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老天爷!
  大家伙怎么就被猪油蒙了心,忘了这茬了!
  不对,上次在南京,签字投降的不过只有区区几十人。杀了也就杀了,可,可现在却不一样,京城当了大顺官的可不止一两百位啊!
  他总不能杀尽京中的文官吗?
  那怕就是李自成,也没这么狠吧!
  就在他们的心里冒这个念头时,只见那位爷丢出一本小册子,冷哼道。
  “来人,照册中点名,但凡降官儿,不论官职大小,一个不留!通通砍了!”
  此言一出,周围官员百姓无不是满面惊色,而跟在监国身后的文官队伍里的李建泰,急急跑出来劝阻道。
  “监国息怒,监国息怒啊,这,这他们虽曾降贼,可,可却也是迫于无奈。如此杀伐,只恐怕会导致江山不稳,社稷动荡啊……”
  李建泰可是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年初李贼兵犯太原时,崇祯皇帝要亲自督师,大臣们自然反对,其实,崇祯倒也不是想亲自督师,只不过是希望有人站出来替他去罢了。可朝中诸臣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替君分忧。最后也就是李建泰站了出来,慷慨陈词,表示愿意替皇上出京督师,保卫北京。
  说起来,在那种形势下,能主动站出来为君忧也着实不易了,与历史上不同,这次他没有在保定坐困,而是与保定知府、总兵马岱等人,奉监国命撤到了河间,与监国汇合后,继续做起了他的东阁大学士。而不用在历史上那样,在保定自杀未成,降了顺,然后又随响应姜瓖起义,后事败被满清擒杀。
  现在他站出来为京中诸官说话,倒也简单,是想让监国安抚人心,不要学李自成,在他的心里,大明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这些人有罪,将来慢慢的杀就是了,到时候,陛下您没借口,臣都能帮你找出借口来。
  想杀人,还怕没借口嘛?
  李建泰的话让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社稷动荡,孤倒要看看,杀了这些降官后,天下的臣民是准备如何动荡孤的江山,江南动荡,孤便迁都南京,如何!”
  迁都!
  众人顿时又被吓了一跳,监国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怎么又扯到迁都上了?
  迁都和杀官有什么关系……我的天,这位爷是要坐阵江南,瞧着那些人谁敢乱,谁敢乱,他就亲自动手杀啊!
  这是铁了心思要杀人……杀官啊!
  在众人如丧考妣的愣在那不知所以时,只听到监国喝吼道。
  “把这些降官通通杀了,流其九族,孤非得要让天下人知道,不忠不义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不忠不义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血!
  随着一声令下,如虎似狼的官兵念着名字将一众勋臣官员拖了出来,在他们的哭喊声中锋利的刀锋砍下,人头落地、血雾喷溅……
  鲜血的血液喷溅于地,染红了地上的黄土。
  干涸的土壤吮吸着腥红的血液,一具具无头的尸身被弃于官道,而人头则被高高的悬挂在城门上。
  乌鸦与秃鹫在空中盘旋着,鸣叫着,它们不时的会落地叼食着地上的血肉。
  这一天,整个京城为之一震!
  这位爷会杀人!
  而且敢杀人!
  数百个京官的人头落地,对于朱国强来说,不过只是进京时的一点插曲而言,待到最后一个“从逆名册”上的人头落地后,朱国强朝着京城看了眼,然后哼道。
  “进城!”
  甚至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剩下的京官……
  就这样一众人浩浩荡荡的进了京城,一路直奔皇宫!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承天门,这里是皇城的正门,广场东西两侧基本上是按照“文东武西”的布局分布着各中央机关。看着远处那个与后世截然不同的“城门楼”,朱国强足足沉默了好一会。
  一旁的宋学朱见状,便说道,
  “臣听说,李贼曾下令着贼首李过焚烧皇城以及各部衙门、城门箭楼,不过被李过回绝了,李过说不能为泄私愤,而让百姓负累重修皇城……”
  “嗯……”
  略微点了点头,朱国强心想着,这个李过倒还有几分体恤百姓的心思。
  就这一点来说,他倒是比李自成强多了。暂时放他一条生路倒也无妨。
  其实倒也不是暂时放她一条生路,而是因为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牵绊的自己。
  终于从承天门进入了皇城,看着与记忆中的故宫截然不同的皇宫,朱国强的神情显得有些异样,不是因为自己即将成为这座皇城的主人,而是因为另一个世界所看到的,都是被满清篡改的。仅仅只是史书,甚至包括这些建筑。
  现在自己却能够重新看到这一切,无疑是幸运的,但是到底是谁导致了满清毁灭了一切呢?
  仅仅只是满清吗?
  当然不仅仅是他们,如果当初没有这些京官儿投奔满清的话,满清又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夺取天下。
  这些京官投奔满清,或许是和李自成的拷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人的心中压根儿就没有家国天下,对于他们来说,永远只有个人的利益。
  其实这样的人又何止那些京官。京官中有这样的败类,可有那么一些人,却比这些降贼的京官更为可恨。
  那些人就是晋商!
