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国强一边说,一边步入殿内说道。
  “在出征之前,兵部尚书方宾、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等皆以粮储不足、师出无功,主张不宜兴师。成祖朱棣大怒,逼方宾自缢,将夏原吉、吴中拿入大狱。就结果来看,他们说的‘师出无功’,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长叹口气,朱国强说道。
  “阿鲁台尽弃辎重、马畜北走,成祖皇帝就只能班师回朝了,为什么?说白了,就是因为交通的问题,让成祖不得不撤退,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像野草似的,那怕是我们打过去,他们会逃,会躲,可总是杀不尽、烧不绝,有几十年时间休养生息,他们就会再次崛起,再次犯边,所以……”
  手指着殿中的沙盘,这个巨型的沙盘是铁路规划沙盘,是朱国强借鉴另一个世界解放前的铁路规划,对大明的铁路网进行的初步规划,之所以选择它这
  朱国强笑道。
  “朕才要修铁路,把铁路修到草原上,一路修到北海,有了这条铁路,非但军队可以永远驻扎在那里,而且移民也可以从内地源源不断的进入草原。”
  至于草原上的人……腾笼换鸟啊。嗯,其实也不是腾笼,而是只留女不留男,别以为这种事情古人没干过,按照后世基因分析,南方汉族和北方汉族的Y染色体高度相似,而线粒体分布则大为不同。以福建省为例,福建人的父系遗传和北方人97%相似,但是母系遗传和北方人只有四分之一相似。说明汉族人口在往南扩散的时候,异族只留女不留男,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Y染色体如此纯正吧。
  事实上所谓的民族融合,从来都不是温文儒雅的,而是赤裸裸的,往往都是以弱势种族灭绝为代价。为什么清末的时候,仁人志士们喊着“保国保种”,原因就在这里——弱势民族的灭亡,一种是丧失生命权,一种是丧失繁衍权,而很多时候都是两互相作用,最终弱势的一方消失了……
  现在,在科技的帮助下,面对以游牧、渔猎为生的蛮族,农耕民族终于不再是战场上的弱者,野蛮不可能再凭据野蛮征服文明了,那么……现在,是时候把帝国的农场扩散到遥远的北方边疆了。
  另一个世界的事实证明,农耕民族不但擅长种地,同样擅长放牧,那样的牧场,还是留给自己用的好。
  修铁路!
  这是让北方边疆长治久安的唯一选择。
  当然,这也是大明的国土无限扩张的最好工具。铁路的路轨延伸到什么地方,大明就可以征服到什么地方。
  有了铁路,就再也没有了所谓的边疆也没有了所谓的鞭长莫及,当边疆发生叛乱的时候,军队可以在短时间内抵达叛乱地区,从而平定叛乱。
  铁路,当然还有电报。
  他们将会构成帝国的神经脉络,只要有了他们,无论这个帝国有多么的辽阔,都不会存在任何统治上的问题。
  如果没有铁路和电报,大明的脚步将会止步于历史上的其他中原王朝所抵达的边域,进一步的扩张不过只是痴心妄想,顶多也就是借助海运向南方进行那么一丁点儿扩张而已。
  可是铁路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
  世界那么大,真的想去看看啊!
  不仅仅是要去看。
  我来,我见,我征服!
  征服!
  朕真的想要好像一个大大的帝国啊。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啊!
  想要把这一切变成现实,就必须修建铁路!
  “威远伯,你看,这列火车……”
  手着沙盘上的火车模型,朱国强说道。
  “这样的一列火车有二十节车厢,可以拉两百余吨货,载客可以载上千人之多!”
  “嚯!”
  钱德功忍不住倒吸口凉气,惊愕道。
  “可以拉两百吨!还运带上千人!火车真有这么厉害?”
  尽管钱德功听说过火车,可也就只是听说而已,还是因为陛下命人在城外修了一条铁路,不过那条铁路暂时还没有修成。
  除此之外,他还真不了解铁路和火车是什么东西。现在听陛下这么一说,顿时惊得喃喃的。
  “怎么可能会这么厉害?”
  而接下来还有更让他震惊不已的事情,
  “这只是刚开始,将来还能装更多的货,运更多的人,而且他每天可以行驶不下五六百里,日行千里暂时还不行,但是两天跑上一千里,绝对没问题!”
  这也是日行千里啊!
  惊得好一会没说出话来的钱德功,半晌才说道。
  “陛下,这,这可真是日行千里了,有了铁路这玩意,咱们再北征时候,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啊!”
  在所有的将领中,钱德功是一直心念着要北征的人,他之所以会如此上心,说白了,也就是为了爵位。
  大明朝过去的勋臣压根就没剩下几户,不是在南京因为降虏被陛下杀了,就是在京城被李自成给宰了,反正没剩下几户。可是乾圣勋臣也不少啊,但国公却就一个,他钱德功想当国公,就只有一个办法——军功!
  非军功不封爵!
  这是乾圣朝的规矩,甚至为此还把历代因来与皇家联姻封赐的爵位都收了回来,总之一句话,大明的勋爵非军功不封,过去什么皇家的爹,公主的驸马,甚至就连什么太监随随便便的就能封个爵的事情是不可能再发生了。
  国初嘛,爵位可值钱了!
  国公!
  想当国公,就得先立军功,这军功从那立?
  就是北征漠北啊!
  就是去打东虏,打流寇啊!
