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帝-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刻,无数欢呼和喝彩声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不仅仅是赵何班师归来,乐毅、廉颇两路兵马也同样在这个秋天回到了邯郸。
乐毅彻底的灭亡了秦国,将整个巴蜀盆地都纳入了赵国的治下。
在这一次对秦国的征服之战中,乐毅先后消灭了超过十万秦国人的反抗势力,粉碎了整个巴蜀盆地之中所有的叛乱,并且打通了南边的通道,将巴蜀和黔中再一次的联结了起来。
虽然还有一些巴人在巫山之中盘踞作乱,也有一部分的秦人逃到了西边的凉山上,但那都只是癣疥之疾,不可能对大局有任何动摇了。
除了乐毅之外,廉颇也是一雪前耻。
在第一次出征西南因为准备不足而败退之后,卷土重来、更加具备经验的廉颇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终于成功的进入了西南群山之中。
在这片群山中生存着许多部落,不少部落由于和华夏的接触有所开化,自行建立了国家并且自立为王。
在这些国家之中,廉颇接触到的一个最强大的国家叫做夜郎。
夜郎国的国君是一个暴脾气,在察觉廉颇大军抵达之后不但选择了顽抗死守,还把廉颇派往城内劝降的当地土人部落长者给斩杀。
这下子顿时激起了廉颇的火气,直接开始了进攻。
夜郎国王金竹咩率领三万夜郎军,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在且兰和廉颇展开了激战。
一场大战之后,廉颇毫无悬念的取得了胜利,并乘胜进军包围了夜郎国的都城。
三天后,在一声震天雷的巨响中,赵军冲入了夜郎国的都城,夜郎王金竹咩自杀,夜郎国从此宣告灭亡。
在夜郎灭亡之后,依附于夜郎的周围几十个部落和小国纷纷向廉颇投诚。
至此,后世贵州省包括贵州、遵义、六盘水等地在内的大部分地方正式并入到赵国的统治疆域之中。
在灭亡了夜郎之后,廉颇又从当地的土人口中打听到夜郎的西南边还有一个国家名为滇国,夜郎的南边则是瓯越的地盘。
廉颇盘算了一下时间和军需,发现不足以继续进攻滇国和瓯越,因此留下军队镇守夜郎之后也就回转邯郸,准备来年再战。
至此,赵国这一年的军事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第533章 日新月异的赵国(第二更)
接下来赵何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繁忙的秋天和冬天。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由于在北方草原上夺得了太多的土地,因此赵国的疆域几乎是翻了一番,为了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赵国的新统治秩序,赵何忙的不可开交。
又一年的科举顺利举行,这一次无论是考试人数还是录取人数都比去年有了显著的增长。
不仅如此,在科举考试之中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大贵族的子弟,虽然都只是家族之中的边缘子弟,但他们能够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不行,肥相。寒门的名额绝对不能少于九成,这是寡人的底线。”赵何拍着桌子,十分不爽的对着面前的肥义说道。
肥义有些为难,道:“大王,这些家族能够派出子弟来本身就已经是对大王的支持,单单一成的录取人数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赵何冷笑一声,道:“这些个家伙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之前赵他们搞风搞雨的时候真的就那么密不透风别人毫不知情?不可能的,只是他们不想禀报给寡人而已。既然他们这么不喜欢科举,那为什么还要来参加呢?寡人能给一成的名额给他们就已经算是考虑到他们先辈为大赵做出的功绩了,此事无需再提。”
肥义叹了一口气,道:“既然是大王说了,那就这么办吧。对了大王,改元大典已经开始准备了,不知大王想要将这次大典定在什么日子?”
赵何略微思索一下,原本想说十月一日,但话到嘴边还是改变了主意:“就定在明年的二月初三吧。你去让下面的人查一下历法,如果历法上说那一天不适合登基,就把历法改一下。”
肥义:“”
这件事情只是赵何在这忙碌的秋天和冬天之中一个缩影罢了。
第二次的科举也圆满结束,这一次夺得状元的是一个赵何同样也颇为熟悉的名字虞信。
年轻的赵国士子虞信以扎实的理论,十分具有战略眼光的看法提出了赵国对草原和西域控制的必要性,让赵何大为欣喜。
虞信其实是有挑战者的,另外一个名为公孙龙的中年士人以自己独特的名家理论成为了和虞信竞争到最后的那个人。然而公孙龙的理论过于偏激,认同者觉得十分出彩而不认同者觉得一无是处,仇液、蔺相如和周袑三位主考官因此人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赵何一锤定音,钦点虞信为第二届状元,公孙龙为榜眼。
科举结束之后,元旦也到来了。
元旦大朝议上,赵何宣布了新的一轮晋升。
除去乐毅、廉颇、蔺相如等已经有了封君爵位的人之外,这一轮荣升的还有:
赵奢:封马服君,以北方边骑军团长的身份入殿议政,军方地位在大将军乐毅、大司马廉颇之下。
仇液:封信君。
乐乘:晋升上卿。
赵袑:升中卿。
沈敬:升下卿。
还有其他众多名单,以及诸多财物、田地、奴仆赏赐等等,除去上面的少部分人是以当殿宣布的方式之外,其他人都是以张榜的方式来进行公告。
除此之外,赵何还提拔了一大批的年轻官员前往新征服的各个地方为官,并且还当殿奖励了一批为官颇有成绩、治理地方有功的新锐官员。
第一次科举的三甲状元、邯郸令荀况赫然在列。
在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熟悉政务之后,年轻的荀况已经完全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治理大梁城的第二年之中不但各项政绩屡创新高,更是颁布了多项法令,将整个大梁城治理得欣欣向荣,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赵何对此表示十分欣慰,并当场夸奖了一番荀况。
在历史上,荀况由于并没有获得过多少实践的机会,因此当人到中年在楚国出仕的时候已经有些施展不开手脚,最终只能黯然退出政坛专心做学问。
但这一世,由于有了赵何的慧眼识珠,这块璞玉终于脱去了青涩,完全呈现出了自己应该有的那道明亮光彩。
由于赵国的强大,邯郸城越发的繁华,邯郸之中的物价和房价也开始节节上涨并提升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以至于有人感慨:“邯郸居,大不易!”
