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帝-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抵触还是能够明显被屈原感受出来的。
屈原其实也能理解芒卯的想法,毕竟魏楚之间的争霸也持续了上百年时间,大家都是老仇人了。
但理解归理解,如果在芒卯和韩文之间二选一,屈原当然还是选择韩文。
更何况从屈原心底来说,他也更赞同韩文的做法。
三国联军是不可能长时间的和赵军拖下去的,拖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在外交层面被赵国人各个击破,而且楚国内部也不稳定,且不说对屈原充满了恶意的昭齐和昭氏一族,就是景翠和熊子兰这两个家伙也同样是定时炸弹。
既然有机会在正面一举击败赵军(甚至有可能把赵国人打一个全军覆没),那么屈原为什么不这么去做呢?
至于半渡而击,屈原也不是没有想过。
真的这么做的话,唯一的战机就是趁赵军渡河兵马极少,大概一两万人的时候果断出击,所取得的战果大概也就是这么多。
可对于这一场大战来说,消灭赵军一两万人其实并不能够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可能还给了国内的政敌们抨击自己的理由,实在是没有必要。
诚然,屈原也知道自己这一次的胜利机会并不算高,但这已经是屈原能够寻找到的胜率最高的时机了。
韩文站了起来,朝着屈原拱了拱手:“那老夫就回去整军了,进来军中有一些将领不是很安分,为了这一次的胜利老夫略加整顿,还希望得到屈卿的支持。”
屈原正色道:“绝无问题!”
当天晚上,赵何收到了来自屈原的回信,然后召集了所有将军。
“诸位,寡人已经和联军主将屈原沟通过了,三天之后寡人将率领所有兵马渡过济水,在南岸和三国联军来一次决战!”
赵何话音落下,在场的赵国将军们先是吃惊,随后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对于将军们来说,没有比大战更加让人兴奋的事情了。
建功立业,光耀子孙甚至是史书留名,全都在此一举。
赵何继续道:“廉颇何在?”
廉颇深吸了一口气,大步出列:“臣在此!”
赵何道:“廉颇,到时候你统帅左军。”
廉颇神色微微一动,高声道:“喏!”
赵何道:“赵奢何在?”
赵奢同样出列:“臣在此!”
赵何道:“寡人,寡人任命你为右军将,到时候率右军作战!”
赵奢的脸上闪过一丝激动,高声道:“喏!”
赵何继续道:“乐乘何在?”
乐乘微微一惊,他是真没有想到赵何会点到自己,顿了一下之后才出列,道:“臣在!”
赵何在乐乘的身上停留了一下。
一直以来,乐乘都充当了一个赵何身边护卫大将的责任,这也让乐乘虽然经常能够和赵何一起上战场,但是并不能够得到冲锋陷阵厮杀的机会。
如果这一战赵国能够取胜的话,将来的大战规模肯定是越来越小的,将军们能够立下大功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所以赵何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给这位在身边当了多年保镖的历史名将一个机会了。
赵何对着乐乘道:“到时候你作为先锋军大将,最先渡河!”
乐乘大喜过望,朝着赵何深施一礼:“臣多谢大王!”
赵何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了,都散了吧。都回去好好的训练士兵,三日之后大赵能否得胜,就全看你们的表现了。”
众将同时将身体肃立,齐声道:“喏!”
诸将散去之后,赵何看了一眼突然出现的繆贤,道:“什么事?”
繆贤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轻声道:“大王,韩文那边已经让人送信过来了。”
赵何看着韩文的这封信,眉头渐渐展开,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你说,韩文此人真的可靠吗?”
繆贤想了想,道:“应当是可靠的,过去的这段时间里韩文帮助大赵做了不少事情,任何一件事情爆出来给韩王知道都能够让他和他全家死无葬身之地。不仅如此,在领兵出发的时候韩文更是假托生病为由,将其长子秘密的送到了邯郸作为人质。”
赵何伸手敲了敲桌案,道:“韩文有几个儿子?”
繆贤会意的答道:“生了五个,但其中三个都夭折了,除了这二十一岁的长子之外就只有一个五岁的幼子了。”
赵何缓缓点头,道:“所以,你是觉得韩文可以信任了?”
繆贤答道:“臣和苏卿的看法,韩文应当有八成的概率是真心实意想要投奔大赵的。但究竟如何,还要请大王定夺。”
赵何看着面前的繆贤,半晌没有说话。
为什么赵何能够同意赵奢的这个计策,除了对赵国兵力的自信以及对屈原性格的了解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底牌就是韩文。
只要韩文是真的死心塌地要当赵国的追随者,那么万一屈原食言而肥来一个半渡而击,赵何也可以让韩文直接带着韩军反戈对楚魏两军来上一计闷棍,即便韩军不是楚魏联军的对手,也足够拖延出让赵军主力渡河的时间了。
如果屈原并未食言能让赵军主力渡河的话那就更好,赵何自信能够在正面也一样击溃三国联军,韩文反水就是锦上添花让赵军少死一些人,不反水无非就是赵军多付出一些伤亡,多杀几万韩军将士罢了。
总的来说,在确保全军渡河之前,韩文对赵国的忠诚还是很重要的。
对于韩文这个点,一直以来负责联络的都是繆贤,苏代也和韩文有过一些接触。
所以对于赵何而言,问题并不是“要不要信任韩文”,而是“要不要信任繆贤和苏代对于韩文的判断”。
沉默了片刻之后,赵何缓缓说道:“那你就让人回复韩文那边,让他三天之后依计行事就是了。”
繆贤脸色一正,应声而退。
赵何坐在大帐之中,心情也是有些起伏。
若是这一战能胜利的话,魏国必将灭亡,剩下的秦国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韩国从来都是一个弱鸡,楚国也必然元气大伤。
换言之,这已经是诸侯最后一次联合起来抵挡赵国一统的机会了。
只要能够获胜,那么赵何这么多年以来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华夏一统,便近在眼前!
