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帝-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非如此,燕王又何必将这一线希望寄托在苏秦这个曾经完全不被信任之人的身上呢?
说白了,病急乱投医。都这个时候了,不管苏秦可不可靠值不值得信赖,燕王都必须要赌上这么一把。
赵何将这些飘散的念头通通掐灭,重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对着眼前的苏秦道:“既然如此,那么苏卿你可有什么计策让寡人来对付燕国的吗?”
苏秦胸有成竹,当下道:“在臣回答之前,还请大王回答臣一个问题——大王是否已经将燕国视为下一个攻灭的目标?”
赵何点头,道:“正是如此。”
燕国虽然并不强,但是对于赵何来说却是眼下最为急切要灭掉的目标。
这要从地理条件说起。
在赵国灭了齐国之后,燕国就被赵国完全从陆地上和中原分隔开来,相当于是赵国腹背之后的唯一敌人。
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加上这一次的粱沟之战中燕军突然反水就险些影响了整个战局,所以先灭燕再南下中原已经成为了必然。
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正是因为燕国被隔绝了,所以赵国一旦发兵灭燕,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派陆军进入到燕国境内和燕军并肩作战的,这属于赵国灭燕的一大利好。
最后,当然还要再加上苏秦和邹衍这两个燕国之中的高级带路党。
总的来说就是各种条件齐备,稳得不行。
不先灭了燕国,赵何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在得到了赵何肯定的答复之后,苏秦笑了笑,以一副果然如此的姿态道:“既如此,那么臣给大王的建议就是,不妨先答应燕王的求和,等到明年再兴兵灭燕。”
“哦?”赵何眉头一扬,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理由的。”
苏秦点头道:“臣的理由有三。其一,大赵将士征战一年有余,需要时间进行休整。其二,赵国新征服的中山地、齐地因为这场战争而爆发叛乱,也需要时间去解决。其三,燕国很快就要在和东胡、朝鲜之战中吃个大亏,大王完全可以先用这半年多的时间一边休整一边看着燕国和东胡朝鲜两败俱伤,最后渔翁得利。”
赵何稍微思索了一下,道:“你所说的前两点寡人也是认同的,但是这第三点燕国会和东胡朝鲜两败俱伤,又是从何得知?”
苏秦道:“若是臣和邹卿的计划没有出差错的话,辽东郡现在应该已经全部陷落到朝鲜之手,令支塞也应该被东胡大军攻破了。”
赵何顿时动容,立刻理解苏秦话里的意思。
不用想也知道,辽东郡和令支塞的陷落,苏秦和邹衍肯定又在暗中出了不少力。有这种高级别的内鬼在,加上两人手中的势力配合,这些其实都并非难事。
从现在的战争格局来看,辽东郡陷落之后,朝鲜军就会继续西进和东胡人联手,而令支塞的陷落则给这两国打开了通向蓟都的门户。
由于东胡和朝鲜并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到中原战况,他们的统帅自然会认为燕军主力依旧还在赵国之中征战,所以这两国在攻破令支塞之后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合兵一处直扑蓟都。
这下,燕国的乐子就大了。
苏秦道:“秦开和剧辛北撤之后在中山郡顾城之中回师,共有十万出头人马。眼下秦开率领其中四万人尚驻扎在顾城之中,企图和中山国余孽相互策应阻挡大赵军队北上。剧辛则率领其余六万兵马北上去征讨东胡和朝鲜两国。如此一来,燕国的军队和东胡朝鲜军队数量其实是大致相当的。虽然燕军的战斗力显然更强,但士气不足,再加上臣和邹卿在,大王完全可以放心。”
赵何完全明白了,忍不住仰天长笑。
这个邹衍和苏秦……寡人,还真是捡到宝了啊!
可以想见,当燕国被这两个家伙联手搞得一通天翻地覆之后,去个半条命那是至少的。
等到明年开春,修正完毕的赵国大军北上之时,原本在面对赵国之时就无比弱势,又被东胡和朝鲜搅得天翻地覆元气大伤的燕国还能拿什么来和赵国对抗呢?
良久之后,赵何慢慢的收回笑声,正色对着面前的苏秦道:“苏卿啊,有你和邹卿在燕,寡人无忧矣!燕王不是给你一个封君吗?你回去告诉邹卿,等到灭了燕国之后,寡人一样能给你们两个封君,而且绝对比燕王给的要更加的厚道,更加让你们满意!”
苏秦站了起来,正色朝着赵何行了一个臣子之礼:“臣,多谢大王恩典!”
第280章 燕王求和,廉颇求战(第二更)
战局的发展看上去确实如苏秦所料。
就在苏秦抵达邯郸的第三天,令支塞被攻破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邯郸。
三万多东胡骑兵被胜利刺激的双目通红,几乎是一拥而入,沿着河北平原的最北部朝着蓟都一路狂飙。
此时,由剧辛所率领的六万从赵国撤退的燕军才刚刚进入到燕国的南部边境,从距离来算已经完全无法阻止东胡军抵达蓟都城下了。
两天之后,朝鲜大公子箕罗率领两万朝鲜军同样沿着令支塞进入燕国核心区。
东胡和朝鲜平日并不和睦,但是这一次在对抗燕国的事情上却十分难得的同气连枝,携手进退了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辽东襄平城早在半个月前陷落的消息才终于随着朝鲜人的到来而传开。
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陷落的事实让燕国举国震动。
无数人拖家带口离开蓟都朝着南方逃去,一时间蓟都南方的道路上无数车马拥挤,蔚为壮观。
不是燕国的民众胆子太小,实在是在这短短时间内燕国接连被攻破了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让燕国的民众失去了信心。
但能够离开蓟都的还是少数,当发现了大批民众南逃之后,来自王宫的命令立刻传到,蓟都四门直接关闭,大批士兵强行驱赶民众,连一只鸟都不给放出蓟都的城墙。
同时燕王急招心腹大臣们入宫议事,商议对策。
“朝鲜、东胡,实在是欺人太甚!”燕王的怒吼声在大殿之中回荡,整个人几乎都要抓狂了。
几名燕国大臣眼观鼻鼻观心十分淡定的坐在原地,这样的无能狂怒燕王最近每次廷议都要表演一次,大家多少都已经有些习惯了。
片刻之后,燕王恶狠狠的看着面前的燕国相邦郭隗,冷声道:“郭相,当初是你说东胡和朝鲜不足为虑的,现在这个局面,你就没有什么想要解释的?”
