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距离很近的关系,徐临川甚至能够看到炮弹呼啸着从前方飞来,然后一头扎进横队当中,溅起数道耀眼的红光。
  有的弟兄被拳头大的弹丸直接击中胸口,甚至都没有发出惨叫就倒了下去,而去势未尽的炮弹又会撞进第二排兄弟的腰胯,然后再砸中第三排弟兄的膝盖,接着它会再次跳起,在另一队三排的横队中扫撞着不幸的弟兄,被砸中的弟兄无不是立刻倒在地上,血流如注的伤口处露出白色的骨头渣子,骨头渣子上还挂着血肉。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排成升旗的队列继续向前,在这个时代,排枪队枪毙首先要挨枪毙。
  不仅要挨枪毙,甚至还需要挨炮决!这是排枪队枪毙的必然。对于队列中的士兵来说,他们必须要忍受这一切,必须用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面对炮弹,子弹。
  不过,相比于建奴的实心弹炮击,对于建奴来说。伴随明军进攻的九斤山地榴弹炮的炮弹更致命,他们打出的是瞬爆的榴弹,榴弹触地的瞬间,就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钢铁破片呼啸着在空中飞舞着,就像厉鬼在嘶吼似,在冲撞入鲜活生命的瞬间,就把他们的血肉撕的粉碎,骨头也变成了碎屑,炮弹爆炸后的瞬间小的如四射的子弹,大的如同超音速飞行的利刃,所过之处都被切得稀烂,到处都身受重伤只剩下半截身子的人在血泊中呻吟着,蠕动着,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挣扎的能力都没有了!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炮击无疑是最为致命的,对于很多人而言,同样也是陌生的,毕竟在冷兵器的时代,在战场上,几乎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伤亡。
  毕竟,无论是箭还是刀枪,对不可能把人削成碎片,可是炮弹的破片不同,在爆炸的瞬间,爆炸的冲击波就能将附近的人撕得粉碎,至于那些破片,就像飞行的绞肉刀一样,他们呼啸的在空中飞行着,这些各种模样但是裂口却想锯齿一样扭曲的破片被撕碎,试图阻挡在它们前方所有的肉体……


第425章 费扬果的伏兵
  相隔三里,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看着清军在炮火下遭受的损失越来越惨重,杨御藩不禁裂了裂嘴道:
  “鞑子就是鞑子,那怕就是玩了火器,那仍然还是鞑子。”
  还真以为用了火枪,就天下无敌了!
  冷笑余之余,当此时对面的一面大旗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隔得很远,而且战场上又是硝烟弥漫。但杨御藩依然看清了那面大旗上的镏金大字,尽管那字并不是汉字,是建奴的仿效蒙古文弄的字。可那也是建奴的帅旗!
  多罗贝勒费扬果!
  瞬间杨御藩觉得自己的内心在沸腾着。
  击败两万建奴!
  活抓费扬果这将是件什么的功劳啊!
  不对,不是活抓,是全歼建奴,杀了费扬果!
  对,世子爷说了,此战不留俘!
  这是老天爷给他杨御藩的机会啊!
  他黄得功立过功,他牟文绶也立过功,三总兵里头,也就是自己寸功未建。要是错过了自己必将抱憾终生。眼见建奴已经损失惨重,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命令道:“传令全力进攻!全歼建奴!”
  几乎是进攻的号角吹响的瞬间,与杨御藩的相对站着的费扬果,此刻的他置身于一片堡篮泥垒间冷眼看着对面明军,看着奴才们在炮火中挣扎着,在炮火中,不是没有人逃,只不过他们刚想逃跑,就有骑兵冲过一箭射死,或一刀斩于马下。
  大清国的军法严苛,砍头都是最轻的。
  “敢后撤者,本人斩首,家人分赏披甲为奴!”
