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厅中众将无不是跪伏于地,厅中应声如云。
  其实,朱国强一开始时,真的想多了,当年毛文龙的军中部将,无一不是他的干儿子、干孙子,可是袁崇焕杀他之后,那么多干儿子,干孙子,有谁敢跳出来为其报仇?
  当然,有了袁崇焕的那个例子后,但凡是军中大将,尤其是像左良玉这样的都会防止被人矫诏杀死,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碰到这么朱国强,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他一开始,就没打算留左良玉活口。


第492章 人怕出名
  左良玉死了!
  死的很憋屈。
  曾几何时的风云人物,甚至到死都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不需要弄明白,就像马士秀、马进忠他们一样,同样也不需要弄清楚,他们只需要清楚一件事,他们只有一条路可走——给大将军效命。
  就像刘良佐麾下的沈豹等人一样,在刘良佐被击毙后,他们无不是纷纷下跪表示愿意世子爷效命。
  因为有沈豹、胡守金等刘良佐旧部在平虏军中任职,甚至他们因为弃暗投明被列入评书被说书人传唱的关系,自然的朱国强只是稍加安慰几句后,马士秀、马进忠他们就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对于马士秀他们这将领来说,他们深知跟在左良玉麾下以他的专横跋扈,早晚有一天会被朝廷追究责任,现在左良玉一死,反倒让他们长松口了气,改换门庭的同时,也深知想要得到新主帅的信任,就非得有所表现不可。
  “大将军,左良玉多年来搜刮的银钱不下五六百万两,都帅府银库中,还请大将军派人查验。”
  在众将军大表忠心时,幕僚苏崑生的话,让众人无不是一愣,心道着,还是读书人心思多。
  几百万两银子……这可是大功劳啊!
  “哦?自当如此,宋德宜,你领人过去查封银库,对了两位马将军,现在军中一共有多少人马?”
  被李自成击败于河南后,左良玉南逃的过程中,便随意掳掠百姓从军,原本只四五万人马的他,到了武昌时,就拥有十几万大军,而盘踞九江时则号称二十万,按照《明史》的说法,待到其“收复”武昌后,其麾下拥有八十万兵力,号称百万。
  现在他麾下到底有多少人马?
  这才是朱国强所关心的。
  “回大将军,自十五年被闯贼兵败河南后,左逆就一直掳民为兵,目前军中兵壮不下二十万,其中夫役十万。”
  二十万啊!
  可真不少啊,估且不问这些士兵的质量如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单就是二十万人马,吓也能把人吓个不轻。
  听着马士秀的回答,朱国强又询问了一下各营兵马的情形,随后,又看着众人说道。
  “本将军奉朝廷之命来湖广就是为了清剿献贼,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的,左良玉拥兵自重,不思报国,已经被本将军正法,望诸位好自为之!其实,大家即便身为军中将领,自然知道这军功事关大家能否封妻荫子,军功从那里立?靠得就是阵上杀敌,他左良玉在九江拥兵自重,为的是他左家的荣华富贵,他封妻荫子,又与尔等何干?”
  有些道理不需要解释多少,毕竟他们都不糊涂,大道理当然能分得清楚。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现在张献忠占据岳州,兵锋直指武昌,为防止武昌被其占据,朝廷命尔等移镇武昌。马士秀,你告诉我,大军几时能开拔?”
  “回大将军,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等随时可以发兵武昌。”
  马士秀连忙回答道。
  “好,既然如此,马士秀、马进忠听命!”
  随后朱国强便一一下达了军令——军令很简单,就是让他们移镇武昌,不过仍然还要打着左良玉的旗号。
  即便是左良玉死了,仍然还被朱国强拿出来用上一用。
  第二天下午,数十万大军以水陆两路绵延数十里朝着武昌进军时,梅春不无疑或的问道。
  “世子爷,就这么把二十万大军交给他们,会不会太唐突了一些?”
  面对梅春的问题,朱国强笑道。
  “唐突不唐空无所谓,重要的是,眼下左良玉去武昌了!至于他们会不会半路裹挟子大军逃跑,朱国强并不担心,毕竟现在不是崇祯17年4月,他们都是朝廷命官但凡有一丝可能都不会投靠流寇的。
  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着想,他们肯定会服从这个命令,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立军功的机会。只要是个聪明人,都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聪明人。”
  说罢,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梅春,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这次,我借的就是他左良玉名声!”
  ……
  在长江上一只船队正浩浩荡荡的朝着武昌驶来,这只船队昼伏夜出,每天都是泊于江边的芦苇荡里,只是在晚上才会再次启航。
  不过得益于几十台柴油挂浆机提供的强劲动力,船队的速度倒也不慢,腊月十三,船队就过了武昌,和往常一样,在过武昌后船队就泊在距离武昌几十里外的芦苇荡里。随后就派出了探马去与城中的内卫情报站取得了联络,从而掌握了张献忠的动向。
  在船队过武昌后,朱国强便下令派出上百骑侦骑,沿途打探流寇的动向,之所以会如此谨慎,是因为在历史上,左良玉就是在嘉鱼被张献忠的伏兵击败。
  在派出侦骑半天后,就有侦骑回来禀报道。
  “在嘉鱼县以东发现流寇,正在乡下四处劫掠,并在未攻打县城。”
  “再探!”
  想了想,朱国强沉声令道:
  “命令苏三领一营骑兵上岸,沿途剿杀流寇!另外,何浩博领一营步兵上岸,不要穿甲,不要打旗号,省得吓跑了他们!”