  拿他们的脑袋换乌纱啊,不对,换爵位啊,钱家的世代荣华富贵,可都要靠他们的脑袋去换啊。
  “如虎添翼不错,不过呢,这条铁路要修起来可不容易啊,修这种铁路不同于铺官道,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总之,北征的前提就是先修好铁路,一开始的时候,朕是打算从南直隶修到开封,再从开封修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往北,一路修到黄河,修到草原,可是现在想想,还是有些不太现实……”
  那里不太现实,根本就是不现实,这样几千里铁路不说技术难度多大,单就是需要用的铁就是天文数字,所有的铁厂都需要扩建才能满足对于钢铁的需求,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铁路会刺激钢铁工业的发展,另一个世界的工业强国的钢铁工业,无不是在铁路的刺激于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大明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那可是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的需求!
  钢铁工业的发展,相应的还带动了采煤业以及铁矿开采业的发展,铁路带动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在铁路的推动下,插上翅膀的那里是北征漠啊!分明就是大明的工业革命啊。
  “所以,现在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暂时放弃修建南线铁路,首先从开封开工,修一条通往陕西,通往漠北的铁路,这样大概可以节省两三年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省许多钢铁,在大明还不能够肆无忌惮的修建铁路。不是因为金钱,而是因为钢铁产量不够。在等几年,等等就好了……
  “不过,在铁路筑通之前,我们要加强对漠北的情报渗透,现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第658章 大顺的安身立命之所
  四月的河套平原,尽管天气依还带着些许寒意,但是平原上已经是一片绿色。一条条灌溉之间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忙活着耕种的百姓。
  这些百姓都是汉人打扮,偶尔起身活动活动腰身时,那怕是腰身酸痛,可是他们的脸上仍然带着笑容。
  这种欢喜,更多的是源自对庄稼收成的期待。
  “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啊!”
  李青傻乐着,抓了一把土,土一抓就成了一团,水分十足。
  “就是,这么好的墒情,年景能不好嘛!”
  不远处的李满屯接腔笑道。
  “墒情好不好不打紧,只要这黄河河里有水,咱们这地就不愁收成。”
  “哎,你说,咱们老家的地,要是能有这样的水,咱还用背井离乡,走这么远的路吗?”
  李青的话,让李满屯变成了哑巴,他朝着南边看去。
  “大青子,当初咱们离开家的时候走了几天啊?”
  “一个月吧,要不就更长一些,反正我也记不清了。”
  三年前,李青和李满屯扛着行李卷,走上了漫漫的黄土村路。直到现在,他们都记得,爹和娘他们站在高坎上,泪眼婆娑地看着远去的两人,
  甚至直到现在,忍不住哭出声来,
  “满屯啊,一定得活着啊……”
  活着,在陕北老家,这些年不知道多少人饿死了,要是有条活路的话,谁会逃出来。
  李青还记得那天自己,回过头看见了高坎上的娘。扑通一声冲着娘跪下了,给娘磕了一个头:
  “娘!回去吧!”
  然后就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娘现在是生是是死,都不知道啊。
  “想家了?”
  “能不想吗?”
  “是啊,谁不想家啊!”
  一声长叹后,他们两人都默默的看着家乡的方向,偶尔的田间地头也会有人像他们一样,抬头朝着南边看去。
  在河套平原上种地的百姓,大都是三年前从陕西逃出来的,三年前守在长安的顺军面对闯王的失败和官军的进攻,他们没有选择坚守,而是一路北逃到了关外,北逃时还有数十万百姓或是主动,或是被裹胁着一路逃到了河套。
  从鄂尔多斯,直到河套生活着上百万汉人,他们都是陕西百姓,有许多都是和李青他们一样,逃荒过来的,相比于大旱连年的陕西,靠着黄河水灌溉的河套简单就是塞外的江南,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旱灾。
  这样的好地方,到那里找去啊!
  可再好,总归不是家啊!
  但是呆在家里会饿死啊!
  最终,李青他们还是长叹口气,继续干着活,也就在他们干活的时候,那边有上百骑押着一群人沿着土路走了过来。
  “快看,官军押着女人回来了……”
  官军!
  所谓的“官军”,其实就是“顺军”,这些顺军既有李过他们从京城带出去的,也有从陕西逃过去的,甚至还有大同的姜瓖他们,尽管成员复杂,可是仍然多达三十几万,算起来甚至比占据本地的八旗军还多,不过,尽管如此,他们两家倒也没有发生冲突。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明军的威胁更大一些,多尔衮非但没有阻止顺军逃到草原,甚至还特意在河套划出一大块地区,供他们休养生息,这也是李过派人接应陕西的顺军撤到河套的原因。
  也正是在这里,几十万顺军非但得到了安置,而且每个人还都得到了几十亩地,那怕分到的都是荒地,可对于他们来说,仍然让他们每每都从梦里笑醒,他们被裹胁着从了贼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分到地。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作为代价,顺军派出了十万大军配合多尔衮西征哈萨克。
  当然,相应的他们也得到了回报,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顺军押解着大量的女子回到里,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这些女人是干什么的?
  “哎呀,居然这时候就把人带过来了,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有粮食换个小娘子啊……”
  李满屯盯着远处的被骑兵押解着的女人们,忍不住可惜了起来。
  “官府不是说了嘛,可以先欠着,等收了粮食,再还也不迟,无非就是加一点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