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三,也不小了,等这件事办完以后,我看看给你张罗一门亲事,估计,你的父母要是还在世上的话,必定也希望你结婚生子的。”
  “谢谢老爷!”
  王林赶快跪下去叩了个头。
  “好了,你先下去吧,好生休息,明天与我一起过河!”
  范复粹心念着,还是走到了门外,凝视着南方,自言自语道。
  “德世子,怕已经不记得老朽了吧……”


第267章 世子爷阁老给你送大礼了
  朱国强肯定不记得范复粹,那怕是有陈长庚的提醒——根本就不是一个人,怎么可能有什么印象。
  现在他还没等他从崇祯的操作中回过神来,就被范复粹的操作雷的懵了圈。
  他们当真是君臣啊!
  真以为自己不会过河?
  范复粹一到清河就下令撤出黄河北岸守军的举动,完全出乎朱国强的意料,这是什么操作?
  他就不怕自己杀过黄河吗?
  就在朱国强盯着对岸已经敞开的大门时,实在是摸不着崇祯、范复粹这对君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时,突如其来的禀报更是把他雷的外焦里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范复粹来了!
  只身一人过河来了,也不是只身一人,身边还有一仆人,可,这着实让朱国强惊诧不已,这人未免也太大胆了。
  “世子爷,当年范复粹丁忧返乡时,曾途径济南,在王府里逗留时,曾指点过您文章,与世子爷也算是有半师之情。”
  作为二十几年的老长吏,陈长庚对王府里的事情,自然了若指掌,当然也知道范复粹与王府的旧情。
  “长吏,搁官场上这半师之情算不了什么,搁沙场上,更是毛都算不上!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话糙理不糙,尽管知道那点情谊算不了什么,但是朱国强也算是想明白了一件事——范复粹压根就不想打!
  估且不问他有没有军事才能,他既然下令兵马回营,而且又只身过江,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不想打!他想谈!
  范复粹确实想谈!
  他想谈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他相信朱慈颖绝不会反,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没钱了!
  其实朝廷一直都没有钱。只不过现在更困难一些,但是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面。
  毕竟现在南京让眼前的这位德世子给占了。他不仅占了南京,而且还掌握了扬州。
  只要他愿意,今年南直隶就不可能有一文钱的税银解到北京,甚至于就连江南的漕粮也无法起运——杭州正好卡住了大运河!
  这对于本身就穷困莫名的大明朝廷来说,自然是再致命不过的打击。
  从崇祯元年进京,期间虽说巡按江西,陕西两地,但是回京后先进大理寺,后直接升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已大理寺之职代理刑部,进入内阁,可以说是大明朝罕见的提拔。也正因如此,对今上他一直怀有极深的感情,这也是他主动请旨督师的原因。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逼反朱慈颖,朝廷恐怕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朱慈颖占着南京、据着扬州,死死卡住了朝廷的命门!
  漕粮断绝、饷税断绝,还怎么打?
  甚至于,通过私下的几次试探,他相信陛下也知道眼下的困境,但他在硬撑着。可这些事情,不是硬撑的啊,朱慈颖再怎么着也是宗室,虽说行事偏激,可大抵上还是在框子里的啊!
  当然,打从朱慈颖在黄河岸边止兵不前后,范复粹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不想反!
  同样也在等待着朝廷做出选择,到底是逼反他。还是做出其他的选择?
  逼反他对于大明而言,没有丝毫的好处。
  好吧!
  既然众人皆醉,那就由范某人出面吧!
  于是乎这才有了范复粹的主动请旨督师,当然,那篇《讨建奴檄》也让他明白了德世子的初心。
  宗室清贵,身份超然,按道理即便是一品大员也得向宗室行礼,可实际上那都是旧黄历了,搁现在就是“封国”知府拜见,也是平礼相见。但今日亦非往日,尽管范复粹贵为辅臣,可也是他主动行礼,而朱国强只是淡淡的说了声“范先生是我大明辅臣,一路辛苦,不必拘礼,请坐。”
  如此就算是见了礼。
  “谢世子赐坐。”
  看吧,按礼辅臣在世子面前也没有坐的份,不像现在,一个知府就敢于王爷平起平坐,说白了,都是替皇帝弹压宗室。宗室不贵,皇家又能贵到那去?
  坐下后,范复粹也没有和德世子套近乎,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下臣昨夜诵读《讨建奴檄》,此文笔力雄肆,鼓舞人心,其作用当不亚于一支千人劲旅。但愿辽东之地,凭此一纸檄文而定。”
  对此朱国强自然点头表示赞同。
  “倘能真如范先生所言,则实为国家之福,万民之幸了。”
  看着十几年未见的德世子,范复粹很难相信,当年那个喜好山水书画德世子,居然长成了杀伐似二祖的性格,感叹之间,他不露声色的摸着胡须,正色说道。
  “大军出师,颁发讨伐檄文,以振人心而作士气,自古为统帅所重。故当年汤王伐桀,有《汤誓》传世,武王伐纣,先作《泰誓》,后作《牧誓》。征讨有罪,恭行天罚。徐敬业起兵伐武媚,骆宾王为其作《讨武氏檄》,一代名文由此千古传诵。世子爷出师伐虏,亦将永载史册,《讨建奴檄》一文配上此次出师,自发布之日起,便已传遍南北两岸千家万户,日后也定当如《讨武氏檄》一样流传下去。但可惜的是以今日之处境,世子爷恐怕是有志而不能展吧!”
