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旅顺往大连去的路却是碎石路,虽然有些颠簸可马车行进的速度很快。
“二少爷,小的听说这几个月,德世子的平虏军,整天就是修路,估计修的就是这样的路,先前小的还不太明白,现在想想,平虏军用路把各地联在一起,要是以这样的大马运兵,一天可以行军百里……”
感受着这种弹簧马车的轻微的颠簸,费明杰颇有些感叹地说道。
“好像这种四轮弹簧马车也是从济南专出来的,再加这个官道,哦,对了,好像山东那边也在修路吧!”
四轮弹簧马车出自于济南,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开始是为了工地间运输材料,需要大量重载四轮马车,后来自然扩散到各个行业,甚至就是南下的时候,南下大军也是搭载着大量四轮马车。至于山东各地修路,那也是“以工代赈”的需要。
心不在焉的祖泽溥,只是轻应了一声,然后把视线投向车窗外,透过车窗的木格,他看到远处的山坳间一阵黑压压的马群正在那里奔腾着。
“居然有这么多马……”
祖泽溥有些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锦州附近就生活有蒙古人,过去也见过比这更大的马群,但是在明军里,还没有那家会有这么多的马。
“二少爷,这些马应该是他们上次打下沈阳时抢来的,听说东虏的马场都让他们抢空了,足足抢了好几万匹马,而且大多数都是母马,都是东虏从蒙古人那里弄来的,咱们这次来这可是对了,往后只管从他们这里买马就行了。”
其实过去对于辽东军来说,想买马很容易,那时候不少蒙古人都依附着他们,可现如今却不行了,除了还有小部落依附外,大多数蒙古人都投奔了东虏,号称凶名赫赫的女真铁骑,其实大都是蒙古人,他们自己不过只是骑马步兵而已。
“嗯,确实如些……”
深吸了口气后,祖泽溥的心里却是一阵五味杂阵,人家德世子是越打越强,反观辽东军呢?
哎……每年糜费几百万两军饷,可论兵势远不及平虏军啊,这些马是他们抢的,地盘也是他们抢的,甚至就连……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炮声。
突如其来的炮声让祖泽溥的脸上有些变色,护卫在一旁的家丁,也匆匆围在马车周围。
“大家伙别担心,这是咱们平虏军在训练呢……”
话没说完,又是一阵更密集的炮声。
听着炮声,祖泽溥顿时来了兴致,便对车夫吩咐道。
“到那边看看去!瞧瞧大名鼎鼎的平虏军!”
不一会后,他们便来到了一座小山包上,立于山包上,他们看到一支约有五六千人的队伍,正列着整齐的军阵,军阵中旗帜飘扬,十数门红夷大炮不时炮击着远处用白石灰画出来的方格。与此同时,列着队的兵卒整齐迈进,然后突然又停下。
伴随着一阵铳声,旷野上便升腾起一团团白烟。
“这也太阔绰了吧!”
祖泽溥的心中暗自叫道。
虽说辽东军军费充足,可还没有阔绰到像他们这样,成天鸣铳放炮的,毕竟火药那是要用钱买的,可是平虏军却像火药铳子不要钱似的,在那一个劲的放铳,这那里是放铳,分明就是打银子啊!
在他们惊讶之余,又看到约莫有上千名披甲兵从阵中杀出,战法看起来倒是极娴熟非常,良久,祖泽溥都无法平静。
“平虏军当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盯着再次整队的平虏军,祖泽溥若有所思的想着,恰在这时,已经整队准备离开的平虏军队伍中,歌声突然响了起来。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不是一个人在唱哥,而是所有人都在那里唱了起来。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威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于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虏奴不顾身!”
数千人齐声高歌的声势甚是惊人,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祖泽溥,一时间也被歌声给惊呆了。高亢的歌声响彻云霄,只震得众人心头大震。
“誓扫虏奴不顾身……好一个誓扫虏奴不顾身!”
沉默良久,祖泽溥禁不住大声叫好起来,不过他的目光却显得有些复杂,直到那支大军离开时,回过头看到一旁边的车夫,似乎没有什么兴致,便随口问道。
“怎么?你不喜欢看过!”
“这有什么看的啊,平虏军天天操练,天天都能看到,也就没什么新鲜的了!”
他的话音刚落,祖泽溥便惊讶道。
“什么?天天操练!这,这当兵的能受得了吗?”
第356章 惦记着你家闺女呢
“世子爷,平虏军当真是日夜操练?”
即便是已经亲眼目睹了平虏军的训练,祖泽溥仍然禁不住再次问道。
“自然如此,每日一操,操练六天歇息一天,有时还加上夜操。”
“居然夜操!”
祖泽溥更加惊讶,问道,
“不怕兵卒闹事吗?这么操练士兵们又岂能受得了?”
“受不了也要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况且日夜操练是为了他们好,兵卒聚营为兵,精力旺盛易生事端,日夜操练累极了,也就省得惹出事来。”
当然祖泽溥的面,朱国强倒也没有什么隐瞒。
“况且,军事训练的目的本身就是要通过军法,把个人意志磨平,让他们变成一个整体,而不断的训练,单调且重复的训练,是把人变成机器的唯一选择,在军营之中只有‘是’!而对长官命令的毫不质疑,正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加以强化的,如果三日一操,甚至五日十日一操,他们反正习惯散慢,对长官命令也会心存质疑,质疑!一旦如此,军队就全无战斗力可言,令行禁止!军队想保持战斗力,这是最基础的事情,这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打胜仗?平时以军法时时约束,让他们以服从为本能,自然也就再有丝毫质疑!他们现在半夜听到起床号,脑子里所思所想的都是迅速就位,以避免军法惩戒,平时养成习惯,到了战场才会奋勇当先!”
