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武年间,仅分属南京五府的南京卫所共计三十二卫、二所,可建奴入寇,进犯南京时,三十二卫召集到多少兵马?军户逃亡了,可是他们的地呢?那些地的子粒粮呢?兵能逃,地总动不了吧!你告诉我,地在那里!”
答案张亮当然知道,这天底下谁不知道那些地在什么地方,可是谁敢说。
朱国强冷哼道:
“军户逃亡了不假,可是地仍然在那!你告诉我地在哪里?”
张亮当然知道,那些地在那里,那些地在卫所的军官手里,他们根本就不需为了逃避田赋变卖,军户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是免差役!古代社会最繁重的从来不是田赋,而差役,在明代役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最常见的差役是什么?
地方每年兴修水利、修葺道路官厅城墙、官粮解运,这都是最寻常的差役。基本上一个成年劳力,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无偿的给官府干活,直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后,将差役折成银钱,如此才让百姓免除了差役之苦。
不过,军户是不需要服差役的。尽管军田需要交两斗的子粒粮,但是军田却不需要交纳田赋,而且也没有三饷以及其它地方苛捐杂税的附加,当子粒粮被侵吞之后,全国亿万亩的军田根本就是“无粮白地”。也正因如此,有明一代土地市场上的抢手货,从来都是军田。
“无粮白地”谁不喜欢?
别说是像侯方域侯家那样的卫所军官,就是地方士绅也喜欢这样的“无粮白地”啊!
现在那些土地绝大多数都属于士绅化的卫所军官和地方士绅,能拥有自己军田的军户,顶多只有三四成左右。
因为涉及面广,所以张亮自然才显得有些为难,不过仍然禀报道:
“殿下,这些地现在大都为他人侵占。”
“为他人侵占?军田是国家用来养兵的,谁侵占了就形同于造反,我倒想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侵占养兵的军田,朝廷用兵要银子,要军粮,本将军的十几万大军,就不需要军饷、军粮!”
朱国强冷冰冰地说道:
“张亮,我令你在春耕前,将南直隶的军田全部清查一遍!各卫所按照以往朝廷定下的分田亩数清理!对比册上存户,逃亡军户的地也全部充公!要若是过了春耕还未清查完成,本将军就会派兵去清查!”
对于朱国强来说,他现在就是要把国初的军田都收回来,将军田赏赐给军人,重新建立新的卫所制,他不需要军田提供粮食,他需要的一大批有恒产有恒心的职业军人,需要用军田去笼络军士的心思。甚至,用军田去培育出一个文官之外的群体——武勋军人团体,他们或许不像勋臣那样有显赫的地位,但是上百万军功小地主,会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截然不同于文官群体的,效忠于皇帝的群体。
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思,而在另一方面,这只是开始!
闻言,张亮只觉得后背冷汗直冒,派兵去清查,结果会是什么?
自然是人头滚滚!
可清查田地又怎么可能是那么好查的。
查地好查,可问题在于,查出那些地后,那些土地地实际拥有者们——士绅和卫所军官会怎么做?
经过建奴入寇以及流寇横行的江北还好,那里现在十室九空,别说是卫所的军田,就是许多民田,那也是搁荒在那成了无主之地,可是在南京,在江南可不是这样啊!
那些地都好生生的搁在那些人的手里!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大将军这样做,要得罪很多人啊,整个江南的士绅权贵可都会被得罪的。
作为四川人的张亮却完全被大将军为国为民的举动给感动了,不过感动归感动,但他心里却知道,这件事几乎等于自寻死路。
况且大将军没有权力要求他去办这件事啊。但是张亮却没有拒绝,他希望借大将军之威去整顿一下军田,哪怕只是一部分。
于是张亮小声道:
“大将军,您可记得崇祯七年凤阳卫指挥使侯定国一事?”
崇祯七年,凤阳卫指挥使侯定国依仗守备太监杨泽之势,欺压军户,军户士兵们在临淮西关村将侯定国杀死,然后投奔流寇,一个月后转头就帮流寇攻下了凤阳。
张亮这是想用侯定国的事情提醒自己,不要把卫所里的人逼的太甚,那样说不定会让他们投敌。
朱国强冷笑道。
“我倒想瞧瞧是我的刀子硬,还是他们的脖子硬!张巡抚,我听说我来南京时,有人说‘杀神’来了,要是我不杀人,岂不是愧对这个名声!”
闻言张亮暗吸了口凉气,心想这位大将军是铁了心的收拾军田了,想想这位爷做过的那些事,他可真不是在开玩笑。
杀人……于他来说,不过只是杀鸡而已!
张亮现在甚至在猜测,大将军或许就是想借此杀鸡儆猴,再给江南士林一个下马威。
张亮离开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安排清查官员和衙役,同时他修书数份分别送给一些知交好友,让他们做好准备,把自家的军田让出来,别变大将军手里的“鸡”,别人杀人还讲个规矩,可这位大将军杀人,从来不讲规矩,别被人弄死了,连个哭的地方都没有!
