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后来满清和降清的东林党文人将弘光帝描述为千古罕见的昏庸荒淫之主,但经过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大都是对弘光帝的刻意抹黑。所谓选秀之事也是当时官府为了皇帝大婚按照历代皆有的正常程序推行,并且最后只筛选到三个人:阮姓一人、王姓一人、官员周书办自献女一人。因为弘光朝廷在弘光帝大婚前就已经灭亡,因此弘光帝始终没有和这三位女子有过任何接触。朱由崧在清军逼近南京后,下令将三位女子放还母家“淑女在经厂者,放还母家。”
  虽然弘光帝并没有满清描述的那么荒唐,但弘光帝能力平庸无力掌控明末的乱局也是事实。可归根结底,南混误国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当然,靠着这群“嫖妓不忘忧国,忧国不忘宿娼”的南混们不亡国都没有天理!
  亡国归亡国,可是刀子架到头上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无不是傻了眼。他们是成天混日子不假,可他们没有一个是傻子呀。
  那些女真鞑子一个个可都是凶残的厉害,最在行的就是杀人放火,至于道理,他们从来就没讲过。万一要是他们杀了进来,到时候大家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快,快,立即速派人去扬州,请德世子入卫南京!”
  几乎是第一时间,谢升就急急的来到中军都督府对着徐文爵大喊道,即便是身为“南混大佬”,他也知道性命要紧。
  刚刚就任吏部尚书的他,显然忘记了当初得知德世子杀桃源县时,他是何等的激动,弹劾德世子的奏折只差没有指名道姓说德世子造反了。
  “现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些个东虏正在城外架红夷大炮,破城不过只是进旦夕之功……”
  徐文爵话声一落,众人的脸色无不是纷纷为之一变,无论是文臣也好、勋臣也罢,就是太监内官的脸色都是极不自然。南京守备官员来自既有内臣、也有武臣、当然也有文臣,他们共同负责南京的安全事务。
  过去,他们不过就是聋子的耳朵,现在派上了用场,一个个都变得有些不知所以。
  “完了,完了,一旦城破,到时候以东虏的暴虐,势必是会杀尽全城百姓,这百多万军民百姓的性命啊……”
  面色煞白的张宏颇有些激动地说道,他嘴里头说的是南京的军民,可他担心的却是自己的安危,身为南京守备太监的他,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会碰到眼下这样的局面。
  张宏一提醒,所有人都是愕然说不出话来,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东虏的暴虐,就在几天前,安庆府刚刚陷落——城内外百姓被杀戮一空!
  现在江北是什么模样?
  一片赤地!
  大军一到,鸡犬不留!
  瞬间,所有人都只觉得后背一凉。尤其是南京的世勋之家,他们的宗族家业都在南京内外城,多少代人的积蓄,这城一破,可就全没了!
  要是早知道会这样,估计他们一早就把家里的家当什么的送到其他地方了。
  可现在不行了,现在出去等于送死呀。
  怎么办?
  一时间众人皆是无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能仰天长叹。
  “那个,那个……”
  忻城伯赵之龙喃喃道。
  “东虏,东虏不是送信过来了吗,那,那信上怎么说?”
  “是啊,是啊,东虏信上怎么说?”
  一时间包括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等一众守备南京的勋臣们,无不是眼巴巴的看着徐文爵,他们的目光中似乎带藏着一丝不为人知的希望。
  “两日,”
  徐文爵一边说,一边让人把信给传来大家。
  “他们给我等两日时间,令我等开门献城,否则,破城之时,必定杀尽全城上下!这是东虏送进来的信,大家,大家都看看吧!”
  看?
  还需要再看吗?
  信总还是要看的。可接过信的瞬间,众人的心底就是一寒。
  “昨天兵至安庆,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安庆可鉴。”


第206章 千里驰援
  “……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
  这句话刚念出来,堂内众人无不是愕然道。
  这简直就是直直白白的告诉他们,如是南京不投降的话,到时候,他们必定会像在安庆那样屠城!
  “东虏如此暴虐,献城与他,无异与虎为谋,况且鞑虏言而无信,又岂能轻易相信!”
  尽管看似大义凛然的话语,引得周围一阵附和声,可就在这时,却又有人说道。
  “这,攻城屠戮,妻子为俘……要是死守,可要拿全城老少的性命做注啊!”
  随口一说,就让堂中众人就全都变成了哑巴,这些个勋臣们也就像南混大佬似的一个眼观鼻,鼻观心,都不再说话了,他们是与国同休的勋臣不假,可惜命也是是真。
  “其实,他们既然可以漫天要价,咱们也是可以就地还钱嘛!”
  沉默良久,谢升随口提醒了一句。
  “确实,确实,他们这样漫天要价,肯定也是给咱们还钱的余地了,况且,这不是过是缓兵之计,他不是给咱们两天时间嘛,咱们就再拖上十天,史部堂,德世子他们不就回师南京了?”
  “是极是极,”
  众人无不是纷纷点头称是。
  “可要是十日后,援兵不至怎么办?”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没有一个说话。良久谢升才说道。
  “那到时候,我,我等,也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尽管他没有明说,可是所有人都听懂的他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到时候——献城!