  明末伴随着后金的崛起以及他们与大明之间的战争,山西的商人们嗅到了其中的利益。当时,部分山西商人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于关内关外之间,并不断为后金政权运输物资和传递情报,在他们看来,只要谁付的价钱足够丰厚,他们就为谁服务,至于什么民族大义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在满清入关后,满清就意识到晋商的重要性——“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在清廷的大力招抚下,晋商也开始大规模为满清征讨南明政权和各路义军出人出力,更出钱,甚至可以说,满清能撑下入关初期的财政危机,靠的就是晋商的风险投资。他们为满清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们出钱出人。满清根本就不可能夺得天下,毕竟有银子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而这一切恰恰就是那些山西商人提供的,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满清才能够从南一路打到北,从来不曾为银两粮食发过愁,担过心。这也是后来山西商人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宁、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人还被满清为“八大商人”,开始享受“皇商”的待遇的直接原因。
  毕竟他们可是为我大清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大清啊。
  京官是可恨,是该死!
  可是这些晋商,更该死!
  心沉着,盯着远处的面前的宫殿,在另一个世界里,两座宫殿位于同一个位置,但是形态却是截然不同的。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至少那些晋商难辞其咎。内心涌起一团怒火的朱国强对石磊吩咐道。
  “四石,孤要你去办一件差事!”


第613章 这哪里是抄家,分明是灭门
  “快点,快点!”
  介休的范家大宅正门前,范三纶火急火燎的喊着。
  大清逃了,大顺也逃了,最要命的是什么?
  是那个德世子居然当皇帝了!
  他当了皇帝还能有范家的好?
  别人不知道范家的底线,他德世子肯定是知道的,当初范家的粮食、铜货,可都是落在他手里的!
  甚至就连老二,也被那人给阉了,当了几年的太监,幸亏老二逃掉了,要不然范家上下还和傻子似的在这候着那。
  现如今,最要紧的是什么?
  就是趁着那人想起范家之前,先逃出关去,逃到关外。
  无论是流贼也好,满洲人也罢,他们那里总会有范家的一席之地。
  “快点,把东西都装上车,一样都不能少了!”
  范三纶的语气显得有些焦切,不安的目光不时的朝着远处看去。
  现在那位爷应该没有想起他们吧?
  按照爹的计划,范家上下都迁到关外去,不是到关外的草原,而是到多尔衮刚打下来的西域,那地方不比山西差。
  “大少爷,咱们真的要去西域啊!”
  “不去西域,还能去那?爹说了,朝廷早晚会打下漠北,无论漠北是蒙古人还是满洲人,朝廷都不会留着他们,也就是西域,那里山高皇帝远,兴许朝廷不会念着那,咱们范家搁那也能有条活路!”
  做生意做的把家都做没了!
  这生意啊,可真不划算啊!
  可问题是,直到现在,范三纶都想不通,怎么大明就咸鱼翻身了呢?
  想不通,想不明白不打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
  是尽早安排好了退路,其实,在过去的两年里,范永斗一直在安排退路,范家的大半家当都被他以各种手段运送了出去。现在范三纶在这,无非就是为了把最后的一点家当带出去,当然还有范家的亲族。
  “行了,话我就说这么多,总之,想要活下去,咱们就非得出关不可,不能再耽误了。”
  范三纶拍着范安的肩膀,长叹道。
  “要是不想走的话,我也不强求,只是……哎,以后就看天意了!”
  “大少爷,小的知道怎么做,对了,大少爷,要通知王家、靳家还有……”
  “通知他们也没用,两年前我爹就让他们早做打算了,可他们一个个的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也不想想,那位爷啊……”
  和别人不一样啊!
  就在范三纶的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有庄丁大喊道。
  “大少爷,大少爷,马队,有马队朝咱家来了!”
  顺着庄丁手指的方向看去,看着路上的滚滚烟尘,范三纶的脸色变得煞白——完了!
  朝廷的人来了!
  “大少爷,现,现在怎么办?”
  眼睛一转,范三纶拍了拍范安的肩膀说道。
  “范安,你带着庄丁挡住他们,只要挡住了他们,等到了关外,少爷我必有重赏!若是,你的家人少爷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少爷,小的明白了!”
  在范安招呼着庄丁提刀带枪的据庄顽抗时,那边范三纶已经领着几个庄丁,跳上了快马,朝着小路跑去……
  “范三纶逃了?”
  骑在马上的石磊反问道。
  “回指挥使话,范三纶领着几个亲随提前逃走了。”
  “好了,知道了。”
  微微点头,范家逃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石磊哼道。
  “范家是逃了不假,可其它三百多家还在呢!”
  说罢,石磊就策马继续前前,向着王家的祖宅而去,村子里的狗听到外面的动静,嚎叫了几声,然后就不再喊叫着。
  马蹄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哒哒的脆响。石磊身后约有两百多个荷枪实弹的官兵。
  与此同时,其他的三百多家晋商祖宅也被官兵包围。
  当初把范三拔那小子留在府里,倒不是没有收获,正是通过他的口供,石磊才掌握了晋商团体与满清之间的联系,才摸清了到底有多少晋商与满清勾结。一开始时,以为只有几家,可不曾想最后却涉及到三百多家晋商。
  早先世子爷一直隐忍着,等待着,现在……是时候动手了!
  终于,一行人停在了王家的大门前,瞧着大门前高悬的“积善人家”,石磊冷笑道。
  “积善,你们也配用这两个字!”
  要不是配用不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