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么多营总之中,李义并不觉得自己是世子爷的心腹,毕竟,他出自黄总兵门下,算是外人吧!可他却不曾想到,被世子爷点了将,让他领一营兵入大同江,夺江口。
  这可是妥妥的军功啊!
  尽管一营兵不到5000人,建奴号称十万,可现在建奴大军在汉城,在朝鲜各地,又那里顾得了他这里。
  只要于江口筑成城垒,就是大功一件!
  程满锦被营总笑得有些发懵。
  “营总,要是筑不好城,到时候,可不好交待!况且,万一要是建奴闻讯赶来的话,到时候,少不得又是一场硬仗!”
  “送死!他们来了也是送死而已,怎么你小子怕了!”
  “怕?”
  程满锦哼了一声。
  “建奴有什么好怕的?我是害怕筑不成城,到时候会辜负世子爷、辜负大将军!”
  好吧,都是一个人,不过只是强调一下而已。
  当他们几人在船上说话时,那边登陆的官兵已经靠近了海岸。
  愣愣的站在岸边,李富贵眼巴巴的看着划来的十数艘小船,在远处的还能看到一艘艘大船,足有十几艘。
  他们谁,他们是什么人?
  在暗夜里,根本就看不清,直到他们划着的小船靠上海滩,在那些人涉水上岸时,李富贵还是没有认出他们。
  他们穿的是红色的罩衣,用得好像是鸟铳,他们是谁……
  就在这里,伴随着海风的吹拂,一面大旗展开了,在旗展开的瞬间,愣愣的站在那里的李富贵只觉得眼眶一热,瞬间泪如雨下。
  尽管晚上看不清楚那面旗的模样,可中间那个大大的“明”字,却直直的闯入李富贵的眼中。
  他们是大明的官军啊!
  在这一瞬间,李富贵就像流落在外的孤子看到娘亲似的,除了放声大哭之外,便再没有了其它的话语。
  他的动静让刚下船的官兵有些发懵,领头的哨长见状,便走向前去问道。
  “你是什么人!”
  “我……”
  面对官军的询问,原本李富贵愣了片刻,突然鞠着的腰身一下挺直了。
  “我乃大明定远右卫军户,大明东江镇什长李富贵!”
  在这一瞬间,三年来一直弯着的腰直了起来,花白散乱的发须被海风吹动着,尽管衣衫褴褛的他看起来更像个乞丐,可是当他喊出这句话时,整个人的都发生变化……
  兴许是害怕对方不相信自己,李富贵从腰里贴里的地方,摸出了一块破布,展开布时,他双手捧着一块木牌。
  “在下腰牌在此!”


第333章 皇上?胡酋而已
  我,大明东江镇兵卒……
  我,大明东江镇民丁……
  ……
  不过只是短短两天的功夫,大明天军出现在大同江口的消息就传普遍了周围百里,那些在山沟里、在森林中苦苦挣扎着的辽民,纷纷从四面八方涌至江口破败的渔村。
  在看到大明的旗帜时,衣衫褴褛形式乞丐、野人的他们,无不是纷纷放声大哭,而在哭泣之余,更是纷纷报着自己的身份,甚至还有不少人把珍藏着的腰牌拿了出来。
  “为什么不丢?”
  “不敢丢啊!丢了谁知道我是天朝之人,天朝之兵……”
  “怕啊,怕啊,怕死在异域,也是无名鬼啊……”
  ……
  眼眶瞬间一热,泪水险些流了下来,人的情感很质朴,面对着这些不知道遭受了多难,受了多少苦的同胞时,每一个人都是心情凄然。
  感伤之余,更是纷纷招呼着,让人带他们到另一边是去吃饭,米饭管够,大肉管饱,至于鱼肉,更是可以吃到吐。
  “爹,他们现在怎么不往我身上扔石头了?”