战国赵为帝
第392章 咸阳居大不易,云阳令有赵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万更求订阅)
岐山。
岐山并不仅仅有山而已。
在岐山以南有一片平原,由于是周王朝的发家之地,所以这片平原的名字就叫做“周原”。
在这里,曾经被犬戎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周部落安定了下来,并通过称臣和联姻的方式获得了东方中原强大的商王朝承认和庇护,渡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并发展壮大,最终趁着商纣王连年对东夷用兵导致商王朝实力大降兵力空虚的时候揭竿而起,取商王朝而代之。
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且不说周部落东迁,就是周朝代商都已经过去了整整八百年,秦国对这里的统治也已经持续了五百年,周人曾经留在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之中随风而去。
如今,这里是秦国和赵国两支加起来二十万兵马的大战之地。
双方的兵营都是依山带河,在平原之上而修建,无数旗帜在各自的大营之中挥舞,红黑双色隔原相对,泾渭分明。
乐毅静静的站在战车之上,注视着大营之外正在缓缓列阵而出的秦国军队,嘴角微微扯动:“白起果然还是这么着急……”
乐毅收回视线,对着身边的众多赵军将领说道:“秦国人即将发动攻击,都下去做好准备吧。”
乐毅并没有主动出击,对他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
当白起的军队从故道之中杀出来并且进入关中的时候,无论是白起还是乐毅都很明白各自的想法。
秦军不但需要一场胜利,而且还需要一场时间尽可能短的胜利。
至于赵军方面只需要坚守即可,因为守下去不但能够让秦军的后勤产生问题,一个稳定的关中也能够让赵国在中原主战场的征战变得更加顺利。
白起要的是赢,而乐毅只需要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一场并不公平的战争,但战争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早晨,岐山南岸的周原之上,秦军开始朝着赵军大营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势。
秦军的攻势并不仅仅在前线,更在后方。
咸阳城之中,蔺相如看着面前这一封封地方官们上来的奏章,眉头紧锁。
三天,仅仅三天时间,关中就有十个县先后爆发了超过五百人的暴乱,在这其中甚至还有两座县城已经被叛乱的秦国人给拿下了。
蔺相如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其实的过去的半年之中蔺相如最操心的就是这件事情,为了防止将来的秦国人叛乱,蔺相如可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里面的,现在看来显然这种策略并不算非常成功。
几名官员站在蔺相如的面前,有些不安的问道:“蔺卿,现在应该怎么回复下面这些郡县呢?”
蔺相如定了定神,道:“当地的郡兵不能组织起来围剿吗?”
官员道:“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大将军征兵的时候抽调了一部分,若是继续抽调的话春耕的人手就不足了,而且……这些郡兵的忠诚也是个问题。”
蔺相如微微点头,想了想之后道:“你们的忧虑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光未免短浅了一些。虽然现在确实有不少秦国遗老遗少选择了叛乱,可并不是每一名关中人都想要重归秦国怀抱的。大王早在离开关中的时候就已经对我们做出了指示,要我们团结大多数的关中人民,去打击那一小撮在我们对关中的改革之中利益受损的人。”
“那些失去了土地和爵位的人当然希望重归秦国怀抱,可是那些在我们改革之中获得了土地,生活变得更好的关中人民呢?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当年秦国还在关中之时的底层奴隶或者犯人和庶民,这些人会希望秦国人的秩序再次归来吗?我们要相信这样的人民,要向他们宣传秦国人卷土重来的危害,他们虽然是很朴实的民众,但是他们并不是傻瓜,要发动起他们的力量,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力量,明白了吗?”
“还有,我们在关中之中的那么多官员,难道他们都是摆设吗?难道他们在地方上做了这么久之后,当地的人民一点都感受不到吗?大王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官员真正的去做了事,那么无论是关中人还是邯郸人,他们都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庶民们当然不是贵族,但是他们是有眼睛的,是有感情的,他们不懂什么军国大事,但是他们更懂得谁对他好,这就足够了。明白了吗?”
蔺相如说完之后,几名赵国官员若有所思,纷纷领命退下。
等到所有人都离去之后,蔺相如沉默良久,长出了一口气。
突然,又是一名官员迈步而入,轻声道:“蔺卿,最近咸阳之中似乎有人也不安分。”
和其他官员不同,这名官员的神情看上去颇为阴鸷而冷厉,看上去就相当不讨喜。
因为他来自于对外情报处,曾经是赵国潜伏在秦国之中间谍的一员。
在赵国占领了关中之后,这些人就加入了赵国中尉系统之中,成为了监督当地官员民生的耳目。
过去的半年之中,杀人杀的最多的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