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帝-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魏国彻底灭亡,韩国这边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韩王沉默良久,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他没有召集大臣商议,在经历了暴鸢和韩文两人之后,韩王对于任何一名韩国大臣都不再抱有信任。
但魏国灭亡之后,韩国的压力也就非常非常大了。
和秦国或者楚国相比,韩国怎么看也是最弱的那一个。
弱,就代表着最有可能会被赵国选择作为下一个的攻伐对象。
良久之后,韩王悠悠的开口了:“来人。”
一个影子出现在了韩王的身边:“臣在。”
韩王一边用手敲击着桌案,一边缓缓的说道:“马上派人去邯郸,带上足够的礼物向赵主父表达祝贺,再表达寡人愿意侍奉赵国之意。对了,寡人愿意将嫡女嫁给赵王作为侧夫人,让使者尽量劝说赵王接受。”
“喏。臣这就让人去操办。大王还有其他吩咐吗?”
韩王想了想,继续说道:“再派人去楚国和秦国,告诉他们大韩依旧是站在反赵一方的,韩文那个叛徒代表不了寡人的态度,如今三国唇亡齿寒,正是团结一心之时啊。”
“喏。”
很快,大殿之中又只剩下了韩王一人。
韩王沉思良久,最终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
以韩国如今的情况,也就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
有些时候,真的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能够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秦国,成都。
作为地势最偏远的国家,秦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最后一个知晓黄池之战结果的国家。
秦王,穰侯魏冉,新城君芈戎三人坐在大殿之中,都没有心思开口说话。
好一会之后,穰侯才有些艰难的开口了:“大王,如今这般情况对于大秦十分不利啊。”
虽然明知道是句废话,但秦王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一声叹息:“是啊,寡人也是看走眼了,没想到这赵国竟然能够势大到这般地步。”
此时此刻,说秦王心中没有任何懊恼是假的。
就在几年前,秦王自认为还是天下第二强国,只要击溃了齐国之后大秦必然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然后吊打其他山东六国并且一步步的东进中原一统天下。
但秦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国竟然走在了自己的前头。
在诸侯伐齐之战中,秦国本以为自己能够拿到陶郡已经是占到了天大的便宜,从此有了一个在中原的前进基地。
却不想赵国竟然一鼓作气破了临淄,夺了齐国大部分的领土,反而一举超越秦国成为天下至强。
一步错步步错,从那以后,赵国的势头不但压住了秦国,而且还渐渐的将秦国给抛开。
才几年光景,赵国如今傲视天下,秦国却只能偏居一隅,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芈戎沉声道:“大王,穰侯。事到如今再说这些也无益处,还是好好想一想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吧。”
不得不说,秦国的君臣和其他国家相比起来颇有些另类,别的国家是越到危机关头越是容易内讧,只有秦国这几位君臣反而能够真正抛开了之前的成见通力合作。
秦王当然不可能听不出芈戎话语之中的意有所指:“新城君有什么建议?”
芈戎深吸一口气,道:“大王,或许是时候让白起从关中撤军了。”
气氛瞬间变冷。
过了好几息时间之后,秦王才道:“岐山战事未分胜负,但白起认为是有希望获胜的。”
魏冉也略有迟疑:“若是击败了乐毅,那么收复关中应该就不在话下了。”
收复关中对于秦国君臣来说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执念。
芈戎微微摇头,道:“话虽如此,但赵军如今横扫中原,即便是大秦能够夺回关中又如何?赵王只需要率兵西进则白起根本无法应对,只会白白的折损了大秦的力量。不如趁着赵国忙于吞并中原的时候先休养生息一番,等待时间吧。”
魏冉道:“若是能够击败乐毅,我军士气大振之下未尝就不能守住关中,挡住赵王的攻势。”
芈戎嗤笑道:“兄却是说笑了,去年白起手中坐拥大秦倾国之兵,有函谷关之险都无法阻挡赵王的重炮,又何况是现在呢?”
魏冉被芈戎接连的反驳弄得有些恼火,抬高了音调:“新城君,你的意思难道是让大秦见到赵国就投降不成?”
