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开站在一旁,默不做声。
    他是燕国将军,这齐国和赵国之间的恩怨,关他屁事。
    匡章等候片刻,没有等到秦开的话,倒也不以为意,而是笑道:“秦开将军,若是老夫将这城中三十万兵马尽数托付于你,你觉得你能胜这联军否?”
    秦开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缓缓摇头:“匡将军说笑了,此事哪有这么容易?主父、白起、暴鸢等皆是名将,非匡将军不能胜之,秦开并无把握。”
    秦开这句话,一方面自然是很清楚现在齐国才是大哥燕国是小弟的事实,另外一方面来说,他的这句话也是事实。
    秦开本人,虽然也曾经有过大破东胡的事迹,但东胡是什么地方?对于这些中原诸侯国来说,那就是个边陲蛮夷部落。
    你燕国身为周朝姬姓诸侯国,原本就负有北镇蛮夷之职,赢个东胡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战国诸侯是有底气这么装逼的。
    数百年前,周朝初建之时,放眼天下那是蛮夷戎狄处处,仅有关中跟河洛两地在周朝控制之下。
    于是周朝分封上千诸侯国分镇天下,说白了就是去征服和殖民,去跟这些野蛮人抢地盘的。
    几百年下来,中原尽为诸侯所有,胡人被赶到了北边草原,东夷干脆直接灭了种,狄人的最后一个国家中山国前几年也完蛋了,戎人更是被秦国花式吊打。
    所以秦开的功绩在燕国之中固然彪炳,但放在中原来说也就是个小有名气的将军罢了,这也是他为何不著称于史书的原因。
    吊打野人嘛,应该的,基本操作,没有什么值得吹的。
    只有像主父匡章白起这种,在诸侯的争霸之中破军杀将,攻城略地甚至灭一国社稷的,那才是真正被天下人承认的赫赫威名,是真·名将。
    于是秦开又对匡章问道:“不知将军准备如何破敌?”
    凡霸主之国必有名将,这是铁律。
    魏国称霸,那是因为先有吴起后有庞涓;齐国称霸,是因为先有田忌孙膑,后有匡章;秦国崛起,也是因为有商君、樗里疾等大将;赵国崛起更是和主父脱不开关系。
    作为当世第一名将,匡章如何应对如今的情况,无疑是所有人都想要知道的。
    匡章沉默片刻,道:“如今联军气势正盛,且先固守吧。”
    秦开明显愣了一下,道:“将军不欲出战吗?”
    匡章摇了摇头,道:“出战?若无陶邑之败,出战也不是不可。但如今……”
    匡章不再说话,转身下了城墙。
    秦开呆立城头,半晌无语。
    于秦开而言,他本人其实也是有着燕王的重任在身。
    究竟是要死站齐国一方,还是临阵反水,肯定是不能够指望千里之外的燕王来做决断,只能让秦开见机行事。
    如今秦开见联军势大,匡章又如此忌惮,心中多少存了反水之意。
    可若是匡章不出战的话,这一切的算计也就无从说起了。
    ……
    被匡章的举措弄得十分意外的并不仅仅是秦开。
    在主动放弃了齐国西南边地众多城池之后,匡章率领齐燕联军坚守高唐,三月不出!
    原本以为要大打出手的战争,却十分诡异的变成了一潭死水。
    暗潮开始涌动。
    战国赵为帝

第191章 何谓知己知彼
    邯郸。
    “爹爹,叫,爹爹……”赵何抱着自己的大儿子赵谦,面带笑容的逗弄着。
    只见襁褓之中的婴儿定定的看了赵何一会,突然小嘴一扁:“哇……”
    一旁的王后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很快就从赵何的手中接过了小赵谦。
    赵何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这带娃啊,是真的累人。难怪孔子曾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王后愣了一下,问道:“大王,孔子此言……当真是这个意思吗?”
    赵何面色一板,正色道:“寡人说是,那就是。”
    逗弄了一会大儿子,赵何的心情好了不少,很快离开。
    刚刚走出宫门,就看到蔺相如等候在外。
    赵何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蔺相如,笑道:“怎么,出了什么事吗?”
    蔺相如道:“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那东胡和匈奴最近联合寇边,据报人数当在三万骑以上,九原、五原、云中三郡皆传来警报。”
    赵何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传令三郡郡守各自出兵便是,若是敌军势大,再让雁门和代郡北上支援。对了,那个林胡王也不要让他闲着,命他发五千骑兵渡过黄河,一同抵御众胡侵扰。”
    对于北边的游牧民族邻居们,赵何虽然不至于放松警惕,但也没有太过重视的必要。
    这一次伐齐之战并没有抽调边骑军团的主力南下,北方边境的兵力十分充足,又都是主父一手调教出来的精骑,简直想不出有什么担心的必要。
    赵何坐上自己的马车,朝着蔺相如拍了拍身边的座位,示意了一下。
    蔺相如愣了一下,随后也上了马车,在赵何的身前恭敬侍立。
    赵何问道:“还有何事?”
    蔺相如道:“臣近来清查内史账目,发现内史府库之中去年和前年之中的账目似乎有些出入。”
    由于赵国的内史楼缓被派去监军,所以眼下赵国内史机构的工作都是由蔺相如来主持的。
    赵何的目光微微一动,开口道:“出入很大吗?”
    蔺相如点了点头,道:“出入不小,大约占到去岁府库总收入的半成到一成。”
    赵何皱眉,道:“你觉得这是楼卿所为?”
