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和过去的应急不一样,现在在击退了建奴之后,一切都可以从容部署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有自己的地盘了!


第302章 压水井是救命井
  要去旅顺了,不过在去旅顺之前,朱国强还是特意去了一趟王陵,当然不是去祭祖,而是跑去自家的工厂看看。
  曾经的一片空地,如今已经初显繁荣,客栈、酒楼就开了好几家,甚至还出现座青楼。
  “世子爷!”
  前脚刚下马车,主事李凯就带着几人在厂外迎接。
  朱国强赞许道:
  “这几个月,你干得不错。”
  李凯是济南人,原本就是作坊主事,不过旧东家死于建奴刀下,被救下来后,他也失业了,后来招工厂主事时,他毛遂自荐成了这家小厂的主事。
  “吃世子爷的饭,为世子爷尽心做事,那是应该的。”
  在古代,像李凯这样的掌柜、主事还是值得信任的,不仅因为名声一毁,非但会让整个商界排斥他,甚至还会影响到将来儿子读书科举——参与县试需要两个秀才作保,可没有秀才愿意给名声败坏的奸商子嗣作保,毕竟,很多秀才除了名声之外,真的一无所有。
  至于给藩王、勋臣、官员做事的掌柜,更不敢有什么心思,毕竟一旦被抓住就没有活路了,况且往往他们都还是家奴。
  尽管李凯不是王府的家奴,可是王府会定期到工厂查账,所以这人倒也非常规矩。
  当然,这也和这家工厂的产品有一定的关系,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它一直生产诸如炮弹、盔甲、刀兵之类的军需品,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在市场上畅销。
  进入工厂后,李凯就指着大门西侧一片新起的房屋说道。
  “世子爷,您瞧这几间房子是专门铸造炮弹,旁边那是化铁炉,化铁炉把废铁化成铁水后,造成炮弹,再送到那边进行退火韧化,然后再送到磨床上磨光铸缝……”
  为了提高炮弹的产量,工厂生产的炮弹都是用铁模铸造,但这导致炮弹都是白口生铁,而为了解决弹体上腰间铸缝,需一道打磨工艺,这将白口生铁铸经过退火韧化,增加铸铁韧性,让铸件可以进行切削、打磨加工。铸铁韧化技术倒也不复杂,只不过是厂里增加一个闷烧炉的事情。
  虽然看似增加了生产难度,但因为磨床用的是水力驱动,成本增加的非常有限。相比于成本的增加,光滑的炮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这种成本的增加无疑是值得的。
  对此朱国强自然非常高兴,毕竟,这种“半流水线”生产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厂里的工匠们倒是挺会改进生产工序的。
  “这种连续生产,是咱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李凯回道:
  “世子爷,是厂子里的工匠们自己瞎琢磨的,比过去分在各个车间里制造提高了产量不说,而且还降低了成本,小的算过,就是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转运,也需要工人的工钱、车钱,瞧着不起眼,可能也省出些银子。”
  “降低生产成本,有时候就在细节中。”
  “可不是这个道理!”
  李凯感叹道。
  “后来几个人瞧着我给提这个建议的工匠赏了几两银子,他们就在那里瞎琢磨了一阵,愣是又找出了一些地方,稍微改动了一下,产量提高了不少不说,一个月还能省下上百两银子……”
  “居然有这样事啊!”
  朱国强忍不住惊讶道。
  “李主事,你注意一下,把这些改进的工序都记下来,然后整理出来,往后咱们办厂也有个参照。”
  盯着这个名义上是工厂,实际上不过就是个作坊的地方,朱国强的心里忍不住想到,或许这种改进,就是从作坊到工场,再到工厂的过程吧!
  甚至工业革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显露出萌芽的。感叹之余,朱国强倒也没有忘记正事,在工厂看了一圈后,进入李凯的办公室内,朱国强命人拿来一个纸筒,从筒中倒出了图纸,然后说道。
  “我这次过来,有几件事要和你说一下。”
  “世子爷只管吩咐。”
  说话时,李凯眼睛盯着纸筒,心里寻思着,估计又要造什么新鲜玩意吧。
  “第一件事呢,是你最近从厂子里选一百个熟练的工人,各种工人都需要,我准备在旅顺那边办个更大的厂子,需要带过去一些工人。”
  尽管在旅顺那边解救的百姓中有不少工匠,但是这边的工人已经习惯了水力化的生产,带他们过去可以加快新工厂的投产速度。
  对此李凯当然不会反对的,毕竟整个厂子都是世子爷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往后很多军需品的生产都会转向新厂生产,所以你这边呢?就需要新产品!”
  “新产品?”
  看着世子爷展开图纸,李凯疑惑道。
  “世子爷,这是什么?”
  “压水井!”
  朱国强笑着说道。
  今年山东以及北五省的大旱就像一个心病似的压在他的心头,仅仅只是靠豌豆吊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另一边的时候,他特意查阅了很多抗旱方式的资料,现代社会抗旱都是采用深层机井。可这不仅需要钻井机钻井,还需要抽水机抽水。在崇祯十三年的大明,显然不太现实。
  所以,在查阅了许多资料后,最终他选择了压水井,那种在21世纪前于农村极为常见的水井。
  相比于机井,压水井只需要铸铁造的活塞水井和深入地下的水管,就可以通过活塞运动从十米深的地下提水。尽管人力压水井出水有限,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压水井经常被用于临时应急抗旱,它的结构更为简单,不过只是用生铁铸造,再加上几片牛皮而已。
  有了它至少可以让一些百姓能够在这样的大旱之年里,压出些水,浇上几亩地,维持最起码的生计。
  “这,这是井?压水井是什么井?”
