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们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投靠新朝,报效新君,为大顺尽一份力的时候,可不曾想大顺朝却把他们都关进了牢里。
  当他们刚被人从家里锁走时,他们还在心里寻思着,是不是君父有诏。于是无不是欢天喜地的换上一身新衣,好给君父留个好印象,可不曾想等待他们却是大狱!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是新君在考验他们,毕竟他们是前朝的旧吏,现在想要在新朝得到任用,总得经过一番磨炼嘛!
  况且,对于诏狱他们早就习惯了啊,原来给大明朝当官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主动的、千方百计的把自己送进锦衣卫的诏狱,为什么?因为这样可以名扬四海啊,可以直谏而名声大振啊!
  关进锦衣卫的诏狱,这是好事啊!
  大明朝的文官,在诏狱里面进进出出是常有的事,不仅是常事,而且还是好事。毕竟诏狱在大部分时候都是装个样子,压根谈上凶残,除非得了皇帝的严令,锦衣卫才会下狠手。
  可问题是大顺朝不是大明朝,李自成手下的那些流寇人下起手来从来不问轻重,把人拷死,那是再正常不过,即便是不拷死,也得去半条命啊!
  这倒霉催的,难不成大顺朝就不要人治理天下了吗?
  或者说,这就是古人说的“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现在是皇帝在考验他们?
  可有这样的考验吗?
  这不是考验,而是拷掠啊!
  对于耳边的哭喊声、祈求声,骆养性一副充耳不闻的模样,他连亲兄弟都能拷,况且是这些人?
  终于走到关押陈演的牢房!
  隔着牢门,能看到这位先帝口中“死有余辜”的大明前首辅,他还好好的活着。不过人却遭不少罪,李自成并没有念当初他入晋时,先帝与群臣本欲调辽兵入关抵抗,全靠陈演力排众议,导致未能调边军入关,进而直接导致大明亡国的“奇功”,反倒因为他当过首辅,点名让他掏十万两银子。
  掏不出银子?
  好办!
  大刑侍候吧!
  对其它人,骆养性或许还心存一丝愧疚,但对陈演,他是那个恨啊!要不是陈演误国,大明又何至于亡国,大家伙又怎么可能遭这样的大罪,得报复!
  于是乎现在陈演手也断了脚也折了,身上也上了烙铁,不过,伤口已经包扎好了,而且处理的还很干净,为啥对他这么好!
  侍候好了,才能继续用刑,才能继续让他老人家受罪啊!
  对于身处大牢中的陈演来说,这会他所能感受到的只有一阵阵钻心的疼痛。
  当然,还有悔恨!
  无边的悔恨,要是当初同意调辽兵入关多好!
  那怕就是当初逃出京的话,又何至于如此啊!
  这罪受的……
  “陈阁老,陈阁老……”骆养性的声音传来时,接着就是牢门被打开的声音。
  陈演扭头看去,就见骆养性走进来了。
  “都督来了,小老儿,不,不能起身迎接,还请都督莫怪。”
  “阁老,客气了,还痛吗?我一会吩咐人给您老换药,哎……”
  骆养性叹气时,陈演说道。
  “这几日多亏了都督关照,要不然小老儿这命肯定就丢在这里了,不知道……”陈演满怀希望地问骆养性。
  “家里,可,可借到钱了?”
  面对大顺的拷掠,他早就已经倾其所有,交出了全部的家当,可就那还不到五两银子!但是刘宗敏要的是十万两银子。
  没有银子就没有命啊!这银子只能去借了!
  “哎……”
  骆养性的叹息,让陈演一脸的希望顿时烟消云散,然后又巴巴望着他。
  “骆都督,您一定得救救老夫……老夫只要能出去,一定有办法筹集到余下的银子,请都督救小老儿一救啊!”
  骆养性叹了口气:
  “阁老……这,这……哎,不是我不想放你出去,实在是不敢放您出去呀!”
  骆养性苦着脸说道。
  “您不是不知道那些人一个个可都是真老虎,他们说杀人就杀人,绝对不带一点含糊,我要是把您老给放了出去,估计这边放人那边我这脑袋也就掉了,有我在,您老还能过得舒服一些,要是换成那些人,就不管这三七二十一了。”
  “对,对!这几天可真亏了您照顾了。”
  陈演苦着脸,要不是骆养性照顾着,估计自己这条性命早就搁在这儿了,其实说实话,有时候陈演都想,还不如死了算了。至少这样就不用遭罪了。
  哎,可是他真的没有这个勇气啊。
  “这样,骆都督,您让人给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带个信,让他务必想办法凑够银子,这里我是一天都不想待下去了。”
  “行!”
  骆养性道,
  “阁老放心,只要您老的家人把银子送过来,那就没事儿了。”
  如果送不来……骆养性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真老虎,而且都是诗人不吐骨头的真老虎。他们一个个的都睁着眼睛在那里盯着银子呢。
  要是没有了银子,估计这性命可就真没了。可哪怕眼前的这位陈哥喽,真的把银子给拿过来,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两说。
  毕竟这阵子骆养性可是没少见那些哪怕是掏了银子到最后连性命都没保住的人。
  哎,现在想想还是先帝爷好呀。据说先帝有点儿脾气。相比下来,仙帝不过就是只纸老虎罢了。
  很多时候也就是吓唬吓唬人。可这些人哪?
