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人没有前后眼,对于现在的洪承畴来说,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帮助主子夺得大清的皇位,然后再入主中原,按他的估计,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可,到那时,那个人夺了大明的皇位呢?”
  多尔衮担心道。
  “到那时,他尽发举国之兵来讨伐我大清,又该如何?”
  多尔衮反问道。
  “主子,在他兵进京城之前,咱们正好趁机与崇祯议和,等到崇祯调边军与其决战时,咱们再趁他们两败俱伤时,发兵入关,到时又何愁不能入主中原!”
  要是没有朱国强的出现,再过几年,满清就是这么夺的天下,他们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区区几十万人,征服的一个拥有亿万人口国家。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可偏偏他们成功了!
  是谁促成了这一切?
  就是他洪承畴!
  在满人之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明,同样在汉人之中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满人,正是因为这种了解,才让他总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满清最为重要的建议,最终成就了满清对汉人的奴役。
  “洪承畴,那可是亿万汉人啊!”
  多尔衮感叹道。
  “亿万汉人,以我区区几十万满洲人,又怎么能以小役多?”
  主子的感叹,让洪承畴冷笑道。
  “主子,又何需如此感叹?亿万汉人,也不过是人而已,当年辽东辽民数百万,现在不还是乖乖的做了大清国的顺民?想要他们乖乖的做顺民,有什么麻烦的!把那些不听话的人都杀了,剩下的自然也就乖乖的做顺民了,百姓不过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要是换成其他人听到这番话或许会被吓一跳,但多尔衮只是略微点点头,杀人!这事儿,咱大清国专业啊。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在这时,突然有传令兵急匆匆的过来禀报道。
  “启禀王爷,明军以十数万大军,兵分两路犯我大清,一路北上攻盖州,祖大寿出锦州攻大凌河!”


第419章 多尔衮的死局
  兵分两犯!
  平虏军北上攻盖州,祖大寿出锦州攻大凌河!
  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多尔衮睁大眼睛,半晌说不出话来,原本还像是诸葛亮似的在那里侃侃而谈的洪承畴也傻了眼。
  平虏军北上!
  “他,他不要皇位了,这,这不可能啊!”
  洪承畴喃喃自语时,多尔衮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血色,又一次被人抄了老窝了!
  现在怎么办?
  此时多尔衮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想到现在不过只有区区五万人马分散在各地,多尔衮的心里是那个苦啊。
  人家不过是到蒙古走了一圈,你怎么又捅了人家的后门了!
  还是第二次!
  瞧着洪承畴时,多尔衮的神情也是复杂至极,这家伙不是信誓旦旦的说朱慈颖那家伙不会出兵吗?
  “洪承畴……”
  “奴才罪该万死!”
  洪承畴急忙跪下磕头道。
  “奴才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不要皇位,实在是想不通啊……”
  “你想不通,本王能想通!”
  多尔衮的脸色冰冷,且没有丝毫血色。
  “搁他朱慈颖的眼里,他是想要灭了我大清后,然后再携灭虏之威,名正言顺的夺天下,你我只算到了龙椅动人心,可是却不曾算到,他朱慈颖的心中所想啊!他曾在威远堡那边对皇上说过那番话——文明的原则是:我们对待野蛮人要仁慈过他们对待文明人,我们不能降格到和野蛮人的水平。”
  凝视着苍穹下的大草原,多尔衮面无表情道。
  “但是我是个异类,我并不觉得自己是文明的一部分,我更加原始,我可以做一些文明人做不到的事情……我的将士会杀掉你。不仅是你。还有你们所有人,一个不留。而我只需要看着而已。”
  眼帘轻垂,多尔衮长叹道。
  “我们之有笔账要算,在他的眼里,相比于皇位,他更愿意先算清那笔账,这笔账是什么?”
  随后,多尔衮陷入了沉默,已经不需要再言语了,现在他的心里是那个后悔啊!毕竟,他一早就知道了朱慈颖与黄台吉的这番对话,为什么就没有看到这番话里的意思呢?
  从这话里的浓浓杀意,还不明白对于朱慈颖来说,什么最重要吗?
  皇位?
  若是他能平辽,又何愁得不到皇位?
  “他是想要杀尽天下的满洲人啊!在他的心里头,压根就没有想过给满洲人留下活路……他不会让自己后悔的,所以他必定是要算清这笔账,洪承畴,你告诉本王,要是他想杀尽天下的满洲人,本王……”
  扭头看着洪承畴,多尔衮的心里是那个后悔啊。
  如果没有发兵蒙古,又怎么可以会中了那人的奸计,让他阴谋得逞,怎么可能把大清国的腹心敞开于他的眼前,上一次是这样,这一次,同样也是这样。
  “王爷,不是咱们没算到,是,是,实在是那人不按常理出牌啊!”
  洪承畴叹道。
  “去年谁能想到,他在扬州待罪时,会从海路北上趁我后方空虚,直取盛京?眼下,谁又想到,他居然可以不去夺大明的皇位,非要与我大清不死不休啊!”
  洪承畴确实理解不了,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在外辱的面前,自家那点琐碎事又算得了什么?只有一致对外,才是赢得最终胜利的保证。等到击败外敌后,再去夺那个皇位,难道不香吗?
  不香!
  至少在洪承畴等人看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于他们看来只有像石敬塘那样为了皇位,甚至不惜割让土地,不惜称“儿皇帝”才是欲为君王者应该做的事情。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丈夫能屈能伸,在他们的眼中,这才成大事者的共同之处。
  “我们错了,错在以常理算他……”
  摇摇头,多尔衮叹道。
  “按常理,他必定会千方进计的入关夺皇位,可要是他能复辽,有此奇功,崇祯无能,他又何愁做不了皇帝。夺不了皇位?”