  对于只有七岁的虎子来说,他理解不了渔村里的孩子们举动,无论是过去的砸与不砸,都理解不了。
  “你瞧见了吗?”
  手指着远处的飘扬着的大明旗,李富贵说道。
  “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片旗,因为咱们是明人,因为大明天军来了!”
  他的话声落下时,坐在一旁长桌上的孙启民冷哼道。
  “朝鲜,虽自称小中华,知小礼却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实则夷狄也!”
  在这些人中,他显得有些鹤立鸡群,同样的衣衫褴褛形似乞丐,可是发须却收拾干净。
  实则夷狄也!
  这些在朝鲜不知遭受了多少磨难的人们,非常清楚朝鲜人是什么样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确实是畏威,非但平民百姓如此,甚至就连同附近朝鲜官员,在得知大明天军到来时,表现的未尝不是蛇鼠两端的作法——一边派人送来米粮劳军,询问是何人领兵以及来此的目的,一边向汉阳禀报,现在汉城当家的可是他们口中的禽兽,是黄台吉。
  来到朝鲜,那怕就是夺了汉城,形同太上皇,可是黄台吉仍然觉得非常憋屈。
  尽管四年前,他就领兵击败了朝鲜,迫使朝鲜与明国绝交,以大清为宗主国,可是朝鲜人骨子里面仍然认他是胡蛮,也就只有那么几十个识时务的的俊杰。
  这倒不是他憋屈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朝鲜官民明里暗里的抵触,过去大清国势不可当的时候,他们还不敢有什么表现,但是现在,他这个大清国皇帝亲自己来朝鲜问罪,说是问罪,可其实呢,大家伙都明白,他是让自家的兄弟和大明给赶的没地方呆了,虽然没有把他打得抱头东窜,可是眼下他只能窝在朝鲜这破地方当“太上皇”。
  尽管刚到汉城的当天,就强迫朝鲜王出城谢罪,直接把他给拿下了,但是朝鲜官民的抵制,那也就不说了,刚一开始就是激烈的抵制,甚至于在他入朝之初,就有朝鲜人勾结东江散的残兵败将,以水代兵一下子解决了他两千前锋,即便是现在起想来,黄台吉都觉得有些肉痛。
  当然,肉痛是痛,憋屈那也是真憋屈啊!
  地方官府无不是拒绝往汉城送饷送粮,他们为什么这么干?说到底,不还是因为这些朝鲜人视他为胡酋!
  这些该死的家伙!
  黄台吉在心里恨恨的骂了一声!
  又一次,他拿出了亲手拟写的圣旨——这是“剃发令”的圣旨,只要旨意一下,就能让朝鲜血流成河,当然,也能让朝鲜人再不敢起异志!
  只是,现在是颁布此令的时间吗?
  眉头紧锁!
  一时间黄台吉的心里显得有些犹豫不定。
  “皇上,再等等吧,现在朝鲜各地拒绝解运粮草,而且兵丁也是心存异志,不妨先以勒令各地解运粮草为由,把大兵派往各地,然后再颁布‘剃发令’,要是有人敢抵触,就立即将其斩杀,如果现在令行‘剃发’,只恐怕会激起乱子,到时候,只恐怕大兵会疲于奔命……”
  看着犹豫不决的皇上,范文程轻声说道。
  “再有就是高丽八旗,皇上既然有意设立高丽八旗,不妨先令的军中朝鲜兵单独出营,以其为骨干,先吞并朝鲜官兵,许之以厚饷,待到时机成熟时,待其立下军功后,再许其入旗……”
  作为臣子的范文程自从得知皇上入朝的打算之后,就开始谋划着对朝鲜的占领。甚至早在入朝之前,就已经详细了解的军中朝鲜人的数量,毕竟,在八旗里阿哈包衣并不仅仅只有汉人,还有与明军交战时俘虏的朝鲜人,甚至还有倭人,而且历次入朝也有朝军归降,这些人足足有近万人之多,正好可以用他们掌握朝鲜兵。
  “嗯,这倒也不失稳妥,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略点下头,黄台吉又说道。
  “范文程,你说那些人视我等为仇寇,如此又岂是长久之计?”
