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了土地和人口,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就会遭到削弱,反之敌国的战争潜力则会随之增强,此消彼长之下造成的后果才是最让人害怕的事情。
    如今,在听说了赵国人很大可能只是打赢一仗之后不会再有其他攻占楚国领土的动作,自然让楚国君臣有一种不幸中的万幸之感。
    楚王道:“莫敖,若是依你所言,那么寡人是不是应该和赵国和谈了?”
    屈原摇头道:“不,大王。臣以为,如今的大楚更加应该站在赵国的对立面,不应该和赵国和谈。”
    楚王若有所思。
    另外一边的楚国令尹熊子兰有些坐不住了,冷声道:“莫敖此言恐怕有些欠妥吧。若是依你这般说法,赵国一时间无暇和大楚交战,那么正是大楚言和的最佳时机。到现在还不和谈,难道莫敖还真想要让昭雎继续率兵北上去和秦人会合不成?”
    屈原不紧不慢的说道:“若是昭雎真能够重振旗鼓的话,某确实希望昭雎能够率军北上去中原助秦韩联军一臂之力,如此一来击败赵国的把握也会大上不少。不过如今昭常既死,昭雎想必是心胆皆丧,再无此可能了。”
    屈原话音落下,熊子兰勃然变色,喝道:“屈原,大司马昭常也是为国而死,上柱国更是大楚梁柱,你如此辱及这两人,乃是何意?”
    屈原毫不示弱的看着熊子兰,冷声道:“令尹说这话便有些无理了。屈原一直都是在阐述事实,何来的侮辱昭雎昭常两人?”
    楚王有些不耐烦的敲了敲桌子,道:“好了,子兰你且住口,让莫敖继续说下去!”
    楚王瞪了熊子兰一眼,对于这个草包兄弟多少也有些不满。
    让你出主意的时候你不出,现在有人出主意了你就捣乱,搞什么呢这是。
    熊子兰被楚王这么一喝一瞪,只好讪讪的闭上了嘴巴。
    楚王道:“莫敖,说说你的全部考虑吧。”
    屈原躬身道:“唯。回大王,臣是这样想的。如今秦韩已经攻入魏国境内,而赵国是万万不可能放弃魏国这个盟友,因此秦韩和赵魏之间必有一战。而大楚眼下虽然不敌赵国,但是在秦韩和赵魏这中原大战结束之前还是不应该和赵国议和,这样能够增强秦国方面的信心,让秦国能够更加坚定的和赵国开战。”
    楚王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寡人还是应该站在秦国这一边?”
    屈原道:“正是。如今赵强而秦弱,大楚理当站在弱秦一方,支持弱秦对抗强赵。”
    楚王皱眉道:“可是那秦王实在是让寡人不喜。”
    楚王有太多的理由讨厌秦国,自己父王楚怀王的死,汉中和南阳郡的被夺,垂沙之战中秦国人的推波助澜等等……还有这一次莒城的救援不力。
    屈原正色道:“大王,臣心中对于秦国的怨恨同样也不比大王少,但如今形势如此,若是大楚和赵国议和,秦韩胆气必然为之沮丧,赵得此加持反而士气更盛。若是因此让赵国在大战之中击败了秦国,那赵国吞并齐地就是再也无法撼动的事情了。”
    楚王的脸色越发的动容,好一会才道:“那么以莫敖之见,寡人和大楚现在应该怎么做?”
    屈原显然已经想好了主意,当下侃侃而谈,道:“首先,议和自然是不可能议和的。其次,大王可以让昭雎在收拢残兵败将之后移师彭城。”
    “彭城?”楚王忍不住道:“那沂水和沭水之间的那些地方不要了?”
    屈原道:“自然是要的,既然赵国人不会真正南下,那么大王只需要派出一支偏师应该就能够足以将莒城以南的沂、沭之地继续纳入大楚的统治之下了。”
    楚王道:“所以驻军彭城,是为了威胁赵魏两国?”
    屈原道:“大王英明。彭城距离魏国的方与郡和薛郡极近,大楚军队驻扎在此,一方面不会和赵国撕破脸皮引来攻伐,另外一方面又会让魏国感到极为不安,从而牵制到魏国的部队,也算是为正面战场做出一些贡献。”
    楚王点头表示认可,又继续道:“那么,若是在秦韩和赵魏分出胜负之后呢?”
    屈原道:“这便要看谁胜谁负了。若是秦国得胜,那么大楚要么拿下魏国的方与郡和薛郡,要么北上收复莒城都是可以的。若是赵国得胜,那时候再和赵国和谈也不迟。”
    熊子兰终于再度找到了开口的机会,道:“现在和赵国和谈,那么除了莒城之外大楚有很大可能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可若是等到赵国胜利之后再和谈的话,那么大楚到时候所付出的可就不仅仅是一座莒城了。”
    屈原叹了一口气,用看着白痴的眼神看着熊子兰:“令尹此言差矣。就算是赵国最终得胜,了不起大楚也就割让沂水、沭水之间开阳、费邑这几座小城罢了。可若是赵国败北,大楚至少能够得到一个郡以上,超过二十座城邑的土地和人口。孰轻孰重,难道令尹还掂量不清楚吗?”
    熊子兰哑口无言。
    楚王又瞪了一眼熊子兰,环视大殿其余臣子,道:“二三子还有其他什么意见吗?”
