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实,候现在回去的话秦王也不会怪罪于他,甚至还会对候进行嘉奖。
    但候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些,也必须要做得更好一些。
    大秦的危机近在眼前,难道回到成都之中当一名俯首帖耳端茶倒水的寺人,就能够改变这一切了吗?
    不,不行。
    一个老实的寺人救不了大秦,只有一个活跃在外面,一个让赵国人闻风丧胆的间谍首领“候”才有希望做到这一点。
    迎着黑夜之中的冰冷风雪,候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去薛邑。”
    薛邑,也就是田文如今的地盘。
    候很清楚,苏代既然没有死,那么就一定还会去薛邑。
    就算苏代没去,赵国也肯定会派其他人前往薛邑。
    就让自己在薛邑之中,想办法完成这大梁城中未尽的任务吧!
    片刻之后,风雪依旧,但山坡之上已然空无一人,只有那远处的道路上,两辆马车缓缓而去。

第366章 肥义求见
    邯郸。
    赵何站在宫殿之中,看着窗外的景色。
    虽然还是冬天,但是赵何清楚的知道,距离春天到来已经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开春之后,首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春耕,而春耕结束后,赵国大批的农夫青壮就要应征入伍,开始又一年的征战了。
    不得不说,这样年年征战对于民间的生产是相当沉重的负担,好在由于赵国一直处于一个获胜的地位,所以战事的繁重目前并没有拖垮赵国,反而让赵国在这条以战养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赵国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赵国表面上是征服了大量土地,但实际上这种模式的风险也同样是很大的,那就是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一旦赵国输了,那么这种穷兵黩武式的征战就会开始让赵国的形势产生恶化,甚至像齐国那样一朝崩盘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赵何现在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毕竟到了这一步,也没有什么穿越者对历史的“透视”加成了,接下来的路就得全靠自己去走了。
    但很快赵何就调整好了心情,一统天下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怎么可能一点困难都没有呢?
    何况赵国如今形势大好人才济济,自己处在这种位置居安思危固然是应有之义,但若是因此而束手束脚,便是大大的不该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老臣肥义见过大王。”
    赵何转过身来,露出笑容:“肥师你来了,快坐。听说你最近的身体不是很好,若是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就让手下的人去办吧,你只要负责掌舵就行了。”
    在赵何的面前,赵国相邦、高唐君肥义露出了感激的表情,正色道:“多谢大王关心,但眼下诸多事务繁杂,若是老臣不能处理的话,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两人随意的闲聊了几句,随后肥义道:“大王,老臣今天过来,乃是为了汇报大梁城调查团之事的。”
    由于赵国大行人苏代这一次带着调查团去了大梁城,所以外交方面的重要事情也就上提了一级,直接交给了作为赵国行政系统首脑的肥义来进行处置。
    赵何看了一眼肥义,笑道:“怎么,难道苏代搞得太过火,把魏王搞生气了?”
    这一次前往魏国,赵何倒是也没有给苏代定什么详细计划,主要就是两个目标,第一是查清楚信陵君案究竟是不是秦国人做的,第二就是顺便看看魏国之中有没有类似于韩文这种投降派带路党,具体要怎么做就完全靠苏代自己去发挥了。
    毕竟魏国的局势也是很繁杂的,想要靠着在邯郸之中纸上谈兵就能够把整个魏国政局分析得明明白白,实在是过于不切实际了。
    再说了,什么事情都要大王来做,还养你们这些大臣干嘛!
    肥义听到赵何说的话之后顿了一下,随后笑道:“魏王确实是生气了,只不过……总之事情比较复杂,大王还是看一下这份苏大夫亲笔写就的奏章吧。”
    赵何笑着接过了肥义手中的奏章,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赵何的脸色也是慢慢的变得严肃。
    由于冰雪影响了交通的话语,所以这段时间赵何对于大梁城之中的动向还真是不太清楚,直到苏代这一份奏章上来,赵何才完全了解了所有内情。
    良久之后,赵何合上了奏章,长出一口气,道:“想不到这个苏代在魏国之中还真是搞出了一番动静啊,嘿……比寡人想象的还要好。肥师,你也看看吧。”
    对于赵何事先交代的两个任务,苏代都完成的相当不错。
    首先,信陵君案的真相基本查清,确定是秦国人搞得鬼。
    其次,对魏国大臣们的拉拢也同样颇为成功,在苏代面谈的众多大臣之中,有五人明确表示了对赵国的忠心,其中一人还属于那种有机会和魏王商议国家大事的魏国重臣,有一十七人的态度摇摆不定颇为暧昧,剩下的人则是由于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拉拢所以并没有进行拉拢。
    肥义接过了赵何手中的奏章,看完之后眉头也扬了起来,带着几分惊讶的表情说道:“想不到在大梁城之中这短短时日就发生了如此之多的事情,当真是令人意外啊。”
    赵何哈哈笑道:“是啊,寡人也觉得很意外。不过这秦国人还真是胆大包天啊,竟然敢在大梁城之中当街刺杀寡人的使者,嘿!看来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嘛。”
    肥义点了点头,道:“秦人素来狡诈,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其功利程度天下诸侯无人可及,这也是为何秦国臭名昭著的原因。大王身为人君也须要多多注意,不可因利而失信,重蹈了秦国之覆辙啊。”
    肥义毕竟有一层赵何老师的身份在这里,所以虽然这番话带着几分教育的语气在里面,但赵何还是挺直了身体,虚心受教。
    赵何道:“肥师,苏代在信里说他的伤势已经痊愈得差不多了,准备上路前往薛邑了。你觉得,接下来大赵应该怎么做呢?”
