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娘……”
在他气息将尽时,身边最后一个骑兵倒下了,他就那样柱着刀,跪在那里……
看着跪在那里的明军骑兵,费扬果骑在马上,他就那么盯着他们,盯着这些死去的明军,突然之间他笑了,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
就是这些明军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就是他们的绝对反击,就是他们的拼死一搏。
一人搏命,十人难挡!
在这一瞬间,他明白的这句话。
“十六……”
不等聂克塞说完,费扬果就猛的用刀背往他的脸上一砸,然后大声说道。
“撤!”
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
……
在徐临川撤下来,刚与弟兄们组成空心方阵,用刺刀结阵的瞬间,他的面前立刻就有数千名骑兵不要命似朝着他们的方阵冲来。这些手持长矛、马刀、弓箭齐声呼喊着的骑兵丝毫不介意飞溅的周围横飞的弹片将他们的同伴打倒,也不介意眼前的刺刀墙,他们远远的用长枪抛向明军,一枪掷去至少能穿透两三人。
眼见着如此多的骑兵排山倒海着同时朝自己冲过来。徐临川的手心和鼻子上都不禁蒙出了汗水。他深刻的感受到了这训强烈压迫,他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恐惧,那种恐惧让他的脑子变成了一片空白。正当徐临川脑子一片空白时一旁队长沉着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
“举枪!”
而对面的骑兵也快冲到他们鼻子底下了。在扣动扳机的瞬间他终于可以看见对面大批的骑兵象镰刀掠过的麦地般被击落。被子弹击中的身体在风中抽搐着……
就在这时,突然原本像是浪涛似的建奴就像是洪水似的,来得急去得快,突然之间撤退了,
在撤退的时候,费扬果撤得果然而决绝,一点都不耽误,稍微轻点战场之后。就立即从战场上撤下去,甚至还从辽阳城撤了下去。
片刻后,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消失了,在这片旷野上,伴随微风袭来的硝烟味,其中混杂着浓密的血腥味,血腥味就这样笼罩在天与地之间,甚至就连风都无法吹散他。
结成方阵的战士们闻着空气中的硝烟味和血腥味,他们愕然的看着已经退下的建奴,先前最动人心魄的一幕这个时候已经结束了,可战士们仍然紧紧的握着手中的步枪,他们沉默不语、一方不发的看着退去的建奴!
他们撤退了!
我们赢了!
可是却没有人欢呼,没有人庆祝。
在战斗结束之后,在肉眼可及的视野内,零零落落的散布着无数人与战马的尸体,而尸体间还有一些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在死尸丛中哀哀悲鸣,滚滚的浓烟从战场中升腾着,直升到半空中。
我们胜了……
可却没有人欢呼胜利……
所有人都很疲惫,他们重重的坐在地上,甚至没有力气去庆祝胜利。
庆祝什么呢?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死尸,有弟兄们的,有建奴的,突然之间,有人放声痛哭起来,片刻之前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现在却没有任何气息。
死去的人,就这么死去了,他们的姿态各种各样,他们死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忠诚,或许,这种忠诚不是对于国家的,但是对于他们之间,这种兄弟的情份也就足够了!
“啊……”
躺到地上的徐临川突然放声大吼起来,他身边的许多兄弟都倒下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泪水从杨御藩的目中流出来,他就那么躺在那,痴痴的看着天空,泪水不住的流淌出来。
“爹,为什么要打仗!”
“杨家生下来就是打仗的……”
儿啊……
杨御藩的心里哭喊着,那是他的小儿子啊,娇小,娇小,最宠,最疼的就是老小啊……泪水流淌着,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有想死的冲动。
泪水顺着脸流了下来,可内心的伤痛却弥补不了……
建奴撤了,一切都结束了,杨玉同样也结束了,就那样结束在那里了。
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一丝生机,他的胸口被流星锤砸碎了,内脏被挤碎的他,早早的就失去了性命,在他的身边,围着上百个倒下的骑兵,他们的盔甲上扎满了羽箭,那些曾明明亮的盔甲上沾满了血污,在满地的尸体中,只有极少数骑兵仍然活着,但是他们大都是身受重伤,仍然在忍受伤口的剧痛,除了极少数人之外,那些身受重伤的人只不过是生命消逝时仍然承受着伤患的痛苦。对于久经战阵的人们来说,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他们纷纷拿出匕首,在弟兄们的感激中,把刀刺进兄弟们的大动脉,对于伤者而言,这是最后“怜悯”了。
坐在儿子的身体边,杨御藩一句都没有说,他就那么静静的坐在儿子的尸体边,将他身上的盔甲脱去后,用衣袖擦去儿子唇角的血污。
“玉儿啊,玉儿啊……”
泪水蒙住了他的眼睛,他朝着周围看去时,看着满地的尸体,还不到四十岁的他,在这一瞬间,似乎白了头发。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只有这一仗,输的最惨,不仅让许多弟兄送了命,甚至就连同他的儿子,也随之失去了……
第430章 大清国要西迁
当牟文绶赶到辽阳时,战场上的尸体都已经被埋葬了,那些阵亡的弟兄已经就地安葬战场附近,一个个书写着他们姓名的木制的墓牌就那么坚立在原野上。
连绵不绝,足足五千多人!
五千多条性命啊!
