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逃啊……”
  尽管尚可爱他们拼了命的抽打着战翅,甚至不惜用刀子扎着马身,但总归还是没有跑得过这条巨龙,不过只是眨眼的功夫,就坠落到咆哮着的洪水之中,
  尚可爱甚至不知道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至少在被洪水吞噬的那一瞬间,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难道是天要亡我?
  对于深陷洪水中的尚可爱来说,他的心理压根就没有讲到这场洪水是人为的。甚至他都没有在洪水中挣扎多长时间,就洪水的裹挟下撞向了一块巨石,然后,但随着一阵剧痛,他也就失去了意识。随后被裹挟在洪水中的他就和那些石块一起在洪水中左撞右碰着,还不等他在皇上面前留下个印象,人也就变成了洪水中的一团烂肉。
  其实这一切不过只是发生在瞬间,根本容不得陷入洪水中的人有丝毫的挣扎。
  即便是偶尔有几个人侥幸逃到山谷边的山坡上,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等待他们的就是一阵箭雨,在箭雨的袭击下下,这些本身就被吓得够呛的东虏兵丁在慌忙闪避中又一次落到洪水里了,落水的瞬间,就撞上了浮石、飘木,那些小的似拳头,大的似磨盘的石头在洪水的冲击下,在洪水里滚动着,飘浮着,同样也在挤压着落入水中的东虏兵,将他们的身体挤磨成碎片,就像是巨龙在吞噬着、咀嚼着这些美味的餐点似的。而站在山上的明军将士甚至能够看到黄色的洪水中涌出的一团团血红,他们同样也被这惊天动地的一幕给惊呆了,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他们造成的。
  站在山腰上的苏士林,看着洪水中的时隐时现的血红,偶尔还能看到于洪水中飘动的尸体,他的脸色冰冷,但目光中的激动却是骗不了人的。
  这一仗打的太痛快了!
  这那里是打仗,分明就是……水淹三军啊!
  只不过,这水太小了点,这兵也太少了些,才一千多人而已,这尚可爱也太谨慎了,怎么偏偏分兵了呢……
  就在他的心里犯着这样的嘀咕时,那边有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喘息未定地说道。
  “军,军师,鞑,鞑子,鞑子从,山谷那,那边赶过来了……”
  坏了!
  苏士林一听,心底顿时一紧,他的脸色变得煞白!
  这,这水势正在变缓啊!
  而赶过来的鞑子,那可是真鞑子!他们要是这个时候杀过来,一切可就全完了。
  “快,快,快去通知大当家的,就说又有鞑子过来了,大家伙随我一起杀鞑子……”
  就在苏士林大声喊叫着,吆喝着弟兄们时,一千多名真达子在苏那哈的率领下,正在骑马进入山谷的另一端,
  几乎是在尚可爱挥鞭打马想要往后逃去的时候,苏那哈也领着千余骑跟了过来,他倒不是想要和尚可爱抢军功,就是几百前东江镇的散兵游勇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跟过来完全是以防万一,在他进入山谷后,不一会就听到了有如千军万马奔腾的声响,他下意识的以为是尚可爱中了埋伏,于是就立即下令全军冲击,可不等他冲上多远,整个人就傻了眼。
  “洪、洪水……”
  在苏那哈他们惊恐的想要转身逃跑时,已经晚了,尽管此时的洪水势头远没有最开始时那么猛烈,可仍然轻易的追上了他们,一丈多高的浪头仍然轻易的把他们吞噬在洪水之中。
  尽管没有了巨石的撞击,可是对于这些不会水的真鞑子来说,那说是一丈多深的水,就是五六尺深的水,对他们而言都是致命的,况且他们的身上还都穿着布面铁甲,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中有的人还能扑腾几下,可是身上的盔甲却是死沉死沉的,像是铅坠子似的拖着人往底下沉,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拼尽力气,抱着浮木挣扎着,与洪水抗衡着。
  很快,因为山谷变宽,加上距离的关系,洪水终于耗尽了力气,在水面上到处都飘浮着的尸体,有人的,也有马的。
  当然,还有一些幸存者,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沉了底,多少还是有那么几位幸运儿的,不过他们这会已经没有了一丝的力气,只是抱着浮木,在半人深的水里惊惶不定的喘着粗气。
  “这是怎么回事?”
  惊魂未定的苏那哈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听到山上的动静,然后他看到有人从山林里穿了出来,他们的手中带着刀枪,已经没有丝毫力气的他,甚至连动都不能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头发花白的人走到他的跟前。
  “你、你是何人……”
  面对死亡时,苏那哈想当个明白鬼。
  “辽东漏刀百姓苏士林!”
  话音落下时,钢剑已经没入了他的脖颈……


第332章 我,大明东江兵
  漏刀的。
  这是辽民对自己的称呼,可是这并不仅仅是称呼而已。而是他们亲身的经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东虏的杀戮中失去了自己的家人。
  就是他们自己也不过是侥幸漏刀存活下来而已。
  所以,辽民才会这么称呼自己。
  李富贵也是“漏刀的人”,其实他是辽东凤凰城的百姓!
  至少曾经是,他记不清楚是那一年,那一代人到了凤凰城,反正,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日子是挺好的,虽山沟里的地不平,可是那时候你想种几亩就种几亩,而且还不用交田赋,毕竟哪里是辽东,是化外之地。在那个地方,大家伙都不交田赋,别说是新开垦的土地。就是祖上传下了的田也一样不交田赋。反正大家伙儿都是这样,能拖,也就拖着拖上个十年八年的就是等不到新皇帝免掉拖欠,皇帝这会给大家伙儿打个折。
  反正那时候的日子就是这样,是富人也好,穷人也罢,大家都是这样过着。
  到了农闲的时候,想怎么打猎就怎么打猎,就是家里不养猪,养鸡,一年到头从来不曾缺过肉。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倒也算是逍遥自在,甚至打猎的时候要是走运的话,还能在山里头采到根人参,那也能卖上些银子。
  那时候的日子,现在想想很多时候都会在梦里头笑醒,醒了之后呢?
