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蒙联盟啊!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满人人口不足的唯一选择。当然,这个联盟并不是要重现其祖先成吉思汗的荣光!而是为了把蒙古捆绑在大清的战车上,为大清国攻城地。
  过去是为了征服中原,而现在是为了征服罗刹,征服遥远的西方。
  “半年前,库尔岱青曾对孤派去的使节表示了他对罗刹的敌意,他担心罗刹人下一步肯定会采取更进一步的手段侵略和控制他们,所以希望与大清国结盟。”
  顿了顿,多尔衮道出了他的想法。
  “孤准备迎娶书库尔岱青的妹妹,和他们联成姻亲之盟,你以为如何?”
  王爷的话,让洪承畴的心里一阵嘀咕,你的后宫里可全都是蒙古各部首领的妹妹、女儿,
  满清联姻,可不就是大清国的立国国策嘛!
  还需要说嘛!
  “王爷,要是这样的话,那聘礼可不能轻了,以臣之见,不妨派兵助他夺取阿斯特拉罕城,当年他就是的在围攻阿斯特拉罕城时战死的,夺下这座城,再把城交给他,那书库尔岱青必定可以为我大清所用!”
  洪承畴的建议,让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只一个阿斯特拉罕城不一定能让书库尔岱青满意,孤打算把过去阿斯特罕汗国的地盘都许给他,然后再设扎萨克旗,让他为我大清驱使。”
  尽管蒙古人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洲八旗人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现在更是成了八旗军的主力。但是在八旗蒙古之外,还有扎萨克旗,过去他们是满清降服漠南蒙古建立的数十个内扎萨克旗,他们并不属于八旗军系统。平常这些蒙古人可没工资拿,只有被满清皇帝征召卖命时才有出征行装银拿。他们实施的是兵民合一,平时自己养活自己,但是在划定的牧场内,却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这也是满清掌握蒙古人,让他们为自己驱使的办法。
  在多尔衮与洪承畴商讨着的如何笼络书库尔岱青,让他为自己所驱使之后,洪承畴又问道。
  “王爷,那李过打下布哈拉了!这件事儿咱们怎么处置?”
  其实当初李过要西征的时候,洪承畴也想过要阻止他们,但是最后考虑到南边确实需要有人弹压,所以对此也就表示了赞同。
  可是却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占了布哈拉国。
  “无妨,那里先让他占着再说,南边在他们手上,比在那些色目人的手里放心。”
  多尔衮眯着眼睛说道。
  “况且,要是孤所料不差的话,大明,恐怕是要对咱们动手了。”


第667章 敌营十年
  乾圣五年七月,黄河岸边的新安城。
  这座城筑于五年的前,论其规模,顶多也就是和大明的县城差不多,但在关外,却是数得着的大城。
  因为城池的规模不大,所以市场就在城南,城南的市场,云集着来自各地的客商,不但可以买到草原上各种货物,同样也能买到来自关内的各种货物。
  或许,对于朝廷来说,新安城的那些人是一群叛逆、流寇,但是,对于商人来说,他们却是金主的,是财富,是机会。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朝廷并不反对商人出关进行贸易。要不然,直接封闭关卡就行了。
  甚至相比于过去,现在的乾圣朝对于商人的限制很少,非但棉布、茶叶之类的商品可以自由的运往关外,就连同铁器也是任意贩卖。
  也正因如此,在新安城南的市场上,总是有来自各地的客商,他们贩运着关内的商品,并把关外的货物贩运至关内。
  置身于市场中,江义偶尔会去查看那些充满异域风格的铜器以及金银器皿,那些华丽的器皿,运回关内,尤其是运到江南,肯定能卖个好价钱——稀罕!
  “江东家,你瞧,这东西可都是从那个什么布哈拉城过来的……”
  店家热情的张络的着生意,主动的向江义介绍着数千里外的那场“大胜”。
  对于布哈拉城的位置,江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就仅仅局限于它在极西之地。至于那里是什么模样,他并不清楚,也不解。但是那里却流寇刚刚征服的地方,而这些金银铜器以及刀剑,都来自那里。
  “听说那些布哈拉女人,一个个都是明眸皓齿的,个个都像天仙似的,可惜了,都让皇帝赏给将士了,哎,要不然,现在的人市那边也不至于这么冷清……”
  “可不是,我说怎么这次回来的,只有东西,没有人。原来都赏给当兵的了。”
  江义笑呵呵的和店家聊着,从他的口中,他了解到布哈拉那座曾经拥有二三十万人口的大城,到最后不过只剩下了区区几万人——只是一些女人而已。那些女人又被分赏给了立下军功的将士。
  当然,对于布哈拉所发生的一切,江义压根就在乎,他只是从店家口中的支言片语中套弄一些所需要信息。
  至于生意,甚至都不怎么重要。
  其实,所谓的生意,不过只是掩护而已,这些顺军从布哈拉富人、贵族的家中抢到精美的充满异域风格的饰物只要带回大明,就肯定能卖上大价钱。利润肯定能够得到保证。
  可问题是,他需要了解到这次流寇远征的具体情报。毕竟,作为锦衣卫,这才是他的主业,至于商人……不过只是掩护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江义一直在到处收购那些布哈拉过来的器件,收购的同时,又不断的探听着各种消息。
  “听说江东家,这两天一直在收购布哈拉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各种器件,不知道这件可入江东家的眼!”