  献城、降虏……
  想到这,众人无不是纷纷摸了摸头皮,一时间,这头皮立即变得有微痒起来。
  ……
  大海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满帆向着南方航行,置身于船头朱国强有些焦切的凝视着大海。那天得知建奴过江兵围的南京后,他就立即召来了军中将领,着手准备南下。
  旅顺重要!
  南京也重要!
  靠着那群“嫖妓不忘忧国,忧国不忘宿娼”的南混能守得住南京吗?
  他们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
  他们把弘光帝描述为千古罕见的昏庸荒淫之主,把大好江山直接给坑没了,现在他们要是把南京的百万百姓给坑没了,到那时自己可真就是罪人了!
  那怕是有“远征辽东”这个泼天大的功劳在这,朱国强都无法面对南京的百万冤魂!
  或许,现在他已经足够冷血了,可是并没有强大到能够坐视百万百姓惨遭杀戮!
  “介若,南京有多少人?”
  对于这个时代的南京,朱国强并没有多少印象,可万寿祺是南直隶人,他曾多次到过南京。
  “回世子爷,南京十三门内外人家几十余万,就算保守估计四十万户人家,每家五口人,则人口应在两百万上下,多年来一直都有‘留都数百万生灵’的说法,现在南京原来空旷异常的城西北钟山一带,也是‘僧寮尼舍,群取偏匿者不可纪极’!”
  两百万人啊!
  两百万条性命啊!
  而且建奴过江后,又岂止会屠杀南京一地?
  一瞬间,原本还沉浸在远征辽东的辉煌战绩中的朱国强,心里只剩下了对南京的忧虑。
  “世子爷,南京是留都所在,虽然眼下没有重兵防御,可是要是发民壮守城,有几十万民壮守城,即便是无能之辈,也以守个十天半个月的吧!”
  “你不懂……”
  摇摇头,朱国强苦笑道。
  “那些混日子的家伙,根本就靠不住啊!”
  想到历史上,那些南混们在大军兵临城下时那种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的模样,朱国强的心里就没有一点底。
  “他们靠不住?还能降了不成?南京六部诸公,又岂会如此不顾体统?”
  顾……他们顾个毛线。
  水太凉,头皮痒!
  他们一个个人哪,要是顾体统的话,又何至于会献城?
  回忆着另一个世界,几年后那些人轻而易举的献城,朱国强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那些人能撑得住吗?
  他们能撑到自己赶到南京吗?
  还要多久才能到南京?
  现在的船速应该是十海里左右,即便是不耽误时间,从大连到上海吴淞一带,差不多要两天两夜,也就是48个小时。
  从吴淞到南京又要多长时间?
  一天?
  两天?
  “世子爷,陈将军在扬州,如果让他驰援南京的话,兴许……”
  话只说了一半,万寿祺就没能继续说下去,陈无敌留在扬州是替世子爷作掩饰的,他麾下有多少人?不过只有几千民夫,再加上挑剩下来的一万多人马,用他们和建奴拼命,不是拼命,根本就是送命。
  在脑海中,回忆着扬州大营里的万余官兵,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被自己带走了,靠着剩下来的那些人能行吗?
  “兴许,兴许,要是将士们用命的话,也能拖延上两天的时间!”
  刘汉仪看着世子爷说道。
  “……可怎么能联系上他们?咱们现在在海上,又怎么可能把军令下给他。”
  其实,在旅顺的时候,他们就有过这样的提议,八百里加急让陈无敌领兵驰援南京,可谁都知道,这个命令是什么!
  是让陈无敌率领那一万两千官兵去死!
  没错!
  就是去送死!
  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被世子爷带走了,陈无敌营里的一万两千官兵是什么?几千民夫和在淮南收编的溃兵中的老弱病残,让他们守城,兴许能守上几天。可万一要是在南京城外遭遇了清军,那可就是去送死啊!
  当然,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想让陈无敌领着一万多人去送死,那也得能把军令下给他啊!先前世子爷在旅顺,现在又在海上,就是想下令,那也……
  我能把军令下给他。
  只是……
  朱国强的眉头紧蹙着,陈无敌对他可是有救命之恩,当初要不是他把宫外的柴火扒开,恐怕自己根本就没机会冲出火海,现在……
  “世子爷,为何我们只算陈将军,而不算史部堂呢?史部堂督师南直隶各路人马,麾下人马不下十五万!现在建奴兵临南京城下,他史部堂无论如何都会驰援南京的。”
  他人的提醒让朱国强的心里咯噔一声,面色煞白道。
  “完了!”


第207章 我辈当死报效君王
  “完了!”
  道出这两个字后,朱国强的心头一寒。
  自己怎么忘了这个最大的变数呢!
  “世子爷,怎么了?”
  “南京守不住了!”
  朱国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知道史可法在守扬州的时候,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
  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了。然后,扬州一天而破,扬州的百万生灵成全了史可法的忠义之名!
  史可法一生中最大的两个亮点在于:为官清廉勤勉和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他以死尽忠让人感动崇敬。究其实际的话,可以看到史可法在其大位上决策屡屡犯错,临战束手无策,惟有“临终一死报君王”。
  指往这样的人去击败阿巴泰?
  根本就是天大的笑话。
  一旦史可法兵败,眼见救援无望的,南京里的那些个“南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