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就在徐世溥要下令召集分散在四乡的乡兵时,那边城头上的岳阳知县已经派人匆匆赶了过来,告诉他这是误会。
  “误会?什么误会?”
  “府尊,那些湖匪是来投降的!”
  “什么!”
  徐世溥睁大眼睛惊诧道。
  “他们是来投降的,领头的头目称不敢对抗官兵,求大将军能饶他们不死……”


第508章 何为匪
  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本,一纸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大家都是一笑了之——限定土匪强盗们十日内投降!
  天底下有这么一纸平天下的事情吗?
  可能吗?
  要是换成其它的人还真不可能,可是搁在朱国强这,还真的可能!
  毕竟,打从当年在济南“引天火灭鞑兵”起,在大江南北的食肆茶馆内,德世子朱慈颖就一直了说书人的素材。
  只要是说书先生一说到“德世子”或者“平虏大将军”茶肆内就必定会是喝彩声四起,毕竟人们早就已经听腻了《三国演义》,听烦了《西游记》,神仙下凡救世的话本才显得新鲜嘛。
  况且,与满清的“莫谈国事”不同,大明这边什么都能说,官府都懒得管这些,就是抨击朝政什么的,也是照说不误,否则大明怎么那么多嘴炮,动不动就抨击朝政呢?
  当然,寻常百姓对于什么国家大事并没有什么兴趣,反倒是对神仙鬼怪的兴趣十足,而既有神仙下凡,又有平定天下,打退鞑子的“德世子”又怎么可不风靡全国?
  所以,几年来,德世子早就已经是天下街知巷闻的人物,其粉丝数量搁大明绝对是首屈一指。毕竟说书人口中的那些个明君贤臣,神仙鬼怪,不能帮他们杀死鞑子,安定天下。
  但,德世子朱慈颖可以!
  非但可以杀鞑子,而且还引来了天雷灭了横行霸道的献贼!
  那些个土匪强盗,无一不是识时务的俊杰!眼见着几十万西贼都不堪一击,心里怎么会不害怕,尤其是联系到说书先生口中,什么引天雷,导天火,兴巨浪之在的神通,立马吓的就睡不着了,至于什么日行千里,都直接被无视了,为啥?
  不值一提啊!
  说书人口中的事……不知吓到了多少人,让多少强盗、土匪以及溃散的流寇纷纷做出了他们眼里最正确的决定——投降!
  投降……就是再不济,也能落个全尸吧,万一要是大将军打过来,不定连灰都见不着了,甚至就连下辈子也被打成畜生,世世代代做畜生。
  得!
  降吧!
  那怕他们号称自己是江湖好汉,一个个的也是当怂则怂,绝对没有二话,在告示下达的期限内,纷纷走出大山,走出大湖,找官府投降,甚至就连同一些开黑店的、杀人越货的,也害怕世子爷的神通广大寻着他们,也主动认罪投降。
  一时间,湖广大地上,到处都上演着强盗土匪出山兵,在城门外纳头就跪,哭泣求饶的场面,这场面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害多年的土匪这么就降了?
  在人们的惊愕之中,十数万土匪和他们的家人被打散安置在地各地,这是世子爷的要求,在朱国强看来,那些所谓的“土匪”里必定有不少都是被迫落草为匪,都是生活所迫,所以应该像流民一样妥善安置。而经过张献忠糜烂的各地方官府也乐意安置他们,毕竟,人口就是生产力,有了这些人丁,就有了税收,有了粮食。
  当然,也有一些匪首则被送到了武昌,尤其是那些声名赫赫的匪首。什么要把他们送过来。因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臭名昭著的啊,既然如此,他们的手上肯定沾有血债。
  在这些人中,名气最大的倒不是抢了军粮的湖匪,而且常年横行在湖广山区“混江龙”胡国忠,他父亲是汉人,母亲是苗人,十九岁领着十几人落草民匪,早在天启年间,就已经上了官府的通缉令,成为了方圆数百里内最为有名的土匪头目。
  往年,官军不知剿过多少次,都是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张献忠打下武昌,湖广为其糜烂时,他在山里头竖旗立寨,招揽了上万流民,不过却没有下山从贼。而是自己当起了山大王。
  不过,他的逍遥日子随着一纸告示结束了,足足考了五天的他,眼见着山寨里逃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看着他时目中都带着杀机,于是便招集众人决定下山投降官府。
  大将军不是说既往不咎吗?
  再怎么着,总能保住一条性命吧!
  胡国忠的心里这么寻思着。
  他的投降,倒是让其它观望的人立即作出了决定——投降。“混江龙”都投降了,其它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也就是在土匪们纷纷投降后,包括胡国忠在内的百余位有名的匪首都被送到了武昌,大将军要见他们。
  当然要见一见他们!
  其实,就是朱国强自己都没有想到,效果居然会这么好,原本他只是想用告示恐吓一些胆小的土匪投降,毕竟,不是所有的土匪都是真正的土匪,他们中有不少都是为生活所逼,才被迫落草,甚至是因为了躲避流寇、兵灾,才特意张贴了那个告示,无非就是想让这些人下山投降,重新回归田间。
  可谁曾想,居然把所有人都吓了出来。
  至少是绝大多数人都被吓了出来,没办法,谁让说书人都说他是神仙,会百般的神通,凡人那能斗得过神仙。
  “你就是混江龙?”
