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信之人说道:
  “二老爷,听说衙门里的人说,大将军说咱们通虏,还有,咱们城内外的店面也全部被查封,说是在里面查到的人参,就是罪证!”
  “人参就是罪证!这莱州城里的商家,有几家不卖人参,卖个人参就是通虏,岂不是说大家全都该死!”
  “他,他这是报复,报复啊……”
  魏昆恼声说道。
  “过去只听说他德世子跋扈,可,可不曾想,居然,居然跋扈至此,大,大明就没有王法了吗?”
  现在魏昆可真的后悔了,早知道就捐出几千石粮食了!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大老爷,他,他们去盐场了……”
  “什么!”
  听说他们居然要去抄盐场,魏昆惊得直接跳起来,那里不但是魏家的根基,还是魏家的死穴啊!
  “快召集家奴,跟我走!”
  魏昆连忙下令。
  魏复劝阻道。
  “大兄,那是平虏大将军,你若私自带家丁过去,正好给他借口啊!”
  魏昆大怒道:
  “他还要什么借口?他查封咱们家的铺子有个屁的借口,这德世子是想把咱们魏家赶尽杀绝啊!!”
  与大哥不同,魏复考中举人,不过他并没有出仕,平常既负责家里的生意,也负责结交官府士绅,心思比大哥活络得多。他说道。
  “他平虏大将军开幕旅顺,按道理是就是手再长,也不能伸到山东来抄咱们魏家,即便是咱们魏家犯了事,自然有朝廷问责,那里轮得到他?他这般越权,又不怕朝廷追究?”
  “朝廷,老二,你是读书读糊涂了,那小子在南京连勋臣都敢请太祖剑杀了,况且是咱们。”
  魏昆大怒道。
  “他是想要咱们的命,要是咱们伸脖子让他砍,到时候朝廷也不会替咱们说话,现在用刀枪把他们顶回去,然后再到朝廷打官司!”
  或许魏昆看似没有中举,可他看问题却比老二更准。
  “大老爷,他们往盐场去了!”
  “很好,很好!”
  气得浑身发抖的魏昆怒道。
  “好你个平虏大将军!既然要如此,那魏某人就与你拼个鱼死网破!来啊,招集家丁,今个得给他平虏大将军点颜色看看……”
  魏复觉得若是自己的反制措施稍显软弱,平虏大将军必定会顺势吞了魏家,可要是他硬碰上去,到时候,朝廷那边必定会出面和稀泥。
  ……
  莱州卫的军田已经被魏家霸占大半,除了世袭千户、百户什么的,大多数人压根都没剩几亩田。
  本地军户要么逃亡,要么就是魏家佃农。
  盐场附近的居民,全部都是军户,有一个算一个,家家都是魏家的佃农!
  朱国强只带了三百士卒前往盐场时。刚到此地,就被那些军户给围住,其中不乏老弱妇孺。
  军户的军田明明都让魏家侵占了,按道理来说魏家应该是他们的仇人才对,可朱国强带兵过来的时候,他们居然都主动站出来保护魏家。
  因为他们必须跟着魏家讨饭吃,他们要种魏家的地,要在魏家的盐场干活,要替魏家贩卖私盐,魏家倒了他们也没活路。
  三百士兵纷纷举起火枪,对准这帮可怜的军户。
  朱国强扭头问周亮工。
  “周知府,你说我敢下令开火吗?”
  敢吗?
  周亮工可真不敢说,他那会没听过说德世子好杀的传言,还真怕这位爷一抽风杀民无数,那可就要出大事了,连忙劝道:
  “大将军,此等刁民愚钝,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面色一冷,朱国强喝道:
  “装弹!”
  平虏军横行靠的是什么?就是铁一般的军纪,命令一下,三百名战士立即行动整齐的列队装填弹药了,
  “举枪!”
