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大明的历代皇帝中,除了高祖皇帝、成祖皇帝,有谁像自己这么勤政?可为什么上苍却总是如此不待见自己?
先是东虏一天比一天横行,甚至几度入寇北直隶、山东不说,去年更是一直兵到南京城下,当时惊得他只能在太殿,在高皇帝灵前磕头请罪。
好不容易靠着德藩世子击败了东虏,又用他去辽东平虏。可还不等他松上口气,流寇肆虐中原的消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他的亲叔叔都被流寇砍了脑袋。
如何对得起皇爷爷,如何对得起皇兄啊!
几天来,饮食失常且又连夜失眠的崇祯,越来越消瘦憔悴,眼窝深陷不说,眼神也发暗。这天下朝后,他便到慈宁宫去看宣懿惠康昭刘太妃。已经八十五岁的她,在老妃中以她的年纪最大,辈数最尊。虽然她自己不曾生过儿女,一生为人谨厚,天启和崇祯都是幼年失母,住在慈宁宫受她抚养,一直管叫她奶奶。因为两朝都无太后,就由她掌太后玉玺。今天精神不济的崇祯,刚坐下说了几句话,就连打着哈欠,靠在榻上睡去了。刘太妃不许人惊动他,让宫女在他的身上搭一条薄被。
过了一阵,崇祯伸个懒腰,揉揉干涩的眼睛,坐了起来,自己整一整帽子,然后向刘太妃凄然道
“奶奶,神祖那会海内少事,做皇帝多么安心!到了孙子这,天下便多灾多难,孙子苦苦支撑,实在是没有法儿。这两夜都不曾合眼。心中烦闷的吃不下饭。自以为不过是三十的人,可却是未老先衰,居然在太妃前昏睡不能自持哎……”
无话安慰孙儿的刘太妃,长叹一声,满是皱纹的脸上流过两缕泪水。崇祯也跟着哭了很久。
十天后,李自成进攻开封的飞报到了京城时,崇祯立即大骂着河南巡抚李仙风该杀,居然中了闯贼的奸计,下旨严加斥责的同时,又及命他火速回师救援开封,将功赎罪。又下旨将洛阳总兵王绍禹逮京斩首。
担心开封失陷,中原大局从此不可收拾的他,在下旨后,又一次俯案痛哭起来,还不住捶胸顿足,仰天悲呼道。
“苍天!苍天啊!你不该既降生一个献贼,又降生一个闯贼啊!外有东虏,内有流寇,苍天啊!你让我如何是好哇!”
得到太监禀报后,周皇后见崇祯长期素食,为国操劳,身体日损,眼看会支持不住。便过来劝说道。
“皇上,要不、要不就下旨平虏大将军领兵回师中原,他,他能征善战,必定能平定流寇,安定中原啊!”
平虏大将军?
他是……是德藩世子朱慈颖,听着这个名字,原本满面泪水的崇祯,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好一会才说道。
“辽东边患要紧啊。”
第407章 从蒸汽到工业
冬去春来,当李自成说笑间烧了把洛阳城和福王府又挥师开封,而崇祯皇帝只能愤怒且无助的哭泣时。
大江南北又一次显出一些春意。不过这会的辽东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
不过今年与往年不同,多少年来,第一次辽东的军民不用再担心东虏鞑子“抢西”,不用成天担心吊胆的忧心着性命。
今年是个好年啊!
从锦州到大连,虽然是天寒地冻的,可是老百姓的脸上却带着笑容。甚至对于锦州等地的百姓来说,多少年来,他们第一次过了安稳且暖和的冬天——去年祖总兵在锦州城外开了一座煤矿,挖出了许多煤,有了煤自然不需要再为过冬取暖发愁了。
当然,锦州城的百姓们并不知道,这座煤矿对于隔海相望的大连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大连的铁厂既需要位于大同江口带方堡殷粟铁矿优质的铁矿石,同样也需要锦州出产的优质煤炭炼焦。
在这个冶金技术相对原始时代,优质的原料是保证火器质量的根本前提,而低硫低磷铁矿是最好的铸炮原料,英国海军之所以能够统治大海,瑞典的低磷铁正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西班牙、法国的炮手们心惊胆战的担心着大炮炸膛时,英国的炮手们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炮。
甚至,炸膛,也是明朝鸟铳兵们最担心的事情,为了减少炸膛的可能,他们纷纷减少装药,很多人将鸟铳炸膛归咎于明朝的腐败,可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原料的质量,中国的铁矿石本身就普遍含硫、含磷较高,结果从宋代起又走上了以煤炼的“异端”,煤炭里的硫、磷等杂质进入铁水中,进一步恶化铁的质量,硫磷严重超标导致铁料变脆,自然更容易炸膛。
所以在建立大连兵工厂后,朱国强就一直没有放松质量关,先是以欧洲19世纪早期的石砌炼铁高炉为原型,建了两座周产量100吨的炼铁高炉。随后又建了简易的炼焦炉,炼焦的煤一开始用的是本地煤,后来改用了锦州煤,它的硫磷含量更低。铁矿石来自殷栗,那里产出的低磷、低硫铁矿石,质量或许不及本溪,但却远胜于国内的其它铁矿。
优质的原料保证了大连火器的质量,但是,有时候质量并不是第一位的。
“世子爷,现在外售的火炮,我们采用的是铁模,先以沙模铸铁模,再以铁模铸炮,其铸炮速度快不说,而且成本极其低廉,不过因为铸炮的铁都是外购的废铁,一斤要20文钱,一门炮铁价就要50两银子,要是换成咱们自己炼的铁的话,成本至少能降低一倍……”
在铸炮的车间里,看着工匠们将火红的炮身从铁模中取出后,随即用工具直接平整炮身、炮膛,朱国强笑道。
“咱们铁质量太好,这些炮是卖给建奴的,用不了那么好,甚至要不是为了样子,都没有必要平整炮身。”
质量太好,也是挺无奈的,为了保证“质量差”甚至不得不用价高质次的废铁,更是让人无奈至极,可这没办法,毕竟这些炮都是“外销货”。
“世子爷,咱们的铁铸的炮可以打1000发都没问题,用劣铁最多也就是三百四五十发,哎,就是成本太高了些,算起来可不划算啊。少挣了不少银子啊!”