朱国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现在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为将来打下基础,这是基础是实打实的控制。
眼下江南或许在朱国强的控制之中,但是这个盘子有些烫手,不控制,特别是当地的士绅,他们是否臣服于自己,这关系到将来大明的长治久安。一旦他对整个江南官绅动刀子,他们是否会强烈的反扑,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朱国强完全可以想象到,一旦自己对他们动手的话,各地的士绅转脸就会背叛他,他们甚至会投向流寇。
因此,朱国强只能先从卫所开始,借着整顿卫所,一步步的把刀子架到他们脖子上。毕竟,卫所世袭军官士绅一直游离于江南士绅之外,进而温水煮青蛙,彻底掌控江南。
先解决一些人问题,再解决另一批人的问题。朱国强清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做,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先拿这群人开刀,等到刀子磨快了,再对其他人下手,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521章 民变骤起
昏暗的烛光在房间里摇曳着,置身于房中的众人,无不是长吁短叹状,面色中尽是惶恐不安状。
怎么办?
自从得知官府清量军田后,无论是百年前就已经士绅化的卫所军官,还是那些名下有军田的地方士绅,无不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模样。
没办法,搁过去他们或许敢对抗,可现在要清田的不是其它人,正是那个杀神啊!
过去他们敢对抗是因为朝廷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可这位爷却是……真的敢杀人啊!
“诸位,大家还得出个主意,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啊!”
“怎么办,凉办,还田是死,不还也是死,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朱慈颖就根本没想过给咱们活路,要是任由他把田夺走了,咱们可真就是生不如死了!”
“可他是真敢杀人啊!上次他在南京……”
“哼哼,百多个官,几十个勋贵他敢杀,可要是民变呢?”
在昏暗的阴影中,突然有人探出身子,冷哼道。
“我就不相信他能把所有的老百姓都杀了!”
说话的李培昆不仅是世袭的指挥使,而且还是魏国公家的姻亲,虽说魏国公被那位大将军杀于太祖陵,甚至以其降虏事鞑,背弃大明为由请旨废了魏国公等南京勋臣的爵位,但是李家还是那个家有良田万亩的李家。
作为指挥使的李家甚至比许多士绅更阔绰,毕竟,寻常士绅还要靠官职功名来免赋免役,可军田却都是不需要交纳田赋、三饷等苛捐杂税的“无粮白地”,至于子粒粮……不知多少年前,为避免军户逃亡约定俗成不交了——一直拖欠着,隔三岔五的赦免。
算起来,大明对士绅不错,对军户更是“好极”了,可这个“好极”的好处,全落到像李家这样的狗才肚子里了,至于军户,从来没有受益。
种惯了无粮白地的他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保住自家的钱财,他们当然会孤注一掷。
“李兄想要如何应付?”
过去,如果有人要清查土地,他们都是让人闹上一闹,军官们闹,军户们也闹!最后闹得不可收拾,只能不了了之。
“还和过去一样?”
李培昆冷笑道:
“当然不行,我们要是亲自出面去闹,指不定正中其下怀,这次咱们就退到后面去,让那些军户佃农去闹!南直隶几十万、上百万佃农闹起来,我还就不相信了,他朱慈颖敢动刀杀人!”
“对,对,这可是几十万,上百万人啊!他还真敢全杀了不成?”
“就是,就是,还是李兄有见识。”
“依我来看,要闹就要同时发动,各卫各所同时发难,如此一来,即便是他有意弹压,这三千兵马也不过就是杯水车薪……”
“对,只要闹了起来,到时候京城朝廷那边必定也会有所动作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发生民变,无论是否有理,朝廷往往都会站在百姓的一边,搁大明恶吏激起民变又岂止百起,大多数时候,闹事的士子百姓往往是屁事没有,有事的都是官员。
正因如此,他们才决定要试一试。
“法不责众,这次咱们非得给他上上课,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不是咱们的厉害,是让他知道百姓的厉害!”
“对,要让他知道什么是民意不可辱!”
众人谈妥了之后,在李培昆的示意下开始了吃喝玩乐,乐人伶人们又也开始了表演起了舞蹈,一时间这厅中尽是一片歌舞升平……
……
王林是应天巡抚衙门里的从吏,他虽然不是什么恶吏,可也不是什么清吏。他最大的优点,能分得清轻重,就像巡抚在衙门里告诉大家大将军要清田时,他就对手下吏员叮嘱道——大将军会杀人。
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大将军会杀人!
南直隶谁人不知,即便是直到现在,王林都记得被凌迟处死的侯公子,还有那些被砍了脑袋的尚书,被乱刀分尸的勋贵。
杀勋贵杀文官就像杀小鸡似的,杀他们……那还不就是踩死只蚂蚁?
得,认真办差吧!
在随后的几天里,没有丝毫的犹豫,王林一直领着差役拿着早年间的鱼鳞册,开始清量起了军田,虽然当年大块的军田早就被分割成了零碎的散田,可是河道、桥梁之类的地标并没有改变。
不过只是三天的功夫,他就已经清量出了几万亩军田,成绩着实斐然。甚至还被巡抚大人口头表扬了一番。
“老刘头,今个大伙再辛苦一些,争取清划出五千亩地来,抚台昨天说大将军对咱们的进度很满意,等清田完成后,赏赐肯定少不了咱们的……”
就在这时,突然,一旁的差役惊喊道。
“王先生,你看那边……”
抬头一看,只见官道尽头乌央央的过来一阵人,足足有上千人之多,瞧那打扮显然都是庄子里的百姓。
“我的娘来,他们这是想要干啥?”
瞧着这些拿着棍棒、锄头、铁叉之类农具的百姓,差役们虽然心里有些发毛,可却并没有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