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主不要,只能找他这个知府了,不等施明礼想通怎么应对,衙门外面聚齐着的生员百姓中就有人嚷喊道。
  “知府大老爷肯定不愿意见咱们,他必定和那些贪官污吏勾结,想要吞没咱家的田地,大家冲进去,找他问个究竟!”
  “冲进去,找他问个明白……”
  ……
  这边有人鼓动,百姓们纷嚷着冲进了衙门,衙差刚好阻拦,冲击衙门的“百姓”就用棍棒殴打衙差,而跟在人群中的李三手中也提着挑货的扁担,迎头撞上了一个差役的,差役瞧着气势汹汹涌进来的乱民,就手刚要抽刀,李三手中的扁担已经打了过去。
  被扁担打中差役惨叫从台阶上摔倒下去,撞在石阶上脑袋“砰”的一声飞溅出一团红白之物。
  杀人了!
  其它人的差役一见,立即惊喊道。
  “暴民杀官了……”
  奋力自保的差役们立即与百姓殴斗起来,可双拳难敌四手的他们,那里是那么多百姓的对手,不过片刻功夫就被打倒在地……


第629章 把脖子洗干净,杀头
  常州民变!
  苏州民变!
  扬州民变!
  与民变相对应的是,指责方以智假圣旨残害百姓、侵吞百姓家产邀功于陛下的匿名揭帖遍布南直隶、浙江等地。
  一时间,风起云涌。
  ……
  各地奏折很快就到中枢,面对这个乾圣朝的第一场政治风波,相比于大明根本的动摇,唐王移国反倒是成了小事。内阁立即对此事进行了讨论,不过内阁没有资格立即处置,必须拟票之后发往总理处——乾圣朝已经废除了司礼监,相应的成立了总理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基本上相当于后世的“秘书室”,只不过这个秘书室秘书并不一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而是从勋臣、军官以及官员中特简。
  不过今天因为事态紧急,也容不得他们拟票发往总理处,而是直接觐见陛下。持笏禀报了南直隶等地的民乱后,宋学朱说道。
  “……南直隶为京畿重地,不容有失,此事必须立即处置,否则一旦民变四起,只恐闯献流贼之祸再起。”
  抄家抄出了民变!
  尽管早在几个月前,授意方以智处理此事时,已经料想到会出乱子,但却没想到会闹的这么大。
  “那么内阁的意见呢?”
  朱国强问道。
  “陛下,此事涉及到数省,牵涉百姓不下千百万,臣等先前商量以为,应该尽量安抚。”
  “安抚?怎么安抚?”
  朱国强反问道。
  “可将方以智召回,停止清抄,对逆臣强占田地,一率发还……”
  “眼下只是召回方以智,恐怕不能让百姓满意,涉及到士民百姓如此之广,而在民间皆以为他是矫诏,所以,必要时可以杀一人而平天下民愤。”
  面对内阁诸臣的希望尽是安抚平息事态的想法,朱国强冷笑道。
  “好,好一个杀一人而平天下民愤啊!”
  接连冷笑道数声,朱国强反问道。
  “矫诏!方以智没有矫诏,他是奉朕的旨意行事!”
  冷眼盯着几位阁臣,朱国强沉声道。
  “那些人献田数百年,占尽了国家的便宜,现在本家倒了,他们一个个都站出来说是逆臣霸占,弄得好像他们一个个都是无辜良民一般,合着国家就活该吃亏了,百官通过‘投献’聚敛钱财,又通过‘飞洒’的手段隐瞒田产,刁民以投献逃避赋役的目的,投献勋臣官员的刁民,占尽了便宜不说,倒最后还能倒打一靶,这次朕要告诉他们,这算盘打算了!”
  “陛下,现在民变已起,若是不加安抚,只怕会出乱子的!”
  “乱子!朕还真不怕乱子。王喜,传旨五军都督府,火速出兵平叛!”
  什么!
  宋学朱、张秉文、高弘图、李建泰以、路振飞五人皆是一阵愕然,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想到陛下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另个着三司会审奸徒,所有涉及此案的士绅一率除功名,举家流放海外,涉及此案的百姓,该杀的杀,该流的流……”
  一时间,众臣皆是哑然,在他们愕然时,只听陛下说道。
  “过去他们哭庙也好,鼓动民变也罢,官府处置时都是本着,法不责众,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至于两百余年来,他们屡屡过去践踏法律底线,视法律于无物,朕今天要用他们的脑袋告诉他们——这世道变了!不守法者,法必处之,所有参与民变、参与哭庙的士子,一率革除功名,流海外,不要吝啬于手段,他们想要挑战朕,朕就要告诉他们,想要挑战朕先把脖子洗干净了再说……”
  一时间五人皆是持笏长揖,急声道。
  “陛下三思了,如此一来,只恐怕天下读书种子尽毁!”
  “读书种子?朕不差那些读书人,杀了、流了,读书人不够,往后大办学堂就是了,就是几个脑袋而已,诸卿退下吧!”
  “陛下,请陛下三……”
  不等宋学朱说完,他就感受到陛下目光中投来的杀意,一时间整个殿内都弥漫着浓浓的杀气。
  “尔等无需再劝,再劝,朕怕真就要杀人了!”
  ……
  随着一声令下,驻扎在南直隶、浙江等地的近十万大军,立即开拔出营,与旧时军队开拔前需要经过长达一两个月的整训不同,现在的明军一直保持备战状态,五军都督府令使一到,驻军立即按命令出营,全副武装的前往各地,平息民变。
  “长官,如果到了常州,百姓抵抗怎么办?”
  在前往常州的路上,赵一凡问道。
  “怎么办?打呗!刺刀底下见真章,枪口下显英雄!”
  没有太多的迟疑,带队的哨长就直接给出了回答,五军都督府给出的军令非常简单——平息民变!