  军官自行命令道。
  火枪再次抬起来,这次可是装了弹药的,枪口上的刺刀也直直的指着这些军户。
  军户们见状无不是下意识后退。
  “敢阻拦平虏军者,一率以谋反论,杀无赦!”
  那些军户闻言,面面相觑的犹豫着要不要让出一条道来,他们或许被煽动着闹过不止一次事,可那是因为……官府不敢杀人,这平虏军,可是真敢杀人啊!
  就在朱国强刚要命人往盐场赶去时,就听到另一边有人大声喊道。
  “谁敢硬闯!”
  只见魏昆穿着一身武将官袍,领着一百多骑快马奔来。
  “列队!”
  朱国强一声令下,百名火枪兵立即列成横阵,枪口指着前方。
  与一百多家奴停在百步外,得知大将军居然亲自过来后,魏昆的心头一寒,连忙翻身下马,然后径直上前,纳头便拜。
  “下官莱州卫指挥使魏昆参见大将军!不知大将军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大将军恕罪。”
  骑在坐骑上的朱国强,冷眼打量魏昆冷笑道。
  “魏指挥使好大的官威啊!”
  “下官不敢!”
  魏昆再次磕头道。
  朱国强冷笑。
  “本将军要过去,你敢拦我?”
  “大将军要过去,下官自然不敢!”
  眼见那边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起跟来的魏复急忙轻声说道。
  “李参军,能否借一步说话?”


第376章 世子爷要去见你们了
  为什么要借一步说话,李信当然知道,他倒没有拒绝。径直朝着另一边走去。
  避开五六步后,李信冷声道:
  “有话就讲,休得拖延。”
  “大将军当真要如此!”
  李信冷笑。
  “你说呢?”
  魏复急声说道:
  “几天前,参军往府里时,因为家中财物都是有由在下管理,家兄不知家中有存粮多少,才会生出误会,方才家兄还说,世子爷欲救济灾民,如此善事我魏家自然不能坐视,魏家愿意捐出一万石粮食!”
  “世子爷,魏家愿意捐粮一万石!”
  觑了一眼,朱国强冷笑道:
  “五天前说只有百石米粮,可今日却有万石!哼哼!魏昆,起来说话!”
  尽管心底冷笑,但是表情和语气却缓和了很多。
  “多谢世子爷!”
  松口气的魏昆走到世子爷马前:
  “世子爷,千错万错都是末将的错,末将……”
  “锵!”
  不等魏昆说完,伴着长刀出鞘声,刀光闪过倭刀已重新入鞘。
  手起刀落间,头颅飞起,血喷如柱,人仍然站在在,竟在脑袋坠地后才倒下。
  “敬酒不吃吃罚酒!”
  朱国强冷笑:
  “若不杀你,如何泄我心头之怒!”
  “杀……杀人啦!”
  周围的百姓们终于反应过来,至于那些家丁,无不是不知所以的愣在那。
  现在怎么办?
  他们无不是茫然不知所以的站在那,完全没有了主意,报仇?开什么玩笑,这位可是龙子凤孙,皇亲国戚。
  朱国强问:
  “周知府,你觉得他该死吗?”
  堂堂指挥使,就,就这么杀了?
  原来传言真的是真的。这位爷真的好杀人啊!而且还是不问而杀!
  周亮工心颤着说:
  “该、该死……”
  这个时候,谁敢说不该死!不这样的话,是嫌自己的命长吗?
  “大哥,何,何至如此,何至如此……”
  惊愕的看着身首分离的大哥,魏复跪到地上,惊恐地说道:
  “世,世子爷饶命啊,我,我愿意捐粮、捐粮。求世子爷念在魏家世代为大明效命的份上放魏家一马。”
  “捐粮!”
  朱国强冷笑道:
  “今日本将军把兵都带来了,弟兄们劳苦了半天,就这放过你魏家,不合适吧!要是早点捐粮,又何至如此,既然如此了,那就勉为其难抄一抄吧!”