即便是对牟文绶来说,他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他愕然的看着连绵不绝的坟墓,尽管曾经经历过江北近乎全军覆没的打击,可却没有想到,眼下鹰扬镇会遭受这样的惨重的打击。
在牟文绶找到杨御藩的时候,看着坐在墓牌前的老弟兄,他静静的坐了下去。
他也是父亲,他也曾失去了儿子。
看着似乎在一天之中白了头发的杨御藩,他想要出言安慰,但是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失去,所以才会明白这种痛苦,那是痛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玉儿死了……”
半晌,杨御藩才说道。
“是被我害死的……”
“杨老弟……”
“我害死了这么多弟兄,足足五千六百二十一人……”
嘴上念叨着这个数字,杨御藩的目光中闪过痛苦。
“他们都是当爹娘的一把屎一把尿的养活大的啊,我,我……”
曾几何时,对于杨御藩来说,他并不在乎弟兄们的性命,即便是打仗难免有死伤,慈不掌兵,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今天,在他失去了最疼爱的小儿子后,他总算是体会到了那种痛苦。
这可是五千六百二十个家庭啊!
……
在接到禀报时,朱国强愣了很长时间,怎么会这样?
是杨御藩冒进吗?
不是,他是按计划行军,一路稳扎稳打,看起来稳妥非常。
是清军太强吗?
同样也不是,就算是清军玩起了火器,那里会是明军的对手?
可为什么会败了?
“轻敌了。”
在放下几名行军参军的报告后,朱国强说道。
是杨御藩太过轻敌了,他以为只要有了炮击,就能轻松解决建奴,可是却没有想到对方会设有“伏兵”,甚至主动示弱,就等着他的冲锋。
幸亏他反应的快,要不然损失只会更惨重。
“打仗,还是要稳扎稳打啊!”
世子爷的话声落下时,阎尔梅于一旁说道。
“世子爷,杨御藩不仅仅只是轻敌,而且是私心太重,一万对三万,这样的兵力悬殊,他应该稳妥一些,可是他……”
不等阎尔梅说完,朱国强便伸手止住他说道。
“辽阳之败也算是给咱们提个醒,让大家别以为有了枪炮,就能横行霸道,轻敌的,又何止一个杨御藩啊!”
他的神情显得有些沉闷,并不仅仅是因为伤亡的惨重,在为那么多战士的牺牲惋惜。
杨御藩确实有私心,可他的私心完全是因为轻敌所致,为什么会轻敌?
“从当初在济南南下后,咱们打仗都慢顺风顺水的,甚至就是我自己,也是轻敌加自负……汉军满万不可敌。”
颇为无奈的长叹口气,朱国强的心里非常清楚,这次教训不仅仅是杨御藩的,同样也是在给自己提个醒。
有了击发枪、榴弹炮就无敌了吗?
建奴现在也有火炮,也有火枪,他们同样也在学习,一开始的那种降维打击,或许用残酷的方式展示了文明之间的巨大差异,但是现在,经历了一年的学习后,建奴已经适应了那种打法。
他们会挖战壕,会筑堡篮,当然也会用火器,造火器。除非能够一直保持武器的绝对领先,否则很快前年以来的那种“降维打击”就会慢慢的消失。
也许,建奴会变成另一个俄罗斯……想到克里米亚战争中,装备落后且制作粗糙的俄罗斯,面对英法两国的进攻,他同样给英法两国带来了极为惨重的伤亡,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更惨重。
看来要加快线膛枪的装备速度了!
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技术优势才是汉军以一敌五的根本原因啊!
在心里这么寻思着的时候,盯着杨御藩请罪的报告,想了想朱国强还是吩咐道。
“以我的名义给杨御藩去封信,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再安慰一下他的丧子之痛。可惜了,那小子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啊!”
即便是现在,朱国强仍然为杨玉感到可惜,他见过那个年轻人,在南京初次见面时,他还不到十六岁,尽管在大连的整军过程中,朱国强通过晋升家丁等方式,把所谓的杨家将、牟家将、黄家将,其实也就是他们的亲族家丁,分散到各个部队,但是考虑一些传统,朱国强还是同意杨玉留在父亲身边,至于他的长子杨珍,一直在是大将军府的侍卫,这既是某种信任,同样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人质。
当然,对于他们而言,这同样也是出身,就像满清的许多官员都是“御前侍卫”出身一样,作为某种程度上的军事贵族,怎么样保证这些世袭军官的忠心和战斗力,御前侍卫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可惜有明一代,从来没有这样的选项。
其实,这些世袭军官如果用好了,本身就是对抗文官体制的利器,就像满清用八旗权贵平衡文官一样,最终文官驯服成了奴仆。当然他们靠的不仅仅是平衡,刀子才是驯服的根本,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有平衡的权力才是稳固的。
也正因如此,朱国强一直在尝试着打造他的“军事贵族”,而以军官的子侄为侍卫,就是某种尝试,而这也许他对这些人非常了解。
想了想,朱国强又吩咐道。
“让杨珍过来一趟,我亲自告诉他这个消息。”
几乎是在鹰扬镇伤亡过半的消息传来的同时,祖大寿就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出大凌河城一路东征,过辽河套直指沈阳,也就是满清所谓的“盛京”,沿途所向披靡,建奴无不是“闻风丧胆”“弃城而逃”,浩浩荡荡的大军沿途驻扎城池,曾几何时,努尔哈赤、黄台吉用了近二十年攻克的辽河西诸城,先后被祖大寿“克复”,待过辽河套时,其麾下的两万人马,只剩下万五千人马,其它的兵马……都去接收诸城了。
当祖大寿的大军越过辽河套时,在伪“盛京城”内同样是一片混乱,从各地聚集过来的满清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