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殿之中一片安静,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燕王强笑道:“那个,赵王啊,寡人觉得这件事情……寡人可能需要和剧卿商量一下,要不就明天给赵王一个答复?”
    赵何瞪起眼睛,一脸的愤怒:“怎么,燕王这是要打寡人的脸?寡人刚刚才说了一刻钟的时间,现在你又给寡人说什么明天?寡人告诉你,今天要不你就给寡人一个满意的条件,要不然就请回蓟都去吧!”
    燕王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满是憋屈。
    这个赵王,实在是太咄咄逼人、太霸道了!
    燕王看了剧辛一眼,剧辛张了张嘴巴,但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不用想也知道,若是剧辛一开口,那迎来的肯定又是赵何的雷霆之怒。
    还是给自己留点面子吧。
    ……
    燕王一咬牙,道:“这样吧赵王,寡人愿意割让二十座城邑给赵国,再多加两百车珍宝,其他的条件不变,作为燕国此次的赔罪之礼!”
    燕国境内的大小城邑加起来都不超过一百五十座,能够一次拿出二十座城邑,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出血了。
    赵何眯起了眼睛,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满意:“二十座?听起来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嘛。”
    燕王正色道:“赵王,这二十座城邑可是不需要赵国一兵一卒的代价就能够拿到的,难道这样赵王还觉得寡人的诚意不够吗?”
    赵何敲了敲桌子,哼了一声:“就算是出兵,那也只不过是半个月的事情罢了!难道燕王以为燕国会比齐国更加难打不成?”
    燕王紧紧的抿着嘴唇,没有回应。
    退让归退让,但燕国毕竟也是七大战国之一,俗话说实力决定底线,所以燕国还是能有一些底线的。
    赵何看了燕王一眼,突然笑了起来:“好,二十座就二十座,那么寡人想要问一下燕王,这二十座城邑又是哪二十座呢?”
    燕王闻言心中顿时一松,听这意思赵王好像是有点心动了啊?
    不过想来也是,这年头打一仗一般也就拿下几座城邑,像赵国这种势如破竹一下子打到别人都城之下的情况这些年来在七大战国的征战之中其实都是无比罕见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得到二十座城邑,换谁来会不动心呢?
    燕王也不废话,正好也有舆图在前,于是他就和赵何刚才那样站了起来,来到地图面前比比划划:“赵王请看,这平舒、郑县、高阳、易邑、临乐、方城……等等,这些地方总计二十座城邑,都归赵国所有。”
    随着燕王的讲解,大殿之中的众人也有了印象。
    现在燕国和赵、齐两国的交界处有一块很平坦肥沃的平原,这片平原之上集中了燕国一半的人口,它的名字叫做“督亢之地”。
    历史上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的时候,给秦王看的就是这督亢之地的地图。
    现在,燕国割让的二十座城邑主要就是在这督亢之地的东部,大约是割让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多一些的督亢之地,再加上督亢之地南边的一些燕国领土。
    燕王说完之后,将目光投向了赵何。
    原本,燕王觉得赵何比较年轻,应该是很容易糊弄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燕王才急急忙忙的来到邯郸之中,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另外一方面也是不希望和主父那个老谋深算的碰面,搞定赵何这个小年轻就行了。
    结果现在燕王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
    如果能够再选择一次的话,燕王觉得自己等主父班师之后再来邯郸,和主父去谈这种事情会更好。
    燕王继位以来这些年基本上没参加过什么盟会,和外国君主打交道的经验比较有限。
    这位年轻的赵王一会一副脸色,动不动就大喘气的,实在是把燕王折腾得有些顶不住。
    不过就现在这个情况,赵王应该也可以满意了吧?
    面对着燕王期待的目光,赵何沉默片刻,道:“燕王啊,其实寡人觉得……十五座城邑也是可以的。”
    燕王吃了一惊,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难道这赵王突然良心发现了?
    下一刻,燕王就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赵何伸出了手指,朝着地图上的一座城邑落了下去:“只要燕王能够将这一座城池割让给大赵,其余的十四座城邑,寡人都可以随便燕王怎么指派,不知燕王觉得如何?”
    燕王的目光顺着赵何的手指看去,然后看到赵何所指的那一座城邑的名字——武阳城。
    燕王的笑容瞬间冻结。
    武阳城是一座什么城池?
    在燕王即位之后其实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燕国的都城蓟都实在是过于偏僻和严寒了一些,就算是中原的士子来投奔你,这蓟都的气候人家也呆不下去啊。
    所以燕王就在更加暖和一些的南边,也就是燕国易水的北岸发展了一个燕国新的大城,这样也方便燕国将来南下争霸。
    这座城池就是武阳城。
    十几年的时间下来,武阳城已经是燕国最大最繁华的一座城池,如今的人口将近四十万人,远远的超过了蓟都。
    如果说督亢之地是燕国的精华所在,那么武阳城就是督亢之地精华最为汇聚和璀璨的一颗明珠!
    现在,这个可恶的赵王居然想要拿走武阳城?
    ……
    燕王沉默半天,露出了一丝无比勉强的笑容:“赵王,要不……二十五座城,不包括武阳?”
    赵何一拍大腿:“成交!”
    燕王:“……”
    赵何面带笑容,喝道:“还等什么?马上把盟约拿上来,大家也不用废话了,今天就签了!还有,让下面的人好好的整治一些酒宴上来,今日寡人要好好的款待一下燕王,尽一尽这地主之谊!”
    说完之后,赵何又转过头来,对着燕王笑道:“燕王,你放心吧,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寡人的朋友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只要派人来邯郸跟寡人说一声,寡人的大军分分钟就去蓟都帮你出气!对了,你应该没喝过寡人大赵这边的美酒吧?放心吧,今天管够!”
