恃坚城,凭大炮。

    这样的布置以防守为主,传统而保守,本也无可厚非。

    毕竟很多时候,粮草便是军心,不容有失。

    两万余人死守在狭窄的“龙头”里,却放弃了整个龙城乃至整座海岛一切可以利用的阻敌之处,更放弃了所有的主动之权。

    在黄重真的眼中,这种战术堪称狭隘,实在是殊为不妥,也殊为不智的。

    若任其布置,那么即便是有着赵率教的一千骑兵和山海关的三千步卒。

    再加上三尊红衣大炮及炮组成员,乃至袁七等袁崇焕的精锐亲卫,也是断然不可能取胜的。

    于是乎,在这关系到全岛存亡,关系到辽东战局,乃至明金蒙古之间微妙外交局势,都有深刻影响的关键时刻。

    黄重真终究还是怀揣着热血,顶着重重压力,同时也在万众期待之中,毅然地站了出来。

    为此,他甚至不惜直面姚抚民的呵斥,与之争得面红耳赤:“岛上原本就有将近八千的将士,赵将军又亲率四千余来援,加在一起便足有一万二千可战之兵。

    来岛上做生意讨生活的商民也多以青壮为主,善加利用便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超过两万之众,挤在一处狭小的地方被动防守,无异于自取灭亡!

    况且大炮、鸟铳、强弓、劲弩,这些中远程攻击武器,也都不是这么用的!赵将军、姚将军、金将军,标下斗胆,恳请三位,暂将岛上布防之权,交由标下!”

    时间珍贵,黄重真不得不拿出袁崇焕的令牌和亲笔谕令用来压阵,虽然很像一只借着老虎的势力来立威的小狐狸,但毕竟狐狸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威势的。

    因为确实没有更好的守岛方案,所以姚抚民被说得哑口无言,却又很不服气,只好气呼呼地扭过头去。

    金冠看向了赵率教,后者报以苦笑道:“实话跟二位说吧,某来的时候就在船上吐得一塌糊涂,袁帅与祖蛮子也确实给某写信着重提了这小子。

    以袁帅的稳重,以及祖蛮子的傲慢,当不至于无的放矢,拿我全岛军民的性命开玩笑。因此,某相信这小子必定是有着真才实学的,而并非绣花枕头。若二位没有意见,这战时总指挥的位置,就让先这小子坐上一坐吧!”

    袁七及其余袁氏亲卫,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挺黄重真。

    周吉、彭簪、老六等人自不必说。

    便连金士麟也出列说道:“伯父,父亲,小弟这几日与重真兄弟相交甚笃,多有了解。暂将守岛之责交由他,实乃上上之选。”

    觉华岛的其余诸将闻言,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也都纷纷点头。

    金士麟扯扯姚抚民的衣袖点头应允了,而后者虽然倔强地扭过了头去,却也不再出声反对。

    赵率教便轻轻颔首,转向重真沉声说道:“军中无儿戏。黄重真,某且问你,可敢立下军令状?”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建奴出海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黄重真脱口便道,“至于军令状,我早跟大帅说过了,何惧再立一次?”

    听一个才只十六岁的少年,竟出口成章,将满腔的报国之心表现得得荡气回肠,在场之人无不热血沸腾。

    不喜言辞的赵率教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心中的激荡,便接连说了三个“好”,就以最高军衔的名义下令,由黄重真正式全权接手觉华岛的布防事宜。

    唯独姚抚民还是有些不服气,嘟囔道:“毛都尚未长齐的小子,真会拥有这个能耐么?”

    谁知黄重真再次出口成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丈夫许国,不必相送。”

    姚抚民这个大老粗终于被惊呆了,他又转向金冠说道:“金将军,你深悉岛上地势,标下需要你的全力协助。”

    “自古英雄出少年,便让我和姚兄为你打下手吧。”金冠使劲摇晃着姚抚民的胳膊道,试图将两人间的矛盾消弭于无形。

    毕竟大敌当前,若不能在战前冰释前嫌,便有可能导致战时的一败涂地。

    姚抚民倔强地挣脱了开去,尽管仍有些不情愿,可好歹还是朝重真拱了拱手。

    此战本就九死一生,唯有众志成城,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道理他都懂,就是不服气被个十六岁的少年统辖。

    可反过来一想,这个少年能在宁远之战中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只要功劳报上去,一个守备千户的军爵是少不了的,却主动请缨驰援堪称死地的觉华岛。

    这份忠勇,便是自己这个觉华岛的守将都有所不如。

    这份情谊,也值得全岛将士以性命相托。

    念及此处,姚抚民便重新朝黄重真郑重而又感激地拱了拱手。

    黄重真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大喜道:“有两位之助,区区建奴有何惧哉?”

