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暂时就先这样吧。
  “总之,卖武器给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谁击败,而是为了让他们能持续不断的打下去,他们打的越厉害,对咱们就越有利……”
  朱国强随口一句话,定下了未来大明对东洋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什么?简单的来说,就是你们打你们的,我做我的买卖,挣你的银子,等到你们的银子花差个差不多了,肉被吃完了,骨头也被砸碎了,然后再回头收拾你们也不迟。
  “陛下,建奴那边一直想高价购买咱们的线膛枪,倭人那边也是一样,也想要。但这是咱们克敌制胜的利器,臣担心咱们不卖,会不会有奸商勾结把线膛枪卖给他们?”
  石磊的担心,让朱国强点头道。
  “嗯,确实有这种可能。”
  我大清最相信什么啊?
  洋枪洋炮。
  他们现在愿意花高价买大明的枪炮,不就是因为在战场上占着便宜了吗?
  不过,一直以来卖给满清和日本的枪炮,都持着一个原则——就是要相对落后,比如火枪的枪管都是熟铁的,而明军自用的都是钢制枪管。还有就是火炮的性能也是相对落后不少。
  但是这样的限制,肯定会被打破,尤其是还有那么多奸商参与其中,这些人哪……眼里头那有国家啊!
  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不把武器卖给敌人的军火商都不是好的军火商”。
  真不愧是一群资本家啊!
  而更关键的是——官府还没有办法阻止,因为大明不但有官营的兵工厂,还有民营的,在东北移民都可以自由购买火枪,价格极为便宜,只要三两多点……当然,这种火枪都是滑膛熟铁枪管,外形与褐贝丝燧发式火枪相近,其实根本就是,为啥选择它啊,因为足够便宜啊!
  民营枪厂的出厂价甚至还不到二两,太便宜了?
  也就是和鸟铳的造价差不多,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铁便宜——大连、遵化、利国驿、南京这些采用高炉炼铁以及搅铁炉炼制熟铁的官营铁厂,一吨熟铁也就只卖不到十两银元,相比过去便宜了不下十倍,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很多。
  也正因为火枪便宜,它才会成为移民的标配,至于那些军户,他们那样人谁家里没个三五支,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东北那边如此,南洋那边同样也是如此,移民们配备武器是为了防止土人袭击,除非下旨禁止民间私造持有火枪,否则,走私就是不可避免的。
  而早晚有一天,民间的工厂,也会弄明白膛线的秘密。其实膛线并不是什么秘密,毕竟,辽十三式,早就普及了,甚至都流到了满清那边了。
  从古至今,什么都缺过,就是没有缺过奸商,那些资本家为了一点银子。什么事办不出来?
  就没有他们办不出来的事情。没有,他们不敢卖的东西。
  只要有人开出足够的价码,他们一个个的肯定会官方百计的满足那些金主的要求。
  线膛枪的制造确实是挺复杂的,但是说白了,也有什么核心的机密,非要说有的话。怕也就是那台线膛拉床了,即便是如此,那玩意儿的技术也不复杂呀。其实也就是几块铁块和木头,要是有人掏大把的银子找对人的话,还真能弄到手。
  事情变得有些棘手啊!
  想了想,朱国强问道。
  “其实,要是新式步枪研发成功了,把线膛枪卖给他们一些倒也无防。”


第656章 决定命运的选择
  所谓的新式步枪,并不仅仅只是一支步枪,它的核心是——金属弹壳的黑火药定装弹,相比于子弹新型后膛装填步枪则显得没有什么新意,不过只是活门步枪的方案而已,其实就是斯普林菲尔德活门式单发步枪而已,甚至朱国强还特意在美美国采购几支古董武器作为参考,选择它的原因是可以将军队大量装备的辽十三式前装枪直接改为后装枪。
  枪的改造非常简单,但是真正困扰兵工厂技术人员的,是金属弹壳。因为金属弹壳需要使用大量的铜,而在这个时代,铜……首先要用来满足制钱,至于其它都是次要的。
  也正因如此,尽管新式步枪的研究,早在崇祯十七年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论是在兵工厂,或是五军都督府,都显得很不积极。甚至随着大连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南迁金陵,在金陵兵工厂中,这个项目干脆就搁置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仍然还有人继续着武器研究,身为初级技术员的赵国德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他一直在研究着新式步枪。但因为这并不是工厂的项目,他总需要争取外部支持。
  乾圣三年正月刚过,钱德功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报告时,那边有吏员进来禀报道。
  “左都督,有一位赵先生求见,他是从兵工厂过来的。”
  吏员随后又特别强调道。
  “他说,他是济南人,是遗族学校出来的。”
  “遗族学校?”
  一听说是遗族学校出来的,钱德功就说道。
  “嗯,请他进来吧!”
  “下官赵国德见过左都督。”
  在赵国德进屋行揖见礼时,钱德功笑道。
  “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坐。”
  钱德功是王府家将,而遗族学校,那可是陛下还是世子时办的,说起来,当然是自家人。瞧着面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他问道。
  “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深吸口气,赵国德倒也不客气,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下官在兵工厂专门研究步枪,这是下官研制的步枪……”
  取出随身提着的箱子,里面放着一支步枪。
  “活门步枪?”