    肥义想了想,道:“其实说实话,此事的真相对于大赵来说倒也不算什么好事。”
    赵何表示赞同。
    从赵国的角度来说,赵何其实最希望看到的事实是魏王自导自演了这一幕,为的就是想要杀死田文。
    这样赵国就能够理直气壮的以为田文昭雪冤屈的理由向魏王施压,提出一些魏国无法接受的要求,接下来就是名正言顺的出兵了。
    退一步说,就算是田文主导的事情,其实也不算太差。
    那样的话赵国可以选择表面声讨但暗中支持田文的方针,让魏国好好的内讧一番消耗魏国的国力然后再趁机吞并魏国。又或者也可以直接出兵灭了田文,将田文的薛国据为己有。
    赵何敲了敲桌案,道:“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师出无名了?”
    师出有名还是无名,其实一点都影响不到战争的结果,但是对于战争之后安抚魏地人心还是相当重要的。
    别看魏国的面积不算太大,但魏国的人口如今是天下第二仅次于赵国,根据估计应该在四百万到五百万左右,是现在赵国的差不多一半,也是很需要重视的。
    之前打齐、燕乃至于关中的时候,赵国都是直接上来就打,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赵国也不确定将来真的能够统一,反正先打下来再说。现在赵国据有天下半壁江山眼看着已经有一种大局已定的感觉,因此出兵之前立一立牌坊就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了。
    对于赵何的疑问,肥义沉默片刻,道:“大臣,老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第367章 赵王楚王秦王,王王有计
    肥义这番话立刻让赵何精神一振,道:“什么想法?”
    这个时候赵何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键时刻还是老人家有主意!
    肥义摸着胡须,缓缓说道:“其实,魏国民心不民心的,倒也没有这么需要在意。反正将来征服了魏国之后,肯定也是要对当地的民众进行一番甄别的。愿意服从和效忠于大赵的那就将其提拔起来,不愿意的话进行镇压,将其送去边地服役。老臣能够理解大王的想法,但是魏国毕竟在中原经营了这么多年,大王的宽容或许也只能争取到个几十万或者一百万的民众,听起来数量虽然不少,但对比起大赵即将要征服的上千万乃至两千万它国民众而言,又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赵何:“……”
    还以为你老爷子有什么好主意了,结果到头来你的主意就是直接不鸟这些魏国人,爱反抗不反抗,反正反抗就弄死?
    还真是十分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提法和主意啊。
    赵何沉默半天,道:“先让寡人再想想吧。”
    赵何还是不想放弃。
    根据赵何的记忆,在历史上秦国一统之后的总人口似乎是在三千万人出头,所以肥义所说的要征服两千万它国民众确实是不假,多争取到的这几十一百万的民众在两千万民众的总数面前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也不假。
    但,那毕竟都是人命啊。
    数字是冰冷的,可任何一条人命都是无价的。
    当然你要说这些家伙敢反抗赵国,那确实是死就死了也没事。
    可这些不是还都有希望争取过来的嘛,多一个是一个啊。
    肥义看着赵何纠结的神情,笑了笑,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
    对于肥义来说,自家大王的这种小纠结其实无伤大雅,甚至更显得有人情味一些。
    挺好。
    陈郢。
    楚王坐在自己的王位上,看着面前的这座宫殿,那是怎么看怎么不得劲。
    和高大堂皇的郢都宫殿比起来,这座陈城虽然也带着一个郢都的名号,但两者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其实这也很正常,陈城乃是作为楚国北方防线的军事支柱所用,而郢都却是楚国几百年经营的大后方国都,这怎么比?根本比不了。
    如果说在一开始来到陈郢是因为秦国的兵锋实在太盛不得已的话,那么现在秦国人都已经被赵国压到了关中去,楚国也已经收复了整个江汉平原,楚王不可避免的就动了迁都回郢的心思。
    毕竟,陈城这个破地方不仅破,还冷!
    楚王环视了在场的几名楚国大臣一圈。
    还是那么几个人,令尹熊子兰、上柱国景翠、左尹屈原。
    这让楚王不觉感到有些愉快。
    昭氏在最近几十年里的势力实在是让人感到厌烦,如今的朝堂之上少了昭氏的人,好像还挺顺眼的。
    楚王缓缓开口道:“诸卿,寡人想要迁都回郢,你们觉得如何?”
    楚王的话音落下,其他三人都同时吃了一惊。
    熊子兰看了景翠一眼。
    景翠看了屈原一眼。
    屈原犹豫了一下,还是沉声道:“大王为何要迁都回郢?”
    楚王一听这话就不爽了,说话的时候也明显带上了几分不满:“郢都乃是大楚几百年的基业,寡人想要迁都回去不是很正常的吗?”
    屈原叹了一口气,道:“大王所言确实不假,但是此时并非迁都回郢的最佳时机啊。”
    楚王拉下了脸色,道:“为何?”
    屈原正色道:“因为大楚如今府库空虚,实在是无力承担对郢都的修复工作了。”
    屈原深吸一口气,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虽然说秦国人烧的是楚国列祖列宗的祖坟夷陵,但是郢都作为楚国的首都,在被攻破之后自然也是遭到了堪称刮地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