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自大明辽东-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好歹,汗位已到手,大局已定,便有的是时间慢慢地收拾他们,拾掇父汗传下来的这个硕大摊子。

    “这手笔,真特么……”

    黄重真知道这样堪称无耻的操作,也多半是范文程替他新任主子出的鬼主意,便是已连看都懒得看他了,只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借刀杀之。

    祖大乐吴三桂周吉等人紧绷的神经,随着女真人的震天欢呼,从而缓缓地舒弛了下来,刚才那波紧凑的传位节奏,还真是看得他们既激动,又期盼。

    期盼啥呢?自然是期盼有人当场便跳出来,对那个即将接任大汗之位的人,产生质疑,甚至祭出罪证,横加指责咯。

    但是很遗憾,并未有此等事情发生。

    “或许就奴酋的陵寝之外,那些有可能产生异议的人,都已被捉拿走了。”周吉若有所思地想到。

    吴三桂则轻声念叨道:“终于结束了。”

    这才有空,抹去宽阔额头上的密集汗珠。

    “哪有这么简单,最残酷的事情,还没开始呢,难道你们忘了阿济根吗?”

    黄重真却小声提醒道,便又开始琢磨如何利用今天,就在他的主子们心间,埋下怒而斩之的必杀火种。

    在狼群一般的后金汗国中,身子骨相对孱弱的明国人是很难生存的。

    但是在奴酋制定的“受降者奖”的策略之下,还是有着不少人趋之若鹜。

    尤其,是范文程这种自知在明国读书读不过别人,又不爱参加劳动,便想要通过其他途径,谋取荣华富贵的无耻之人。

    纵观这个即将把民族和国名,都改成三点水旁的部落制汗国历史,汉臣几乎贯穿了始末。

    尤其是在那个闭关锁国的王朝末年,本族贵族大多只知遛狗逗鸟,便连引以为傲的八旗弓马之术,都彻底丢弃了。

    在东西方文化摩擦出剧烈火花的时候,这些养尊处优做着天朝美梦的贵族们,更是一脸懵然,甚至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于是,朝廷便也只好将权利下放给最善于与时俱进的汉民,全赖汉臣苦苦支撑,才让越发糜烂的时局,不至于立刻崩溃。

    由此可见,这个古老民族的头狼,或许是自知自己的族人善于战斗却不擅于治理,于是在小心防备汉民的同时,也大胆地录用着。

    也正是因此,像范文程这种在明国并不出色的读书人,才能在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找到立足的空间,让两代金主至少在表面上,都对他信赖有加。

    他并非大才,但是对于此时的后金而言,已足够重要。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多尔衮和多铎都是心知肚明的,纵观历史的黄重真自然也是知晓的。

    可他更知晓,要杀范文程,看似很不简单,但说难也不难,一切全在乎后金高层贵族的一念之间,尤其是在局势逆风的时候。

    意念飞快地触及此处,黄重真轻轻地笑了笑,心中便已有了计较。

    而就在他想通了这件事情的时候,黄台吉也正式完成了承袭汗位的简单流程,接下去大概便是要结束殡葬仪式,然后回到大政殿去正式登基了。

    几乎所有的女真贵族,都是这么认为的,却唯独经黄重真提醒的济尔哈朗,以及关宁少年,还有深悉历史进程的他本人,知晓最为残酷的时刻,已悄然来临。

    哦,或许那个可怜的女人,也早已有所感觉罢,所以才会在那几天里,想要尽情地放纵自己,只是黄重真没有给她这个机会罢了。

    果不其然,当激愤的群情渐渐平静下来之后,刚刚还躲在黄台吉身后的阿善,骤然又踏前了半步。

    这让台下的女真贵族尽皆惊愣了一下,纷纷暗道:“莫非,大汗还有啥委托大贝勒的遗旨,尚未交代下来?”