  钱德功奇怪道,这个步枪在大连时就试制了出来,关键是金属弹壳一直没有制出来。
  “对,后装的活门步枪几年前就已经制造了出来,但是因为子弹的关系,一直没有投入使用,一方面是受制于机械加工技术,不能制造出合格的弹壳,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制造弹壳需要用到大量的铜,而国朝的铜矿本身就不丰富,这直接限制了它的使用……”
  其实身为左都督的钱德功,一直都是后装枪的支持者,但再支持也没有办法改变弹壳昂贵,铜料来源不足的现实,不禁长叹道。
  “是啊,后装枪打的是快,可是铜弹壳是好,可就是铜太贵了……咦……”
  突然,钱德功看着盒子里的步枪问道。
  “它似乎和活门步枪不一样,它的击锤,还有这个活门……”
  从盒子里拿出那支步枪,熟练的打开活门,然后疑惑道。
  “这个活门似乎不太一样,上面没有击针,怎么前面还有一层牛皮?”
  “左都督,这层牛皮很关键,有它在,才能保证闭枪尾的闭气,它用的子弹仍然是硝化纸子弹,直接从活门装进去,然后再扣上活门,然后塞上火帽,怎么说呢?它虽然不如金属弹壳,但是,后装枪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瞧着这支步枪,钱德功笑道。
  “光说不行,咱们去靶场试试!”
  ……
  “砰”
  伴随着一声响枪,朱国强颇为欣喜掀开枪尾的活门说道。
  “这层牛皮的作用是气闭环吧。”
  其实,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这个活门与其说是活门,倒不如说更像炮栓,它的前端类似断隔螺式炮栓,但却把炮栓中间的橡胶气闭环变成了牛皮。在另一个时空中法国的夏塞波步枪,就采用类似的原理,只不过它是旋转后拉枪机,闭气环用的是橡胶。
  “是的陛下,火药点发膨胀时,冲击钢垫,钢垫挤压牛皮闭气环,牛皮受到挤压向管周围膨胀贴紧枪膛尾部,这样也就保证了枪膛的气密性,它的尾部基本上不会泄气。而且换用同口径子弹后,避免火药气休外泄,它的射程进一步增加到了800米……”
  身处皇宫的赵国德显得有些紧张,他没想到左都督会把他带进皇宫,带他来见陛下。
  “陛下,臣这几天一直在命人试验,它的射程比辽十三式远了20%,射速增加了一倍,这个后膛装弹系统简易并且可靠,而且该系统可安装在现有的辽十三式步枪上,这样就无需更换枪管,大大节省了经费。甚至就连同子弹都不需要更换。”
  一旁的钱德功笑道。
  “部队完成换装后,战斗力必定大为提升,陛下,到时候,就可以远征漠北了!”
  漠北!
  那里有东虏、有流贼,那些可都是大明的生死之敌啊!
  “暂时不用考虑他们!”
  朱国强摆摆手,把步枪递给一旁的内侍,然后对赵国德说道,
  “这支步枪很好,以朕看,就在二年式步枪吧,先改造几万支试验一下,威远伯,这件事,你跟进督办一下。”
  威远伯这是钱德功的爵位,现在的大明只有一个国公,就是陈无敌,他的“康秦国公”之位,是凭着当年南京城下的赫赫战功获得的,至于钱德功,那怕是他有坚守大连的功劳,但却无法与驰援南京相比。
  以少胜多,力保南都不失,这样的战功,封国公是再正常不过,甚至就连他的国公封号中的“康”也是取自于“建康”,与他的战功息息相关。
  “臣遵旨。”
  随后朱国强又特意询问了赵国德的一些个人情况,毕竟他可是遗族学校毕业的,算是自己的半个孩子,而且对于大明来说,这些孩子们正在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方面,毕竟,他们接触到的知识中,有很多都是19世纪水平的知识,那怕只是一部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们,仍然可以这个科学文明刚刚起步的时代,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就。
  简单的了解之后,又鼓励鼓励了一番,在赵国德退下后,朱国强才对钱德功说道。
  “眼下不是最重要的,后勤不解决,咱们即便是北上了,打到了草原,也就是不能永远的呆在那,朕要的不仅仅是击败敌人,而是彻底的瓦解来自北方边疆的威胁,彻底的占领那里,把蒙古大草原,变成咱们明人的地盘,咱们在那里开垦土地、建立牧场,建立城市,然后世世代代的扎根在那里,而不是击败了敌人就撤回来!”
  陛下的话让钱德功深要为然地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当年成祖皇帝屡次北征蒙古,可从来没有真正解决掉鞑子的问题,除非咱们把蒙古变成咱们自己的地盘,要不然,估计不出几十年,他们的元气恢复了,还是会为患九边,不过,想要这么办,就非得移民实边不可!”
  “不仅仅是移民实边!移民实边只是一步,最关键的是什么?是要把交通问题给解决了。”
  朱国强边走边问道,
  “你听说过铁路吗?”
  “是皇家学会的那个铁路?烧蒸汽机的那个?”
  钱德功说道。
  “对,就是那个!”
  朱国强点头说道。
  “想要解决北方的问题,就非得修铁路不可!”


第657章 世界那么大,朕想去看看
  “永乐二十年,成祖领兵再征漠北,用驴34万头、车17。7万多辆、民夫23。5万多人,运粮37万石随征。阿鲁台闻讯,避而不战。七月初,明军追至阔滦海子北,闻讯阿鲁台尽弃辎重、马畜北走,遂收其所弃牛羊驼马,焚其辎重回师……大胜,班师。”
  朱国强一边说,一边步入殿内说道。
  “在出征之前,兵部尚书方宾、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等皆以粮储不足、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