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32章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空包弹……哈哈!”
文华殿内传出了一阵笑声,朱国强得意的大笑着。
“陛下,原本各部都携带了辣椒烟雾弹,如果空包弹不能驱散他们的话,就投辣椒烟雾弹,可那曾想,只是放了一阵空枪、空炮,他们不是慌作一团的四散而逃,就是吓的跪在地上,屎尿横流,总之一句话,反正都没等咱们的骑兵队过去,也没等咱们扔辣椒烟雾弹,他们一个个的也就服了软了。哈哈哈哈,他们一个个的嘴上说着道义所在,可是满肚子都是自己的小算盘!”
陈无敌哈哈大笑道。
“陛下,您说的可真对,只要咱们一放枪,他们一个个的必定原形毕露,什么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还真没有几个读书人当成真……”
陈无敌的话,让几位阁臣的脸色有些难看,他们也是读书人啊,当然他们绝对不会在心里抱怨着那些人怎么不去死,这件事能这么收场,已经是再好不过了。
“我大明能有陛下这样的仁君,实在是大明百姓之福!”
“是啊,陛下真是历代少有之仁君,虽有乱民,仍以仁爱怀柔为怀……”
一时间,几位阁臣的马屁连连。
“陛下,臣以为,既然乱民已经哄散,此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臣附议,此事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找几个领头的治罪,再下旨训斥百姓,既能显示陛下的仁受,又能威慑百姓,维持朝廷法度……”
首辅的话音刚落,路振飞拍马赶上,这才是他们拍马屁的目的。
笑容敛起,朱国强盯着他们说道。
“若是如此,必定会让他们怀疑朝廷的决心,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若不如此,即便是今天的乱子结束了,他日还是会有新的乱子……”
“陛下……”
不等他们反对,朱国强就冷声说道。
“朕意已决,朝廷自有法度在,但凡是涉及到的人,一个不少的,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总之,绝不能手软,法不责众,哼哼,现在,要通过这件事告诉天下的臣民,从今天开始,我大明非但没有这一说,而且是法必责众,而且是重罚,告诉地方上,不要随便弄几个人搪塞朕,他们敢随随便便拿几个人来搪塞朕,朕必定诛他们满门,人犯死罪可赦,可为官者要是知法犯法,随意搪塞,那就是欺君大逆之罪!”
文华殿内的温度骤然一紧,几位阁臣无不是面色煞白,原本他们以为陛下心情好了,拍个马屁,就能救下不少人,可不曾想陛下压根就是想要杀鸡给猴看啊!
“别怪朕心狠,朕要是不狠,大明早就亡了,把朕的旨意发到各府各县,大明的王法就是王法,读书人,那些不忠不义的读书人留下了又有何用?”
满清入关后杀得读书人又岂百万?
又有什么影响了?
况且,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要不然那些人只会一味的对抗官府。
另一个世界之中,就是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对抗官府,一次又一次的视法律于无物。最后为了一点私利让导致了华夏的沦丧。
他们后来后悔了吗?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后悔了,可是有什么用那?
终于,当阁臣们都留下之后,朱国强抬头看了一眼,正准备离开的李信,他是总理处听事,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秘书”。
“李信,你说,此事之后,江南能稳定多少年?”
“也就是十年左右吧!”
想了想李信答道。
“于天下士大夫来说,自我大明开国以来,对其往往都是待之以宽,所以养成了其豪迈任为的作风,过去煽动民乱,鼓动抗粮,过去那年不闹上了几回?这些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确实是惯出来的毛病,明代的士绅也好,百姓也罢,都给惯出来了一身的毛病,甚至到最后以对抗官府为已业。
“这次陛下处理‘民变’的铁腕,虽然会让他们一改旧时习惯,可最多也就是能管上十年。”
“十年,十年那是往好了说,五年吧!能有五年的时间,朕也就能从容部署一些事情了。”
冷冷一笑,朱国强说道。
“士绅隐混土地,百姓拖欠钱粮。这是国朝的积病,这么多年,动辄说是民变,倒不如说是士变,过去各地生员每每藉‘罢考’、‘闹考’挟制官长,动辄以所谓的一县‘公议’支持的反对知县专横……哼哼,嘴说的是公议,其实肚子装的都是的生意,士变也好,公议也罢,都是为了拖欠钱粮。这次,只是开了一个头,其实……”
朝着李信看了一眼,朱国强长叹道。
“朕更想一竿子到底,把所有的积病都一起解决了,可是解决不了啊!比如说土地,李信,你知道大明有多少耕地吗?”
“回陛下,按户部统计……”
不等李信回答,朱国强就摆手说道。
“那个数不准,都是骗鬼呢,这一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站出来反对清抄逆臣的土地?谁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会站出来替逆臣说话?李信,你也是乡绅之家出来身,你和我说说,为什么?”