  李凯惊讶的看着图纸,疑惑道。
  “世子爷,这可是铁的啊,这有铁井吗?”
  “过去没有,现在有了!”
  朱国强笑着说道。
  “从现在开始,厂子里要尽量多生产这种井头,至于怎么样出水,这个回头我会给你一些资料,等生产出来之后,除了第一批送到旅顺外,其他的。我尽量推销出去,回头我会和宋巡抚那边打个招呼,有时候官府那边会全力配合的,毕竟这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计,”
  对于官府来说这样的可以抗旱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无论效果如何,只要能够用,他们肯定会乐意配合推广的。
  当然,生产制造这样的压水井需要很多的铁料,唯一庆幸的是,明代的铁价不贵,哪怕是不能家家户户不安上这种压水井,只要有一户按的,总能就一户人家。
  在这样的大旱之年,压水井可就是救命的井!
  现在没有造出实物,也没有打出井来,他们肯定会有所怀疑,但是,朱国强相信,等到他们看到压水井里源源不断压出来的水后,就不会再有任何怀疑。
  当然,无论是推广也好,打井也罢都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想要推广到全国,更需要的是产能仅仅只是靠这么一家工厂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要。
  “回头再印几本书,把这个压水井推广出去!让各地自己组织铸造压水井,能救一个人是一个人吧。”
  朱国强在心里自言自语道,当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会给大明来什么样的改变,但是至少可以救很多人。
  心里这么想着,朱国强又一次来到了王陵附近的庄子,不过只是刚靠近庄子,就听到那边传来的阵阵读书声,那是养济院里的孩子们在读书……
  听着朗朗的读书声。朱国强的身上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要让他们也跟着做好准备,一起去旅顺,毕竟,他们才是未来啊。”


第303章 世子爷名扬天下,尤好……
  终于到了北上的的时候了。
  崇祯十三年,三月十九。
  三十余艘官船,沿着大清河往渤海驶去。
  差不多两百年后,黄河北岸决口,夺大清河入海,黄河也就成了后人熟悉的模样,而现在夺了淮河入海口的黄河经徐州,临淮安一路向东入海。至于大清河水深河阔,海船可以从渤海一路逆流到济南,
  搁几百年后,谁曾想到,济南也曾是出海的要埠。而朱国强坐的船就是本地的遮洋船,感叹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时,他又朝着左右看去的。
  两千多卫队都在船上,武器皆是一色前装击发火枪。他们跟着世子爷南下过江南,北伐辽东。刚和家人团园没几天,现在又要去旅顺了。不过无人抱怨,都挺高兴的,因为跟着世子爷有好处啊。
  南征北战下来,他们全都晋了升了一级——勇成了卒、卒成了兵,兵成了士,别小瞧这个晋升,军饷也都跟着涨啊。在借鉴后世军衔制的基础上,朱国强给军中定下军衔,不过目前只局限于士兵,就是分成勇、卒、兵、士四级,差不多就是对应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再往上就是官了……其实,军衔制还需要进步完善,不过这要等以后对全军进行整编后再说。目前只是为了嘉奖士兵而已。
  除了卫队之外,还有当然还有新招的幕僚——足足两百多人,再加了养济院过来的几百个少年——这只是第一批人员以后其他人都会前往旅顺。这样的队伍也算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当然,远不能和从黄河、长江出海的队伍想比,那里的队伍可是动辄数万人。
  出大清河,入渤海,再到旅顺,待船队抵达旅顺口时,已经天色擦黑,但是旅顺口内外却是一片桅灯。只见旅顺口内外,密密麻麻全是商船——遮洋船、沙船、鸟船……在过去的几天中,十多万大军先后抵达旅顺,让这座小城顿时充满了压力。
  其实,在朱国强一行抵达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都转去青泥洼,也就是后世大连一带。
  听说世子来,除了旅顺守备,出身王府卫队的李保民连忙来见外,滞留在旅顺的军中将领也赶了过来。嗯,目前滞留在这里的,是黄得功的队伍,他的队伍出发的最晚,也是昨天才到,不过他没来,他正在青泥洼找寻着合适的地点扎营。
  “世子爷,末将有失远迎,请世子爷责难!”
  作为王府家将的李保民直接请罪道。
  朱国强笑说。
  “无妨,我带着三千多人,你看着安置一下,让大家上岸休整一夜,明天就去青泥洼。”
  “末将这就去安排。”
  随后,朱国强又见了一下黄得功的军中将领,当然要与他们把酒言欢,这一夜过得倒也是自在。
  次日清晨,朱国强还没睡醒的时候,钱德功就火急火燎的从青泥洼赶了过来,一到院子里,就跪在屋前请罪了。
  从王喜那得知后,朱国强倒也不急,而是和往常一样,刷牙洗脸,最后在柳如的侍候着穿好衣服后,又喝了杯茶,才走出去。
  见到世子爷出来了,钱德功立即顿首请罪道。
  “臣钱德功向世子爷请罪,请世子爷责罚!”
  “哦?请什么罪啊!”
  “臣为迫使黄台吉退兵,却污了世子爷的清名!臣罪该万死!”
  又一次,钱德功磕头道。他确实是真心来请罪的。
  “哦,那我问你,黄台吉退兵了吗?”
  “退兵了!”
  “既然退兵了,那不就行了!”
  尽管看似没有追究,但是朱国强仍然一脸严肃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