  哎……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啊。


第558章 乱世人不如狗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其实,这个世界上又那有那么多早知道。
  如陈演之流如此,对于身处井陉县城内的前井陉知县赵德林以及本地的士绅来说未尝不是如此。
  尽管京城的拷掠之后并没有传到这里,可是井陉城里的人们还是得知了京城正在拷掠的消息,毕竟,每天都有从京城逃出来的人把那里的消息带给大家。在人们的口中,京城简单就成了人间地狱,顺军在京城非但拷掠勋臣官绅,还奸淫掳掠无恶不做。
  这些暴行着实吓倒了众人。
  在众人被吓到的同时,他们的心思一个个的都活泛了起来。
  “李兄,现在陛下领兵驻于沧州,距离咱们井陉不过只有百里,朝廷大军随时都会杀来,我等可要尽早弃暗投明啊!”
  井陉城内,一身书生打扮的赵德林,在城内李府劝说着李三权,李家是本地有名的显绅,当时李自成得了固关,身为知县的赵德林邀请井陉本地乡绅商量守城一事时,也就是他主张投降。
  当时投降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全城父老的性命。
  那么今天呢?
  也是全城父老的性命啊!
  当然,这都是借口,实际上不过只是为了保住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已,至于其他的平头百姓不过只是顺便救一救而已。
  见李三权沉默不语,赵德林便加重语气说道。
  “李兄,监国擅长用兵,可不是先帝所能相比,这李贼看似势大,可又焉能敌得过陛下以举国之兵来袭?”
  “是啊,李兄,监国自济南起兵以来,数年来先灭东虏后诛献贼,今天又以举国之兵讨伐闯贼,闯贼灭亡也不过只是朝夕之间,我等当时众贼是迫不得已,现在理应归顺大明啊!”
  “李老弟,那闯贼看似势大,又岂能比得上东虏,当年东虏多厉害都不是陛下的对后,那闯贼哪里经得住官军的打击,只要监国挥师北上,即便是李自成坐守坚城,又怎么样?这天下,可还是大明的天下,人心在大明,气数在大明啊!”
  面对沉默不语的李三权,众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着,之所以会这么劝,是因为他们的计划需要李三权配合。
  井陉城里并不是只有一个大顺派来的知县,还有几百顺军,虽然他们这些人家能聚集几千家丁、佃户,可那可是几百身经百战的顺军,想想都有点头皮发麻。
  所以,他们才想让李三权出面,把知县以及贼军头目请来,然后来个鸿门宴。
  “可是,可是小女……”
  李三权犹豫道。
  他女儿是土门关顺将的妻子……当然,这不是他愿意的,那个吴将军在驻扎土门关时,得知李三权的女儿模样生得极为漂亮后,就派人上门提亲,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虽然知道对方是贼,可他那里敢拒绝,最后只得献出了女儿,以保住了若大的家业。不过这也让大顺委任的罗知县以及顺军对他极为客气,动辄称他“李公”。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就是命!”有人开口说道,
  “要是李兄执迷不悟的话,将来朝廷大军杀来,追究起来,勾结闯贼可是要杀头的。”
  众人连哄带吓的,让李三权终于下令了决心,然后说道。
  “那,那就全由几位仁兄作主吧……”
  就在井陉城里的前知县和士绅们摆起了鸿门宴的功夫,在真定府城内,这里那些穿着蓝衣头戴毡帽的兵丁和往常一样,在入夜后,便在军营里安然睡下了,说是军营,可实际上不过就是孔庙。这些顺军是李自成北上时留下来镇守真定的,不过只有五六百人,进城后就直接驻进了孔庙。
  兴许是因为大顺已经夺了天下,上至官长下至兵丁,都没有什么警惕性,甚至就连营门口的哨兵,也是拄着长枪打着磕睡,至于官长……这会恐怕不知道睡在那家青楼姑娘的肚皮上。
  就在哨兵打着磕睡的时候,远处过来十几人,因为这些人穿着蓝衣毡帽的关系,所以也没有引起哨兵的疑心。在他们靠近时,哨兵冲着他们刚想开口,就眼光一道寒光闪过,脑袋就被马背上的人给砍掉了。旁边的哨兵还没反应过来,也被人捂着嘴接连捅了几刀。
  “动手!”
  骑在马背上的许明昆沉声喝道,他是大明的进士,在得知陛下领着北伐大军已经抵达沧州兵,就与友人商量着怎么样夺回真定城。
  盘算了几天,总算是定下了计划。在他的一声令下,就有家仆堆着几辆大车进了孔庙,一进孔庙,他们就把车上的柴草悄悄的堆放在门边,从主殿到侧房都堆了至少一车柴草。
  “把门锁上!”
  在家丁们小心翼翼的锁上门的同时,许明昆冲着主殿默默言语道。
  “至圣先师赎罪,学生今日为杀贼行此下策,待到贼除尽时,再重建文庙……”
  请罪之后,他沉声喝道。
  “点火!”
  几十个火把投进了柴草堆上,倒着火油的柴草堆见火既燃,一时间烈焰腾起,瞬间就把门窗给堵住了。
  直到烈火烧到房顶上的时候,房屋的顺军才发现不对。
  “走水啦,快,快……”
  “着火了,快出去……门怎么锁上了……”
  ……
  烈焰中,房屋里到处都是哭喊声、尖叫声,而在院子里站着的许明昆则手持倭刀,与家仆盯着烈焰中,防备着有人从火中闯出来。
  可身陷烈焰中的顺军,根本来不及逃走,大火很快就吞噬了孔庙,在火焰映亮半边天的同时,在附近的知府衙门里,林之南看着眼前持刀持棍衙役,他似乎明白了。
  “你们是要取我性命吧!”
  林之南是陕西士子,多年来屡试不第,这也是他投奔大顺的原因,至少能谋一个出身,被委任为真定知府时,他甚至有种置身梦中的感觉,虽然没有金榜题名,可却也是光耀门楣了!
  往后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