    阿善并没有让大家猜疑太久,只见他变戏法似的,又从怀中掏出一份金光闪闪的锦帛。

    却没有打开,而是单手平托着,以从未有过的威严表情,用全身的力气吼道:“父汗遗诏——责庶妃德因泽、阿济根,陪葬。令大妃,与朕同穴。”

    他这一吼,似乎想要将心内的悲愤都尽数发泄出来,便连吼坏嗓子都在所不惜,以至于便连边缘处的侍卫都听见了,立刻便瞠目结舌。

    陪葬,大家都懂,两个庶妃而已,对于思维原始的女真人而言,给荣耀的雄主陪葬,是她们的荣幸。

    哪怕是他们的至亲之人,都只会觉得哀荣,却不会有丝毫反对。

    可是,令“大妃同穴”,又是怎么回事?生同衾死同穴,代表着夫妻恩爱。

    可你是大汗啊!你入土为安之后,墓穴是要立刻封闭的,免得那些盗墓贼起贪婪之心,工匠自然也是要封在土里的,也就是说,大妃也要跟着殉葬?

    天呐!那可是大妃啊!是即将登基的新任大汗黄台吉名义上的额娘,更是多尔衮等三个小贝勒的生母啊!如此身份,如此权势,怎么会……怎么会要陪葬呢?

    短暂的怔愣之后,便是再愚笨之人,都已然明白了阿善手中的所谓“遗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默默地看向了多尔衮三兄弟。

    而他多家贝勒兄弟,只觉得阿善的嘶吼犹如滚滚惊雷,平日里思维敏捷,这一刻却反倒因为,震惊而变得迟钝起来。

    也正是感受到众人的灼灼目光,才蓦然反应过来,便立刻便热血上涌,几乎同时脸厚脖子粗地大吼:“你说什么!”“额娘!”“我看谁敢!”

    三人反应各异,却又无比真实,又因身份尊贵,各具一番威势。

    同时怒而大呼之下,倒将台下的众多贵族,震得久久不语。

    偌大福陵,人头攒动,却宛如万籁俱寂,唯独秋风猎猎。

    但是,当阿济格与多铎看见前方三个不动如山的大贝勒,尤其是阿善递过来的充满严厉警告的目光,竟都踟蹰不前,唯独多尔衮,毅然而又决然地站了出来。

    他先是张开双臂作势拦截,旋又并指为剑,指着阿善吼道:“老……二哥,你什么意思?你想杀我额娘?你吃干抹净……”

    多尔衮很想把阿善丑恶的行径,当着众多族人和明使的面抖出来,却瞥见黄台吉看向他的目光,骤然凌厉了起来,便生生地止住了。

    此时此刻,率真耿直冲动热血的少年多尔衮,突然有些懂了。

    他沉默了下去,但那张倔强的脸和那双倔强的眼睛,却依然透着倔强的意志。

    面对多尔衮激烈而又无声的质疑,阿善深深吸了口气,便沉声喝道:“十四弟,父汗遗诏在此,你可是亲自要勘验真伪么?”

    阿善说着,便用力地将锦帛举过头顶,虎目圆睁,直瞪着多尔衮。

    别说,他虽常年好相与,也不怎么发脾气,可一旦发起怒来,还真的挺有威势的,更高举着所谓的“父汗遗诏”,以壮声势。

    便连年少轻狂的多尔衮,都不敢直樱其锋,指着他“你”了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最后,多尔衮只好将摊开的手掌紧紧地握成拳头,狠狠地凌空一挥,看向一言不发的黄台吉,用几乎哀求的声调吼道:“八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谁知,被他寄予了最终厚望的八哥黄台吉,自从改元了“天聪”,正式成为女真族的第二任大汗之后,便就像换了个人一样。

    此时此刻,也只是平静地望着他,轻描淡写地说道:“十四弟,这是父汗写给我们兄弟的最后一份诏书,为兄也没有办法。”

