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何看了一眼那座堪比操场的平坦山头,心中不由哑然:“这个匡章为了攻破函谷关,居然把一座山都给挖平了……”
    这工程,都和建一座小城基本相当了。
    不过仔细一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函谷关的地势实在是过于险峻了,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必匡章也是在无数次尝试之后才想出来的这种笨办法。
    在历史上,这是东方各国唯一一次攻破秦国的函谷关,由此可见匡章这个笨办法的分量其实是相当重的。
    就在这个时候,乐毅突然开口道:“暴鸢将军,这个距离不对吧?”
    暴鸢看了一眼乐毅,脸上露出了有些佩服的眼神:“乐毅将军果然不愧为当世名将。不瞒大王和将军,当年在攻破这座关隘之后,由于顾忌其实在是易守难攻,所以匡章下令将关城的主体全部拆除!”
    说到这里,暴鸢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惋惜的神情:“但是在齐韩魏三国联军攻入关中之后,秦王遣使前往临淄说服了齐王和薛公,最终秦齐议和。等到联军退去之后,秦国人便以最快的速度重建了函谷关,而为了防备之前的事情重演,函谷关的新址相较于原来,整整后退了一百丈!”
    赵何闻言哑然,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如今关墙面前的这片残垣断壁就是之前的函谷关旧址。
    不得不说,秦国人的这个办法也是很笨,但又很实用。
    后退一百丈的距离,确保了就算是有人再模仿匡章也不行,因为投石机的射程已经不够了!
    想要重演匡章当年的计谋,除非赵何也前进一百丈,再挖一座平头山出来。
    以赵何眼下看到的地形来说,这绝对比匡章当年难度还要更大一些。
    赵何长出了一口气,道:“很好,寡人明白了。”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前赵国的探子也想办法对函谷关进行过一些打探,赵何也和心腹谋士将军们构思过不少对策,但直到真正站在这里,听完了暴鸢这个当事人的解说,赵何才真正下定了决心。
    模仿别人是不行的,想要打下函谷关,还是只能走自己的路。
    暴鸢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问道:“恕外臣冒昧,不知大王这一次想要怎么样攻破函谷关呢?”
    赵何笑了笑,反问了暴鸢一句:“暴鸢将军可有什么良策吗?”
    暴鸢苦笑,摇头。
    赵何哈哈一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辛苦了,好好安排扎营吧。”
    等到暴鸢离开之后,赵何看着面前的函谷关,悠悠的说道:“乐毅啊,你说寡人要是第二次攻破这座关隘,那么所谓的天下第一关之争应该便有了定论吧?”
    在这个时代,可不是只有函谷关一座雄关而已。
    在赵国最西北边境、赵长城的最西段同样矗立着一座雄伟的要塞。它由赵主父征服了五原郡之后兴建,牢牢的控制着大漠和河南地(河套地区)的边界,将华夏北方匈奴、月氏、东胡三大游牧民族成功的分隔开来,它的名字就叫做——高阙塞。
    和函谷关相比,高阙塞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如何响亮,但实际上它的地位却是无比的重要。
    在历史上秦国一统之后,高阙塞由蒙恬率领长城军团驻守,负责护卫河南地以及关中北部。
    秦末大叛乱爆发之后,长城军团南下平叛,被楚霸王项羽率领着东方群雄打得落花流水,匈奴趁势占据了高阙塞。
    以高阙塞为基点,匈奴向南占据了河南地,向西击败了月氏,向东打垮了东胡,终于一统大漠,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北方游牧帝国。
    从此,北方游牧帝国和中原农耕王朝对峙成为了常态。
    如果高阙塞没有陷落,那么匈奴就无法连接河南地、河西走廊和东部蒙古草原,更不用提什么建立游牧帝国了。
    不仅仅是匈奴,任何一个游牧帝国都是如此。
    高阙塞所处的这个位置对于中原一统或许无足轻重,但绝对是北方游牧民族想要建立游牧帝国的重中之重,命根子一般的地方。
    这就是为何在后世,中原王朝常常围绕这里和游牧王朝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只可惜,由于在后世大部分时间里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都处于劣势,而强盛如汉唐之时又往往直接横扫整个漠南,高阙塞也就此默默无闻,跟随着短命的秦王楚一起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赵何作为赵国的国君,对于自家的这座雄关自然是十分上心的,连带着看面前秦国这座一直和高阙塞争夺天下第一雄关称号的函谷关就相当不爽了。
    这一次,一定要打烂你!
    对于赵何的询问,乐毅不假思索的做出了回应。
    “大王说笑了,函谷关者,不过秦人一自我安慰之物罢了。等到这一战之后大赵破了此关,踏平关中之后,那些吹捧函谷关的无聊之语,便可以休矣!”
    赵何放声大笑。
    “很好。就让秦国人和这整个天下看看,寡人大赵之兵威吧!”

第320章 廉颇要搞事?(第一更)
    义渠城。
    蒙骜站在城墙之上,注视着北方的草原,默然久久无言。
    城外除了道路之后就是草地和森林,再远一些还有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丘陵,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是生机盎然,很少有人能够想到在不久之前这里发生了怎么样的一处惨剧。
    直到今天,当日的情形还是让蒙骜无法忘怀,历历在目。
    赵军并没有杀人,但依旧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一天、以及更晚一些的时候死去了。
    他们的死去是因为赵国人,也是因为蒙骜自己。
    在那之后的许多时候,蒙骜的心中都在回想着另外一个念头。
    如果说当日自己不是直接关闭了城门,而是率领城中的所有部队出城和赵军全力相博的话,事情会不会就能够变得更好一些。
    诚然,用两万步兵去迎战三万骑兵似乎显得有些愚蠢,但是……谁又说得清楚,真正打起来之后的结局会是如何呢?