    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
    形势已经很清楚,昭氏一族最大的盟友熊子兰被屈原稳稳的压制住了,其他人再跳出来说什么都是自取其辱。
    还有一派其实也有能力提出异议,那就是以楚国左尹景翠为首的景氏一族,但景氏一族原本就是昭氏的政敌,和屈氏之间的关系也算不错,自然乐得看到昭氏这边吃瘪。
    昭氏被压制,景氏保持中立,再加上屈原本身就是屈氏一族的代表人物,还有楚王再明显不过的态度,这件事情自然是稳得不能再稳了。
    楚王等了一会,见没有人开口说话,于是便十分痛快的说道:“好了。既然如此,那么寡人就任命屈原作为大司马,前往彭城主持军务!上柱国昭雎指挥不力,导致大楚损兵折将,着削减其三县封地,立刻回归郢都!”
    楚王这突如其来的一番任免让在场的人都不由得为之一愣,但马上,屈原第一个反应了过来,立刻出列谢恩:“臣多谢大王!”
    屈原的话语之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甚至连身体都为之微微颤动。
    在上一次的变法失败之后,足足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自己终于又再一次的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楚国核心重臣!
    其余的几名大臣脸色同样也发生了变化,好几个人在暗中交换着眼色。
    显然,随着这一次的莒城之败,楚国政坛又要开始新的变化了。
    不用想也知道,在散会之后,新的一番博弈又会悄然展开。
    楚王摆了摆手:“好了,令尹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片刻之后,众人全部散去,楚王长出了一口气,扫了面前有些坐立不安的熊子兰一眼:“有话就说吧。”
    熊子兰忙道:“王兄为何要提拔那屈原?若是再被屈原得势来一次变法,大楚可经不起那样的动荡了。”
    楚王哼了一声,道:“什么担心屈原变法,你根本就是担心屈原和你政见不合,将来可能会抢了你的位置吧?”
    熊子兰讪讪,半天没有说话。
    楚王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道:“都多大的人了,要成熟一些,稳重一些!你以为寡人不知道你和昭氏之间的那些破事?你是令尹,不是昭氏的工具,不要什么事情都听昭雎和昭常的话,否则的话寡人要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
    这番话说得就相当的重了,熊子兰顿时吓得连连告罪。
    楚王看着自己的这个兄弟,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道:“罢了,寡人就和你直说吧。屈原此人,虽然在才能上有一些问题,但至少他是真的为了大楚着想,是能够为大楚和寡人做一些事情的。你看看昭雎和景翠这些人,一个个要么野心勃勃要么尸位素餐,一心就想着自家昭氏和景氏的利益,又何曾将寡人和大楚放在心中?你是寡人的兄弟,是真正的大楚公族,寡人不管你和屈原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但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要摆正你的立场,明白吗?”
    楚王一番喝斥,把熊子兰说得唯唯诺诺,不敢再顶嘴。
    楚王看着熊子兰,心中也是无奈。
    自家这个兄弟,忠心是没问题的,就是这能力确实不太够,老是被三大家族牵着走。
    堂堂大楚,泰半都为三大家族所掌控,竟然连一个能够为寡人分忧的真正能干之臣都没有吗?
    一想到这里,楚王不免意兴阑珊,好像驱赶苍蝇一样挥了挥手:“屈原……这段时间你不要妨碍他,让他好好的做事!还有,等昭雎回来了,你也离他远一点!行了,下去吧!”
    熊子兰如蒙大赦,赶忙告辞离开。
    等到走出大殿门口的时候,这位楚国令尹才完全松了一口气,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是汗流浃背。
    对于自己的那位王兄,熊子兰自认为还是相当了解的。
    熊子兰能够清楚的感受到一点,那就是在刚才的某个瞬间,王兄是真的动了心思,想要把自己这个令尹给撤换掉的。
    “嘿……屈原!”熊子兰喃喃自语,咬牙切齿。
    他当然不能、也不敢去怪罪自己的王兄,所以……全特么怪这个屈原!
    如果不是屈原的话,王兄今日也不会对自己这般毫不留情的斥责和怪罪,更不会险些撤掉自己的令尹之位。
    熊子兰恶狠狠的朝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走着瞧吧,倒要看看你这屈原能够横行到几时!”

第248章 秦王定计,白起论战(第二更)
    咸阳。
    大殿之中,一阵不详的气氛正在弥漫。
    赵国又赢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在场的秦国君臣们脸色都极其的难看。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当齐国倒下之后赵国就成为了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
    而现在,这个对手似乎每分每秒,每时每刻都在变得更加的强大!
    更让所有人为之心颤的是,秦国在过去的几年之中,甚至没有从赵国的身上取得过哪怕是一场胜利!
    要知道在沙丘宫变之前,秦国面对赵国的时候还是占据上风的,赵主父胡服骑射之前秦国更是对赵国想打就打,完全不用管赵国什么脸色。
    秦王突然想起了他最近从候的谍报奏章上看到的一句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从魏国手中收复了河西地,随后又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在今年夺得了河东郡,这让秦国上下自信心爆棚,这句新产生的谚语也正是这种自信心的表现。
    大秦,今非昔比了!
    但是,就在秦国上下自信满满东出中原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又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并非是那个传说中的主角。
    就在秦国的东边,和秦国上郡一河之隔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同样在飞速的崛起。
    赵国!
    自从赵主父十九年开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接连击败林胡、楼烦,灭了中山,夺了上党,如今更是联合诸侯大败霸主齐国,将齐国超过六成的最为精华的土地据为己有。
    而这一切,只不过用了短短的十七年时间!
    赵国只用了十七年一代人的时间,就超越了秦国自商君变法以来整整六十多年数代国君的努力!
    秦王默默的想着,突然觉得自己的心态有点崩。
    国比国,气死人啊。
    以秦王之能尚且如此郁闷,那么底下那些更加不如秦王的秦国大臣们心中究竟如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