  每一次,斩杀逃兵后,都会有人大声吆喝着,身后的惨叫和督战队的喊声,让李定财吓的头皮有些发麻,只能站在泥垒后面,麻木的装弹,射击,尽管身前身后的泥垒挡住了不少弹片,可难免还是会有崩飞的破片在空中呼啸着,然后将那个倒霉蛋的脑袋打碎,要是有个炮弹落到泥垒之间,附近的倒霉蛋肯定会被炸的粉碎。
  “轰”的一声,隐约的伴随着一声巨响,在感觉到气流袭来的瞬间,在一阵尘土落在身上的同时,李定财看到一截血肉模糊的手臂落到眼前。
  紧张的咽口唾沫,李定财匆忙的给火铳装弹,好不容易装好子弹,用通条压实后,他看到明军正步步朝自己的大本营逼近,他急忙端起火铳瞄准,射击。尽管他击倒了一个人,可是明军却仍然端着刺刀不管不顾的朝着他们冲来。
  一旁的邓什库见情势不妙连忙说道:
  “十六叔,这,这快撑不住了,咱,咱们撤吧……”
  “邓什库!你再敢胡言乱语,小心军法无情!”
  费扬果大声嚷嚷道。
  “别忘了,你也是努尔哈赤的子孙,别给太祖皇帝丢脸!”
  费扬果大声嚷嚷道,对于他来说没有比战场更能让他兴奋的地方了,从十几岁的时候,他就随军出征,只不过在黄台吉从来不愿意用他,那怕是每次出征时他都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黄台吉顶多也就是说一句“知道了”。
  五年前,黄台吉破长城领兵南下,在延庆大败明军时他又一马当先,甚至险些被明军一炮击葬,可事后黄台吉却训斥他只知武勇,不知谋略,如果不是十四哥站出来为他说话,指不定鞭子就落到他的身上。
  同样是太祖的儿子,凭什么他连个贝勒都不是?
  归根到底,既是因为额娘的出身卑微,也是因为黄台吉不想让自家的兄弟立下什么战功。
  甚至就是这个多罗贝勒,还是去年十四哥为他“请”的,这么多兄长中,就只十四哥拿他当兄弟,既然十四哥要给明军一个教训,那就是拼着死,也得报答十四哥。
  “可,可,十六叔,再,再这么下去,咱咱会都死在这的!”
  但费扬果只是满不在乎地笑道:
  “死!死了又有何妨,要是当年你爹他们一个个都怕死,又那来的咱们大清国的天下!况且,咱们不一定会死!”
  这次费扬果并没有带头冲锋。因为他知道这次冲锋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上一次阿济格就硬冲了过去,结果呢?几千精锐就那么死在明军的铳口下。
  或许费扬果非常年青,但是在兄长们的打压下,他一直在学着怎么打仗,而每一次冲锋陷阵后,皇上的训斥,同样也会让他不断的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犯了错,也正因如此,尽管才二十岁,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极为老辣。
  甚至于,他还一再的抛出诱饵,一个令明军将领心动的诱饵!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断的隐忍着,一直在那里等待着等待的时机的到来。
  现在,明军终于倾巢出动出了!
  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
  拿着望远镜冷冷的扫了一眼战场,盯着已经倾巢出动的明军,费扬果冷笑道:
  “况且输赢还没个定数,你怎么知道咱们就败了,眼下仗才刚开始。”
  目光微微收敛,费扬果对邓什库说道。
  “打信号给聂克塞,他可以出动了!”
  所谓的信号,实际上就是响箭,当数支响箭划破长空,朝着辽阳城的方向飞去时,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它们,可是在两三里外的辽阳城城墙上,号兵一听到响箭,就立即挥起了令旗。
  在狭窄的街道上,早就按奈不住的聂克塞大声吼道。
  “杀光明狗!”
