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争取时间把难民撤往山东,旅顺并不是必守之地。
在南京稍作休整后,朱国强并没耽搁时间,而是立即领兵北上了。与从济南南下时只率领八千子弟兵不同,离开南京时,他足足率领了八万大军,除了“孔雀旗”的一万多水军留在南京之外,包括牟文缓、黄得功、杨御藩在内的部队,都随他一同北上过江了。
在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北上时,在路边的土丘上,一群穿着盔甲的将领簇拥着主将,立于丘上的朱国强凝视着眼前这支浩浩荡荡的在大军,面上隐隐的带着笑容,沉默良久,他手扬马鞭指着北方说道。
“怀远侯,依你看来,此次我军北上,应该走那条路,是走扬州,北上增援路振飞,还是走桃源县,过黄河直击多尔衮?”
说罢,他就回过头来,笑眯眯的看着常延龄,他是南京勋臣中少有的几位没有被斩于孝陵的勋臣,他在驯象门西的府第也没有被没收,相比于那些本人被杀人,又被剥夺全部家产、子弟贬为庶民、家奴没抄没的勋贵,他无疑是极为幸运的。
当然,这种幸运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南京勋臣中少有几位主张抵抗的,也是因为朱国强对其心存好感。历史上南京所有功臣之后中,只有这位常遇春的后人常延龄,怀有祖宗的骨气,他曾多次想要带兵为国报效。可是却一直被崇祯帝所拒绝。
弘光后,他与夫人种菜于金陵湖墅,隐居食贫,处之淡然,贫苦到死后无以为殓,全靠友人相赠才得安葬。
也正因如此,朱国强才会对其颇为照顾,甚至还特意招他到军中,与自己一同北上,不过常怀龄似乎对自己心存蒂结,并不仅难因为南京的勋臣之间多是亲戚,像他的夫人就是出于魏国公府,因为什么?或许在他看来,自己与朱棣并没有什么区别。
“世子爷要是抗虏,自然应该过黄河,直击多尔衮。”
常延龄闷声答道,即便是到现在,面对德世子,他的心情也是复杂至极,当初南京城内诸人拒绝德世子下属入城时,他曾气得吐血,后来德世子杀南京勋臣于孝陵时,在惊骇之间,他又担心起大明的江山了。
德世子那里是什么德世子,分明是成祖在世啊!
杀勋臣、夺南京,然后呢?
然后恐怕就清君侧了!
要是那样的话,恐怕就天下大乱了。
现在德世子这么问,他是本着本心的回答的,在他看来,两条路再明显不过,一条路是过河杀敌,另一条路却是抄路振飞的后路,迫使其领兵归顺。
北上抗虏?
到底是抗虏,还是意图不轨?
就看德世子如何选择了!
面对常延龄的回答,朱国强哈哈笑道。
“常侯是担心我入扬州,逼淮扬吧!”
大笑之余,朱国强正色道。
“不但常侯这么觉得,虎山,你肯定也会这么想!”
站在一旁的黄得功一听,就像是心事被猜中似的,整个人都变得尴尬起来,只是闷声答道。
“末,末将不敢!”
不等他开口解释,朱国强长叹道。
“恐怕,天下人大抵上也都是如此想,在他们眼里,我朱慈颖领兵北上,抗虏是假,清君侧才是真,所以,我过江后,必定会进淮扬,取路振飞的兵马,扩充实力,然后再北上清君侧……”
其实,别说是天底下的人都这么想,甚至就是他自己也曾经这么想过!
还别说路振飞率领的10万大军和南直隶,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充满了诱惑。要是能说服路振飞或者把他麾下的10万人马收编了,然后再吞并整个南直隶,江南,直隶和山东连为一体,这半个大明可就在自己的手中了。
这样的诱惑,谁又能拒绝的了?
往北方看去,朱国强神情肃穆道。
“世人如何视我?我不在意,我身为宗室,是万万不能坐视我大明河山为建奴践踏,不能坐视百姓沦于建奴流寇之手,所以,抗虏杀贼正是我之初心,今……初心未变,所以,”
凝视着北方,朱国强先是沉默片刻,而后才说道。
“我已经派信使往洪承畴、路振飞两人营中,邀其与我会兵一处,我从桃源县过江,阻建奴西路,洪承畴自北南下,路振飞于南岸过河,三路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取海州,多尔衮麾下不过三万建奴,我以近三十万大军围攻,必定可以将其全歼,此战之后,建奴必定元气大伤,自此之后,非但再不能为害中原,同样也不能威胁宁锦,辽东局面势必也会大为改观……”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理想而已!
准确的来说。朱国强相信自己的两封信必定会石沉大海,毕竟对于大明朝廷和那些官员而言,现在的自己几乎等同于叛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会与自己合兵一处呢?
绝对没有思考可能!
可有些姿态总是要摆出来的,姿态摆的越高,越能让天下人看到一些事情。
其实现在北上说白了也就是一场戏,一场演给全天下人看的戏。就看他们是不是配合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一场戏,它是一场舆论战,是宣传队……是舆论争夺……宣传队?
想到了宣传,朱国强不仅想到了标语口号,这个肯定是要写的,沿途只要有墙的地方,就必须要写。
当然还想到了某一个神器——号外!
其实就是宣传单,或许眼下还不能印报纸,但是完全可以印号外啊,印那玩意又不费什么本钱,要是印个几十万上百万份,这一路撒出去,还愁舆论不在自己这边吗?
是了!
