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密切关注。他们时刻盯着“盐、钞、海三司”有无丑闻,等待着重新夺回财权。
  内外的监督再加上了人性化的薪酬福利,使得从乾圣元年至今,“盐、钞、海三司”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丑闻。
  当然,一旦出了,那肯定是会死人的!
  “该不会是什么地方出了事吧!”
  就在伍经正反复思量,再三确定自己既没有受贿,也没有“文贿”后,才算稍微安点心。
  不过,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安,就在他刚想下令取盐样查看时,突然衙役跑进来说有南京故人要求见。
  “南京故人?”
  难不成是当年赴试时的故友?
  疑惑中,伍经正便让衙役请客人进来,客人前脚刚进屋,他立即知道为什么这般不安了。
  是陛下!
  陛下居然来了扬州。急忙站起身的他正欲行礼,却被陛下制止了。直到衙役下去之后,他行揖道。
  “臣伍经正见过陛下!”
  “免礼,朕是微服出行,路过扬州,顺便过来看看……”
  朱国强笑道。
  当初在几个侯选人中,之所以选择伍经正这个的贡生出身的官员为巡盐御史,是因为在另一个世界,在衢州城皮时,身为知府的他赴井而死。相比其它人,他是忠臣,所以才会把这个位子交给他。
  见伍经正有些紧张,朱国强笑道。
  “盐税事关大明根本,而天下盐税,两淮独占其半,这次路过扬州到你这,就是想了解一下今年盐税的征课。”
  “啊,启禀陛下,今年盐税征课倒也还算顺利,截止到8月,已经征盐税1175。35万两……”
  闻言,伍经正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后便禀报着两淮盐税征课诸事,慢慢的也就不再紧张了,作为文官的他转任盐务官员时,也曾犹豫过,盐务官员不同于寻常文官,按现在大明官场的说法,“盐、钞、海三司”与其它内务府官员一样,都是“府官”,所谓的“府官”都是皇帝任命的,不是科道正途。所以一直被文官排斥。
  但伍经正本身就是不正途出身,他是贡生出身。他这样官员在官场上的前途有限。也正因如此,在被陛下点为巡盐御史后,对陛下感激涕零。毕竟,这意味着更广泛前途。
  府官……那也是官啊!
  当然,对伍经正心里想法,朱国强并不了解,他只是默默的听着汇报。
  在盐税上,朱国强并没有大动干戈,一上来就废除了“专商引岸”食盐运销措施,而是针对其弊端加以修改。
  首先统一了税率以及盐价。这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作为大明最重要的税种,全国盐税居然没有统一的税率。不同的省份,甚至相邻的两县之间盐税税率和品目都会完全不同,基本由地方盐务官员自行拟定。这或许是当时统治者出于因地制宜的需要考量得出的结果吧。这种政策赋予了地方盐官过大的权力,大大扩大了他们的寻租空间。这也是专商勾结盐官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乾圣元年,朝廷直接统一了税率以及盐价。地方盐官的职责也从制定税率变成了稽查私盐以及官盐质量,别小看这种改变不怎么起眼,就是这点小小的改变,让乾圣朝的盐税从崇祯年的不足两百万两激增到两千三百万,现在更是达到三千万两之巨。
  但这就够了吗?
  并不够,朝廷得到了三千万两盐税,可是盐商获得多少利益?
  手捧茶杯,朱国强不觉怔在那儿。
  见陛下捧着茶杯若有所思,伍经正忙忐忑不安地探问道:
  “陛下,这两年两淮盐税增加有限,是因为盐税征课已经达到瓶颈了?”
  朱国强问道。
  “哦!瓶颈?怎么说?”
  伍经见陛下询问,忙从桌上拿出一份公文,说道:
  “陛下,臣在就任两淮巡盐御史之后,对两淮盐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就目前的盐税征课方式来说,不但两淮盐税征课达到了顶峰,就是全国的盐课,也已经达到顶峰,即便是人口增加,每年增加的税收也极为有限……”
  对此,朱国强当然不会怀疑,毕竟,在另一个世界,满清整顿了两百多年的盐税,人口增加到了四亿多,可盐税才增加多少?
  这玩意想增加,就非得改变征税的方式,要不然只会肥那些包商,满清覆灭后,北洋和南洋先后对盐税进行整顿,一下就从几千万增加到上亿,甚至数亿,盐税有潜力啊!
  大明万岁……
  朱国强笑问道。
  “那以你之间应该如何?”
  将手中的折子递过去,伍经正郑重其事道。
  “陛下,臣以为非得废除引岸专商制,实行就场征税,简单的来说就是民制、官收,商运、民卖,当然,想要获得利益最大,就非得实行官府专卖制不可,但是官府专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相比之下,就场征收,无须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却能收到与专卖制同样的效果……”
  听着伍经正的讲述,朱国强只是不时的点着头。到最后他又提醒道。
  “伍经正,盐政之事,非同寻常。盐税正课,直接大明财税根本,推行改革是好稍有差池,财政不稳,你可担待得起?而且废除专商,势必地遭专商抵制,到时候,你又当如何?”
  伍经正正色道:
  “陛下,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做的话,将来的阻力只会更大,我们不能把难办的问题丢给后人去办吧,国家积弊总是要改革的,也总要有人去做,又岂能因为个人福祸而避之不及?”