  这是人话吗?
  有这么勉为其难的吗?
  魏复则吓的浑身直冒冷汗,却连大气都不敢出。
  德世子如此跋扈,无论是南京城还是北京里的那帮官员,为啥一个个吓得不敢说话?
  因为他不讲理啊!
  按照正常流程,即便是魏家真的通虏,也应该有朝廷过问,他平虏大将军有那门子权力来抄家。有什么权力杀人?
  可谁曾想,那位爷压根就不按套路出牌啊。不但自己这么过来抄家,而且还亲手杀了人。
  这哪里是抄家,分明就是勉强啊。可是谁敢说个不字?
  面似死灰的魏复跪在那喃喃道。
  “何,何至如此,何至如此……”
  ……
  魏家被抄家了!
  不过,只是短短几天的功夫,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山东。
  地方豪族,盘根错节。
  虽然莱州魏氏是军户,可魏家不仅出过都督总督将军,同样也出进士、举人,尽管谈不上门生故吏遍布全国,但是在本地却和山东不少豪族大户世代联姻。
  不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虽然有那么点香火情,有那么点亲情,可是没有人敢站出来搂那位爷的虎须。
  为什么?
  他不讲理啊!
  堂堂指挥使,说杀就杀,说抄就抄!
  谁给他的权力?
  没有人敢问,当然也不会有人问,毕竟,自己的脑袋更要紧。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替魏家出头,除非是嫌自己的命长。
  四天后,朱国强刚一回到济南,宋学朱就前来求见,并递上了两份名单。
  一份是山东中所有家资万两以上的富绅名单,大多数名字后面都备注了大概家资数目。朱国强大概看了一下,惊讶的直咧嘴,这根本就是山东的富豪榜啊!
  而另一份则是他们捐钱粮的名单。
  “世子爷,这几日各地官府都禀报道,地方士绅大户,无不是纷纷踊跃捐钱粮助官府赈济灾民,到目前为止,山东士绅已经捐出了银七十四万三千九百一二两,粮一百一十六万四千五百石!”
  见世子爷没说话,宋学朱笑道。
  “世子爷,银子是少了点,可是现在粮食比银子更重要。”
  “动作够快的啊!”
  朱国强笑道。
  “这才几天,就捐出了这么多粮食来,他们是怕我杀人抄家吧!”
  瞧着名单上那些人的家当,山东虽说比不上江南那么富,可是这些士绅却也是个个富得流油。身家几十万两的再寻常不过。
  “几十个府县,几百个士绅……就捐了这么点粮食,多吗?”
  冷笑之余,朱国强点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问道。
  “这个诸城的丁耀心和丁大谷是谁,宅田两千余亩,也就是两三万两的身家,捐粮一千石,按现在的粮价算,差不多值万两银子,差不多捐出了一半的身家啊。”
  “回世子爷,丁耀心是前郧襄兵备副使丁惟宁次子,丁大谷是其长子丁耀亢之子……”
  对于丁家人朱国强并不了解,在后世很从人推测《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应该就是丁惟宁。而其长子丁耀亢后来著有《续金瓶梅》。在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建奴入寇进攻诸城,丁耀心与其侄子丁大谷先后捐出半数家产守城,丁家亲属守城时阵亡数百人,丁耀斗致残,丁大谷、丁耀心阵亡,丁家家奴死伤亦百余人。丁耀亢见家人被杀甚多,即携母、侄逃至海上避难。返回后其大量家产已被抢光,打了好几年官司,才把土地追回。
  其实,如果朱国强仔细查一下的话,捐出大笔钱粮的往往都是在建奴入寇和占领山东时毁家抗清的,像诸城大户臧家,在抗清时阵亡数十人,家丁无算。捐出千石粮食的臧尔昌是兵部右侍郎臧惟一的第六子,除了捐助军需抗清外,还将佃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