  身后的话声,让江义回过头来。看清来得人后,他的心里不由一惊。
  是孙可为!
  流寇的伪丞相!
  他怎么会来这?
  “呀,小人见过丞相!”
  毕恭毕敬的行礼后,江义颇为谦卑地说道。
  “丞相拿来的东西自然是好东西,什么入眼不入眼的……”
  瞧了眼那个小巧的手镯,江义想了想,然后说道。
  “丞相大人尽管开价就是了。”
  眼前这个可是大人物啊!
  “十文钱如何?”
  十文?
  这个价格根本就是白送啊!但凡是正常人,又怎么可能会出这样的低价?
  愣了愣,江义试探道。
  “在下出价一百两,不知道丞相以为如何?”
  做生意的有这样还价的吗?
  没有。
  但是现在江义做的却是一个大生意。一个从他来到这里第一天起就在等待着的大生意。
  “江掌柜果然还得一手好价……”
  闻言,孙可为笑道。
  “我有一个对子,不知道江掌柜能不能对得上,天王盖地虎……”
  江义正色道。
  “这个好对,宝塔镇河妖!”
  ……
  有时候,接头就是这么简单,从还价到对暗号的过程中,江义的心里可谓是掀起一阵狂浪。
  伪顺的丞相居然是北镇抚使的人!
  居然是锦衣卫!
  只是锦衣卫的人而已。
  尽管心里有着无数个疑问,但是江义仍然按住了内心的好奇,他的职业告诉他,不应该对这件事好奇,而且对方这个时候找上门来,肯定是有大事,要不然也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身份。
  即便是再无知,也知道,非到迫不得已,这位爷是绝对不会暴露自己的。
  几分钟后,在集市上的一家茶馆包厢里,在伙计上茶退出去后,孙可为说道。
  “这次找到你,是为了让你带封信回家。”
  “丞相只管吩咐。”
  “信是口信,你记住了就行!”
  盯着江义,在过去的几天中,孙可为一直在观察着他,其实,这些人到达这里时,会主动的在报纸上发一个特定的广告,通过广告就可以找到他们,至于什么时候接头,什么时候传递情报,完全是孙可为自己做主。
  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中,经他的手送出的情报,顶多只有十几份,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北镇抚使在大顺不仅只有他一个暗线。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级别最高的暗线就是他,毕竟,他是文官之首了。
  “是。”
  “伪顺计划在两月内,尽迁河套军民到布哈拉!”
  好了!
  在听到这个情报的瞬间,所有不明白的事情,似乎都明白了。江义完全不需要质疑情报的真假,毕竟,眼前这位爷的身份摆在这,自从李过西征后,眼前的这位可就是河套一带流寇的当家人。
  他的情报还能有假。
  “情报要尽快送回去!你亲自送!”
  “我明天就走!”
  “明天太急,别暴露了自己。后天走,路上赶赶时间就行!”
  又过了一会,两人离开茶馆里,在茶馆门口孙可为笑道。
  “贤弟莫送,不曾想,会在这里碰到同乡,往后有什么事,你只管去府上找我就是。”
  “往后少不了打扰兄台。”
  这样的一幕,在新安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不过就是异地的同乡相逢而已。至于一旁的掌柜、伙计无不是用羡慕的眼神瞧着那人。
  那位可是丞相啊!
  居然和丞相认了同乡,那往这位爷在新安城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只不过掌柜和伙计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是:刚才,就在他面前,潜伏在顺军营中长达十年之久的潜伏者,第一次与锦衣卫派来“暗线”取得了联系,并且送出了一份极为关键的情报……


第668章 文明征服野蛮
  次日清晨,在镖局的护送下,骑着马的江义随同“义字号”的一百余辆大马车,一路顺着鄂尔多斯大草原向南走去,与几百年后这片草原变成了沙漠不同,17世纪的鄂尔多斯是一片极为优良的牧场。
  放眼望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随处可以看到白色的羊群或者成片的牛马,这里仍然是蒙古人最重要的牧场,不过这里的蒙古人,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满清征服了,这几年一直为多尔衮南征北,眼下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大都是老弱妇孺。
  但是对于这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江义并不在意,他偶尔会让号里的伙计骑着马到附近寻找湖泊,河流,然后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不过,这样的情报刺探,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毕竟,那怕就是商人,也需要掌握商道上的信息。
  三天后,江义一行人从榆林的镇北台进入了大明,在他们进入关口时,并没有人为难他们,只是按律缴税而已,当然,作为出关贸易的必须,每个商队都要带回来至少五十匹上等母马。在伙计们把带来母马交卖给官府的时候,江义直接去了附近的缇骑衙门。
  与过去不同,现在的锦衣卫并不仅仅驻于南北两京,他们还在乡间肩负着治安维持、负责缉捕的任务,这些锦衣卫官校就是“缇骑”,属于南镇抚使衙门管理,功能大概相当于后世的警察,与城市里地方衙门捕快不同,他们可以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流寇,特意设立的机关。
  天启年间流寇刚刚兴起时,不过只是三五成群的盗匪土寇,这个时代乡间除了本村的民壮,没有任何官方的治安维持力量,盗匪土寇出现时,地方官员唯一的想法就是只要他们不在本地作案,就是算是保境安民了。
  衙役乡兵不能到异地剿匪,加上地方官员士绅的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以及制度上的缺陷,让土寇变成了流寇,而流寇又成了反贼。最后反贼夺了天下。
  乾圣元年,有鉴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