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赵为帝-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赵何的身影出现在了房间之中。
    赵何环视一圈房间众人,笑了起来:“想不到在这里居然还能看到不少熟人。”
    房间之中的众人显然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幕,一个个脸色惨白,身体微微颤抖。
    赵何的目光落在了上首主位上的赵文身上,叹了一口气:“大宗正,寡人其实真的很不希望是你。”
    赵文初时也有短暂的失神,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将目光落在了赵何身边的一名男子身上:“逆子,原来是你。”
    赵何身边这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赵文的嫡长子赵武。
    赵武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但还是硬着头皮道:“父亲,您这样下去会连累全家老小的,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文怒视赵武,片刻之后怒火渐渐消退,转而变成无比的颓然,最后一声长叹。
    赵何看着赵文,道:“大宗正,寡人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反对科举。”
    赵文似乎已经看开了,脸上的表情重新恢复了自然,平静的说道:“老夫乃是中尉,对于科举的利弊自然是知晓的。大王,一直以来大赵的国策都是强宗室而削臣子,你却以科举来削公室功臣之权,并非可行之策。”
    赵何摇头道:“科举削的是宗室,强的是国君,此举大宗正想必也是知道的,又何必在此狡辩呢?”
    赵文道:“老夫乃是宗正,为宗室之首。若是老夫不站出来的话,谁又能站出来呢?”
    赵何叹了一口气:“那为何不当面和寡人直说呢?”
    赵文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赵何等待片刻,摇了摇头:“全部拿下吧。”
    数日后,赵国大宗正赵文因病在府中过世,谥号“文”。
    赵主父出现在了赵文葬礼上。
    大宗正之子赵武自请出任边郡,赵何允之,命其出任五原郡郡守,爵中大夫。
    赵武又请举家迁至五原,愿为赵国世代戍边,被驳回。
    又过半月,国君赵何下令将十几名大臣或全家株连,或举族流放,罪名各有不同,或知法犯法,或玩忽职守,或里通外国。
    在随后,又有多名官员被贬斥、降职和法办,甚至包括了学宫之中的数位祭酒。
    直到数年之后,这场风波才慢慢平息。

第511章 单单灭掉秦国好像没有什么挑战性(第二更)
    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赵何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赵国之中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去做这件事情。
    而当赵何、主父以及肥义三个人联合起来想要压下一桩风波的时候,哪怕是天大的风波也一定会被压下来。
    如果说在一开始还有人对于大王突然出手有些不太理解和惶恐的话,随着宫城一些知情人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口风,所有人也就渐渐明白了。
    这些人的落马并不是因为大王的一时兴起,而是因为他们居然胆敢勾结起来,想要反对大王在赵国之中的改革!
    在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所有人就都松了一口气。
    那些落马和死掉的人,大家是不会有任何同情的。
    你敢反对大王,你不死谁死?
    只要大王不是随意乱杀、乱处置人,只要大王还讲道理,那就一切好说。
    臣子们从来都不害怕讲道理的大王,臣子们最害怕的是不讲道理的大王,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就是因为历史上的大王们大多都不喜欢讲道理才出现的。
    于是,这场风波就彻底的过去了。
    不知不觉间,春天很快就要到了。
    又一次的廷议召开。
    和之前经常爆发争吵的廷议不同,这一次的廷议整体的气氛是相当轻松的。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的主题就是灭掉秦国!
    赵何语气同样也十分轻松:“寡人准备给乐毅大将军再增兵五万,加上他如今麾下的兵马就是十五万兵马来平定巴蜀,诸卿有什么意见吗?”
    众人自然是纷纷点头。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赵国灭掉了韩国和楚国两个国家,夺得了秦国的汉中、南阳、南郡、黔中郡四个郡,版图和人口又有了一次大的增长。
    如今的赵国已经可以很轻松的动用超过四十万的军队,十五万军队现在对于赵国来说完全不是什么大负担。
    赵何又道:“廉颇上了奏章,希望寡人能够继续增兵给他,他想要平定西南夷诸国,诸卿怎么看?”
    围绕着这个问题,大殿之中倒是产生了不小的争执。
    仇液皱眉道:“大王,那西南夷位居群山之中,就算是征服了之后也难以进行有效统治,臣以为劳师动众似不可取。”
    仇液的意见得到了好几名大臣的赞同。
    作为大臣嘛,想什么事情当然是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
    西南那边都是一片片的穷山恶水,压根就没有中原这边好,开发起来难度又大,统治起来的难度也大,属于那种需要长时间投入国家资源但是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任何回报的项目,怎么看怎么亏本啊。
    赵何脸色不变,淡淡的说道:“还有其他意见吗?”
    肥义有些浑浊的目光在人群之中转了一圈,没有找到蔺相如的身影,于是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仇卿此言当然也是有些道理,但是老夫却不是那么同意。大王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大赵的疆域绝对不能够局限于华夏之地,如果大赵想要继续扩张的话,西南就是必须要拿下的地方,怎么能够因为这些小小的收益而去忽略了大局呢?”
    肥义一开口,其他人就不说话了。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肥义这位三朝元老对于赵国来说就是一个宝贝般的存在,老相邦说的话就连赵何都要慎重考虑,就更别提是其他人了。
    赵何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高唐君所言极是。仇卿,寡人知道你们的顾虑,但是领土这种东西永远是不嫌多的。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现在中原人口确实是少了,但今后不会有大的战争,人口会很快迎来一次增长高峰。到时候人多了,田地没了,让子民们怎么办?”
