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
    诚然,魏军的出击确实是出乎了赵军方面的意料,以至于当魏军冲出来的时候赵军这边都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也正是借着这么一个小小的时间差,出击的这支魏军成功的发射了好几波箭矢,杀伤了不少重炮身边的炮手,一度让赵军的炮击被迫陷入了停滞。
    但随着乐乘率军过河对魏军出击部队进行剿杀,魏军的出击部队忙于战斗自保不再有机会去干扰赵军的炮兵,重炮自然又得到了装填的机会。
    正当大梁城上的魏圉和芒卯还在将注意力集中在被剿杀的魏军身上之时,重新上阵的重炮已经完成了装填和发射,并且其中一颗炮弹鬼使神差的朝着魏圉和芒卯的所在地落了下来。
    然后芒卯做出了反应,猛扑向了太子魏圉。
    在无数魏军的惊叫声中,巨大的石弹落在了城头,激起无数碎石烟尘,鲜血飞溅。
    片刻之后,烟雾渐渐散去。
    魏圉被芒卯这一扑直接推得后退两步然后倒地,他的后脑勺在被扑倒的时候正好撞到了城垛上,一阵无比的剧痛险些就让他晕了过去,整个脑袋都是嗡嗡的声音,眼前一片五光十色的混沌。
    他的灵魂好像在这一瞬间离开了身体,所有的感觉都瞬间消失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极其遥远而空洞的声音传来,随后渐渐变得清晰。
    “太子,太子!”
    一群人冲了上来,七手八脚的将已经灰头土脸的魏圉给拉了起来。
    魏圉睁开了眼睛,脸上先是有些茫然,但过了几息时间之后终于是回过神来,站稳了身形。
    “太子没事,太子没事!”
    众人一脸欢呼雀跃,全是后怕。
    要知道太子若是真的在这里出了事情的话,那么一旦大王怪罪下来,在场的所有人怕是都只有死全家的下场了。
    魏圉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芒相呢?”
    这个时候他也已经想起来了,是芒卯把自己给扑到在地的,可以说是救了自己一条命。
    众人一下子变得沉默下来。
    魏圉的心中徒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脸色瞬间变得冷了下来,沉声道:“芒相呢!”
    众人突然让开了一条道路。
    魏圉抬头看去,正好看到了一个被石弹砸出来的坑洞。
    就在坑洞的边缘,芒卯表情无比扭曲的躺在那里,大腿根部一片血肉模糊,从大腿以下的所有身体部位都已经不翼而飞,身下血流满地。
    芒卯死了。
    魏圉的脑子嗡一下差点炸开了,年轻的魏国太子倒退两步靠在了城垛边上,差点一屁股坐倒在地。
    芒卯就这么死了?
    如今魏国之中最能打的将军就这么死了?
    一股巨大的懊悔瞬间涌上了魏圉的心头。
    芒卯是为了救魏圉才死的,这一点包括魏圉在内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现在芒卯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就在魏圉涌现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自己的身上。
    芒卯死后,太子就是如今城墙之上唯一能够肩负起重担的人了。
    在发现这一点之后,魏圉突然觉得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压住了,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只是一个还没有及冠的少年太子啊!
    城外的赵军大营之中,赵何并不知道自己麾下的炮兵竟然直接一炮轰死了魏国相邦芒卯,不过他的精神已经完全恢复了,因为他听到了一个并不是很让人高兴的消息。
    好消息和坏消息都有同样的效果,就是提神。
    一名赵国的大匠站在赵何面前,高声道:“大王,重炮的使用时间已经到了!”
    是的,在屡次的炸膛以及各种事故之后,赵国的工匠们也摸索出了一套使用重炮的基本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限制重炮的使用时间。
    赵何揉了揉太阳穴,道:“所以,要等到明天才能用了?”
    大匠正色道:“正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检修。”
    赵何无奈的挥了挥手,道:“明白了,你让人把炮拉回营地里面去,该做什么就做吧。”
    大匠撤下之后,赵何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大梁城墙。
    一个多时辰的炮击已经让大梁城的北侧城墙之上出现了多处的缺口和裂缝,然而这座城池毕竟是魏国近百年经营的大本营之地,虽然地势没有函谷关那般雄奇险峻,但是在城墙的高度和厚度上无疑是大大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何看了看头顶的天空,发现太阳才刚刚从天空的最高处下落一段距离,换言之也就是午时刚过一段,下午两点多三点的样子。
    于是,赵何十分淡定的下达了命令:“继续攻城!对了,把乐乘喊回来,他已经有功劳了,就不要抢功了。”
    既然都已经进行了火力准备,那么随之而来的攻城也是必须的。
    没准就能趁着魏国人被炸蒙的这段时间直接冲上去了呢?
    震天的鼓声再度响起,无数赵国将士们涌过浮桥,朝着大梁城墙再度杀去。
    大梁城的王宫之中,听到了芒卯死讯的魏王震惊得不能自已,正好在用餐的他直接失手打翻了面前的餐具,让汤水和食物撒得到处都是,就连魏王自己的袍袖也难以幸免。
    太子魏圉脸色惨白,跪在了魏王的面前:“父王,是儿自作主张,没有听从芒相的话及时撤退,以至于芒相为了救儿臣而命丧当场……请父王治罪!”
    魏王看着磕头不止的太子魏圉,浑身颤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芒卯虽然无能,但就眼下这个魏国,又哪里找的出比芒卯更加有能力,更加能够稳定军心民心的人呢?