  至于怎么平息,军队会用自己最擅长的手段!
  “官军平乱!官军平乱!”
  在部队扛着枪,携带着四天的干粮,强行军赶往邻近的发生民变的城市时,一队队骑兵高举着红色的战旗,一路狂奔,一路呼喊。
  虽然只是区区几人呼喊,可是他们的喊声却出是惊天动地的。尤其是那句“负隅顽抗者,杀无赦!”更是喊得人们心惊不已。
  穿着红色军衣的官兵,在官道上快速行进,在军官的带领下朝着常州城的方向行进。
  稻田里的百姓看着官兵时,无不是神情复杂的肃立在田间,他们神情复杂,目光闪躲。
  整整一哨兵马,千余人。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在官道上行进着,百余骑兵沿着官道哨戒伴随,护旗队的旗手高举着军旗。
  所有的官兵将都像疯了似的埋头行进,看那架势,大有一副恨不得飞到常州的势头!
  求战心切啊!
  就在将士们埋头行进时,骑在马上的郑恩领着数骑从部队旁边轻过,然后在桥头勒住马,对着战士们大声呼喊道。
  “弟兄们,有人要夺咱们的军田,怎么办!”
  “杀、杀、杀!”
  一时间,官道上杀声震天,闻者无不是心惊肉跳!那些闻讯而来的乡间士绅,听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无不是惶恐不安的心惊道。
  难道陛下真准备要让天下血流成河吗!


第630章 不讲武德的皇帝
  “官军来袭!”
  “官军来袭!”
  ……
  伴随着官军的逼近,尤其是响彻云霄的喊杀声。沿途的百姓、士人纷纷把消息送到各城。
  不得了啦!
  朝廷派大军过来,要杀尽百姓啦!
  乾圣朝和过去历朝不一样啊!
  得到消息后,那些原本还信誓旦旦要与朝廷讨个公道的乱民,无不是纷纷丢掉棍棒逃回家中。
  其实,压根就不需要他们通风报信。
  在军队出击的同时,各地官府就已经派出了信使,四下传递朝廷的旨意——朝廷已经决定派兵平息民乱,绝不接受乱民以任何理由要挟朝廷,让乱民趁一切尚可挽回时返回家中,否则大军一到,必定生灵涂炭!
  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
  “苍天啊!”
  常州文庙内聚焦一堂的本地士人,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威胁无不是仰天长啸。
  “你开开眼吧,陛下就是如此对待良家百姓啊!”
  “我等一心为公,只为罚处奸臣,可陛下却视我等为逆臣,天理何在,天理何在……”
  一时间,文庙内尽是一片愤愤不平声。
  “陛下必定是被奸臣蒙蔽,我等要去京城敲登闻鼓,告诉陛下真相,省得陛下被人蒙蔽……”
  “正是如此,去南京,去南京,告御状!”
  就在士子们愤愤不平的呼喊着要进京告御状时,那边有人急匆匆的进来禀报道。
  “公子爷,跑了,城墙上的百姓都跑了,他们听说官军到了,都纷纷跑回家了!”
  庙内众士子一听,无不是一副如丧考妣模样,其中一人更是愤声骂道。
  “乌合之众,实在是难成大事!”
  这人是吴应采,他家就有一千余亩地被官府抄没,也数他最积极“为百姓申冤”,见众人一副死了爹娘的模样,他大喊道。
  “诸位朋友,且听我一言,那些官军必定是受命过来驱散咱们,咱们只管抱着至圣先生的牌位,我就不信了,他们还敢冲击圣人神位不成!”
  “吴朋友此计甚妙!”
  ……
  城门是敞开的!
  当浩浩荡荡的千余官兵抵达常州,拉开架子想要大干一场,平定“叛乱”的时候,他们却诧异的发现,乱民根本就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关上城门,据城死守,而是敞开城门。
  “难不成是空城计?”
  郑恩睁大眼睛,盯着敞开的城门,疑惑道。
  “传令下去,各队注意警戒!”
  其实,他真的想多了,那怕就是那些闹事的市民,也从来没想过在据城抵抗,更没有想过要反抗朝廷,在他们看来这不过只是发扬某种“对抗官府”的传统罢了。可却没想到,朝廷这么不讲武德,直接派遣大军来了。
  在得知朝廷派兵,原本还群情激愤的百姓无不是一哄而散。没有几个人愿意对抗朝廷,毕竟,这是朝廷是官府。
  但是刚刚领兵过来的郑恩却不知道,他立即下令官兵列阵,并且推出了大炮——四门九斤山地榴弹炮。
  锻钢炮管直指常州城,只要一声令下,炮手们就会立即发炮。其实,官兵们这会已经磨拳擦掌的想要大干一场了。
  他们心里憋着火啊!
  老子当初打东虏、打流贼,好不容易拼死拼活的打出了一个太平盛世,你们一个个的倒好,居然想把老子的军田给吞了,不打你们还饶了你们!
  现在群情激愤不激愤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兵情激愤是肯定的。
  枪炮上膛、刺刀插上,只要一声令下,立即攻城!
  可……
  他们需要命令。
  不仅需要长官的命令,还需要钦差的命令,身为钦差的方以智尽管脸色难看,但他仍然说道。
  “郑哨长稍等片刻,待本官派人到城内查看,尽量不要流血的好!”
  说出这句话时,方以智的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阵,在他得知各地发生民变后,仰天长叹之余,他便知道自己的仕途怕是到头了,那怕就是有陛下的支持,可因此造成杀戮之后,天下士民会如何看他?
  要是杀上几个士绅,倒还好说,史书上可以写上一笔“抑制豪强”。
  可现在呢?
  将来史书会怎么记载这件事?
  “抄家清田,激起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