    “寡人说过,这一代能解决的事情那就在这一代解决,不要什么都留给子孙后代们去做。寡人如今有数十万横扫天下的无敌雄师,子孙后代们以后能有这样的军队吗?宁愿把它们打下来,放在那里什么也不做等到子孙后代去开发,也比什么都不做让子孙后代们去碰这些硬骨头强!”
    赵何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人自然再无任何意见。
    赵何咳嗽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再增兵十万给廉颇,告诉他如果这一次还是不能把西南给平定的话,寡人就真的要追究他的责任了!”
    众臣纷纷俯首称是。
    廷议到了这一步,众人原本以为就已经是结束了,但是没想到赵何却突然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高唐君,如今我大赵的边骑军团有多少可用骑兵了?”
    肥义想了想,道:“回大王,若是全力发动边骑军团再加上龙骧军的数量,那么应当有六万五千到七万骑兵左右。”
    赵何眉头一皱,道:“怎么感觉有点少呢?”
    对此,肥义只能回以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大王,不少了。我们大赵的骑兵可不是像东胡、匈奴那些游牧民族一般将所有的成年男子都算进去的,若是以东胡匈奴那样的计算方式,大赵的骑兵最起码也得有六七十万人呢。”
    赵何耸了耸肩膀,道:“好像也是这个道理,诸卿啊,其实寡人想来想去,觉得如果单单灭掉一个秦国好像没有什么挑战性啊,其他的什么西南夷也都是一群渣渣,对吧?”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
    肥义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大王的意思是——”
    赵何哈哈一笑,道:“是这样的,反正打巴蜀和西南这些地方又用不到边骑军团,那寡人打算带着边骑军团去走一走,辽西和辽东不还在东胡和朝鲜人的手中吗?这个得拿回来吧。漠南大草原上东胡和匈奴听说最近也不安分,这个也得平定一下。对了,还有河西走廊的月氏前两年不也跳得挺欢的吗?这个也要收拾一下。”
    赵何嘿嘿的笑着:“如果情况足够理想的话,最多一年的时间,辽东辽西、朝鲜半岛、漠南草原还有河西走廊都是我们大赵的啦!”
    肥义:“……”
    赵何重重的咳嗽一声,环视众臣:“寡人准备亲征北方,请主父坐镇邯郸监国,诸卿在高唐君的带领下辅政,各位有什么意见吗?”
    众臣:“……”
    赵何一拍大腿,愉快的说道:“那就这么决定了!”

第512章 大军出征,收复辽西(第一章)
    或许是因为继承了主父好战的基因,又或许是因为穿越之前就是一个天天想着去旅行的家伙,总之赵何对于亲征有一种很奇妙的热衷。
    能活两辈子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如果仅仅是天天坐在邯郸之中,那未免也过于没有意思了一些。
    更何况现在还有主父和肥义能够坐镇邯郸呢。
    春天到来了。
    各种各样的政令开始从邯郸之中发下去。
    在北方,边骑军团开始大规模的集合起来。
    在中原,大量赵国常备军同样也在集结,一部分西进前往关中,另外一部分南下前往黔中。
    当春耕结束之后,众多被征集的民夫和青壮纷纷加入,三路大军终于完全成型。
    赵何将亲自率领七万赵国骑兵出征,从收复辽东半岛开始,目标是横扫整个赵国北方从东到西的所有游牧民族,赵国边骑军团最高指挥官赵奢在这一战之中随行。
    乐乘将率军五万南下支援廉颇,对西南群山之中众多不知名小国和部落进行征服,目标是将后世整个贵州、云南全境纳入赵国治下。
    沈敬将率军五万西进从关中到汉中然后再到巴蜀战场,支援乐毅对整个巴蜀盆地的征服。
    三路大军齐发,浩浩荡荡。
    但这一次,赵国的官员们欣喜的发现了不同。
    虽然一口气出动了三十二万兵马以及数十万民夫,但这一次赵国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出现人力紧张的情况,尤其是以邯郸为中心的中原地带生产秩序并没有受到什么明显的影响。
    这就是军队常备军化、国土大、人口众多之后所带来的好处,这一次出征有八成的民夫是来自于南方韩、楚、秦诸郡,不但有效的减轻了赵国核心地带居民的压力,同时带走了新征服土地大量民夫青壮也能够有效的保证这些地方叛乱次数和力度的减轻。
    赵何带着七千龙骧军从邯郸一路北上,十天之后抵达赵国北方边境孤竹城,和已经集结在此的六万五千名骑兵会合。
    两天后,赵国七万骑兵大军穿过碣石山,正式进入已经被东胡人占据的燕国辽西郡。
    数年来,双方在边境地带也不是没有爆发过摩擦,由于赵国那段时间的重心点在中原方向,所以边境地带的摩擦一般以东胡人主动发起的小规模袭扰为主。
    在两年前,东胡王曾经率领两万骑兵试探性的进攻过赵国的孤竹城和令支城,但都无功而返。
    如今,到了赵国反击的时候了。
    “什么,东胡王把自己的王帐迁移到了阳乐?”赵何眉毛一挑,脸上略带惊讶之情。
    赵奢点头道:“正是,根据边骑军团的线报,东胡王似乎也有建国的意图。”
    “建国?”赵何忍不住笑了起来:“不是寡人看不起东胡王,只是——东胡怎么可能建得了国家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