    “什么!这……怎么可能!”听着他的话,看着他的态度,多尔衮先是惊得呆住了,可是很快,他便什么都明白了。

    ——父汗有遗诏也好,没遗诏也罢,总而言之,是八王之首的老好人阿善,以及刚刚确定承袭汗位的伪善之人黄台吉,要联手置自己的额娘,于死地。

    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额娘身为大妃,本就身份尊荣,又长袖善舞,颇有谋略,最重要的,她是有着三个贵为贝勒的亲生儿子。

    假以时日,哪怕黄台吉的汗位已经非常稳固了,也由不得他不芒针在刺,所以才要籍此机会,以殉葬的名义痛下杀手,否则,怕是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用他大明汉民的话来说,就是过了这个村,便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心思灵巧的多尔衮很快便想通了这些,且有八成的把握确定,这阴损的计谋多半是黄台吉的手笔,阿善与额娘之间……

    虽然难以启齿,却毕竟有着肌肤之亲啊。

    可是……老八哥黄台吉,昨天还对自己好言相劝,前天还与自己把酒言欢,大前天还对自己推心置腹,言语之间却鲜有痕迹,却很明显又是拉拢又是许诺啊。

    一切的一切,片段一般在多尔衮的脑中闪过,像是串起了一部电影一般,也让他豁然明白:自己这个所谓的老八哥行事,哪有什么痕迹不痕迹的,分明就是滴水不漏,恐怖如斯啊!

    多尔衮念及此处,细思极恐,明明秋阳正好,正徐徐升起给大地带来一份特腾腾的光辉,可他却只觉得如坠冰窖,浑身发寒,双眼阵阵发黑。

    他能去勘验“父汗遗诏”的真伪么?

    不!不可以!哪怕上面其实什么都没写,他也不能!

    他蓦然想到了阿善怒吼中的意思,既是警告,又是苦劝,还带着一丝相当隐晦的惭愧——他保护不了自己的额娘,却想尽全力地去保护她的儿子。

    长兄如父!长兄如父啊!

    黄重真虽隔得较远,但锐利的目光却分明看见,多尔衮的眼睛变得赤红一片,雾气弥漫,显然是有着血泪在生成。

    可他,却仰着头以极大的毅力忍耐着,硬是不让这行血泪流下来,直至借助太阳的光热,将之尽数地蒸腾干净。

    在此过程中,无论阿善黄台吉,还是阿敏莽古泰,或者多铎阿济格,以及台下众多的女真贵族,都没有发出一丝声响,静静地等待着多尔衮的最终决断。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秋风萧瑟 三种心态

    偌大福陵,满寨子的人,竟无丝毫声响,唯独秋风萧瑟,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黄重真相信,只要这个天生便极富人格魅力的少年,于此时此刻,在八王台上振臂一呼。

    那边不管黄台吉事先的布置有多么完美,冲冠一怒之下,还是会有着不少的女真贵族,愿意站在他的那一边。

    然而,许久之后,他却低下了高昂地头颅,而且又深深地低垂下去,哪怕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他欣长的身子在轻轻颤动。

    可所有人也都明白了,这个高傲的少年,迫于对他极为不利的时局,以及庞大的压力,最终,选择了臣服,或者说——就范。

    见状,阿济格与多铎哀鸣一声。阿善明显松了口气,黄台吉却非常隐晦地勾了勾嘴角。

    未曾听到他吩咐,甚至不见他有丝毫动作,便有一队白甲侍卫从八王台的后方走了出来,往大妃之处径自行去。

    多尔衮瞥了一眼便已发觉,这些白甲都是父汗生前的贴身侍卫,在这场汗位争夺战中一直保持着中立的姿态,却不想不知何时起,已被黄台吉收入毂中。

    深深地瞥了一眼这个心机深沉却又不动声色的老八哥,多尔衮却与他那悲呼不已的两兄弟不同,只木桩一般静静地立着,却已将仇恨,深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