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平虏大将军的身边,堵胤锡轻声说道。身为武昌、黄州兵备道的他,是在武昌城陷后,接任的这个官职,抵达黄州后一直在黄州操练兵马,试图收复武昌,在得知武昌为左良玉克复后,便匆匆赶到武昌,而接下来的消息,更是惊得了瞠目结舌,简单有些不能接受。
过去他只听说过平虏大将军如何能征善战,而现在,不过只是区区几天的功夫,为患多年的献贼居然让他就这么轻易平定了,他又怎么能不惊讶,他甚至相信朝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将会是何等的惊愕。
只以为大将军是因此楚王的遭遇而失落的堵胤锡急忙开口道。
“大将军不必过于伤怀,下官这就命人寻找楚藩宗亲,待到……”
“楚王实在是死有余辜!”
朱国强冷冰冰地说道。
“虽说左良玉心怀异志,但勉强也算是忠臣,要是当初他撤到武昌时,楚王能妥善对其加以安抚,招揽,又何至于落得这步田地,只是可惜了满城数十万百姓,尽遭献贼杀戮。”
大将军的话,让堵胤锡惊讶道。
“大将军,宗室有不得结交武官的规矩。”
“那规矩是太平盛世时定的,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还守着这样规矩,守着等死吗?成祖要是知道子孙们都是这副模样,会气的踢棺材板的!宗室,宗室是要拱卫中央的,乱世时还不拿起高皇帝的规矩,还守着藩禁的规矩,不是蠢就是坏,堵胤锡……”
扭头看着堵胤锡,看着这位历史上南明的兵部尚书,朱国强反问道。
“以你看来,我以宗室领兵,是不是坏了祖宗的规矩?”
堵胤锡这位南明的兵部尚书,曾强烈主张联合大顺军和大西军抗清,最后的吐血死在率领忠贞营出征的路上,这个人能够在那个时候主张联合农民军,能把民族大义放在诸事之前,由此可见他绝对不是个迂腐的人。这也是朱国强会这么问的原因。
“这……”
沉吟片刻,堵胤锡答道。
“大将军,以藩王领兵也是祖宗的规矩,就像大将军所说,乱世有乱世的规矩,恢复太祖高皇帝的规矩,亦是时之所需也!”
堵胤锡的回答让朱国强颇为满意的点头说道。
“堵胤锡,你可否为本王上书朝廷,请旨恢复高皇帝祖制!”
啊!
睁大眼睛,堵胤锡的心里苦啊,他不反对恢复高皇帝祖制,以宗藩领兵拱卫中枢,可是让他带头上书,这根本就是等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如果上了这份书,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必定会被打上“德党”的烙印,可是天知道,自己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平虏大将军。
“大将军……”
面对堵胤锡的犹豫不决,朱国强笑道。
“其实上不上书,现在都已经来不急了……”
“什么?来不急了?”
诧异的看着大将军,不待堵胤锡发问,又听到大将军说道。
“我准备北上讨伐占据襄阳的闯贼,堵胤锡,你以为大军是否可以成行?”
堵胤锡立即陷入了沉默,朝廷的旨意非常清楚,是让平虏大将军平定献贼,至于闯贼,没有朝廷的旨意,擅自发兵的话无功有过!
面对堵胤锡的沉默,朱国强苦笑着朝着楚王府走去,一边走一边说。
“你看,对于朝廷来说,他们宁可让贼人得势,也不愿意让朱某北上伐贼,归根到底于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朱某像其它的藩王一样,就这么呆在这王城之中,老老实实的呆着,什么事情都不要问,等到贼人来的时候,只管任贼人杀死就是了,这样,便是大明的忠臣,是大明的忠藩,至于我……”
回头看着堵胤锡,朱国强反问道。
“堵胤锡,于天下人的眼中,我是忠藩吗?”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有些诛心,说是忠藩吧,天底下那家藩王宗亲像他这样专横跋扈,杀文官、杀武将。
这天底下有这样的忠臣吗?
可这样的话能说吗?
况且,当初他杀人那也是迫不得已呀。
好吧,其实说白了,这也不过就是堵胤锡自己给他找的理由而已。
其实吧,有个理由也是一件好事儿,至少可以自己说服自己就像现在一样,至少可以说服自己,相信大将军是忠臣。
可翻遍史书,你怕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忠臣吧。
哎,既然朝廷都不在意,自己又何必考虑这些呢?
其实堵胤锡的心里也是那个纠结啊。他知道为什么不动眼前的这位大将军不是不动,而是因为不能动!
朝廷不仅需要他去平定东虏,也需要他去平定流寇。最重要的是,他麾下的兵马让朝廷对他不敢轻举妄动。
让当初左良玉一样,他杀良冒功,养寇自重。朝廷里你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又怎么样呢?
都是装聋作哑,不但朝廷文武百官装聋作哑,就连皇上也再装聋作哑。因为大家需要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去平定流寇。
可归根到底,左良玉不过只是一个军阀而已,但是眼前的这位大将军呢,他可不仅仅只是军阀啊。
万一要是有机会的话,他恐怕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就在堵胤锡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只听大将军说道。
“世人皆以为我奸臣,我是逆藩,所以,我……”
顿了顿,朱国强朝着南京的方向看去,沉默片刻,然后沉声说道。
“我以后必定要去南京!要去请高皇帝的旨意,去恢复大明的祖制!”
第504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大明的祖制?