  不用问,也知道皇上说的是那些人,就是朝鲜的官员士子!
  “皇上,奴才以为,现在朝鲜士人看似敌视我大清,可实则不过就一时激愤而已,只要让他们知道厉害,他们必定会对我大清心悦诚服的,”
  不服?
  不服有刀哪!
  骨头再硬,也硬不过刀!
  况且早在入朝之初,就已经定下了要杀人的主意,不杀,不杀那来的阿哈包衣,不杀,那有女人赏赐大军。
  不过眼下,时机还不成熟。
  “皇上,奴才以为,不妨先行书各道,令其把粮草解运汉城,若是半月不至,就下旨罢免,然后再另行委派他人为官,这朝鲜遍地都是想要为我大清效命的人!待到把这些人都换下来之后,再颁布剃发,皇上,只要没有官带头,即便是百姓谋逆,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听着范文程的话,有些头疼的黄台吉说道:
  “我会考虑的。”
  就在黄台吉头痛的时候,那边又有内官急匆匆的进门磕头启奏道。
  “皇上,明军,明军兵进朝鲜了!”
  “什么!”
  猛的的站起身来,黄台吉大惊失色道。
  “明军在什么地方!”
  在这一瞬间,他的心里翻滚着无数念都甚至想到,怎么到了我这?他不应该先去打多尔衮吗?
  多尔衮那边多好,到处都是庄子,只要打下来,就有大量的土地,庄子,那小子不是给他的兵丁许下很多土地吗?
  去打多尔衮不就有地了吗?
  而且,咱们不还做着生意吗?你怎么就打了过来,背信弃义到这么快,你还是大明的皇室宗亲呢?
  怎么能这么干!
  黄台吉之所以会闪现出这么多的念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现在他并不想打,尤其是在他觉得实力相差甚远的时候。
  “皇上,他们现在到了大同江口,就在那里安营扎寨停了下来。”
  “哦,停了下来?大同江口……”
  黄台吉想了一会儿,然后对范文成说道。
  “即派人去大连那边,去问问那小子这么干到底是什么意思?嗯,还有,带上100斤人参当做见面礼。”
  随后,他又长叹口气。
  “现在这些不过只是缓兵之计而已,等一等,缓一缓,等到咱们把朝鲜全都吃了下,再从长计议吧。”
  听着主子的话,范文成连忙说道。
  “主子英明!”
  他刚拍过马屁,皇太吉又说到。
  “不过这件事必须要严加封锁,绝对不能让李王知道了,那些朝鲜人都是心念大明的人,他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第334章 大明爸爸又来救儿子了
  位于汉城景福宫,是朝鲜王宫,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景福”二字。王宫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宗主国大明的宗藩关系,为亲王规制的郡王府,依大明王府之制营建,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来区别于皇宫的黄色。虽说王宫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大明王府之制,但历代朝鲜王过的绝对比大明的藩王舒服,称其为“土皇帝”倒是再恰当不过。不过,现在对于朝鲜王李倧这个土皇帝来说,这日子过得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生不如死啊!
  每每瞧着宫中那些胡兵李倧的心里就是那个后悔啊!
  当初为什么要出城啊!
  要是不出城迎接的话,又岂会被胡兵软禁,然后让那黄台吉大摇大摆的进了汉城,反客为主!
  胡虏当真是无信无义啊!
  对于起兵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李倧和朝鲜绝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发自骨子里的轻蔑。
  建州女真在天朝明朝官员蔑称为“建奴”,多说两个字的话就是:“建州参奴”,给大明皇帝挖人参的奴隶。
  而相比之下,朝鲜的地位可就高多了,那怕就是朝鲜上贡清单里,也写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