郭隗闻言,心中顿时暗暗叫苦。
燕国和东胡、朝鲜开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双方也算是知根知底。
自从秦开大破东胡拿下辽东之后,燕国在面对这两个国家的时候一直都很强势,这些年基本上都是燕国主动对外开战,打到东胡和朝鲜的地盘去抢夺物资和人口土地,谁能想到被燕国暴揍了这么多年的两个小弟突然一朝翻身,还变得如此强力无匹呢?
但郭隗心中清楚,燕王问这个问题可不是为了听自己这种解释的。
没奈何,郭隗只好硬着头皮道:“大王,眼下的情况虽然危急,但只要剧辛将军能够及时回返,蓟都自然无忧。”
燕王冷笑一声,道:“蓟都是无忧了,那右北平呢?辽东辽西呢?还有那个赵国,若是真的打过来,寡人和大燕还能不能存续下去都是个问题了!”
郭隗一时间无言以对,心道这些事情虽然都是我的建议,可毕竟决定是你大王来做的,你现在这么把黑锅甩在我的头上,也太没有道理了吧。
在一番大骂之后,燕王终于咬牙切齿的做出了决定:“赵王刚刚结束中原战事,至少还要休整一两个月才会出兵,让秦开马上撤出赵国的土地也跟着一起回援蓟都,再派人去邯郸告诉苏秦,寡人不管付出什么样的条件,反正这个和谈他一定要给寡人谈下来!”
于是,在十天后,邯郸城之中,赵国大王赵何与燕国使者苏秦正式签订了和谈协议。
作为对赵国的赔偿,燕国将会割让督亢之地东部和南部总计八座城邑给赵国,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
这个和谈协议公布出去之后,还在赵国之中激起了不小的反对之声。
很多赵国人都觉得,区区八座城邑实在是太便宜燕国了!
甚至不少人公开宣称,应该直接大军北上,趁着燕国和东胡朝鲜打成一锅粥的时候将这三个一起端了。
对此赵何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狠狠的将敢这么说的家伙都训斥了一顿。
赵国现在的事情多得很,中山郡和巨鹿郡被燕国人荼毒得乱七八糟,齐地数郡中好几支趁机起兵想要反赵复齐的所谓“义军”,这些都是需要立刻处理的。
除此之外,还有赵国从齐国之中掠夺得来的巨量战利品需要盘点,齐地诸郡之中的人口田地需要重新清点丈量划分,官方语言文字度量衡需要推行,再加上原本就有的赵国国政,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
赵国相邦肥义对此叫苦不迭,声称若非是蔺相如及时归来,就要将自己这条老命交代在为主父和大王处理国事上了。
对于肥义这种说法赵何自然是一笑置之,反正你抱怨归抱怨,在蔺相如真正成长接班之前这最后一班岗还是请您老安心的站好。
而且,赵国还真就不是没有战争了。
事实上,在远离赵国中原核心统治区域的西北边境,一场战争正准备拉开序幕。
“好久没有回到草原了!”廉颇坐在马上,兴奋的张开双手,脸上笑容盛开。
在两人身后,上万赵国骑兵蹄声如雷,潮水一般没过草原,向着西边而去。
在粱沟之战结束后,廉颇和赵奢就接到了新的任务,那就是率领着原本就应该回到北部边境的这两万多边骑军团骑士北上,去对付从西北部地区进犯的林胡。
赵奢就在廉颇的身边,这对老搭档这一次依旧以主副将的身份进行配合。
廉颇稍微拉了一下马缰,让胯下坐骑的速度放缓了一些:“我们这是到哪里了?”
赵奢答道:“渡过河之后就算是上郡领土了,就是不知道林胡人在哪里。”
廉颇哼了一声,到:“林胡人还能在哪,哪里有城池,哪里就有林胡人。等会把斥候派出去到附近的城池看看,肯定能抓住他们!”
说话的时候,廉颇信心满满。
赵奢看了一眼廉颇,忍不住道:“这一次林胡可是有两万人,我们只有一万两千人。将军,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之所以人数不足,是因为在林胡东进之后,赵国北方的匈奴诸多大部族也随之南下袭扰赵国边境,一时间赵国北方诸郡纷纷告急。
这个时候的匈奴还只是一个十分松散的部族联盟,部族之间少则一两千多则两三千在赵国漫长的北方上千里边境上各自为战,所以廉颇也是一路走一路分兵帮助各边郡抵挡匈奴人的侵扰,等到渡过黄河进行上郡之后已经是只有一万两千人了。
对于赵奢的担心,廉颇毫不在意的一挥手:“怕什么,堂堂大赵骑兵,是林胡那些野人能比的?”
赵奢提醒了一句:“那些林胡人可是见识过我们大赵骑兵威力的,也知道龙骧军的存在。”
廉颇闻言眉头顿时一皱:“难道这林胡人会选择跑路?”
一想到这里,廉颇的脸上就渐渐失去了笑容。
长途跋涉几千里,从中原绕一个大圈周游赵国一遍来到上郡,然后林胡人却闻风而逃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