面对陛下的询问,李信回答道。
“因为这件事,牵涉到所有的士绅,不是所有的士绅都是士绅,首先必须要有功名,出仕者才能称为乡绅,他们拥有优免权,而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就是整个南直隶,这样的乡绅也不过一两万人而已,但是在乡间还有许多‘素民’中小地主,他们不享有优免权,为了逃避以土地为基础的赋役,他们往往以‘投献’、‘诡寄’等名目将土地隐寄于享有优免权的乡绅名下,过去,出仕的乡绅即便是抄家,官府也会给其罗列上‘吞占他人宅田’的罪名,然后再将被发还的田宅归还给所谓的‘苦主’,这个所谓的苦主,只要再换上一家乡绅,就可以继续优免,继续不用交皇粮国税……”
那怕自己是士绅中的一员,也不妨碍李信说出这一切的核心,并不是因为他为了救济百姓把自家的田都卖得差不多了,其实从宋朝有士绅官员优免制造起,直到明朝,就不断有官员上折子揭露所谓的“霸占他人宅田”中的猫腻,可每一次都是不了子之,因为涉及到全天下所有的官员、举人、进士!
“之所以但凡官员抄家,主审时都要罗列上‘仗势霸占他人田宅’,说白了,就是为了保护那些‘素民’中小地主利益,但实际上保护的不是被抄人名下的那些人,而是为了保护全天下的,只有如此,才能保住那些拥有优免权乡绅的利益……”
你瞧,这就是会的现实!
为什么大家伙会站出来反对了吧!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猫腻,甚至所有的官员、进士、举人、生员,都是其中的受益者,毕竟,天底下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是有限的,整个明朝几百年,也就是出了几万进士而已。而所谓的“素民”中小地主以至于富农,又岂止千百万?投献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接受的可以得到一笔钱粮,投献的不用再向官府交纳钱粮,不用再服徭役,投献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自然也就风行天下了。
这样的好事,何止江南的人在干啊!
北方也是一个样。
江南士绅不缴税,北方的士绅一样……不缴!
天底下的乌鸦是不是一般黑,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天底下的士绅都是一样的。
第633章 大明的利益集团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在利益面前,南北都一样!
江南的士绅贪财,北方的士绅也一样。
和着独有江南的士绅收投献,北方士绅就一个个都是视金钱如粪土了吧。
这种事情可能吗?
好像北方的乡绅就像白痴一样,他们一个个的都能够独善其身?
可能吗?
现实吗?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面对现实的利益,大明上下所有的勋臣、官员、进士、举人、生员早都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大家早就达成默契了,也达成了共识。要不然也不会一旦抄家就势必会有“霸贪民间田产”这个罪名了。
既然是霸贪的,那理应归还苦主,你瞧,官府多替老百姓着想!你看这一个个当官的可不都是青天大老爷。
他们一站出来就会给老百姓主持公道。可这那里是替老百姓着想,分明就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只有保护了投献人在主家被抄家时的财产安全,那些“素民百姓”才会把继续投献,他们才能继续坐享其成!
“‘投献’也好,‘诡寄’也罢,与‘素民百姓’来说,无论主家如何,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害,也就是只获其利,而不会受到牵连,这样的好事,大家自然是趋之若鹜。可现在陛下下旨将逆臣田产,包括‘投献’、‘诡寄’在内的所有的田产,都一率抄没入关,不但那些投献人不干,所有人肯定都不干,这就动了大家好处,非但那些中小地主反对,乡绅们必定也是怨声载道,其它投献人一见官府不再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势必会从主家退出田地,主家没了好,投献人也没了好处,所以,才会有了眼下的这个乱子……”
李信的回答,让朱国哈哈大笑道。
“是啊,所以朕才要下重拳,打击投献,想打击投献,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不再去投献,不再去诡寄!不这样,是不可能刹住天下的投献之风,他们想要占便宜,我要告诉他们,这便宜过去占占可以,往后,是不可能了。非但不可能,主家出了事,连他们的家产也全都抄走!”
“陛下,这样一来,涉及到的人实在太多,稍有不甚,就可有引出大乱子!毕竟天下所有的士大夫都涉及其中。”
李信提醒换来的是朱国强的一阵笑声,他大笑道。
“无妨,眼下出点乱子好,就像身上的脓一样,暴露出来的时候,直接挤掉,身体也就健康了,朕要是现在不挤掉这个脓,将来必定会危及身体!”
随后他又冷笑道。
“挤脓的时候,肯定会痛两下,不过,朕觉得,要痛也是他们,朕有一百多万大军要安置,要重建卫所,要重建军户,土地从那来?江南……可没被流贼祸害过,人稠地满的,他们闹点事,朕才有机会杀人,才有机会的抄家,这一次,正好再抄点地,多安置点军户,朕不介意杀杀人,抄抄家的。”
杀人、抄家,这简直就是帝国的标配啊!
不杀人,不抄家,当什么狗皇帝啊!
不过几个小时,陛下的这番话,就传遍到了内阁值房,几位阁臣无不是惊愕的半晌说不出话来,在良久的沉默之后,宋学朱起身说道。
“几位仁兄,我家中还有些事情要办,今天就到这吧!”
其它人几人闻言,也纷纷起身告辞回家,不出一两个小时,京城的民信局中就有信使快马驶出往各地送信,无不是京中的各位老爷给家人寄的急信,这事甚至连民信局都觉得奇怪。
这些老爷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而且老爷们是前后几天内接连出事?而且家家出事?
民信局那边的异样,在第一时间,就由内卫禀报到了宫里,作为始作俑者的朱国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又反问道。
“除了那些官员之外,朝中的勋臣有没有寄出家书?”
“陛下,也有不少勋臣寄出家书。”
石磊的禀报,让朱国强的眉头一挑,两京的勋臣差不多都让自己借着降虏、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