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盯着天上的太阳,躺在倒塌的砖块上,李自成的神情显得有些绝望,他设想过种种可能,可能死在乱军之中,可能死在叛徒的手里,也可能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下场。
  “想我李自成英雄一世,居然落得这步田地,实在是……造化弄人啊!”
  长叹一声,李自成就这样躺在这里,又饿又渴的他越来越绝望,就在这时,他听到远处的山路上似乎有人在说话,分明有人经过这片山路,而且说话声渐渐多起来,还有互相呼唤的声音,显然有不少人。
  现在怎么办?
  要不然就喊上一嗓子?
  可万一喊来了人,是兵丁或者他们认出自己来,那难不是自投罗网?可要是不喊的话,那岂不是要在这里活活的饿死、渴死?
  怎么办?
  在心内焦急不已的时候,那边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五月初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即便是在山里头,也觉得太阳毒热。李自成身上的湿衣服很快就被晒干了,又热又渴的他,加上饥肠辘辘,只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就要死在这里了。
  已经到了绝境的李自成不禁轻叹道:
  “这当真是天欲亡我大顺啊!”
  正在心生绝望的时候,忽然他又听到远处传来了伐木声,而且声音越来越近。后来声音似乎又停了,也不知道那樵夫有没有看见他。
  就这样反复几次后,又饥又渴的李自成最后居然矇矇眬眬地睡着了。只不过,李自成并不知道的是,那个樵夫确实看到了他,看到了他系在一旁的马,那人只以为李自成是在睡觉,倒也没有惊动他,而是直接回了寨子,将此事禀报给了乡勇,这几天,朝廷的海捕文书早就下来了——抓获流贼头目者,一率重赏。
  于是绰号王老六的乡勇头目,在得知道了这件事后,就率领寨子里一群年轻力壮的乡勇,手执刀枪棍棒,赶了过来。当这些乡勇朝着山神庙赶来的时候,被压在房梁下的李自成仍然在沉睡中,这会他甚至还在那做着一个梦。在梦里头他似乎是在京城中,就是进京城的那一天,那天他得意洋洋的进了京,周围尽是明朝的降官,将军们都簇拥在他的身边,那一天他是何等的得意,那一天……
  可突然所有的人马都消失了。
  那些降官们不见了,跟在他身后的将士也跟着消失了。不知道是谁在那对他大喊道:
  “陛下,陛下敌兵荒马来了!”
  从梦中惊醒的他,猛的睁开双眼,在睁开的瞬间,只看到面前就站着一个人,那人手中提着刀。
  “啊!”
  就在李自成惊叫着想要抽刀躲避时,那人冲着他就是一刀砍下。
  那人的刀法虽然一般,可被压在房梁下的李自成根本就无处躲藏,肩膀上挨了一刀的李自成吃痛叫一声,睁开怒目道:
  “你这是狗杂种,有种放开老……”
  不等他的话声落下,那人的刀又砍了下来,这一刀直直的砍到了李自成的脖颈,血喷了出来,可能是因为力气不够,也可能是刀子不够锋利,头却没有砍掉,受了重伤的李自成躺在地上,一双眼睛充满了绝望……
  好不容易砍下这人的脑袋,王老六大声喊道。
  “大家都不准靠近!这贼人瞧着不简单,可能是个大头目。谁要敢随便贼人的东西,我王老六决不答应!”
  头目发了话,大家伙自然不敢再说什么,于是王老六就把像贼人的东西都一一清点了出来,甚至还找到了一件龙袍,而在马褡里还找到了一些金锭以及小银块子,王老六没敢把银子全都拿出来,只是摸了一摸,然后随手拿出来一小部分,分给几个亲信的人,对他们说道:
  “今天我杀死的这个人,绝不是个小头目,一定是大头目,可能还是很大的大头目。你们瞧这龙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穿的,今天咱们杀死了一个大大的人物!”
  有人激动地问道:
  “是不是李闯贼?”
  “可不是,要是李闯的话,咱们王家寨可就发达了!”
  立即有人摇头道。
  “绝不可能!那李闯绝不会一个人落单,让咱们拾了便宜。”
  也有人说:
  “那是因为他打了败仗啊!”
  又有人立刻反对道。
  “像李闯这样人,都当上了天子,那就只当了几天,打了败仗,身边也一定还有亲兵武将大内侍卫跟着,绝不能一个人走路的?不过这人瞧着也不简单,他肯定是个大头目!但是绝不是李闯那贼头。”
  “管他是不是哪,六叔,咱们直接把他的脑袋给官府送去,官府那边不是说了嘛,缴得金银一率都归义民百姓,要是大头目,指不定还能换上千把几百两银子哪!”
  “就是,六叔,送官府去!”
  于是乎,一阵人等便欢呼着提着这贼人的脑袋去了出了破庙,沿着山路朝着山外走去。任由那具无首的尸身就那么暴尸荒野……


第610章 天有下雨,娘要嫁人
  接连几天,李过都处于极度的紧张之中,皇上被困保定之初,他并不担心,因为这是皇上的计划,可很快消息就对大顺越来越不利了。
  在得知皇帝突围的消息时,他同样接到了皇帝的诏书——令他立即领兵离开京城。
  京城守不住了!
