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她想要涉足的行业都被拒绝了。
  开始她想办纱厂,这没有问题,毕竟,纺纱的利润非常高。但问题是,因为她是外国人,所以不能购买蒸汽机。她甚至想过投资铁路,但她是外国人,不能参与投资。
  总之一句话——外国人,这三字人就像是魔咒一样,诅咒着她,让她郁闷至极。
  尽管她带来的宝石价值不下百万两,足够她在大明挥霍一生享尽荣华富贵的。
  可西娜拉并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那些银子并不能改变她不是大明人的现实。
  “如果嫁给明人的话,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状师曾经给她提过这样的建议,只要她愿意,会有无数人想娶她,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而是因为她的美丽。但是她并不想依赖男人,尤其是那些用恶心的目光打量着她的男人们。
  无论是在德里,还是在大明,很不幸男人大多如此,总会用充满玉望的眼神盯着她,在她的身上打转。
  颇为无奈的西娜拉,在屡屡受挫后,只得投资南京的房产,还好,这个行当倒没有限制外国人进入,他投资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房产,那些房产给他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而去年冬天,沿江一带的煤荒,让她看到了新的商机,不过出于谨慎,她还是反复询问了官府,最终确认,没有法律禁止外国人投资这个行业。
  于是乎,她便兴匆匆的赶到了淮南,赶到了这个空气中充斥着煤烟味的城市。就在她兴致勃勃缴纳了五万两银元作为拍卖押金时,不曾想,就在官府的拍卖会即将开始时,她得到了通知——她被官府除名拒绝了。
  “为什么!”
  西娜拉盯着官吏大声质问道,那双像宝石一般明亮的眸子里充满了怒火。
  “小姐,很抱歉,你不是大明人,所以不能参加煤矿标拍。”
  衙门的官吏正色答道。
  “可是你们之前明明说过,外国人也是可以的。”
  西娜拉怒气冲冲的问道。
  “大明的属国当然可以,小姐又是那国人?”
  西娜拉顿时一阵气结,而更让她恼火的是,旁边一个富人的随从冷嘲道。
  “你这蛮婆子,模样倒是挺漂亮,要不然就给大爷做妾,大爷再带着你……啊……”
  话声戛然而止,那人的尖叫声中带着恐惧,一支短铳顶着他的脑袋。
  “你说什么……”
  怒火中烧的西娜拉手拿短铳沉声说到!
  “有,有话好好说,就是个下人而已……”
  就在一旁的吏员劝说时,已经有人悄无声息的靠近了西娜拉,不等她反应过来,手刀就砍到了她的脖颈上。
  在公主昏倒时,卡芙娜惊恐的尖叫道。
  “公主!”
  在她想要靠近时,又被其它人给制住了,挣扎不已的她看到一个男人走了过来,那人好像见过。
  ……
  这里是什么地方?
  再一次醒来时,头痛欲裂的西娜拉忍不住发出声呻吟。
  “公主、公主……”
  熟悉的喊声,让她总算是松了口气,被侍女扶起时,西娜拉才注意到这里并不是她的房间。
  “卡芙娜,刚才发生了什么?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突然,一个话声传到她的耳中。
  “你醒了!”
  放下手中的书本,朱国强笑看着这个天竺女人。
  先前刚脚进入大厅,就听到她与吏员的争持,在她掏出武器的同时,先前就进入大厅的侍卫就把她击倒了。
  原本这件事就应该这么结束了,可侍从的禀报倒让他好奇起来。
  公主!
  在她昏倒时,侍女称她为“公主”。于是她就被带到这里,带到了朱国强住处。
  “你是谁!”
  男人!
  西娜拉警惕道。
  “西娜拉公主,莫卧儿皇帝的女儿,三年前离家出走……”
  笑看着面前堪称绝色的女子,朱国强想到那座泰姬陵,那是沙贾汗为她的母亲修建的,她母亲有多漂亮,他不清楚,但是她……可真漂亮啊!
  “你,你,你怎么知道的……”
  西娜拉紧张的看着他,随后又把目光投向拉芙娜,难道是她说的。
  “公主殿下,我什么都没说。”
  朱国强主动解惑道,
  “三年前,莫卧尔帝国曾派遣使节来南京,他曾经请求皇帝派遣锦衣卫调查走失的公主,他称公主可能在大明。”
  这当然是假的!