    磨刀不误砍柴工,激烈的争论换来了正确的岛防布置权,黄重真觉得很值得。

    赵率教坐镇中军“龙头”,居中调度。

    姚抚民与金冠率领着岛上的青壮与将士,根据黄重真的布置具体实施,很快便将整座龙城和城外之地,布置成了深渊,可表面却极难看得出来。

    三尊红衣大炮仍被黄重真架在制高的“龙头”小城之上,黑黝黝的炮口便像是老虎的血盆大口,对着觉华岛唯一利于骑兵的登岛口——靺鞨口。

    因着炮架的存在,非但这个登岛口在炮击的距离之内,便连相当一段距离的海面冰层也包含在了其中。

    若以最佳炮位开炮,一定能给纵马冰上的建奴骑兵一个大大的惊吓。

    最重要的是,黄重真经过细致的观察和精确的计算得出了一个十分激励士气的结论——冰层虽厚,寻常的兵器根本破不开,却禁不住大炮的轮番轰击。

    最让岛上将士细思极恐的,还是要数黄重真带来的秘密武器——那些细细的,单根扯在空中之后,便肉眼难察的铁丝。

 第五十一章 二王十八将和两厥名王的传说

    这些铁丝或被绑在城外的树桩之间外,与拒马鹿柴相互配合,算是开胃菜。

    或在狭窄的城门洞里,或在细长的巷子里,尤其是在通往屯粮之所“龙头”的笔直街道上,更是压轴一般的密密麻麻。

    总而言之,在建奴骑兵最有可能冲锋的路线上,一道道专门克制骑兵的防线,悄无声息地建立了起来。

    建奴骑兵冒着炮火登岛之后,若妄想屠戮军民,便首先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超过两万的军民一刻不停地忙碌到半夜,攻防兼备的岛防才基本布置完毕了。

    赵率教又在黄重真的建议之下,下令将全军分成三班,一班继续查漏补缺地布防,两班休息,轮番替换,以养足精神,防备随时可能突袭而来的建奴铁骑。

    金士麟被其父金冠以同龄人就应该多相互学习为幌子,派到了黄重真的身边,跟着他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地忙碌了整整一天半夜。

    至和衣而卧时,已累得沾枕就睡着了。

    可直到睡着,他都不敢置信那些细长的玩意儿,一旦被绷紧绷直,竟真的就成了切割利器。

    为了验证此点,他亲自驱赶着岛上唯一的一头野猪进行了实验,便得出了如下结论——哪怕冲撞者再怎么皮糙肉厚,也会被死死缠住,勒出血痕,动弹不得。

    金士麟瞪着那头野猪嗷嗷地惨叫着,却无论如何都无法挣脱。

    便最后挣扎道:“可那是建奴骑兵啊,堪称纵横辽东而无所敌。我军之中甚至已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说在悄然流传了。”

    黄重真却道:“这他妈的纯属扯淡,别说大明军队振作起来,便是大明百姓发起狠来,凭着一个退休县令的指挥,也能取得令建奴的二王十八将,折戟城下的辉煌战绩,更别说两厥名王了。”

    金士麟连忙追问啥叫“二王十八将”,啥又是“两厥名王”,但这显然是憋不住尿了的混小子,却又一本正经地随口胡说八道起来:“金兄你虽然比我大,但那玩意儿却一定没老子大。”

    男人哪肯在这方面认输,于是忙得连尿尿的时间都没有的二人,在枕炮而眠之前,便立于“龙头”之上,迎着凌厉的海风,豪爽地撒了一泡尿。

    老虎和黑熊觉得有趣,便也加入了其中。

    迎风尿三尺,不错的成绩,很好的兆头。

    两个少年哈哈大笑,似乎已用这泡阳刚之水,灭了建奴的威风。

    老虎与黑熊这两头憨憨,也“嗷嗷”地嘶吼起来。尤其是黑熊那人立而起,奋力拍打着厚实胸膛的蠢猛蠢猛的样子,把忙碌了一天的守岛将士,乐得浑身轻松。

    紧绷了一天的心弦,也暂时松却了下来,从而使得这一夜,得到了很好的休憩,保证了充足的精力和体力,以应付即将到来的觉华大战。

    大明这边携宁远城下狠挫建奴的锐气,无论宁远守军还是觉华将士,无不铆足了劲儿准备这下一场的战斗,潜力全开,分秒必争。

    后金那边,却因奴酋的昏迷了而陷入惶恐,好不容易在八大贝勒的弹压之下扎稳营寨,距离宁远却已有将近二十里之遥。

    而当奴酋悠悠醒来的时候,已是正月二十九日的黎明时分。

    这一日,天空倒是挺清澈的,只是十分清冷,气温继续走低。

    回想起昨日在宁远城下差点就兵败如山倒的场景,黄台吉仍感到十分后怕,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清冷的空气。

    他深谙辽东的气候,感受到空气中的干冷清冽,便知通往觉华岛的海面,必定已经彻底地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已经可以使得大队骑兵开展突袭了。

    这份喜悦冲淡了奴酋昏迷和大军新败的忧虑,黄台吉正要回到主帐查看奴酋的伤势,却听那边一阵欢呼,旋即便有亲军快步而来,禀告大汗苏醒的消息。

    黄台吉大喜,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行去,来到汗帐时却听到帐内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虽心急如焚,却仍没有冒然进入。

    而是按着奴酋立下的规矩报名求入,当听到准允之后,方才掀帘而入。

    奴酋的外伤其实并不是非常严重,只是看着吓人而已。

    内心的郁结,才是导致他长时间无法醒来的关键所在,因为骄傲如他者,一时之间怎能接受宁远城下的惨败?

    军中无女眷,故奴酋昏迷之时,由阿善和莽古泰贴身照料。

    黄台吉和阿敏,则分管军中事物。

    四小贝勒各司其职,各安其部,才使得败退下来的建奴军队没有溃散,并于距离宁远二十里外的地方再次,扎营立寨,整顿军容,以图后势。

    毕竟,宁远守军虽然取胜了,但守军毕竟是守军,在所有建奴士卒的认知之中,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出城追击的。

    否则,这支对城外作战求之不得的蛮兽军队,定会让之一败涂地。

    事实也的确如此,袁崇焕只是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不断地侦察着建奴的动向,黄台吉当然派出了大量斥候与之针锋相对。

    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