    蔺相如道:“目前并无证据指向楼卿。”
    赵何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就好好查一查吧。如果真的是和楼氏有关的话,你也无须顾忌,尽管禀报给寡人就是了。”
    蔺相如道:“喏。”
    赵何默然坐在马车之上,心情也不是太好。
    这个楼缓,难道这么能贪污不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是可以毫不费力的将他给除掉了。
    马车粼粼,片刻之后,龙台已然在望。
    蔺相如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大王,高唐城那边……”
    赵何有些惊讶的抬起头:“高唐城怎么了?”
    蔺相如道:“为何臣觉得,大王似乎对高唐城方面之战事并不在意呢?”
    赵何闻言,忍不住失笑:“相如这话从何而来?高唐一战,可是关系到赵国国运之战,寡人如何可能不关心呢?”
    蔺相如道:“可是大王问了臣如此之多问题,却偏偏对高唐不置一词,实在是……”
    赵何哈哈大笑起来。
    “相如啊相如,你虽通政事,但这兵事方面想来你是不太懂的。不瞒你说,主父日前修书回来,说是高唐之战,胜负已分了。”
    ……
    “胜负已分?”乐毅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就有些惊异:“主父,数月以来齐军与我军尚未开战,如何就是胜负已分?”
    说这句话的时候,乐毅正跟随着主父站在赵军大营瞭望台之上,注视着面前的高唐雄城。
    主父微笑摸了摸胡须,乐毅能够敏锐的察觉到,似乎其中已经有了几丝白色。
    “乐毅啊,孙子曾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话你应当是知晓的。”
    乐毅正色道:“臣确实知晓。”
    孙子,也就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名将孙武,他的兵书《孙子兵法》和吴起所著的《吴子兵法》如今传扬天下,乃是兵家两大支柱典籍,任何一位将军都不可能对这两本典籍一无所知,更别说是如此经典的一句千古名言了。
    主父点头道:“何谓知己知彼呢?你给寡父说说。”
    乐毅不假思索的说道:“这‘知己知彼’四字之中所谓的己,自然就是己方的兵马、粮草、军械、士气等情况,而四字中的彼字,说的应当便是敌方的这些情况了。”
    主父回头看了一眼乐毅,笑道:“若以你此言而判断如今战事,该是如何?”
    乐毅道:“胜负难料。”
    主父道:“你且直说。”
    乐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齐军以高唐坚城防守,明显是为了拖延而挫我联军士气。我联军虽然兵力和战力皆占优,但那是以野战而言。如今匡章死守高唐,如此下去的话即便能克,怕也是如当年函谷关之事了。”
    乐毅说的是函谷关之战。
    当年的函谷关之战可是足足打了三年时间,然后齐魏韩三国联军才终于一举破关而入,直取关中。
    也就是说,乐毅觉得这一次想要拿下高唐的话,没有个两三年是不行的。
    主父目光炯炯看着乐毅,道:“尽管说完便是。”
    乐毅愣了一下,还是咬牙道:“但主父明鉴,若真如函谷关之战那般旷日持久,我大赵军队自然好说,但那秦韩魏三国之军,便是未必了。若是万一三国君王心中生了退兵甚至是其他的念头,这一战……便真的不好说了。”
    在主父的追问下,乐毅也算是豁出去了。
    这种话其实是不好说的,毕竟忠言逆耳,而且那个主将喜欢听到属下说自己这边这一战输多赢少呢?
    说完之后,乐毅的心中多少也有些忐忑。
    主父听完乐毅的话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露出笑容。
    “不错,很不错。其实……你所说的这些,想必也正是匡章所想了吧?”
    乐毅默默点头。
    对面既然是匡章那位如今事实上的天下第一名将,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怯弱保守之徒呢?
    垂沙之战,匡章不也是一样在相持之中突出奇兵,一战而杀楚国唐昧?
    第一次合纵伐秦,秦国也是固守函谷关,等到联军之中的楚燕退师,然后趁势出兵大破三晋。
    如今,匡章只不过是在效仿上面这两战的策略罢了。
    只要四国联军之中散去那么一两路的话,齐军的力量就会反过来占据优势。
    到那时,以匡章天下第一名将之能,齐国技击之士天下第一强军之威,难道还不敢出城一战?
    乐毅正是因为看出这一点,所以心中才颇为担忧。
    主父看了一眼乐毅,笑了起来:“那寡父问你,若是匡章很快就会出城而战呢?”
    乐毅愣了一下,下意识的道:“若是匡章很快出战的话,我军胜算当在六成以上!可是……”
    乐毅欲言又止。
    匡章怎么可能出战?人家守了你这么多个月,不就是为了等你的联军散伙吗!
    主父大笑。
    片刻之后,主父道:“这便要说回刚刚那四个字了——知己知彼。”
    乐毅微微挺直了腰肢,头却是低了下来。
    主父轻笑道:“知己知彼,其实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若依照你先前所言,分为己军和彼军,那么知一军可为大将,知两军可为名将!然而,若如此,其实还不够。”
    乐毅恭声道:“是。”
    主父突然正色,道:“因为你须要知道,这战争之胜负,并非是仅仅和己方军队以及彼方军队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你方才没有提及,那便是……国君!”
    乐毅身体突然一震,脸上露出惊讶神情。
    主父继续道:“双方之国君,虽然并未真正上场,但实际上却和战争之结局息息相关!若是国君有道,能够选贤任能,国家大治,那么麾下自然是名将辈出,三军将士也是个个用命,如此作战必无不胜之理。反过来,若是国君无道好大喜功,常年征伐却不知体恤民力,国中政争不断,不但不能够给前线将领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