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不待见咱们无所谓,只要能让大家伙回辽东,回关内,那怕,给大家伙一口饭吃就行,把那些东虏的脑袋盐好了,大不了,把脑袋送给他们……”
  东虏的脑袋是军功,送脑袋等于把军功送给这些官军,这样总能给大家换个安生日子吧!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前面有探马带回了两名骑兵。
  “我们营总领着弟兄们在前面迎接许千户和诸位将士!”
  居然出来迎接大家伙!
  这倒是有些出乎许致远的意料,于是连忙吩咐众人加快脚步,差不多半个时辰后,终于看到了远处的一队骑兵,而那些骑兵不仅打着明军的号旗,也打着写着大大的“明”字的旗帜。
  “把咱们的旗也打开!”
  尽管本身就打着旗,可那面旗是新制的,许致远说的旗,是他们从铁山带来,当那面有些残破的,甚至还沾着许多血迹的旗展开后,许致远的右手拖举着它,朝着迎接他的官军走去。
  在数面大旗中,这面破损的旗帜格外的显眼,待近了之后,孙元启等人的目中无不是的瞬间泪如雨下。
  “是,是我们东江的旗,是东江镇的旗……”
  只有他们这群流亡于异域的人能体会这面旗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他们唯一的精神依托,一升米能撑十日,靠是什么?是相信,相信有一天能回到辽东,回到大明,对他们来说,大明就是这面旗。
  别说是孙元启他们,就是李义、程满锦等人,看着那面旗时,也是鼻头发酸,甚至于在许致远等人过来时,他们仍然直直的看着它,看着那面旗。
  人们又把目光投到他们身上,看着他们中的不少仍然穿着红色的布面甲,那是大明兵卒的布面甲,布面最就破损得不成模样,补丁落着补丁,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甲无盔,只是用一块破旧的红布系在头上。
  就这么打量着他们,一时间,这里居然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声响……
  “末将东江镇千户许致远参见参李营总。”
  许致远的声音打破了这种沉寂。
  “许千户免礼!”
  急忙扶起许致远,李义抬头看了眼那面旗,最后又这些东江镇的弟兄们,然后说道。
  “许千户与众弟兄身陷异域,仍不忘家国、奋力杀虏,实是我等之楷模,请千户上马,小弟为千户牵马!”
  “这,这如何能当得……”
  不等许致远拒绝,李义就抓着他的手说道。
  “你当得,你们都当得,咱们东江镇的弟兄们都当得这样的礼,这些年你们辛苦了……”
  说罢,他就扭头吩咐道。
  “来啊,给东江镇的弟兄们牵马,迎他们回家!”
  就罢,李义的身背靠马身双腿一弯,双手撑于膝上,看着许致远说道。
  “许千户,请上马!”
  ‘兄弟,请上马!’
  ……
  在被扶上马的时候,许致远哭了,苏士林、苏三他们都哭了,哭的就像是孩子似的,所有的担心都消失了,所有的委屈也都不见了,这些年来,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心安。
  骑在马上的苏三,一边哭着,一边紧紧的抱着怀里的陶瓮,这里面装着的是李老六的骨灰。
  “李大叔,你瞧着了吗?咱们回家了,回家了……”
  家,或许家还很远。
  或许在他们前方的“带方堡”并不是他们的家,但是对于这些游子来说,他们终于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就像他们曾经以东江为家一样,那怕是在异域。
  原本应该是欢天喜地的重逢,在人们的哭声中,显得有些压抑,但是哭声中同样也带着欢喜,终于,在李义的牵领下,他们来到了带方堡,这个名字出自曹魏“带方郡”。在棱堡前方的道路上,挤满了和他们一样的辽民,他们中既有东江的兵卒,也有流落于东江的普通辽民。
  他们在看到那面被许致远托举着的旗帜时,初时,他们的神情惊讶,然后所有人的神情先是掠过一丝痛苦,然后又是一阵欣喜,接着又是泪如雨下,人们接二连三的纷纷跪了下去。
  “这是我们的旗啊……”
  “是我们的旗……”
  是的,这就是他们的旗,是他们身在异域唯一的念想,这面破破烂烂的旗曾经飘扬在东江,在他们逃出辽东时,看到它就看到了希望,它也曾东江的死人堆里飘扬过。这面旗被火烧过,被刀砍过,被箭射过,同样也曾浸透了东江镇弟兄和辽民的鲜血。
  而现在,这面曾经在弟兄们的血海尸骨中飘扬过的旗帜,这面他们以为已经消失的旗帜,又一次出现在这青天之下,他们又怎么能不激动。
  就这么举着旗,许致远的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他想永远的举着这面旗,永不放下来,就这让,让它在这片朗朗乾坤下飘扬着。
  日月不落,大明永存……


第338章 军旗所至,皆是汉土
  “这里葬了数万东江将士和十数万辽民,其实辽民既辽兵,兵既民,民既兵……”
  又一次来到铁山,许致远看着远处的几座巨大的坟冢。
  那些坟冢是皮岛陷落后,被杀死的东江兵以及辽民的坟冢。不知是谁安葬的。
  船并没有去铁山,而是去了皮岛。
  在抵达“带方堡”后,李义曾问过许致远可有什么想做的事情。
  他提出想到皮岛看看。并不仅仅只是来看看,同样也是为了把故去的兄弟安葬在这里。对于那些弟兄来说,这里同样也是他们的家。
  为了达成他的这一心愿,李义特意派船送他们来了皮岛。
  终于,再一次踏上皮岛,曾几何时,聚集着数万军民的皮岛已经不见昨日的繁华,岛上的房屋都被焚毁了,只剩下一堆断垣残壁。
  “许千户,咱们去那?”