其实说白了,就是条件反射式的服从,而训练带来的疲惫,会让人们懒得去思考,只是麻木的重复,最后服从就变成了本能。
祖泽溥不由抱拳道。
“世子爷果然天生将才!”
不管是日夜操练,还是这一套训练的,都已经超乎他的想象。
面对他的恭维,朱国强笑道。
“无他,粮饷充足而已!”
后世这种训练方法的核心是什么?
吃好穿好!
要是喝兵血,不给足粮饷的话,官兵们早就闹事了!
……
随口的一句话,让祖泽溥变成了哑巴,辽东军的军饷是充足,可同样克扣的也厉害,士兵们能拿半饷都已经上官仁义了,至于克扣下来的军饷去了那?一部分进了将官的口袋,还有一部分被他们用来养家丁,其实,明军的战斗力,靠的就是家丁,家丁也是大明将门最大的依仗,所谓的“将门”靠的是军职世袭形成的势族,而势族成势靠什么?靠的是军功,靠的是家丁。
现在的辽东,第一将门是谁家?
几十年前是李家,而现在不是别人,正是祖大寿的祖家!
祖大寿,族党甚强……这是来自满清官方的评价。他的这个族党是什么?就是祖家将!
祖家将有多少?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朱国强想要稳定辽东,包括祖家在内的辽东军功大族,都是他必须要笼络的,至少眼下需要笼络。
因为辽东的特殊军镇地位,像祖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有很多,如铁岭李氏,就是李成梁的家族,辽阳崔氏,王氏,锦州王氏蔡氏等等,还有个佟氏,就后来的汉八旗旗主之一就是辽阳大势族佟氏佟养性。有明一代,辽东的军政大权事实上具把握在这这些个势族手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这些大家族看起来无不是军功赫赫,都是辽东最具权势的大族,其子弟乃至家丁把持各地军政要职。
为什么祖大寿大凌河诈降后,松绵大战后被迫投降,黄台极仍然对他礼遇有加,说白了就是因为祖家是辽东军门大家,而辽东军门之间互相联姻,互相依持的现实,是他不得不考虑的。
同样也是现在朱国强所需要考虑的,除非想把辽东军门维给黄台极或者多尔衮。况且辽东军门,以至于九边军门倒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这两百多年大明的局面就是靠的这些将门支撑着,大多数将门都是忠心耿耿,在控制好的情况下,他们是可以为国守边的。
至于明日之罪……只是明日之罪!
而祖大寿这个人啊……复杂啊!
其实一直以来,朱国强都心存着笼络祖家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任用祖可法为一军总兵了,现在祖泽溥祖家的二公子亲自过来了,自然要好好加以笼络,让他们守好锦州,与大连这边互成犄角。
“其实,家父让在下来大连,一是想与世子爷联络,互为犄角,互相牵制东虏,以免其专攻一地……”
对此,朱国强自然是大笑道。
“应该如此,应该如此。”
“还有就是,家父听闻世子爷麾下军械极为精良,尤以明铁甲为最,这锦州城内良匠不多,所以希望能买上几千副明铁甲以及相应兵器,还希望世子爷恩准!”
将门靠什么称将门啊!
世袭军职?
那不过只是敲门砖,想成势族靠的是军功!军功靠什么?靠家丁,想让家丁打仗,打胜仗,粮饷充足之外,还要有足够精良的盔甲兵器。
尽管对平虏军并不怎么了解,可通过祖可法的信和他送来的一百套明铁甲,整个锦州上下,无不是对“劲矢不能入”的明铁甲眼热的很,可那种盔甲自己打制的质不如人不说,就是价格也很高。于是祖大寿自然把心思想到了这边,要,肯定不能张嘴要,但可以买啊!
于是这才有了祖泽溥的大连之行,因为他大哥在黄台极那边当人质,所以现在他可以说是祖家当仁不让的二当家,份量自然足够,很多事情也能当家做主。
“哦,明铁甲啊……”
沉吟片刻,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上次,我让人给左都督送去百套,这次既然左都督需要,我就再送一千套过去,大家都是尽忠国事,何分彼此,对了,红夷大炮需要吗?我这边也能铸,这次也一并送给你们几门。”
啊!
闻言,祖泽溥连忙感激道。
“世,世子爷如此厚待我等,我等,我……”
就在他想说如何报答时,话到嘴边才意识到,这样的话不能说,毕竟大家都是同朝为臣,而这位的身份又特殊至极。
就在他左右为难时,只听世子爷问道。
“对了,我曾听祖可法提及,祖家九小姐堪称国色,尚未许配人家是吗?”
其实,一早朱国强就已经惦记上祖家的黄花大闺女了……倒是不是好色,毕竟身边那么多女子,也不差那一个。
况且,咱可是堂堂世子爷是正人君子,不好女色的。
但是为了拉拢祖家,以至于整个辽东将门给自己卖命,牺牲一下色相,娶人家的闺女还可以考虑的。
这可是十几二十万百战精锐啊!
要是整顿好了,就等于拿到了大明最精锐的军事力量!
就是历史上十几万辽东精锐让崇祯在今年葬送在松锦大战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