    以少胜多这种事情也是很常见的,不是吗?
    蒙骜知道,自己已经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一阵脚步声从他的身后响起,随后是郡守陈维的声音:“蒙骜将军,城池的加固都已经差不多了。”
    蒙骜回过头来,看着面前的陈维。
    虽然说陈维是魏冉一脉,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属于蒙骜的政敌,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位郡守确实是一个十分具有能力的人。
    在之前赵军撤走之后,陈维在蒙骜的建议(或者说命令)下打开了城门,收容了大约两万多的流民。
    这些流民入城之后确实造成了不少的问题,一方面是城中的空间明显被挤压,另外一方面诸多犯罪事项也接连出现。
    于是陈维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将流民们全部征用起来,让他们负责修筑和加固城防,以从官府处获得粮食。
    这个建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但让官府获得了大量的人力来对城池进行加固,同时也有效的将劳动的流民和本地居民分割开来,并且起到了赈济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蒙骜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微笑:“郡守辛苦了。”
    陈维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是理所应当,倒也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不过……”
    陈维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开口道:“蒙骜将军,这兵灾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如今已经是夏天了,虽然谷子是无法种植,但若是能够早些结束战争的话,那么流民们回家之后还来得及种一些其他作物,再晚一些的话就真的来不及了。”
    蒙骜默然半晌,道:“陈郡守,此事我也不知。”
    蒙骜负责的这一处义渠郡,说起来只是也只能够算是侧翼,白起那边才是真正的主力方向,这场战争结局如何、什么时候结束,显然都应该是由白起方面来决定的。
    说起来,蒙骜其实从之前咸阳传过来的军情之中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比如说宜阳失守、白起退守函谷关这些,但蒙骜看着一脸疲惫的陈维,决定还是不要给这位尽职尽责的郡守再添加更多的心理压力了。
    陈维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两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之后,陈维再度开口:“赵国人……这义渠,现在怎么样了?”
    蒙骜道:“廉颇的主力在泾阳,赵奢去了泥阳。”
    陈维目光深邃,看着蒙骜沉声道:“蒙骜将军,你说这义渠还能守得住吗?”
    这一次,蒙骜没有任何的迟疑和犹豫:“当然是可以的。”
    突然,蒙骜若有所感,抬起头来,朝着东南方向望去。
    陈维几乎也是同时察觉到了动静,和蒙骜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在东南方的地平线上,无数尘烟滚滚,骑兵和战马在烟尘之中若隐若现,红色的大旗迎风飘扬,无比显眼。
    蒙骜眯起了眼睛:“是赵奢。”
    尖锐的鸣钲之声在城中响起,城外的民夫蜂拥入城,众多秦军将士们纷纷登上城头。
    所谓望山跑死马,从视线尽头的地平线来到义渠城的城下即便对于骑兵来说都是一段很不近的距离,再加上无论是蒙骜还是城中的军民对此都早有准备,因此当赵军真的杀到了义渠城之前的时候,整个义渠城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正式进入了作战状态。
    蒙骜并没有离开城头,而是就站在那里静静的注视着城下的赵军。或许是他的这个行为给了陈维勇气,陈维虽然脸色微微有些发白,但是站在蒙骜身后同样也没有离开。
    蒙骜注视着赵军骑兵最前方红旗所在的方向,他知道那里就是这支赵国骑兵的主将赵奢所在的位置,然而让蒙骜有些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赵国的大队骑兵完全没有任何迟疑的就从义渠城外绕了过去,径直朝着西方而去。
    只不过是短短的一两刻钟时间,数千名赵国骑兵彻底的拉开了和义渠城之间的距离,在蒙骜的视线之中变得越来越小。
    蒙骜身边的陈维见状顿时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他们居然没有攻城?”
    蒙骜平静的说道:“赵奢的手底下只有不到一万骑兵,他不可能攻城的。”
    陈维脸上露出了费解的表情:“可是,如果不攻城的话,他又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蒙骜想了想,道:“应该是去和廉颇会合了。”
    陈维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若是如此的话,那么义渠城和泥阳城岂不是短时间内不会受到赵国侵扰了?”
    其实陈维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加乐观的想法,那就是赵国人说不定已经准备撤军了……
    当然,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之前,陈维觉得这个想法还是自己在脑海之中想一想就可以了。
    蒙骜叹了一口气,道:“是啊,但是如此一来,泾阳城那边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陈维表情一滞,过了好一会才道:“我们能做些什么?”
    蒙骜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向泰一神祈祷。”
    陈维沉默片刻,道:“那本官让人去准备香案,等会你我一起?”
    蒙骜道:“好。”
    ……
    两天之后,赵奢见到了廉颇。
    廉颇率军驻扎在距离泾阳城大约二十里之外的地方,从营地之中向西看去就可以看到泾阳城的城墙。
    当赵奢看到廉颇的时候,廉颇正拿着一大块牛大骨,啃得津津有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