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现在楚国和赵国之间还属于一个盟友关系,让楚国直接背叛赵国甚至是北上去背刺赵国,楚王一来是觉得这事情做的好像不太地道,二来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能够和赵国作对。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在于跟着秦国使者一起到来的那封屈原亲笔写就的信。
    不管楚王之前怎么看屈原不爽,但是屈原有着拿下宛城的成绩在这里,楚王再怎么昏庸都不可能忽视屈原的意见。
    屈原的意见是很明确的,如果是在开战之前,楚国当然要和秦国联手共抗三晋,甚至可以想办法策反韩国和魏国,大家一起来背刺赵国一波。
    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秦国在各个方向上都被打得节节败退,眼看是马上就要失血过多整个国家完蛋了。
    由于消息闭塞的原因,屈原此刻并不知道其实在关中秦国蒙骜所部已经吃到了一场大败,否则的话他就会在这封信中更加坚决的认为秦国会亡国了。
    屈原认为,这个时候的楚国不但不应该和将死未死的秦国联手,反而应该从各地继续抽调兵力,动用能够动用的所有力量继续伐秦。
    就算是赵国攻破了函谷关进入了关中那其实也无关紧要,楚国可以在收复了方城、郢都之后继续西进,去攻击秦国另外的地方。
    也就是说,大家一起瓜分秦国,韩国得到宜阳,魏国得到河东,赵国得到关中、义渠和陇西,而楚国则从秦国手中得到方城、郢都、汉中、巴蜀、黔中,算起了整整五个郡的地盘!
    这么一算的话,显然楚国才是这场瓜分秦国大作战的最大赢家。
    由于关中才是秦国的命脉所在,屈原断言秦国一定会在关中和赵国死扛到底,于是这就产生了两种可能。
    第一种,赵国无法拿下关中,秦国必然也是元气大伤,无法防御楚国在其他方向上的攻击,楚国可以顺利的夺回屈原所说的五郡之地。
    第二种,赵国拿下了关中,那么在秦国拼死防守之下,赵国必然也是损失惨重。而秦国方面首都都丢了,那就更没有办法阻止楚国夺得屈原所说的五郡之地了。
    总之,只要等到拿下这五郡之地之后,楚国就可以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在北边则可以团结韩、魏、秦(如果还没有灭国的话)诸侯一同对抗赵国的进攻。
    到那个时候,虽然赵国拥有整个华夏北方之地,但楚国也一样拥有整个华夏南方之地,楚国由于看上去势弱是更加能够争取到中原韩魏等国支持的,即便是和赵国来一次南北争霸,那也是大有可为!
    不得不说,屈原在心中描绘的这番宏图盛景,实在也是让楚王颇为动心。
    自从赵何公开提出了那个所谓的“华夏一统论”之后,诸侯们一个个在表面上大骂赵何狼子野心不将周王朝和周天子放在眼里,但是私底下哪一个又没有做过自己平定天下的美梦呢?
    楚王沉吟半晌,道:“这样吧,还请使者到偏殿之中休息片刻,寡人先和诸卿商议一下。”
    等到秦国使者离席之后,楚王倒也不浪费时间,当场就让人把屈原的信给读了一遍,想要征求一下其他众臣们的想法。
    让楚王有些意外的是,屈原这个看上去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建议,竟然遭到了几大楚国重臣的一致反对。
    第一个开口的乃是左尹景翠:“大王,臣以为此计不妥。且不说以函谷关之险赵国是否能够攻破,就算是攻破了函谷关,那秦国也完全可以向赵国割地求和。一旦秦赵之间达成和平而大楚却拒绝了秦国的和议,那么以秦王之性格必然震怒而命白起再度伐楚。到那个时候,大楚如之奈何?”
    楚王微微一滞。
    第二个开口的则是由于昭雎不在而成为昭氏话事人的昭齐:“大王,屈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提议,只不过是想要让大王将整个楚国的兵力都集中在他的手上罢了。此人向来是桀骜不驯狼子野心,在军中更是擅杀大将残暴不已,若是大王将倾国之师交到他的手中,臣真的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楚王皱眉不语。
    最后一个开口的是令尹熊子兰:“大王,屈原所说的五郡之地,加起来已经完全和大楚现在的疆域相当了,大王真的觉得以如今大楚的国力能够一下子吞下如此巨大的领土吗?当年吴国不也是攻占了大楚泰半土地,结果呢?还不是被大楚一战而还。如今大楚确实是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万万不可贪功冒进。先拿回郢都和方城,接下来再继续图谋汉中巴蜀和黔中,如此步步为营方是上策,而不是想要匆促而成,反遭其乱啊。”
    在这三名重臣先后开口之后,整个大殿之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无数大臣异口同声,齐声反对屈原的意见。
    虽然也有一些人支持屈原,但是这些支持的意见瞬间就被淹没了。
    在满殿的反对声面前,楚王沉吟半晌,终于还是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么就召秦国使者进殿吧。再让下面的人准备一下牺牲,等会寡人就和这秦国使者定下盟约!”