秦王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阻止了两人之间的争吵。
说起来,无论是魏冉还是芈戎的意见其实都有道理。
魏冉是想要趁着赵国人无心西顾的时候一鼓作气拿下关中,然后再和赵国绝命一博,如果守住了那大秦继续和赵国刚正面,守不住那就直接玩完。
而芈戎的意思也很简单,现在赵国如日中天应该暂避锋芒,原本在正面吸引赵国火力的三国大肉盾都被赵国几刀砍下去两个重伤一个亡国,咱们大秦这点小身板还怎么和赵国玩?还是放弃掉收复关中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先缩回巴蜀汉中老老实实的韬光养晦吧。
一时间绕是以秦王之才,都觉得左右为难。
别人的选择都是眼前的胜利或者未来的胜利,怎么大秦这边的抉择感觉就是“大王你要选早点死还是晚点死”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秦王终于叹息一声,声音沉闷的开口了。
“那就传令白起,撤军吧。”
第411章 白起动怒(第三更)
岐山。
这座周王朝的圣山在千年之后,再度成为了血流成河的战场。
乐毅立于赵军营帐高台之上,面不改色的看着远方正渐渐逼近的那犹如潮水一般的秦军。
已经整整十一天了。
在这十一天之中,秦国人攻势之猛烈远远超出了乐毅的意料。
但乐毅还在,赵军大营还在。
作为防守方,赵国虽然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和伤亡,可是不用想也知道秦国人的伤亡只会更多。
“坚持下去,我们很快就会赢了。”这是这些天里乐毅最经常和自己的属下们说的话。
从中原方面传来的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早就已经晓谕全军,黄池大胜,兵进大梁,魏王投降……
这些消息也极大的鼓舞了赵军的士气,许多在关中临时征集过来的士兵同样也在听说了这些消息之后激发了积极性,上阵嗷嗷的杀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乐毅看着一名又一名的秦军士兵死在自己的面前,他的眉头并没有松开,而是慢慢的紧皱了起来。
乐毅有一种感觉,自己组建的这条岐山防线似乎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乐毅手中真正能打的兵力不足。
乐毅的十万人之中只有五万是赵国常备军,剩下的五万人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对赵国的军制号令了解甚少,无法形成像样的战斗力。
反观白起,白起手中的十万兵马虽然也是屡次败于赵军之下,但毕竟全都是秦国的原班人马,又有夺回家乡这么一个强烈的意志支持,再加上白起本人的出色指挥,导致这场战争即便赵国是更加占便宜的防御方,但秦军还是渐渐的占到了上风。
乐毅沉默片刻,对着身边的众多赵国将军说道:“传令下去,秦军鸣金之后三军立刻回营收拾一番,今夜东撤。”
乐毅打算放弃掉岐山防线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赵国将军不免面露惊讶,有人问道:“大将军,我军这是要撤往何处?”
乐毅想了想,道:“我们在梁山重整旗鼓,继续组织新的防线。”
乐毅并不在意暂时性的撤退,早在他刚刚被赵何提拔起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受到了年轻赵王各种军事思想的影响,在这之中“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无疑给了乐毅很大的启发。
所谓的大踏步后退,指的便是进行战略后撤,利用空间来拉长敌军的战线和补给线,从而达到隐性削弱敌军的结果。
岐山到梁山之间虽然有着整整三个县的面积,但乐毅放弃这三个县是一点都不心疼的,因为这三个县都位于关中西部,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
再说了,这里本来就是秦国人的地盘,还给白起也没什么,反正也没有多少赵国移民在这边居住。
必要的话,乐毅甚至可以放弃掉更多的土地,甚至是整个关中。
赵国现在缺的是时间而不是土地,只要等到中原那边大局一定,赵国常备军主力西进关中,白起这边再怎么蹦跶都是一个死字。
乐毅有整个赵国当后盾,他怕什么?
乐毅气定神闲,叮嘱道:“记住了,一定不能走漏风声!”
这个时候,阳光正好升到了一天之中天空的最高点。
午时已到。
站在高台之上的白起正在淡淡的下达命令:“传令下去,让王琮、司马顷、子重三人做好准备,今夜由他们三部作为先锋袭营。”
白起话音落下,在场的众多秦国将军纷纷面露讶异之色,副将蒙骜更是忍不住道:“大将军,这个时候夜袭……不合适吧?”
夜袭当然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这种手段是建立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如果敌人早就已经做好了警惕机制还去夜袭的话,那简直就是送人头啊。
白起面无表情的说道:“乐毅此人,吾知也。他用兵素来如龟,讲的就是一个稳重和不过不失,既然前线已经不是我军对手,那么放弃岐山向东撤退随后在他地另组防线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蒙骜这才恍然大悟,随即又有些振奋:“这样一来的话,我军今夜岂不是有希望大破赵军?”
白起摇头道:“不。”
蒙骜愕然:“这又是为何?”
白起道:“若是换一名赵军将领,本将军自然有希望趁其撤退之时狠狠的打一次大胜仗,但是乐毅……嘿,若是本将军所料不差的话,能够歼灭一部分来自关中的叛徒应该就是我军的最大成果了。”
蒙骜顿时有些沮丧,但马上又振作精神,笑道:“那也不错了,只要能够持续胜利下去,我军收复关中便是迟早的事情!”
白起没有再说话,只是微微点头,看神情似乎又有些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倒是周围的秦国将军们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之后,一个个的表情倒是都振作不少。
突然,白起的侍卫长急匆匆登上高台,对着白起道:“大将军,成都方面大王急令!”
这一下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直接侍卫长拿出一封带着火漆的密信交到了白起手中。
白起显然也有些疑惑,但他也知道这份信之中定然带着十分紧急的情报,于是当场就拆开阅读。
刚一读到信中的内容白起的脸色就变了,等到读完之后更是变得无比阴沉。
一旁众人将这情形尽收眼底,不由心中有些疑惑,蒙骜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将军,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白起抬起头,突然道:“你们都下去吧,我有事和蒙骜将军商量。”
众将心中疑惑,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好纷纷下了台子,只剩白起和蒙骜两人。
蒙骜心中同样十分好奇,忍不住问道:“大将军,究竟怎么回事?”
白起看着蒙骜,一字一顿的说道:“魏国——亡了!”
蒙骜身体剧震,大惊失色。
要知道在这支秦军发兵之前,蒙骜可是知道四国共伐赵的消息,自己的心中也是信心十足。
这才出兵了不到两月,关中这边还没掰扯清楚,魏国就亡了?
但蒙骜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