现在他崇祯有的是大义不假,可大义的人设,那也是别人给的,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不能用另一个大义,来提高自己的人设,让崇祯那怕就是想,也无法把自己定成乱逆,甚至自己还可以用天下春秋大义来和他争取民心,争取舆论呢?
甚至,朱国强还想到了报纸,尽管眼下受限于种种原因,报纸还没有办出来,但是在办报纸之前,完全可以通过分撒号外、传单的方式,让天下人见识一直那些文官的嘴脸!
杀人诛心,其实诛的也就是名声,其实对于那一些读书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影响舆论,说白了也就是因为他们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也是为什么朱国强宁可把那些人先关进大楼里,等到有报纸的时候才下手的原因,勋贵他说杀就杀了。因为,那些人影响不到百姓。
但是文官却一直掌握着舆论,掌握着百姓。
要是有了传单,有了好外,有了报纸舆论会在谁手中?
“哼哼,杀人诛心……”
冷笑之余,朱国强在心里默默决定到。
“得了,先印些传单,争取一下民心吧!”
然后便扭头问道。
“咱们军中有会刻版印书的工匠吗?”
第256章 忧国忧民洪督师
这个时代的军中有铁匠、有木匠,有……反正不会有雕书版的工匠,得没有合适的工匠,那就自己想办法吧。
尽管可以把号外放在现代印刷,或者从另一边买来现代化的印刷机,但……谁会使啊!堂堂世子爷,当然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于是想了想,朱国强便选择了油印机,在过去的一个时代里,油印机曾经是学校教学和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设备,尽管这种设备早就淘汰了,但是小时候朱国强曾见过父亲在钢板“刻字”的照片,所以对它倒也有一定的印象。
凭借着网络的便利,倒也没费什么周折,便买到了几台全新的滚筒油印机以及几百张誊写蜡纸,剩下的一切就简单了,就是研究一下如何使用油印机了,既有说明书,也有资料,所以对于这种印刷技术,军中的书吏,甚至都不需要世子爷的指点,只靠说明书和资料,就轻易的掌握了使用技巧。
在众人的注视中,顾皓元先将白纸和蜡版放在机器中固定,拖动滚轴反复按压,立即就将一分刚刚写出的揭露东林诸君子们如何卖国求荣,如何勾结建奴意图献城的“号外”印刷出来。
很多书吏之中,就属他掌握技巧最快,所以自然由他演示如何操作。
因为号外正是出于这些书吏之手,对内容他们并不觉得的好奇,反倒是盯着油印机惊叹道。
“好方便!世子爷这是如何制出来的?”
朱国强便解释着油印机的原理,尽管对于它的原理,众人都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但是眼下倒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先用上,然后再慢慢的摸索它的原理,最后再吸引、试制。
油印机的技术也非常简单,非常适合在这个时代生产使用,于是朱国强笑道。
“这个油印机好制,主要还是蜡纸不太容易制,你们回头可以研究一下,挑选出最适合刻印的纸材。”
众人围着这台油印机议论纷纷。
“有了油印机,今后印书可就方便百倍了!”
“此物堪称是神器!”
“哎呀,这怎能不是神器,这可是世子爷从天宫里带来的神器。别看他不起眼,可是论起广兴教化功用,恐怕不逊于印书!”
好吧,又成了神迹了!
现在朱国强已经懒得再去解释这些东西。
尽管油印机并不适合用来大规模印书,但是用来印制传单号外之类的单张刷屏却再合适不过。
十几台油印机,一天就印了几万张传单,于是乎在这些传单的帮助下,伴随着大军的北上。沿途的士绅百姓无不是通过传单了解到了东林党是怎么样的试图献城卖国,了解到世子爷是如何忠心耿耿领兵北上,并且号召各路明军一起会师合歼多尔衮。
在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时,清兵派出的探子,终于把南京激变的消息带到了海州,带到了多尔衮的面前。
“什么,那小子谋逆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多尔衮顿时激动道。
“是真的吗?”
要是真的话,那可真是天助我也啊!
“恭喜王爷,现在德世子谋逆,明人必定自顾不暇,只要稍微施加计谋,奴才以为大军必定可以安然而返!”
站出来贺喜的胡贡明是汉官,说是官,可实际上却是多尔衮的奴才。作为汉人的他和许多辽东汉人一样,在托克索,也就是王爷贝勒的奴隶庄园里充当奴隶,被主人役使,过着悲惨的生活,稍有过失,便遭受打骂,甚至屠杀。即便是费尽心机,在众多奴隶中秀才出身的他从奴隶成为官员,可实际上仍然寄人篱下,即便是作为官员,他也是有马不能骑,有牛不能用,有田不能耕,甚至现在他看似官,可是等到他们死后,妻子儿女都要分配给本旗的旗主当下人。
对于胡贡明来说,他想要的就是王爷这立下汗马功劳,将来等身后给妻子儿女谋一个将来——至少不被送到旗主那边当下人。
所以,得知德世子谋逆后,他心里立即闪出了一个主意。
“哦!说来听听!”
“贝勒爷,现在南京已经被明德藩世子夺据,而且他又掌握着扬州,切断了南北漕运,于明国来说,我等不过只是一时之忧,而谋逆的德世子才心腹之患啊!所以以奴才看来,咱们不妨……”
在胡贡明说道着他的计划时,多尔衮的眉头轻扬。
这确实是个机会啊!
相比于走海路的风险,陆路无疑更安全一些,只是陆路需要考虑明军沿途追击、反攻,这也是他最初选择海路的原因,可如果像胡贡明说的那样,要是明军给自己让出一条路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