也不仅仅是邯郸,作为被赵国最早征服的他国都城,临淄城如今已经成为了赵国之中仅次于邯郸的第二大城,经济发展无比迅猛。
其他的,像陶邑、大梁、新郑、寿春、咸阳等城池也都开始快速的恢复元气。
战争固然给这些华夏大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当赵国的统治秩序确立起来之后,再无战争威胁的城市们发展的速度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华夏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永远不缺少智慧和勤劳,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不仅如此,赵国的人口也开始出现了十分迅速的增长。
尤其是以邯郸和晋阳两座新旧都城附近,由于已经多年没有遭受战火,加上这里的大量人在八倍、十倍田亩的诱惑下选择了迁移到齐地、燕地、秦地等新征服的土地,给依旧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留下了更多的开垦地,因此人口的增长也就完全不值得意外了。
不仅仅是赵国原先的本土,包括比较早一些征服的土地如齐地、燕地如今同样也出现了人口大规模增长的趋势,像秦地、楚地还有韩地这些新征服的地方眼下虽然还没有什么动静,但人口的爆发也是迟早的事情。
从历史的规律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族的人口都将快速攀升,这将会给赵国带来足够的兵源和劳动力,为赵国接下来的发展和扩张提供足够动力。
毫不夸张的说,在完成了一统之后,赵国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日新月异!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渡过了秋天又渡过了冬天。
终于,在赵何登基的第十五年春天,二月初三这一天,邯郸城之中举行了筹备已久的庆典。
一次改朝换代的庆典!
第534章 禅让大典(第一更)
二月初三。
春天的邯郸还带着阵阵凉意,但每一名邯郸人的心中却都是无比的火热。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就是禅让大典的举行之日。
周王朝对赵王朝的禅让。
虽然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来周王室早就已经衰落了几百年,虽然早就已经没有任何人将周王室当一回事,但所有人都知道天命在周,而今天便是天命自周转赵的历史性时刻!
天色刚亮,无数邯郸人就已经走上了街头,兴奋的欢呼着,载歌载舞,庆祝着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刻。
赵王宫之中,赵何坐在镜子面前,王后亲自带着宫女们为赵何着装。
今日的赵何头戴十二冕旒冠,身着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以白纱内衬,袖口章纹流动,下身前有蔽膝,为正红色,脚踏高底木屐,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极为威严。
“好了,大王。”王后轻柔的退到了一旁。
赵何站了起来,朝着王后露出一丝微笑:“王后辛苦了。”
王后还以一个笑容:“能为大王效劳,是小童的荣幸。”
赵何突然一把将王后揽入怀中,在佳人的轻呼下来了一个深吻,然后长笑一声,迈出宫殿。
赵国宗庙,祭天台。
无数赵国大臣站立在祭天台之下,所有人都穿着自己最为隆重的衣裳,脸色都极为肃穆。
赵何缓步走来。
伴随着赵何的前进,赵国群臣纷纷弯下腰,向这位国君致意。
只有一个人还站在台下,这个人就是赵主父。
赵主父看着赵何,脸上的欣慰神色无以言表,他用力的拍了拍赵何的肩膀:“很好,非常好。”
赵何看着面前已经明显变得苍老的主父。
对于赵何来说,主父同样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诚然,主父在赵何和赵章之间的摇把不定险些害了赵何和赵国,但主父同样也在赵何统一诸侯的过程中立下了重大功劳。
如果不是主父坐镇邯郸,赵何很多时候就不可能放心的亲征,那么许多战争的结局就会有所不同,甚至彻底改变。
赵何突然问道:“主父不和儿一起上去吗?”
主父笑了起来:“今天不行,去吧,孩子”
赵何轻轻点头,在主父的目光注视下,漫步上了高台。
在高台之上,已经有一人在此处等候。
和赵何一样,这个人同样是一身冕服,头戴王冠,极为隆重,只不过脸色明显发白。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代周天子。
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
周天子和赵何的目光在空中接触,两人都是一片默然。
片刻,赵何缓缓点头,示意周天子可以开始了。
周天子松了一口气,拿出了一张绢纸,开始用庄重的语调缓缓念诵:
“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恆,所辅惟德。
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
周德将尽,妖孽递生,骨肉多虞,诸侯构衅,影响同恶,天下诸国,或小或大,图帝图王,则我祖宗之业,不绝如线。
赵王赵何,睿圣自天,英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