  现在多尔衮甚至想到了自己,要是当初他与阿巴泰一同南下,趁朱慈颖兵力不足时,合力将其力败于南京,然后攻取南京,尽取明国繁华之地,然后再切断大明的漕运粮饷,有了这样泼天大的功劳,想要夺取皇位,岂不是轻而易举?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办?
  “洪承畴,明军正在进逼盛京,虽说现在盛京城不如过去,可那里毕竟是我大清的京城重地,这次明军要是夺了盛京,恐怕绝对不会再让出来了,你说……本王该怎么办?”
  尽管洪承畴先前的计划已经失败了,但是多尔衮还是需要这个军师,好去解决眼下的困境。
  “这……”
  面对王爷的询问,洪承畴不禁皱眉,沉默片刻,他才说道。
  “王爷,现在大军回师救援盛京,能来得急吗?”
  多尔衮想了会,只是摇头不语。
  从这里回师盛京,那可是足足两千里,那能来的急啊!行军打仗这么多年,他又岂不知道围点打援,这可是大清国最常用的办法。
  “估且不说朱慈颖大炮极多,以炮攻城本身就是他擅长的事情,即便是盛京那边守个十天半个月的,恐怕等到咱们回师的时候,那边朱慈颖的大军早就在那等着咱们,围点打援,这才是用兵之道啊!”
  大清国这些年是怎么一点点的蚕食明朝的国土,靠的不就是围点打援吗?先围住一个必救之城,迫使明军派兵救援,然后在野战中将其击败,败了援军,守城的将领最后也就只有投降一条路可选了。
  攻城?
  城墙那么高,那么厚,谁没事攻城玩啊!
  要打,还是把攻城变成野战,这才是最适合大清国的打法啊。
  “既然如此,那回援盛京,可就是必败之局了!”
  围点打援等的是什么?
  等的就是援军啊!
  把攻城变成野战是大清国的打法,现在同样也是他朱慈颖的打法啊!他的平虏军和其它的明军可不一样,他们可是不怕野战的!
  “以奴才看来,现在明军气势正盛,如果我们非要回师盛京,和他们硬碰硬的话,咱们必定讨不到便宜,所以,以奴才看来,不妨……”
  稍作犹豫,洪承畴往暮色中苍穹看去,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不妨,把盛京让给他!”
  尽管洪承畴的化身不大,但是听在多尔衮的耳中却像是雷鸣一般。
  “什么!让给他,他就不杀我们女真人了?”
  在这一瞬间,多尔衮甚至感觉眼前的这个人是不是投降过来行反间计的,居然会提出这样的主意。
  难不成他真的是活腻了?
  “哪怕是咱们把辽东全部让给他,他们也不可能不杀咱们,那家伙为了杀咱们,可是连皇位都不要了。”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洪承畴的心里是那个憋屈啊。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为了报仇,甚至连皇位都不要。那可是皇位,可是龙椅。你朱慈颖和满洲到底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恨,居然会选择放弃皇位?
  “既然如此的话,那为什么咱们还要把盛京交给别人?”
  多尔衮有些疑惑的看着洪承畴。他实在是想不通洪承畴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把盛京城交给别人?
  这未免也太扯淡了吧。既便是现在回师盛京城已经来不及了,也不能就这么把糖糖大清国的都城拱手相让吧。
  他洪承畴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面对王爷的疑问,洪承畴说。
  “所以,关键还是在祖大寿的身上!”


第420章 人的私心
  祖大寿的身上!
  多尔衮不解的看着洪承畴,目光中充满了疑惑。
  “王爷,对于朱慈颖来说,无论是我们让不让盛京,他都必定会夺下盛京,让与不让,没有什么区别。可,如果我们把盛京,让给祖大寿呢?”
  抬头看着洪承畴多尔衮的眉头轻挑:
  “你是想把复辽东这个泼天大的功劳让给祖大寿?”
  收复辽东!
  这可是当世大明最大的军功啊!无论是谁,只要能收复盛京,那就是可以封爵的大功!而且还是泼天大的功劳!
  虽说现在大明的爵位不值钱,连个太监也能封爵,可总归是与国同休的爵位啊!
  “没错!”
  洪承畴解释说:
  “只要我们派人将这件事告知祖大寿,他祖大寿又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泼天大的功劳?收复盛京,这可就是复辽的奇功啊!他祖家虽说是辽东第一将门,当年大凌河诈降后,虽然崇祯皇帝没有治他的罪,可是这几年朝廷却一再重用吴家,其实就是以吴家克制平衡祖家,祖大寿又岂能不知?有这样复辽的奇功。他又怎么可能拱手相让?况且,盛京在祖大寿的手里,总好过在朱慈颖的手中!”
  “可,不是说祖大寿是他朱慈颖的岳丈,他女儿不是许配给了朱慈颖了嘛?他又怎么可能会夺盛京,惹恼朱慈颖?”
  多尔衮的眉头紧锁道。
  “哼哼,祖家族党甚强,就是他祖大寿不想要这个功劳,祖家的其它人也想要这个功劳,祖家,可不是只有一个祖大寿啊,况且……”
  洪承畴说:
  “要是祖大寿真是投靠的朱慈颖,又岂会不把女儿送过去成亲,他那个女儿可是已十五了,早就到了成亲的时候了,祖大寿……他看重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