  听着大将军的询问,跪下地上的胡国忠连忙答道。
  “那,那都是外人喊得,小人名叫胡国忠。”
  “混江龙……天启三年就因为杀人越货被官府通缉。”
  朱国强质问道,
  “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土匪,杀了多少人。”
  胡国忠连忙答道。
  “不多,不多,也就是三五个人,只要他们不反抗,小人就绝对不会伤害他们……”
  手指敲着桌子,朱国强并没有说话,倒是一旁的另一个土匪头子,急忙说道。
  “你胡说,崇祯二年,你抢陈老爷家时,一次就杀了三十余口!”
  “嗯!”
  听着大将军的冷哼,胡国忠只能如实答道:
  “草,草民实在是记不清楚了啊,已经这么多年了。”
  朱国强又问道:
  “到底杀了多少人?”
  见状,胡国忠只得吞吞吐吐地答道:
  “百十个吧,可,可能还要多点。”
  百十个!
  瞧着面相看似憨厚的胡国忠,朱国强的眉头一挑,反问道。
  “你也是良家子,为什么要落草为寇?为什么非要伤害无辜百姓!”
  跪在地上的胡国忠大声求饶道:
  “大将军饶命啊,草民,草民当初也是过不下去了。我家确实良民出身,可是良民又能怎么样,往祖上数几代人还是军户,可是朝廷给的几十亩地,也早就被军官霸占去了。咱们有啥法?只能往山里逃,在那边开荒种田,可即便是如此,到头累死累活的也吃不饱饭。不杀人,不当土匪劫财,早晚得饿死。左右是个死,总得搏一搏。”
  哭丧着脸,他又继续说到:
  “要是能有一个活路,也有想去当土匪。谁不知道,只要当了土匪,就是祖祖辈辈都翻不得身,杀人越货那还不是被逼的?”
  朱国强默然,周围的人同样也不说话。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事实,这些土匪又有多少人是天生的?就像那些流寇一样,又有多少人是天生的流寇。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迫于生计才会铤而走险。甚至很多根本就是官逼民反。可即便是如此又能怎么样呢?
  杀人总归是杀人了。而且还杀了那么多人!
  良久,朱国强才一声长叹道。
  “唉,无论如何,既然你的手上沾着那么多条人命,那就绝不可能轻饶。这些匪首都杀了吧,张贴告示,告知世人,非是本将军违诺,只是他们欠下血债太多,不得不杀……”


第509章 老李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
  献贼,闯贼。
  对于朝廷来说,流寇也就是这么两个,但是对于朝廷来说,真正的心腹之患是闯贼。毕竟,李自成再出河南时,便诡托仁义之师号召饥民,甚至让百姓纷纷“箪食壶浆”迎之,相比之下“残剥淫掠如饿豺狼”的张献忠,自然也就不值一提了。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李自成确实威胁到了大明的江山,不仅仅是因为他占据着河南、陕西的大部分地区,更重要的他表现出来的问鼎天下的势头。
  自从李自成夺取潼关,又夺西安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为夺取天下做了准备,其实早在去年,他就已经飘然的做起了皇帝梦。去年五月他改襄阳为襄京,定国号“新顺”。十月初六,破潼关,十一日,进西安,定国号为“大顺”。一个月后,李自成又特意回米脂祭祖。
  在李自成去米脂祭祖的路上,李自成终于得到已经刻印好的“甲申历”,看着这份历书,李自成自然是十分高兴,竟然不顾鞍马劳顿,在灯下从头到尾翻阅一遍。他望着黄纸书笺《大顺钦颁永昌元年甲申岁皇历》一行红字,一种初掌皇权的喜悦和兴奋之情,充满心头,不觉为之陶醉。
  “是时候,把这份历书颁布天下了……”
  李自成不禁喃喃自自语道。
  每年冬季用皇帝的名义颁布历书,俗称皇历。一国之内颁布皇历是皇帝的特权,同样也是皇权的象征。尽管李自成暂时还未称帝,实际上却是皇帝的身份,只欠正式登极罢了。
  “可要是有人质疑怎么办?”
  盯着这本皇历,李自成又自言自语道。
  “那就尽快打下京城,在京城登极!登极做皇帝!”
  又一次,李自成嘿嘿的笑了起来,当年从驿站下岗的时候,什么时候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啊!
  老李家居然出了一个皇帝了!
  米脂的乡亲们肯定想不到吧!老李家居然能出了皇帝!
  这可真是老坟头上长蒿子啊!
  ……
  当李自成得意洋洋的从米脂回到长安时,刘宗敏、宋献策等官员将领,迎接在长安百里之外,当面奏报了朝廷的各种大事,毕竟,这段时间各路大规模的和小规模的军事活动仍在进行,而且诸如征逸才,举贤能,定服色,改官制这样的事情同样也在进行,这些事情尽管都通过快马禀报了他,但总还是要当面奏报的。
  作为李自成的丞相,宋献策确实极为小心。
  至于田见秀则率领地位较高的文武群臣,都到三十里以外接驾。其余文武官员和士绅,也有千人以上,也跪在城外接驾。那怕就是还没有当上皇帝,这皇帝的排场总算是显了出来。
  骑着辽东的高头大马,李自成徐徐而行。前边有从秦王府缴来的仪仗与器乐作前导,有宫女持金质香炉烧着檀香引路,一时间香烟氤氲,有如仙境。还有一个披甲武士骑着马,擎着把黄伞,走在他的前面。通往皇宫的路上铺着黄沙。
  至于沿街也净了街。当然也有百姓跪在街边,伏身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那怕这是冒牌的皇帝,可一样能杀头。
  对着这种隆重接驾的情形,李自成的内心颇为感叹,十几年前,他那曾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他甚至又想起进洛阳时的情况,当时也算是威风了,但怎么能和今天的气派相比呢?
  今日这般景象,应该就是书里头写着“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