  就会抱头痛哭。
  为什么哭?
  后来,一夜之间,建奴杀了过来,一切都变了,不知多少乡亲被建奴杀死,侥幸活下来的人,也被抢走了所有的财物,成了女真人的奴隶,就连秀才也一样。
  当然,李富贵也未能幸免,还有他的家人也是一样。那时候他想着,要能活下来就行,无论过来的是谁,无非就是换个交田赋的官府罢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事情压根儿就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在东虏那,想好好地活下来都是做梦,在他的眼里头汉人压根就不是人。而是他们的奴隶。
  可是即便是当他们的奴才,他们也是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女人也是想抢就抢。
  那个日子现在就是想想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活下来的。
  再后来,毛帅开镇东江,和很多辽人一样,实在是不堪凌辱的他逃到了东江,逃到了皮岛。
  也就是到了那时候,才算又重新活成了人。
  这么些年他经历了什么?
  长子死于女真人的刀下,次子死在毛帅军中,死在战场上,长女被女真人抢走下落不明,次女和小女儿……全都投了河!
  不是因为想不开,而是不愿被建奴糟蹋。
  至于媳妇最后饿死在皮岛上。其实哪怕就是饿死也好过死在东虏那,至少在那里是作为人死去的。
  现在他哪?
  丧国之人不如狗啊!
  先是毛帅死了,后来皮岛让建奴和朝鲜人一同打下来,和许多逃到朝鲜的辽人一样,即便是活了下来,也只能在朝鲜的山里头、大海边苟延残喘着,过着最艰难的生活,而且还要忍受朝鲜人的百般欺凌。
  在海边苟且偷生的李富贵,在渔村里是最低下的那种人——甚至比贱民的身份还低,因为他是辽民,朝鲜人恨毛文龙,同样也恨辽民,因为明朝不能供应东江军民足够粮食,所以东江不得不从朝鲜索取。
  甚至就是现在,毛帅不在了,朝鲜人还要交着毛饷,这饷是毛文龙问朝鲜索要的,那怕没了东江,没有了毛文龙,朝鲜人还在那里交着,恨乌及乌,这些流落异国他乡的人们,自然不可能过舒服了。
  幸好,家里人都死绝了,否则就该和他一样,遭受这样的罪了……
  哎,可即便是如此,也好过在东虏那边当奴隶。
  躺在破旧的草棚里,李富贵的心里这么想着。又一次,他又怀念起了过去的日子,不是怀念他在辽东,而是怀念在铁山,在皮岛的日子。
  “步卒何贸贸,相逢新安城。身上衣百结,手中无寸兵。自言辽阳民,几年陷腥尘。万死脱虎口,籍名毛帅府。帅府缺军食,简书平壤赴。传闻道路言,平壤空廪庾。身饥囊槖乏。足趼行步涩……”
  心想着,轻声的哼着这首《新安步卒歌》,这歌里唱得是东江军兵之惨苦悲伤情形。
  “……山东红腐百万粟,日望登莱泛舟役。沧海茫茫帆影绝,一日沟渠百人骨。天门万里不可梯,哀哀士卒谁当恤?忆昔辽阳全盛时,公私丰足民不饥。只今异域作饥魂,苍天苍天我何冤。辞罢血泪沾衣裙……”
  心念着那句“只今异域作饥魂,苍天苍天我何冤。”,泪水又一次从李富贵的眼中流了出来。
  就在这时,旁边的稻草堆里有一个少年探出头来。
  “爹,你咋还没睡?”
  虎子看着爹,充满困意的眼里充满了疑惑。
  “没事,没事,你先睡吧,睡吧,是爹吵着你了!”
  说着话他就走出了草棚,在棚外他就着月光看了眼儿子,其实并不是亲生的儿子,这是三年前皮岛陷落时,他从死人堆里带出来的孩子,谁家的?不知道,也无所谓,毕竟都是汉人,都是辽民的孩子,那就是自己家的孩子。瞧着他虎头虎脑的模样,就叫他虎子了。
  从那时起,他们爷俩就相依为命,其实,活着也是贱活着。就这么对付着吧。
  其实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念想,就是有一天能够把孩子带回大明,带回家。
  一个人走到了海边,看着大海,李富贵不知道自己是在看什么,是皮岛?还是辽东?还是……
  可再也回不去了。
  要是有一天,能再回辽东,那怕死了也值了……
  “……只今异域作饥魂,苍天苍天我何冤……”
  隔着海边,在海浪声中,李富贵又一次唱着这首满是血泪的歌,就在泪水蒙住了眼睛的时候,他看到了海上的动静,然后就愣愣站在那里。
  有人来了!
  不对,是有船来了!
  在明亮的月光下,伴随着一阵阵划浆声,小船的船头劈开海面,在浪花的拍打下,朝着江口驶来。
  这里既是海边也是江口,大同江的江口,这里曾经是汉人的故地,那时候大同江叫浿水。
  “汉兴,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
  置身于船头的李义,盯视着江口,默默的道出这句《汉书》中的这句话。
  “汉兴、汉兴……”
  突然,他哈哈大笑道。
  “这可真是一个好兆头啊!我大明必定大兴,大盛!”
  大笑中,李义的神情显得颇为意满。
  在这么多营总之中,李义并不觉得自己是世子爷的心腹,毕竟,他出自黄总兵门下,算是外人吧!可他却不曾想到,被世子爷点了将,让他领一营兵入大同江,夺江口。
  这可是妥妥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