    燕王:“…………”
    二十五座城邑,几十万的人口割让出去就为了换你一顿酒喝,赵王你这赵国美酒,是真的有点昂贵啊。
    这一夜,赵王和燕王都是酩酊大醉。

第212章 临淄被围(6。2K章节,第二更,万更完毕求订阅)
    临淄城外,小雨。
    红旗漫卷,大大的“赵”字颇为显眼,二十万大军的营帐沿着淄水一路将整个临淄城三面全部包围。
    轰隆隆的鼓声中,成千上万的赵军士兵朝着临淄城发动了冲锋。
    城头之上同样有多面紫色大旗飘扬,正是一个硕大的“齐”字。
    突然,十几块巨石从天而降,其中一块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旗杆附近,轰隆一声巨响带着泥水四射,清脆的断折声中,大旗朝着城内落了下去。
    一架架云梯被架在了城墙之上,赵国的勇士们举着皮盾,开始登城。
    城头之上的齐军将士们不甘示弱,纷纷将滚石檑木投下,再加上滚烫的金汁,以及守城战之中威力最大的箭雨倾斜而下,让无数赵军士兵们纷纷丧命。
    赵军本阵之中,主父眯着眼睛在雨中注视着这一幅情形,眉头略微的皱了起来。
    “想不到这些齐国人居然还是有一些抵挡之力的。”
    站在主父身边的赵国将军乐毅闻言道:“临淄毕竟是齐国都城,齐国毕竟称霸中原数十年,最后的这点心气还是有的。”
    主父点了点头,转头看了一眼天空,此刻小雨正淅淅沥沥而下,而且明显有着要慢慢变大的趋势,雨滴从天空砸落下来,让主父一时间都有些睁不开眼睛。
    这对赵军的攻城行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震天雷不好用了啊……”
    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由于高唐大败给齐国人带来的巨大冲击所导致的士气低落,加上匡章在出征高唐的时候将河间地这边的兵源抽调一空让各座城邑的守备兵力极其空虚,然后就是赵国震天雷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对于城防的爆炸性破坏,三者合一最终让赵军能够一路势如破竹的连下齐国河间地众多大小城邑,极为神速的打到临淄城下。
    但是在打到临淄城下之后,由于夏末时节的雨季正好来临,城外的土地变得相当的泥泞,不但赵军的常规攻城方式遇到麻烦,作为杀手锏的震天雷作用同样也被大大的削减——它毕竟只不过是最为初级的黑火药罢了。
    于是,虽然已经围攻了临淄将近十天时间,但是从眼下的战况来看的话,赵国方面其实并没有任何值得欣喜的进展。
    一旁率领十二万援军赶到没有几天的牛翦瓮声瓮气的说道:“主父,或许可以考虑挖掘地道,用震天雷炸毁城门。”
    牛翦可是赵国之中第一个见识到震天雷威力的将军,对震天雷的作战方式算是比较熟稔的,也下过大功夫研究过。
    主父略作思考,摇了摇头,道:“不行。”
    虽然挖掘地道可以让震天雷避免直接面对雨水,但因为下雨而变得松软的泥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齐国人也不是傻瓜,临淄城毕竟是齐国都城,几十万人里汇聚了齐国的整个精英阶层,总还是会有那么一些人懂打仗,懂得去防备这些东西的。
    千辛万苦挖了地道,然后因为各种天气或者敌人的原因而让将士们被白白埋在土里,这种事情主父还是不太愿意干的。
    一顶伞盖移动了过来,替主父遮挡了雨水。
    主父看了一眼乐毅,摇头:“无妨,给寡父撤了。如今三军将士在前线用命,寡父不能上阵厮杀,难道连陪他们淋雨的勇气都没有?”
    乐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淋雨会受风寒的,主父。”
    主父摆了摆手,示意乐毅闭嘴。
    片刻之后,主父突然打了个喷嚏。
    又过了片刻,主父道:“鸣金吧。”
    清越的鸣金声中,赵军的将士们犹如潮水一般的撤退了。
    主父走下了战车,又打了一个喷嚏。
    “半个时辰之后,召集诸将在大帐之中议事。”
    顿了一顿之后,主父又道:“记得让他们先喝姜汤。”
    这一天的战事正式宣告结束。
    城墙之上,看到赵军撤退之后,欢呼声也响了起来,只不过在偌大的临淄城头以及密密麻麻的齐军士兵衬托下,这欢呼声多少显得有些稀稀拉拉的,不是那么的热烈和响亮,甚至有些寒碜的感觉。
    齐国将军达子脸色严肃的走下了城头,早有亲卫牵着一匹马前来:“将军,刚才宫中来人,让你在战事结束之后立刻进宫觐见!”
    达子点了点头,踩着马镫刚刚准备上马,但人在半空突然又跳了下来,向前走去。
    在大约二十步之外,一面紫色的旗帜躺在那里,只剩下了一小截的旗杆,整个旗面已经被泥水弄得脏兮兮的,还有好几个破洞,棋角被一块人头大小的石块给压住。
    达子一脚将几块石子踢开,然后又低下身子把石块扔到一旁,接着将旗帜拿了起来,抖了抖旗帜上的水之后,又伸手就着雨水将“齐”字上面的污泥擦了好几下,然后交到了身后的亲卫队长手中:“重新弄个旗杆,挂回去。”
    做完了这一切,达子才重新翻身上马,带着亲卫们一路朝着临淄宫城而去。
    小雨淅淅沥沥的,马蹄在道路上纷飞,溅起诸多泥水,宽阔的道路冷冷清清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