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便主动的和对方热和的聊了起来。


第195章 糜烂辽东
  “一会儿,炮往城头上打,你看,这南京外城的城墙大都是土筑的,虽说谈不上年久失修,可这墙体单薄,只要用炮轰肯定能轰开!”
  在侯方域解释时,面带微笑的曹尔玉只是不住的点着头。
  其实,早在去年入关南掠时,满清就已经掌握了用红夷炮攻城的技巧。在历史上,到了明年,正是满清使用红夷炮扩大战果的时候,在塔山,满清使用红衣炮攻塔山城,仅炮击一天,塔山城墙就被轰开,城外清军重甲歩兵蜂拥而入,城内7000守军全军覆没。塔山陷落后清军又攻杏山,很快轰塌杏山城墙,守城明军不战而降。
  ……
  孔有德的背叛,最核心的灾难也正是如此,入关后满清南下,尽管江南绅民进行了激烈抵抗,但在装备红蛮炮的清军面前,大多不堪一击,坚固的城墙短则一日,多则数日,就会被轰破,然后……尽屠全城,大炮在欧洲摧毁了骑士的城堡,在中国同样也摧毁了城池。
  “……总之一句话,轰城不破城!”
  “你的意思是,不直接轰开城墙?”
  听着侯方域的解释,曹尔玉显得有些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轰城不破城?那轰开城墙还有什么意思?”
  “就是轰开一截,咱们把上半截轰开,让他们知道,只要咱们愿意,随时可以攻城,然后,你说城里的那些人会怎么样?”
  “朝宗,你的意思是贝勒爷不打算攻城?”
  曹尔玉疑惑道。
  “不是不打算攻城,是不强攻!强攻……即便是咱们破了外城郭,还有内城墙,而且……”
  摇摇头,侯方域朝江北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况且,贝勒爷可是打算围点打援的!要是把南京城给破了,你说还怎么围点打援呢?”
  围点打援,在关外这是大清屡试不爽的打法,对此曹尔玉自然再了解不过。
  随后他们又聊起了其他的事情。比如,侯方域非常希望了解辽东。当然,现在在应该说是满洲才对。对于他的好奇,曹尔玉自然一一解释了起来。尽管江南很好,但是,在曹尔玉看来,江南根本就比不上满洲。他的口中自然而然的都是对满洲的夸奖。甚至在他的口中。苦寒之地的辽东成了塞上江南。对比侯方域自然是嗤之以鼻的。如果真的那么好,好像还会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关来。
  当南京城下的奴才们在那里热和的交流着感情,勾通着如何更好的当个奴才,更好的侍候主子、报答主子的时候,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口中的那面辽阔的辽东大地,这会已经完全变了模样,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再是什么“塞外江南”。
  ……
  成千上万!
  被冰雪覆盖的辽阳大地上,成千上万的雪橇车,绵延几十里,在奔马的拖曳下于雪地中朝着南方驶去,一声声鞭响在空气中回响着,尽管天寒地冻的,但是人心却是暖融融的。
  马蹄声、鞭响和着人们欢快的笑声,对于这些重新恢复自由的人们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前路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但是重新为人的感觉,却让所有人都沉浸于这久违的自由之中。
  在他们的身后,那座不知流淌着多少汉人血汗的沈阳城,正冒着滚滚的浓烟,在撤离沈阳前,他们非但点燃了沈阳城内外的所有建筑,而且还把城墙扒倒了。
  离开沈阳的一路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村庄,那些在庄子里生不如死的包衣阿哈们,在杀死了曾经的主子后,或是骑着马,或是赶着大车跟上了南撤的队伍。
  浩浩荡荡的队伍看起来分外的壮观,百万大军是什么样的规模?
  朱国强并不清楚,但是近四十万百姓赶着四万多辆大雪橇车,却浩浩荡荡的绵延了数十里,也幸亏是在辽阳平原,幸好千里冰封的大地成了天然的道路,要不然如此庞大的队伍,可真不好撤退。
  不过即便是如此,掌控几十万百姓,仍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为了顺利撤退,除了抽出七万青壮利用在沈阳缴获的清军兵器编成壮丁团外,又将剩下的近三十万百姓,按每千人一队的方式,编成千人队,每个千人队一百五十辆雪橇车。
  前后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队伍才得已启程,不过即便是如此,在行军的路上,仍然碰到了不少问题,比如队伍散乱、有人掉队之类的问题,更是不可避免。以至于骑兵们不得不像牧羊犬似的,一边负责外围警戒,一边提醒着那些千人队保持队形。
  离开了沈阳一天后,随着太阳下山,天色也变得灰沉沉的,入夜后寒冷的风也从四面八方的吹袭过来,几乎是瞬间,温度就下降了许多。
  百姓姓纷纷将棉被等物翻出来裹在身上,作为包衣阿哈的他们或许没有多少棉被,但是他们从曾经的主子家抢来是不少。人们摸着盖在身上的那些棉衣、棉被,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满脸的笑容,虽然他们也有棉衣,但是作为奴才他们穿的,用的,都是破旧不堪的,穿新衣裳,似乎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主子们哪里可能会给他们新衣裳穿着啊!
  辽阔的辽阳平原或许给几十万人的行动提供了方便,但是作为平原却没有哪里能够遮挡一下风雪,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雪原,尽管他们的身上盖着棉补,但是入夜宿营后,还是在依靠自己的雪橇车来组建躲风地了。
  在官兵们的指挥下,难民们将一百五十多辆大雪橇车围了个圈,然后将它翻立起来遮挡风雪,而雪橇车的后面是马,最内圈才是住人的地方。
  所有的雪橇车就像是一道道木墙似的,在雪原上围出了一个个圆圈,数百堆篝火在雪原上燃烧着,当百姓们在为过夜作着准备的时候,在一座完好的庄子里,坐在火坑上的朱国强,神情稍显凝重。
  “只走了不到一百里!”