  作皇四子汤古代的长子,年过四十的聂克塞十三岁时就随军出征,从来不觉得明军有什么厉害的,尽管这两年大清国在明军身上吃了大亏,可是他还是和过去一样,张口就是“明狗”。
  他一直在等着这一战,尽管是皇家宗室可他不过是去年袭了父镇国将军爵,阿玛是皇四子,可却只是一个镇国将军,阿玛的爵位为什么越来越低,不还是因为黄台吉。
  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就能够一雪前耻,为阿玛正名!
  其实,这几年聚集在多尔衮身边的大都是他的兄弟、子侄,因为黄台吉的继位后对兄弟们的打压,至于所谓的“独爱多尔衮”,更多的是因为多尔衮会做人,会把所有的一切都掩饰在内心深处!
  可其它人不同,只要稍有表现,动辄削牛录、削爵位,甚至直接处死。也正因如此,当多尔衮与皇台吉决裂后,才会有不少兄弟子侄都站在他的一边。
  擅长用骑兵的聂克塞一直被费扬果当成“奇兵”掩藏在后方的辽阳城内。既然是奇兵,那就要在最恰当的时机投入战场,而现在,当明军全阵投入战场的时候,就是费扬果等待多时的机会,
  一直隐藏在辽阳城内的六千骑兵随着聂克塞的一声令下,像闪电似的冲了出去,他们在城外,一边冲锋一边聚集成一股洪潮,随后又分别从左右两翼绕围过清军的主阵,朝着正在进攻的明军飞驰而去。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这一大片浩浩荡荡的八旗骑兵手里挥舞着各种兵器,有长刀,有骑枪,当然也有他们最擅长的骑弓,满清不一定是骑射立国,但是蒙八旗肯定擅长骑射。
  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就那么纵马奔驰,不过他们的队列显得有些凌乱,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队列,瞧,模样倒是有点像是三五成群,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一只浩浩荡荡的骑兵奔驰时,仍然掀起了一大片在喧天的尘烟。
  这些骑兵一出现,就成为了改变战场态势的一支生力军,而他们同样也是费扬果埋伏下的伏兵……


第426章 瞬息万变
  闪亮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其它任何一支明军不同,平虏军尽管是一支近乎纯火器化的部队,但是每个官兵训练中,都被灌输了“敢于刺刀见红”这一思想,毕竟在这个“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时代,刺刀突击决定决定战斗的最终胜负。
  当进攻的命令的下时,这些在训练场上每天都要练习千百遍刺枪术的战士们,立即以右手紧握枪托,枪口向上,左手握着枪身,然后长官的命令和哨声,就像训练时要求的那样,坚决且勇猛的发起了冲锋,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呐喊。
  一时间,战场上尽是一片喊“杀”,在气势上堪称是勇猛至极,毕竟,这一切都是经历了上百年血战积累的经验,在冲击肉搏时,首先就要在气势上压倒敌人!这种义无反顾的气势,正是刺刀冲锋的核心所在。
  这样的气势如果换成一支意志不紧的军队——比如一百多年后的清军,他们必定会丢盔弃甲往后逃窜,但是现在的建奴,正是事业上升期,不,刚开始进入下滑期,这些刚从山林里出来没几年的蛮夷,那点蛮不畏死的勇气还是有的。
  那怕就是八旗的汉军,那也是如此,毕竟八旗该有的待遇,他们统统都有!田产、包衣、女人,该有的他们一样都不少!况且还有严酷的军法约束,往后退一步,那可是真的会砍脑袋的。
  可以世袭给子孙的待遇再加上毫不留情的军法,让他们在炮火中坚持了下来,同样让他们在勇猛的有如排山倒海的刺刀冲锋中,坚持了下来,不但坚持了下来,甚至于他们还上起了刺刀,准备要和明军肉搏。
  肉搏!
  咱大清国没怕过谁啊!
  肉搏!
  这可是咱大清的专业啊!
  尤其是那些去年刚归顺而来的生女真,他们中甚至有不少都是相貌与他们截然的不同的苦夷人,也就是所谓的“阿伊奴人”,多尔衮招抚生女真部落甚至一直朝福到了库页岛。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