  这个马屁拍的朱国强自己都有些脸红,毕竟这篇文章基本上是他半抄半改过来的。
  当然尴尬之余,同样也注意到他最后的那句话,于是便皱了皱眉头。
  见德世子眉头微皱,范复粹心知自己已经经说到他的心底,便继续说道。
  “所以,老朽抵达清河后,才下令各营兵马回营,让出北岸,给世子爷让出北上击虏的去路!”
  什么!
  朱国强的心里吃了一惊,坐在一旁的陈长庚等人也感到意外。范复粹的这几句话,如同石破天惊般震动了屋内众人。朱国强坐在椅子上,睁大眼睛,想将眼前这位阁老看个清楚,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他这是什么意思?
  震惊之余,朱国强微笑着说道。
  “阁老让路予我,就不怕陛下怪罪吗?”
  其实他心里更想问的是——你就不怕我去清君侧吗?
  现在这么大么,大量的把路给让了出来。难不成真的想要投奔我?就是说当年咱们之间的交情有那么深?
  “陛下怪罪?”
  范复粹先是哈哈大笑,然后又沉声说道。
  “东虏暴虐,行同禽兽,所过之处,杀戮劫掳,无恶不做!据我辽东,尽戮辽东之民,侥幸不死者,亦为奴为婢,受尽欺凌,剃发易服,变我衣冠,辽东遍地腥膻!东虏屡屡入寇,糜烂畿辅,老弱杀尽,丁壮为奴,丁女为婢,接连数次入关,糜烂畿辅于前,杀掳南直于后,杀我百姓岂止千万!毁我宗祠寺庙何止千百!如此,但凡稍有血性之男儿,又岂能坐视?世子爷身为高皇之后,自然不会坐视如此夷狄禽兽暴虐,世子爷领兵抗击鞑虏,保卫家国,陛下又怎么可能会怪罪呢?”
  怎么可能怪罪?
  他崇祯的肚量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豁达了?
  他要是个豁达大度的皇帝,估计大明的天下都不至于到这个份上!
  现在范复粹的话又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崇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对啊,按历史上的说法,那位可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这样的人在路又怎么可能会变得那么快?
  想到这朱国强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对于崇祯的态度他确实是深表怀疑呀。
  见状范复粹心知德世子的心里必定有些疑惑,便说道:
  “还请世子爷屏退左右,范某尚有几句话要与世子爷说。”


第268章 范复粹的大礼
  屏退左右!
  这是要说悄悄话了!
  他范大阁老有什么悄悄话要和自己说的?
  一旦说出这样的话,那接下来的事情肯定都是见不得光的。
  见不得光的事情往往肯定是有那么点……草多少对自己总会有那么点好处。
  “你们先下去吧!让卫兵离帐一丈!”
  朱国强冲着帐在众人吩咐道,在众人离开后,范复粹压低声音对朱国强说道。
  “世子爷,我知道你必定不信我先前说的话,今上确实曾有意圈禁世子爷于中都高墙,甚至就是现在,若是有可能,亦会如此!”
  呃!
  你不说我都知道!
  那位皇帝在历史上可是有名的心眼小。而且多疑。就他这样的性格,又怎么可能容得下自己?
  甚至朱国强非常肯定,只要这边自己被送进中都高墙,估计连半年都撑不了,小命就得丢在那!
  心里这么想着。朱国强瞧着这位阁老,您老可真坦白啊!
  难不成你是想劝我清君侧?
  这黄河和对岸的十万勤王大军就是你的“投名状”?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个念头不过刚一涌现,就听范复粹继续说道。
  “可今日之时局,世子爷清楚,天下人也清楚,外有东虏为祸,内有流寇为患,年年天灾不断,百姓游离失所……”
  下面是什么?
  是不是劝我清君侧?
  余光打量着已是老朽的范复粹,朱国强的心底不禁好奇着他接下来会说什么。
  现在该差不多直入正题了吧!
  “此次,世子爷虽遭他人构陷,却仍尽发麾下兵马北上伐虏,更出《讨建奴檄》以表初心,世子爷拳拳赤子之心,天下谁人不知,只是我大明自靖信起,历代都对宗室防范甚严。世子爷今有水陆十万众,且皆为世子爷一人所招,兵强马壮,训练有素,此为我朝从未有过的事。朝廷对此,亦是会一喜一忧一惧。今上亦是如此,喜则,世子爷麾下精兵悍将无数,外可抗虏内可平寇,忧则……靖难旧事,群臣又岂能不忧?今上又岂能不惧?”
  范复粹说的都是实话,甚至从他过河以来,说的就没有一句虚言,其实,做官做到他这个地步,官场的门道,他摸的很清楚,自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说假话,可是和眼前的这位说假话,他会信吗?
  非但压根没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与其如此,还不如说真话,反倒更容易达成目的。
  朱国强轻轻点了一下头,一喜一惧一忧。他范复粹倒是挺会总结的啊!确实正像他说的那样,无论是对于朝廷,还是崇祯来说,他们的心情就是这么复杂。
  范复粹抬眼看着朱国强继续说道。
  “此次老朽自主督师,绝不是为了领兵南指,与世子爷一决胜负,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大明天下,请世子爷北上抗虏!”
  “哦?”
  又一次,听到范复粹提到“北上抗虏”时,朱国强的眉头一挑,看着他疑惑道。
  “你难道不劝我罢兵?”
  “世子爷会罢兵吗?”
  当然不会!
  只有傻子才会罢兵,罢了兵,那位皇上还会容得下我?
  “抗虏……”
  沉吟着,朱国强说道。
  “我虽有心杀奴,可今天这局面……”
  苦笑着摇头之余,朱国强长叹道。
  “我是有心杀奴,而无力回天啊!”
  “所以,老朽才愿意促成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