  随同许致远一起上岛的李定坤问道。
  “去义冢吧!”
  所谓的“义冢”就是埋葬东江官兵的地方,之所以来这,是因为有几个阵亡的老卒,希望葬在这里。
  来到了“义冢”,这里同样已经荒废了,在杂乱的草众中,一个个石质的墓碑,头的方向永远向着西北方,向着辽东的位置,许多墓碑都已经残破不全了,跟在许致远身后的李定坤默默读着上面的字:
  “辽东金州卫李之昆墓”。
  “辽东定远右卫赵大墓”。
  “辽东铁领卫张田多墓”
  ……
  所有的墓碑都写着辽东,写着卫所,对于他们来说,辽东是他们永远的家乡。透过杂草隐约的还能依稀看到在这些简易的墓碑上,还刻有“崇祯**年”的字样。
  看着这一座座墓碑,李定坤不由叹息的一阵叹息,他想到了在南京时看到过的忠烈祠,相比于那里,这里的一切都是荒凉的。
  也许,再过几十年,这里的一切就会消失。
  行走在这片荒凉的东江兵的墓地上,李定坤的头脑已不能思考了,被海风吹动的青草在诉说,远方摇动树叶的风在诉说,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他倾听着,然而他不知该如何去思考。更确切地说,眼前这连绵起伏的草原,触动了他的心弦,他两眼泪流不止,只能站在原地茫然地一动不动
  来到墓地之后,许致远他们使终是一言不发,而是默默的安葬着几个老弟兄,最后他们又是一声长叹,这里面,必定也有他们曾经的袍泽!
  最后,他们来到了皮岛的制高点,立于山顶上,看着周围的断垣残壁,许致远仍然是默默不语,良久他才再一次把枪杆铁底猛的往地上一扎,再一次展开那面旗。
  “大帅!”
  许致远放声嘶吼道。
  “镇虽没,旗仍在……旗仍在,我等誓死不降……”
  在他的喊声风,海风吹动着那面破旧的旗帜,一时间众人皆是泪如雨下……
  次日清晨,船离开了皮岛,在船离开皮岛时,许致远他们盯着渐渐消失的小岛,沉声说道。
  “他日我若身死,还请诸兄弟将我埋于此地!”
  这句话,只听得李定坤都有些心疼,看着这些头发花白的老兵老卒,他人心头只剩下了默默的敬意。
  “镇虽没,旗仍在!”
  当东江残卒的消息传到大连时,朱国强也是沉默了良久,至于毛承志更是泪如雨下良久不能自已。
  “镇虽没,旗仍在……”
  默默的念着这句话,朱国强的心情显得极为复杂,如果不去朝鲜,他不可能知道那些残兵的消息,他们和数十万逃往朝鲜的辽民一样,就那么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甚至就连同皮岛上的东江镇官兵的“义冢”也消失于历史中,他们的墓碑去了那?没有任何人考证过,甚至就连他们存在的痕迹都已经消失了。
  甚至就连同那些活下来的辽民,也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镇虽没,旗仍在……”
  又一次,念着这句话,朱国强沉思片刻,看着眼眶通红的毛承志说道。
  “我准备重开东江镇,不知你以为如何!”
  闻言毛承志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惊愕的看着世子爷,
  “世子爷,重,重开东江镇……”
  “没错,旗仍然,镇必重开!重开东江镇,既是战事的需要,也是为了褒奖数十万辽东义民,怎么样,毛承志可愿为我麾下东江军总兵!”
  “世子爷!”
  闻言,毛承志就长拜叩首道。
  “世子爷,臣必定粉身碎骨报答世子爷知遇之恩!”
  对于毛承志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礼物了,重开东江镇,重建东江军,况且还是以他为总兵,在这一瞬间,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将来前程,更重要的是老帅的名声。
  想到这,毛承志又一次磕头道。
  “老帅在天之灵,要是知道东江镇重开,必定也会欢喜的很!”
  看着毛承志感激涕零的模样,朱国强只是默默的点点头,并没有扶起他,而是继续说道。
  “东江镇既然重开,就需要招聘兵员,我看还是以辽民为主,你到了带方堡后,先收笼辽民,挑其精壮为兵,嗯,先训练,至于打仗,不急……”
  天启二年东江辽民,是后金送给明朝最宝贵的兵源。其实当年只要全力以赴供应东江军饷,让熊廷弼焦头烂额的兵源问题,自然就得到解决。原先花钱都招募不来兵,招募来了也动辄逃跑的。而现在这些东江兵,是愿意杀敌而死,为亲人复仇的。
  这么好的兵员,放之不用,实在是浪费啊!毕竟,在这个时代,这些那怕饿得奄奄一息哀鸣床褥间时,仍然念念不忘和建奴拼死的人,实在太少了,他们所求非常简单——报仇!他们的父母妻儿都被建奴杀害,哪怕能吃一天饱饭,能砍一个奴虏首级,便死也甘心。
  可惜,没有用好哇……
  哎!也有用好的又岂止是他们呀,明末的那么多仁人志士,他们有用好的多少?
  别的不说,就是毛文龙的死……讲到这件事儿,朱国强甚至都懒得去说崇祯。
  这个皇帝实在是一言难尽那!
  “至于皮岛,我现在难以将十几万东江兵和辽民尸骸全部运回故土,可是不能让他们沦为异域的孤魂野鬼,更不能让他们的魂归之地让人肆意欺凌侮辱,不过,还好有一个办法可以处理此事。”
  盯着毛承志,朱国强对他说道。
  “你去了带方堡后,无论黄台吉如何整治朝鲜,朝鲜如何与我无关,他日我败东虏之日,就是朝鲜国灭,纳为入中国之时,自此之后,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之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