    联想到芒卯不久之前对着自己说过的那段话,魏王的脑袋更是一阵阵的发晕。
    在这一刻,魏王真的恨不得自己干脆直接晕倒过去算了。
    然而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
    远远的,一片喊杀声传入了大殿之中,魏王父子同时若有所感。
    看来,赵国人又一波的攻城已经展开了。
    现在,损兵折将的魏国又该如何应对赵国人卷土重来的攻势?
    魏王呆立殿中,满心无力和仓皇。
    赵国……实在是太强了!

第404章 关中郿县白氏(第四更)
    郿县。
    这座靠着渭水而建的县城并不大,城中的居民也不过数千,但却是一座地理位置颇为重要的城池。
    关中和汉中之间三条道路中的褒斜道北部关中一侧的出口,就在郿县县城以南大约三四十里的地方。
    除此之外,郿县还有另外一个并不是很为天下人所知的情况——这里也是秦国头号大将白起的故乡。
    距离郿县县城大约十里地的平原上均匀的分布着三个并不算太远的村庄,这三个村庄全部加起来就组成了白起所在的白氏家族。
    白氏家族起源于秦穆公之时相邦蹇叔的儿子白乙丙,白乙丙被秦穆公封在了郿县,至今已经在此居住了数百年的时间,族中武风十分浓厚几百年来出了包括白起在内的多位秦国将军,是郿县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族。
    这一天,在白氏宗祠的大堂之中,众多白氏族人或站或立,其中不乏族中众多德高望重的老者。
    坐在最上首中央处的是一名满头白发但却精神矍铄的老者,他便是如今的白氏一族族长,也是白起的亲大伯,人称白老爷子。
    在赵国攻占了关中之后,白氏一族和其他的众多宗族一样审时度势选择了投降,由于表现得异常的恭顺,所以整个白氏一族并没有遭到任何的清洗。
    无论是赵何还是乐毅,虽然对白起多多少少都有些另眼相看,但所谓罪不及家人,也没有对白氏宗族下手。
    退一步说,如果因为白起在汉中就杀了白起全族,那众多有族人参军并且逃到了汉中巴蜀的关中宗族还敢为赵国效力吗?
    白老爷子目光犹如闪电一般环视了在场众人一眼,他当年参军的时候也是当过秦军二五百主(千夫长)的人,距离将军也就一步之遥,即便已经退伍多年但是平日里的威信还是颇为浓重,整个大堂上百人被他这么扫过一圈之后顿时就一片寂静无声。
    白老爷子缓缓说道:“二三子都是自己人了,老夫也就有话直说了。就在昨日,那人刚刚让人送来了信,说是他在岐山和乐毅相持难下,需要咱们白氏自己人的帮助。二三子怎么看这件事情?”
    所谓的“那人”不用说,自然便是白氏的骄傲,如今的秦国大将白起。
    白老爷子话音落下,在场众人顿时就是一片骚动。
    一名和白老爷子年纪差不多的老者摸着胡须,面带忧虑之色开口道:“赵国如今这么强大,白氏一族真的要冒险和赵国为敌吗?若是失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名老者几乎是立刻就被反驳,一名年纪在二十出头的白氏青年站了出来,沉声道:“仲大父未免也太过抬举赵国人了,若是赵国人真的那般强大,白起将军怎么可能杀得回关中来?要我说,我们就应该立刻起兵,支援白起将军!”
    这名白氏青年的名字叫做白邴,无论是武艺还是兵法都是白氏族中一等一的,被公认为是白氏一族之中下一个能够有希望成为将军的存在。
    而且白邴对于白起是十分崇拜的,每每和族中其他青年讨论兵法,言必称“白起将军”如何如何,若不是因为年纪太小去年年底才行了及冠礼,白邴早就已经追随白起作战去了。
    白邴的话语落下,众多白氏一族的青年纷纷开口。
    “邴兄说的对,就是要杀那赵国人!”
    “老秦人怎么能够甘居赵国人之下!”
    “让赵国人去死!”
    一时间,大殿之中充满了求战的声音。
    白老爷子的目光投向了其他在场的几名老者。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相较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经验的长者之语也是值得一听的。
    一名老者微微点头道:“可以一战,我白氏一族自穆公至今效忠大秦数百年,岂能够失了臣节?”
    但也有人又站出来反对:“赵国虽然征服了关中,但对我们白氏一族也是仁至义尽,该分的土地都分了,而且也并未对白氏过于盘剥,若是起兵的话结局难料,万一兵败白氏便是全族灭亡,不如坐等岐山方面分出胜负之后我白氏再做定夺。”
    又有一名老者说道:“正是。白起固然是我白氏人杰,但面对赵国之时却罕有胜绩,如今赵国雄据半个天下眼看便要如那赵王所言般平定诸国,白氏怎能够在此时将全族存亡押宝于白起一人身亡?”
    几名老者先后发言,和年轻人一面倒的求战相反,老人们希望先观望岐山战场胜负之后再做决定的看法显然更占上风。
    白老爷子显然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一时间不由得面露迟疑。
    老实说,这和白老爷子事先预想到的情况并不太一样。
    这让白老爷子不由有些心急。
    昨天晚上白老爷子收到了一封来自于白起所写的亲笔信,上面说得很清楚,希望白老爷子能够举白氏全族之力南进,去攻击褒斜道北侧被赵军把守的道口。
    在道口的南侧也就是褒斜道的密林之中,白起埋伏了一支三千人的精兵,只要白氏一族能够和这支精兵前后夹击就可以攻占道口,让这支精兵从褒斜道之中杀出。
    别小看这支精兵,只要这支精兵能够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赵国人的后面并且捅上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