  盯着地图,朱国强对万寿祺他们说道。
  “从沈阳到金州,差不多是七百里,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在七天内抵抗,而沿途需要经过的地方有辽阳、有复州,有金州,现在已经没了袭城的突然性,所以,这些城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抬头看着万寿祺、刘汉仪等人,朱国强反问道。
  “大家伙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世子爷,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要把人尽量的撤到旅顺一带去,咱们在沈阳耽误了三天,在咱们出发的时候,黄台吉已经出发了,这意味着,咱们最多领先他们两天的路程,如果在攻城上耽误时间的话,只恐怕会延误时间,到时候反而因小失大。”
  “是啊,世子爷,辽阳过去虽然是辽东的大邑,可在建奴劫掠屠杀后,现在不过就是人口万余的小城而已,论规模甚至不及关内的小县城,复州、金州大抵上也都是如此,当年城内的百姓要么被杀,要么被掠分给建奴成了他们的包衣阿哈……”
  张春作为、最了解辽东情况的人,自然更有发言权,他的话让朱国强的眉头挑了挑,然后说道。
  “建奴杀我军民百姓,要是过城不入的话,实在太过可惜了……”
  想了想,朱国强问道。
  “这庄子里的人呢,他们可有没有了解辽阳情况的?”
  很快庄子里的人就被找了过来,一听说世子爷要了解辽阳的情况,因为庄子离开辽阳只有十几里的关系,庄子里的人们自然非常了解,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辽阳城内的情况一一说道了清楚。
  “世子爷,辽阳城内平时驻着五千建奴和他们的家人,辽阳城外的庄子,就是他们的旗地,庄子收的粮食、养的猪什么的平时都是交到城里,供他们吃用,现在那些建奴大都随酋首出征了,城里剩下的都老弱病残,要是强攻的话,先用炮轰城墙,估计半天的功夫就能拿下来……”
  看了刘汉仪一眼,朱国强问道:
  “他们的意思是,城里住的都是建奴?”
  “还有一些汉人包衣,不过能进城里侍候的包衣,都是骨子里甘心给建奴卖命的奴才,都是最可靠的人,毕竟,他们也不敢轻易用汉人,害怕汉人下毒,当年建奴刚打下辽东时,落单被袭杀,吃饭被下毒,更是长有的事情,所以他们才会份外的小心。”
  当年努尔哈赤刚占辽沈时,汉人的反抗此起彼伏,甚至就连努尔哈赤的马也被毒死,面对汉人强烈的抵抗,他除了尽量屠杀汉人试图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汉人之外,还下令女真人出行必须带武器,不能单独行动,汉人卖的东西也不能吃。其实这样的这种不信任,别说是现在,对汉人的不信任,直到满清灭亡都没有消失过,殖民统治者怎么可能会相信被统治的奴隶呢?
  “嗯……”
  略点下头,朱国强的眉头一扬,冷笑道。
  “既然如此,那事情就好办了!”


第196章 烈火炼狱
  迎面吹来的寒风让辽阳城上的顾巴海的精神一阵,一夜未睡的他,被风一吹,人反倒是精神了。
  “二爷,明狗似乎不打算攻城!”
  前脚刚步出箭楼,就有奴才禀报道。
  “不攻城、不攻城倒也是算好事!”
  顾巴海在心里嘀咕了一句,作为牛录章京的他,现在担负着守卫辽阳的重任,可怎么守辽阳呢?就靠着城里的几千个十来岁的小孩?还是靠着那些年岁能当他爹的老人?或者是城里的妇人?
  尽管大家打定主意会拼死守城,可明狗要是强攻,这城又岂能守得住?
  不攻城,反倒是件好事。
  “二爷,您说这明狗都是从那里来的?”
  “鬼知道,反正不是会是从天下下来的,你们一个个把眼睛睁大了,千万不要让明狗钻了空子!在是让他们打下辽阳,咱们全得死!”
  拿着兵器的少年们一听,无不是打足精神,睁大眼睛盯着城外的动静。
  冰天雪地里成千上万匹马正拉着大车一路向南。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喊道。
  “快看,明狗过来了?”
  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去,顾巴海看到上百辆马车朝着城墙这边驶来了,马车在距离城墙差不多200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只见马车上的明狗树起了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
  “那是什么玩意?”
  满怀着疑惑的瞧着马车上架起来的一个“Y”型的架子,顾巴海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尽管他是袭职的牛录,可打了多年仗的他,在看到架子后面的明狗拼命的接着绳索时,心头便暗叫不妙。
  “小心,明狗要攻城了!”
  顾巴海还真猜对了……一半。
  在城头上的清兵慌乱的准备迎接明军攻城时,朱国强却拿着望远镜盯着辽阳城。辽阳城确实不大……顶多也就是个小县城的规模,就是不知道这把火能放多大!
  心里想着的时候,前方的一百个大弹弓动了起来。
  “放!”
  伴随着军官的一声喝吼,胶条被拉到极限的弹弓松开了,瞬间,上百个玻璃瓶就飞了出去——玻璃瓶里装的是汽油还有一些碎橡胶,当然还少不了引火的白磷,它一旦撞碎在目标上,流出的汽油就会立即燃烧起来。上一次在济南时,朱国强就是凭着它成就了自己“火神”的威名,而现在,只不过是旧事重演而已。
  “那是什么?”
  抬头看着天空,盯着那些从头顶上飞过去的东西,顾巴海和其它人的眼里充满了疑惑。
  明狗的是什么?
  但是他们的诧异只维持了几息的功夫,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