  看着神情肃然甚至有些决然的伍经正,朱国强忍不住出言称赞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积弊当前,要是不思改革之事,反而想着如何做官,如何笼络人心,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大明终究还是会亡的,到那时咱们都是大明罪人!这件事你先写个折子吧。”


第707章 大明没有夏雨荷
  在辫子戏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明君圣主们微服出巡时,总能碰到冤案,为民作主的同时,还能收获美人芳心。
  什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诸如此类。
  可轮到朱国强这,从南京到扬州,从扬州再到清江浦,既没碰到冤情,也没碰到一见倾心的女子。
  尽管扬州瘦马之名名扬天下,可现如今……仍然有,不过与过去买卖国内的女孩不同,现在的扬州瘦马都是异域奴婢,除了常见的新罗婢,倭婢以及安南婢之外,还有天竺婢,甚至还有“昆仑婢”——和唐代的昆仑奴一样,肤黑如炭。
  即便是搁大明这边,也有人是重口味。
  甚至就在朱国强在往清江浦的路上,就在一艘画舫游船看到一个穿着褙子的黑人女子。
  那画面简直美得不敢想象。
  大明的开放,是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人难以想象的。
  清江浦,尽管并不是沿海港口,但作为南北运河的交汇,这里却是千里大运河上最繁荣的城市,即便是在漕运废止后,凭借着沿河水利繁华仍然不改往昔,而且每天都会有海船逆流来到这里。
  这天正午,在朱国强一行抵达清江浦时,船还未靠港,他就看到黄河中间泊着的一艘船。
  那艘船和周围的商船相比,外形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他的船型类似于盖伦船,但是船帆却是明式的硬帆船。这艘船就这么孤零零的泊于黄河河心。
  “应该是老闸船吧,不过在江北这种船倒也挺少见的。”
  所谓的“老闸船”,就是16世纪中叶,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将中式硬帆装应用在欧式船体上。比传统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后来,大明海商也自行制造这种船,并广泛地用于从宁波到日本贸易,以及沿海一带运送货物。眼下它正在被纵帆船所取代。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在它的旁边还泊有一艘海关的小型纵帆船,似乎是在监视着它。
  这倒是有些奇怪了。
  朱国强便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
  “何洪勇,你去问问那艘船是那里来。”
  不一会,何洪勇就回来禀报道。
  “爷,方才小的去打听了一下,码头上的人说,这艘船是从阿美利加的墨西哥驶来,因为船不是明船,所以,海关禁止船上的船员上岸。”
  “什么!墨西哥来的!”
  惊讶间,朱国强又问道。
  “那为什么不把船上的船员抓起来,不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大明本土港口吗?”
  “爷,船上的水手有一多半不是明人,就是明人后裔,所以,海关也很难办,说是已经禀报朝廷了。眼下,只能让他们暂时泊在河上,加以监视。”
  什么!
  船是明人的!
  从美洲驶来的!
  别说是大明的船商,就是海军也没有航行到那么远的地方。
  盯着那条船,朱国强问道。
  “可以上去吗?”
  ……
  这就是大明吗?
  又一次站在舷边,李念祖眼巴巴的看着岸上繁荣的城市,和这座城市相比,墨西哥城简直就是一座破旧的村落市集。
  难怪爹他老人家到死的时候,心里都念叨着大明。念叨着天朝。
  可,天朝的官员为什么不让他们上岸,甚至……看着旁边的那艘炮船,李念祖的心思不禁一沉的。
  “官府居然不准我们回家,可,可……”
  发须皆白的王明昆,在满面无奈的同时,又对儿子吩咐道。
  “你今天再去求见官府的赵老爷,送上银子,告诉他,我等只是想要落叶归根的苦命人,求他法外开恩,准我们回家。”
  那些老爷肯定是借口想要银子吧!
  王明昆暗自想到,三十五年前,离开大明时,那些官老爷爱银子,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他们百般刁难,哪里是为了刁难,压分明就是为了要银子。只要给足了银子想来总会行个方便的。
  要不是碰到意外的话,也不至于流落到北方,眼下说什么都晚了。还是先给足银子吧。
  希望能填饱那些人的胃口吧。
  “嗯,孩儿知道了。”
  王思乡答道,
  “哎,王老哥,你说得多少银子才能填满他们的胃口啊。”
  “可不是,这些当官的,都是狗改不是吃屎,一个个胃口大着呢!”
  就在他们发着牢骚时,那边有一艘小船驶了过来,靠近大船后,何洪勇大声喊道。
  “诸位船主,我等是锦衣卫,奉命前来查验。”
  一般人还真上不了这艘船,但在取出锦衣卫北镇抚使的腰牌后,朱国强一行就直接以“探听消息”为由上了船。
  一听说是京城过来的锦衣卫老爷,王明昆的脸色骤然一变,其它几个老人也都是如此。
  “爹,什么是锦衣卫?”
  “别说这个了,赶紧备上银子吧!”
  朱国强刚上船,就看到有六名老者已经侯在那,见他上船后,就扑到跟前揖拜道。
  “草民王明昆见过大人,弃民久居海外,不料竟能得慕京中大人之颜。此生无憾矣!”
  “老丈免礼!”
  朱国强搀扶道。
  同时打量着这艘船上的水手,除上六名发须皆白的老人外,还有不少年青的水手,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一副明人打扮,但相貌却是明显一副欧亚混血儿的模样。不过更引他注意的,还是另外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拉丁女子。
  她们两的个头差不多有一米七五左右,不仅是两个大长腿的妹子,而且是典型的拉丁美女,浑身上下都有种野性。应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