  这些流寇是真把官军视为无物,他们压根就没有理会官军的存在,每到一地就四处抢劫,苏三他们上岸后半路就撞见几十贼骑在四处抢劫乡村。
  这些贼骑都是哨探,专门的打探官军消息,不过与官军的哨探侦骑不同,他们见到村镇就冲过去抢。也不裹挟青壮,抢了财物就跑。
  苏三让部队下带着百余游骑追击,尽管凭着战马的优势很快就追上了这些哨骑,但结果一阵追击,却只砍了十几个脑袋回来,剩下的贼骑全都四散而逃溜走了。
  尽管只是初战,但通过这次初战,朱国强总算是对流寇的打法有了些了解——这些的就是属泥鳅的。
  打不赢就跑。
  要都是这样的敌人,这样的打法,这事可就有些难办了。
  也就是在这时候,何浩博禀报称有嘉鱼士子前来劳军。
  高言鸿原本是国子监监生,去年父亲被流寇杀害后,就从南京的返回家中主事,为了防犯流寇,除了征募壮丁外,还在村外修建了围圩,眼下正被流寇惊得心惊胆颤,听说官军来了,自然喜从天降,亲自押着两车粮草过来劳军。
  “不知道是领兵的是那位朝中大将?”
  高言鸿恭敬的问道。
  “平虏大将军!”
  啊!
  如雷贯耳的五个字,惊得高言鸿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当初德世子南下时,他可就是南京,又怎么不知道德世子麾下是何等悍勇。
  有了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流寇了,这下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平虏军可真是神兵天降啊!居然来得这么快!”
  高言鸿一脸开心道。
  “有大将军在此,湖广百姓又能重享太平了!”
  待高言鸿上船后,朱国强直接问道:
  “可见流寇主力?”
  高言鸿摇头说。
  “听说献贼就在岳州,在临湘也有数万流寇,但学生不知其这个消息准不准,但目前四下都有小股流寇,已经毁了无数村镇,十数万百姓尽被流寇劫掠。”
  要是换成其它的将军,高言鸿恐怕早就跪地求大将军发兵救湖广百姓了,可眼前的这位大将军与其它人不同,高言鸿相信他用兵必定有他的用法,眼下绝不是给大将军添乱的时候。
  “嗯,我知道了,嗯……”
  想了想,朱国强说道。
  “高言鸿,我要你办件事,待你上岸后,立即四处散播消息到各地,就说,左良玉亲率十万大军发兵岳州!”
  “大将军,这是为何?”
  梅春等人诧异道。
  “我是怕把他们给吓跑了,还是先用一个左良玉的旗号吧!”
  朱国强颇为些无奈地说道。
  他是真得不敢让人打出旗号!
  害怕把流寇吓跑了,更担心把他们吓逃到四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万一要是把他们吓到了四川,那可就麻烦了,万一他们再往大山里一钻,那想要平定他们,可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所以朱国强甚至让自己的人马都换上了官军的衣裳,也没有穿胸甲,所以很难被流寇们认出来。其实即便是穿上胸甲那些人也不一定就知道他们的身份,但是万事小心点为妙。
  人是名,树是影。
  那些流寇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万一要是被自己给吓跑了呢?万一要是把他们吓跑了,到时候那可就不是一个月就能结束的战斗了,不仅会签字自己的军力,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自己下一步的大计。甚至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夺左良玉兵马的原因。
  毕竟,想让左良玉乖乖的听自己的不太可能,不过相比于让他听话,杀了他更简单。而且也更容易。
  有时候杀人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但绝对是最简单的办法。甚至杀了他,还可以促成另外一件事。如果成功的话,这次剿寇基本上也就有任何悬念了。


第493章 大王要跑路了
  数十里外的临湘城,和岳州一样,当地的官员军民在得知献贼袭来后,便逃之夭夭。现在临湘城就驻有数万流寇,每天兵卒四出,到处掳掠百姓为兵。不过只是区区几天的功夫,临湘城内外兵马就多达十万之众,就这还不包括每天趁夜逃散的。
  冯双礼半夜接到消息,连忙问道:
  “究竟有多少官军杀来?”
  被百余骑兵杀退的马兵头目,虽然没有看到官军有多少,可仍然夸大其词道:
  “恐怕有上万余人马。”
  上万人马!
  冯双礼又问道。
  “可知道是谁人统军?”
  马兵头目说:
  “官军没打旗号,没分出来。”
  想了想,冯双礼点头说道:
  “你先去休息吧。”
  狄三品说道:
  “应该是武昌过来的官兵,这才一万多人马,就凭咱们也能吃得下。”
  一旁立即有人附和道:
  “就是,大王让咱们尽量掠人,万一要是他们趁着咱们掠人的时候打过来,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咱们,咱们先把这股官军给吃了,到时候,有多少官军都不敢乱动。”
  冯双礼反驳道:
  “现在不是吃不吃他们问题,别忘了,武昌城里还有左良玉的二十万官兵呢。咱们打掉了这一股,万一他的二十万大军扑来了,吃亏的还是咱们。”
  狄三品好笑道:
  “他左良玉有啥可怕的,又不是没和他打过交道,这天下官兵是什么模样,大家伙又不是没见识过。全都是窝囊废,就是他左良玉,收的武昌不也是咱们丢给他的,要不是皇帝老儿下了严旨,他又怎么敢出城打武昌?精兵?官军是什么模样?咱不知道,反正咱见过的官兵全都是孬兵!”
  这话说得好有道理,而且属于实情。
  虽然是实情,可冯双礼却仍然颇为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