  可问题是留守京城的这么多人马,又岂是想撤就能撤走的,撤下去总需要时间。
  一天,两天……
  在接下来的两天之中,李过时而在院中徘徊,等候着随时还有重要事情向他禀报请示。很快,他也接到了陈永福从太原来的十万火急。军情上说,山西情况很不稳,各地已经有了叛乱不说,就连同大同的姜瓖也不可靠,谣言说他准备重归明朝,而许多地方原来投降的官吏士绅和躲起来的官吏士绅如今纷纷图谋叛变。军情中也提到了周遇吉的兵马正在山西四处攻城掠地,太原现在兵力缺乏,难以抵挡明军的进攻。
  山西的情况恶劣的超出他的想象,就在李过犹豫着接下来怎么办时,随即他又接到禀报,说是明军在保定正在抓紧时间围攻大顺官军,而且吴三桂已经开始向京城进兵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丞相孙可为又一次催促他赶快出城,在皇上突围时孙可为坠马受伤,与皇上失去了联系,然后他就只身一人逃到了京城。
  “亳侯,再不走就来不急了!”
  李过答道:
  “丞相,你看到山西那边过来的军情了吗?山西局势不靖,降官都有异心,即便是撤到大同,万一大同那边归明的话,咱们可就是自投罗网了……”
  不等李过说完,孙可为就急声说道:
  “亳侯糊涂!”
  孙可为接着说:
  “要不是他姓姜了降了咱们,咱们也不会顺顺当的进京城,他现在降明,明朝那怕暂时不杀他,以后还是会杀他,会用他的脑袋安抚天下,毕竟,是他害死了崇祯,他朱慈颖总是要给天下一个交待的,他降明……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即便是他有这个心,等咱们到了大同,再和他晓以厉害也来得急,可要是咱们不走,万一明军打过来,可就前功尽弃了!请亳侯不要再耽误了,此刻就出城吧。”
  丞相这么一劝,心知已经没有时间再耽误下去的李过,立即吩咐了下去。
  出了府门,他的亲军站满府外的空地,李来亨也在那里等着。
  “爹,孩儿已经命人在皇宫里到处都放了柴火,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把这皇宫都点了,连个渣都不会给明朝留下来!”
  李过没有说话,而是直接骑上马向午门走去。
  “爹,该下令放火了!”
  儿子的话,让李过勒住了马缰,他回头朝着皇宫的方向看去,那边的皇极殿下边的放着柴草,只要点上一把火,皇极殿就会立即全给点着了。而且其它的宫殿包括后宫也都堆满了柴火,那边肯定也是火光通天,非但宫里如此,就连午门城楼同样也是,承天门那边也是。
  只要他一声令下,势必是火光通天,一片通红。
  按照皇上的旨意,像大顺门那样的地方也要放火了。而且城中许多地方都放火了。内城外城需要放火的地方足足的数百处,一旦大火起来了,天上的云彩被大火映得通红。
  即便是现在对于这个命令极为抵触的李过,似乎看到了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大火腾空而起,全城尽为赤地的一幕,他甚至感觉自己听见火光下边有许多人的哭声、叫声和奔跑声。他的心中猛一沉重,忽然闷声说道:
  “何必要放火呢?”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后,李过又说道。
  “命令他们都撤下来,不要点火,当初崇祯都知道不烧宫殿,不劳苦天下的百姓,咱们……咱们不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况且,咱们把京城的百姓祸害的不轻,不能再把人家的家也给烧了!”
  想着这段时间被祸害的京城百姓,李过的内心充斥着后悔的情绪。
  “可,可这是皇上的旨意!”
  “皇上……皇上就没有错的时候吗?”
  李过闷哼道。
  “传令下去,不得放火!”
  说罢,李过就骑马朝着城外赶去,他一边骑马,一边心想着,皇上,皇上也有错的时候啊,当初真不该匆匆忙忙来到京城。其实在长安没有动身的时候,他们也曾建议,劝皇上先把河南、关中各地都治理好,让士民休养生息个一年半载,等到各地全都巩固了,再北伐不迟。
  可是那时候大家都把事情想得太容易了,没有想到吴三桂的关宁军比内地的官军厉害,也没想到朱慈颖的辽东兵会更厉害。更没想到京城会不得不丢掉,各处也会纷纷叛乱,真是吃了大意的亏!
  要是当时能把事情多想一想,又何至于会有今日呢?
  这时天色开始亮了,他清楚地看到京城的街景,看着即将离开的京城。他不禁长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这次离开京城,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叹罢,他便在亲军的护卫中策马出了城门,径直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在李过率领着近十万顺军官兵离开京城的同时,一众明朝降官,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这下子总不用再受大顺军,不,受流贼的拷掠了,他们是真的烤啊!
  于是乎这群原本投降李自成的官僚,无不是欢天喜地的自动地走出来,以五城御史的名义维持城中秩序,等待监国的兵马到来。同时又在城中到处搜捕“余贼”。而京中士民们也都在盼望监国大军速来,拥立监国登基。
  在万众期待之中,保定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保定的顽抗的流贼在得知李自成逃窜后,军心纷乱下,十数万残军败将不战自溃,纷纷弃械投降。
  在保定的胜局已定后,朱国强便领兵万余人北上京城,在抵达天津卫时,在即将诏见吴三桂时,那边有从保定过来的快骑传来了最新的军情:
  “监国。刚刚从南京传来的八百里加急。一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哦?好消息是什么?”
  朱国强眉头一皱问道。
  “回监国,李自成在逃窜的路上已经为义民斩杀。”
  虽然早就知道李自成绝对逃不了多久。但这个消息传来时,众人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欢喜的表情。顾炎武更是就激动的跪地朝叩拜起来:
  “老天保佑!祖宗保佑啊!”
  相比于其他人的激动,朱国强却依旧显得十分镇定。
  李自成居然死了。
  而且历史在这个地方发生了某种巧合,他并不是死在官军的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