什么是大明的祖制,这么多年大明的祖制被历代皇帝败坏了太多,从藩王领兵拱卫中枢到把藩王圈禁于王府里,禁止其结交官员,尤其是武将。再到土木堡之变于谦当年夺权之后,五军都督府被架空,得看兵部脸色过日子,武官再牛逼也得依附于文官。
你说他们夺权的时候,有没有说过祖制不可为?
肯定没有说过,对于他们来说,祖制有利的时候,就是不了违。不利的时候,就是默守陈规要改!反正一句话,嘴在他们身上,放不放屁全是他说的算。
大明的祖制好不好。朱国强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恢复祖制”是他手中的一面旗。
崇祯再大,大不过高皇帝,正统再正,正不过高皇帝。
既然高皇帝是正统,那咱现在就把高皇帝拉出来,让高皇帝给自己背书。
“如果任由他们以正统之名相逼,那么世子爷的政治威信会荡然无存,将来,即便是世子爷以兵权相逼,夺了皇位,那么于外界看来,也是得位不正!世子爷功高盖世,这样的名声,你能甘心?”
“利用高皇帝,是我们手中能把握的最重要的筹码,只有把高皇帝这面旗打出来,世子爷才能堂堂正正的得到正统之名,有了这个名义,才能让天下人不觉得世子爷是逆臣……”
“世子爷是远藩,即使是皇帝死了,还有太子,还有福王系,还有其它的近藩,怎么轮都轮不到世子爷。可是……正统!世子爷大可以把高皇帝拿出来,是要恢复大明的祖制,这个祖制不仅仅是藩王领兵,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被毁坏的……从太祖高皇帝那里算得话,就没有世宗系亲藩,只有一个,就是高皇帝血脉,世子爷恢复高皇帝祖制,又是高皇帝血脉,自然当仁不让,理应继承大统!正统!恢复高皇帝祖制,才是最大的正统!”
“或许会令藩王领兵,然而我们没有选择了,两害相权取其轻!”
“名义,看似不怎么重要,可是实际上,名义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这个名义,就没有任何人能再质疑世子爷!世子不是继承,不是篡位,而再造,是恢复,高皇帝恢复中华,再造华夏,而世子则是恢复大明,再造家国,如此谁人敢质疑所谓的正统?”
“……”
他们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
况且朱国强也知道,他绝对无法忍受别人对自己“正统”的质疑,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像朱棣一样,用一生的时间去争一个“正统”,更不可能容忍这一切的发生。
对他来说,结果无非有两个,要么杀人,用刀子把质疑的声音压下去,但他并不想这么做,至少不打算为了一个“名义”去杀人。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创造出一个“大义”,一个“正统”,为什么朱元璋得国最正?
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而自己呢?
作为太祖皇帝的子孙,那怕就是冒牌的,只要抓住一个大义,就必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正统来,只要有了这个正统,那怕只是名义,仍然是正统,不容置疑的正统。
不过,在去南京之前,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比如二十万左家军以及二十万流寇降军的操练整编以及地方的掌握。
当年李自成为什么会丢掉天下,说白了,就没有经营好地盘,没有巩固地方,朱国强绝不会犯下类似的错误。
所以这边刚一打下武昌,就立即派人通传湖广各地——官员仍任原职,要求他们安抚境内流民百姓,清剿地方的残兵流寇。
这倒是让地方官员无不是长松了口气。似乎这个世子爷倒也是挺好相处。
自从左良玉被斩杀于军中的消息传出之后,就有湖广的一些官员主动向他示好,有人主动归附,这自然是好事,朱国强绝不会与所有的官员为敌,只要他们遵纪守法,认真办差,他们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顾忌着这位世子爷“嫉恶如仇”的脾气,官员们倒也是尽心办差,纷纷出台政策安抚流民。一时间,被流寇兵祸祸害了数年的湖广,总算是消停了下来。
……
崇祯十七年年节刚过,随着流寇的平定,原本萧瑟江河上又一次出现各地船只的身影,而饱受战火催残的武昌,也终于显出了几分生机。
这天武昌城下,驶来了一艘小船,待船进武昌时,船上商人打扮的老人,忍不住感叹道。
“不曾想,不过区区月余功夫,便能重见此盛世之景啊!”
他手指着武昌城下的水驿码头,满心欢喜的对身边的王士宽说道,
“你看这里的船真多啊,都已经快赶上过去了。”
跟在老爷的身边,王士宽站在船头,抬眼一望,果然看到密密麻麻的船只停靠于码头附近,他笑着说道。
“是啊,这流寇被平定了,大家也敢出来做生意了!”
“托大将军的福哇,这天下底总算是太平了。”
船主捋着胡须,颇为感叹地说道。
“要是去年大将军上书时,朝廷就让大将军过来,那张天杀的又怎么能一路杀到长沙,杀了那么多人啊!”
船主的话,让老爷模样的颇以为然的点点头,他心里是那个堵啊!要是大将军能早过来几个月,他又何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啊!
相当初,他可是堂堂湖广巡抚,虽然武昌丢了,可驻在袁州也算是一方封疆大使,可现在倒好,只能隐性埋名,偷偷潜返老家。
自从离袁州之后,这几个月颠沛流离的日子,过得是那个苦啊!
可真正让他担心的是什么?
是性命啊!
按大明律临阵脱逃者当斩!
自己可不就是临阵脱逃?万一要是被发现的话,心下寻思着,他便对船家吩咐道。
“船家,就不在武昌过夜了,直接入汉江吧。”
“东家,这天色已经黑了,今个还是在武昌先歇上一夜吧!”
船主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