    听到了楚王的这番话之后,景翠、昭齐和熊子兰全部长出了一口气,纷纷弯腰行礼,大赞大王英明。
    等到起身之后,这三人暗中交换了几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如果真的按照屈原的计划去继续攻伐秦国并且达成让楚国的疆域直接翻倍的成就,那么屈原所率领的屈氏必然是一飞冲天,凌驾于昭氏和景氏之上,这无疑是多年以来一直是三大家族之中前两名的昭氏和景氏所无法容忍的。
    更重要的是,景氏和昭氏都很清楚,屈原这家伙根本就是想要结束掉三大家族共同辅政的局面,让权力集中到国君手中。
    若是屈原真的夺下五郡之地,那时候凭借着这天大的功劳再回师要求楚王变法,那这事说不定还真就让屈原干成了。
    这可是攸关生死存亡的事情,景氏和昭氏平时里再怎么内斗,这种事情上也绝对是要一致对外,不可能让你屈原得逞的。
    至于令尹熊子兰虽然是楚王的弟弟,但屈原若是夺下五郡之地,对熊子兰而言同样是个天大的坏消息。
    原因很简单,如果屈原真的拿下了五郡之地,那么升官进爵是必然的事情。
    而能够匹配得起那样泼天功劳的官职只有一个,就是如今熊子兰正在出任的令尹!
    半个时辰之后,在无数楚国大臣的歌颂之中,楚王正式和秦国使者缔结了盟约。
    秦国将会把南阳郡(方城)和南郡(郢都及其周围)全数归还楚国,两国之间以楚国为盟主,秦国为副从。
    作为交换,楚王当场下达命令,让屈原率军北上,以求和秦国白起所部会和,共同防御赵国为首的三晋同盟!

第332章 关中秦王函谷,廉颇太后暴鸢
    关中。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万马奔腾。
    在一场激战中击败了蒙骜所部的两万五千名赵国骑兵,于廉颇和赵奢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犹如风卷残云一般在关中平原上席卷而过。
    冀县之战获胜之后,整个陇西和义渠之中再无任何能够和赵军敌对的力量,于是廉颇便让一部分的兵力带着伤兵和众多俘虏以及战利品北上回归赵国北地郡之中,自己和赵奢则率领着精简过后的部队继续东进。
    在过去的几天里,廉颇和赵奢从六盘山脉以南的秦邑故地进入关中,先后攻克了雍县和虢县,沿着渭水朝着东方一路扫荡而去。
    “前面就是郿县了!”赵奢策马和廉颇并肩而行,大声说道。
    廉颇抬头望去,果然在前方远处的平原上看到了一座城邑。
    那便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郿县。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如今秦国名将白起的老家。
    此刻,面前目之所及的地方处处良田,但是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廉颇放声大笑,马鞭直指前方:“二三子,随本将军一起上,围城!”
    半个时辰之后,两万多赵军骑兵一字排开,黑压压的包围了整个郿县。
    廉颇侧头看着赵奢,问道:“你之前说,这郿县之中只有一千出头的守军?”
    赵奢点了点头,道:“那是在蒙骜出兵之前,如果蒙骜从这里抽调了部队的话,那么城里的守军可能还会更少。”
    廉颇道:“而且剩下来的这些守军还肯定是不太能打的,因为能打的都肯定被蒙骜带走了。”
    赵奢笑道:“确实如此。”
    廉颇同样大笑:“那我们还在等什么呢?二三子,上!”
    一支响箭冲天而起,直直朝着面前的郿县城墙而去。
    一个时辰之后,郿县告破。
    廉颇有些百无聊赖的打了一个哈欠,朝着赵奢说道:“你进城吧,记得约束一下这些人不要滥杀平民,打赢了蒙骜之后一个个都是有功的,我可不想他们因为这些破事被军法官盯上。还有,记得把官员们都抓住,特别是他们麾下的小吏。当官的可能有几个不怕死的,但小吏里十个有九个是绝对怕死,再给点承诺的话他们出卖秦国比谁都快。多弄点情报,接下来我们继续打咸阳也轻松一些。”
    赵奢有些哭笑不得:“这些事情我比你会多了,还用你来教我吗?对了,你去哪?”
    廉颇摆了摆手:“睡觉!”
    ……
    廉颇并不知道的是,他的急速行军对于咸阳之中的秦国君臣而言造成了多大的震撼。
    一直以来身居后宫潜心教育两个儿子的宣太后极为难得的召见了秦王。
    “母后可是有何事?”秦王十分恭敬的发问。
    秦王对于宣太后的态度一直都是很好的,这并不仅仅在于魏冉所属的四贵一脉,也因为宣太后事实上能够主导着秦国大部分公族的走向。
    在秦王继位的前几年,那可一直都是这位宣太后垂帘听政的。
    此刻,这位生育他的妇人虽然已经老迈,虽然已经久居深宫多年,但依旧是整个秦国之中唯一一个有能力对秦王的王位构成真正威胁的人——即便是魏冉也做不到这一点。
    宣太后看着秦王,老脸之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稷儿啊,老妇听说你最近操劳国事很是繁忙,经常忘了照顾自己的身体,以至于几次召见宮医,这样可是很不好啊。”
    秦王闻言心中微微一惊,心道自己因为头疼之事而召见宮医可是相当隐秘并且下了封口令的,太后又是从何得知?
    心念电转之中,秦王并没有露出任何异状,而是笑道:“有劳母后费心了,儿只不过是有些劳累罢了。”
    太后看了一眼秦王,淡淡的说道:“如此最好不过了。”
    秦王微笑不语,目光落在了太后面前的两个少年身上。
    这两个少年和太后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反而是更像那位已经死去好几年的义渠王。
    每一次看到这两名少年都让秦王的心中极为不爽,毕竟这可是他母后给他的死鬼亲爹带了绿帽生出来的野种。
    殿中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之后,太后才拍了拍面前两个少年的肩膀:“好了,出去学马术吧,母后和你王兄有话要说。”
    秦王满面笑容的朝着两名少年点头,寡人可不是你们的王兄,野种。
    等到两名少年离去之后,太后才收起了神色,缓缓开口:“照理说老妇这个年纪,早就应该含饴弄孙,在深宫里等死啦,但有些事情实在是搞得不太像话,老妇虽然是个无用女流,也想要开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