陈于阶的语气颇有些可惜。
他不仅仅是铸炮师,同时还是兵工厂的负责人,作为徐光启的外甥,他虽然未曾获得科举上的功名,但因自幼跟随徐光启学习西学,在天文和军事上颇有建树,因此于崇祯二年进入北京的历局参与历法编修,历史上于崇祯十二年受到史可法的推荐成为钦天监博士。李闯攻克京城,崇祯殉国后,他又出任弘光朝的兵部司务,负责火器的督造。但在清军攻陷南京之后,于鸡鸣山的观象台上自杀殉国。
不过,现在他的命运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去年他被朱国强召至军中铸炮,凭借着在徐光启那学习的铸炮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上提供给他的一些资料,他很快就掌握了书中的兵器制造知识,与孙和武擅长铸炮不同,他不仅擅长铸炮,而且还擅长制造机器,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参照朱国强带来的实物和图纸,制造出了上百台各种机床,那怕是那些机床都是19世纪前期水平的,可在这个时代,也足够逆天了。他甚至带着两个侄子——徐光启的孙子,办起了工徒学校,专门教授机器方面的知识。
“没事,银子挣少点,没关系,大不了再多找几个买家。”
朱国强笑道。
为了将火炮低质化,除了劣质的铁料外,甚至还特意特意用了铁模铸炮这一“神器”,它的唯一好处就是加快了生产速率,但是铁模铸炮的产品白口化非常严重,由于冷却速度太快,虽然比较光滑,但是生成的几乎都是白口铁,导致脆性增大,火炮的性能严重下降。
这些重量近三千斤的大家伙,都只能用在船上,既便是勉强用于野战,也没什么机动性。所以朱国强倒也不担心建奴把它们用在陆地上。
当然,建奴的求购倒让朱国强找到了一个发财致富的新路子。
“买家?咱们的炮又有新买家了?”
陈于阶疑惑道。
“子升,世子爷指的应该是日本人吧,既然建奴要越海去抢倭人,只要来回抢上几回,他们必定会铸炮建炮台,咱们到时候正好把炮卖给他们,让他们和建奴打个痛快……”
孙和武的解释,让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不把军火卖给交战双方的军火商不是好的军火商,他们之间打的越厉害,咱们的大炮就越好卖。而且火炮的寿命低也没关系,寿命低了他们才会买更多的炮不是?”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似乎摇身一变成了二十世纪的日本商人——产品寿命?寿命那么高干什么?够用就行了!什么?有点低?不低的话,你们能经常换新的吗?
反正一句话,价高质差,这才是王道。
其实质量可真不差啊!
而且绝对比这个时代澳门卜加劳铸炮厂铸出来的炮质量要好。现在卜加劳铸炮厂的炮可是东亚有名的名牌货,别人不说,郑芝龙就曾一次就购买了150门用于武装他的舰队。
离开了铸炮厂后,朱国强朝着不远处的枪厂走去,往那边走去时,不需要抬头就能看到两座高耸的烟囱正地喷吐着煤烟,那是蒸汽机的烟囱,五个月前,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后,大连兵工厂终于进入了蒸汽时代——三台本地产的蒸汽机分别安装在步枪厂和铸炮厂,尽管它极其笨重,而且动力不过只有区区十几马力。但仍然为两座工厂提供充足的动力。
蒸汽动力的使用并不仅仅只是为工厂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提高了机床的转速,不仅提高了生产速度,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机床的加工精度。正得益于此兵工厂才制造出了合格的万向引信,这也让朱国强第一次不需要再从另外一个世界购买榴弹引信的配件,从另一边购买虽然不贵,可是危险啊,虽说他们不一定知道那些零件的用途,但是小心一点总没错不小心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加工精度的提高,让工厂生产一些工业化产品成为了可能。
“我们的新式步枪制造的怎么样了?”
第408章 世子爷要两年平辽
新式步枪,或许谈不上什么新式。
其实一直以来大连兵工厂制造的火枪,都是以恩菲尔德P1853为标准,甚至就连图纸,也是朱国强从另一边灯塔国某个老枪网站上下载的。
不过,之前的并没有膛线,只是滑膛枪而已。现在要制造的则是标准化的恩菲尔德P1853。虽然它是“老古董”,但在这个时代,无疑是种划时代武器,它的膛线配合底部凹陷中空的米尼弹,使得其精度、有效射程大为提高的。
尽管对于线膛枪的好处,很早就已经了解了,但是出于技术难度上的考虑,在他的建议下,朱国强选择了外周带有膛线的列奈克式独头弹结构的子弹,弥补滑膛枪的不足。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线膛枪的追求,甚至大连兵工厂从建立时,就一直在做着技术方面的准备。
滑膛改线膛不是一个小问题,这不单关系到加工硬件——车床的技术水平,更与技工有关,尽管有拉膛线的拉床,但是给所有火枪刻上规范统一的膛线一点都不好玩。事实上,在另一个世界的1850年代,英国的军工厂就因为线膛枪制造繁琐,次品率高导致罢工频繁,生产无法维持稳定,线膛枪供不应求,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克里米亚战争英国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没能全面列装线膛枪,法国则干脆墨迹到1857年。
甚至,这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