  莫卧儿帝国的公主失踪,是北镇抚司从商人那里获知的消息,当然还有其莫卧儿皇室那些乌里八糟的事情,堂堂皇帝居然不顾人伦的和女儿混在一起。甚至逼得小女儿不想重复姐姐的生活,只能离家出走。
  那个沙贾汗简直就是个人渣!
  不过,这个人渣倒也让朱国强看到了机会。
  再过几年,他就会被自己的儿子软禁起来,和他喜爱的大女儿一起度过余生,他的儿子们会彼此攻伐几年,而这就是大明的机会,目前,印度最强大的政权就是德里的莫卧儿帝国,只要控制了莫卧儿帝国,就等于控制了半个印度。
  如果莫卧儿帝国陷入内战呢?
  大明正好趁机蚕食他们的土地。
  这个翘家的公主倒也是个机会,一个干涉莫卧儿内政,扶持各方混战的机会。
  “你,你都知道了……”
  西娜拉绝望道,
  “你,你是不是要把我送回去,去换取他的赏银?”
  “送你回去?”
  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为什么要送你回虎口,朕又怎么可能送你到那个人渣那里?”
  朕?
  西娜拉不解的看着这个男人。
  他是谁?
  疑惑中,只听他说道。
  “不过,作为公主,你应该得到与身份相符的对待,等回到南京后,就住进宫里吧!”
  住进宫里!
  尽管头很痛,但西娜拉终于弄明白了对方的身份,惊讶道。
  “你,你是大明的皇帝!”
  这怎么可能?
  皇帝出行时不应该有很多侍从吗?不对,作为皇帝的他怎么可能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了皇宫?
  “答对了!”
  起身离开时,朱国强又说道。
  “你似乎很想投资煤矿,如果需要的话,朕可以和凤阳知府知会一声。”
  外国人不能投资大明的煤矿?
  笑话,她是外国人吗?
  呃,现在是,但以后肯定不是……
  为什么要让她住进宫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至于家里的葡萄架子……倒不了!
  “我不需要你的帮忙!”
  西娜拉气呼呼地说道。
  从房间里离开之后,朱国强的心里是那个郁闷啊。
  哎,身边没有奸臣,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亲自来啊。
  你们一个个的就不知道进贡个异域美女什么的吗?
  郑芝龙啊,郑芝龙。
  你是皇亲不假,可也是人臣啊!
  怎么就那么不会来事呢?
  印度,那可是出美女的地方啊……
  你小子到到那里就不知道报效君王吗?
  不过印度太远,暂时先把心思动到身边的这个小公主身上吧。
  小公主啊……其实真的不小啊,尤其是身材……真是男人看了会动心,女人看了会伤心。
  不曾就这么在一旁用眼看看?
  有些不舍得啊。


第745章 百万大会战
  时值初春,柳树的枝条上抽出了丝线般的嫩芽时。
  淮北大地上,一个穿着淡蓝箭衣的青年,正带着一位服色艳丽的天竺婢女,沿着淮北大地策马而行,后面更是簇拥着数十位侍从、婢女,其间还有两辆大马车跟随,这俨然是富家公子出行的模样。
  西淝河两岸尽是一片绿色,再过些日子,尽管离春忙还有些时日,可是田地间已经有不少农夫正在田里用锄头锄草了,在没有化学除草剂的时代,一切只能靠人力。
  农夫看见这一队通过时,也只是抬头张望了一下,就继续劳作了。甚至都不带羡慕的,毕竟,有些事情是羡慕不来的。
  而这箭衣男子,正是当今天子乾圣皇爷,身边的天竺婢女,则是莫卧儿帝国的翘家小公主西娜拉,那怕她爹号称“世界之王”,这会在大明天子的身边,也就只能当个婢女。
  朱国强现在也算故地重游了!
  轻轻的勒停了胯下的骏马,立马于西淝河畔,远望着远处的繁忙的工地——那里是铁路工地,过了淮河之后,不出五十里铁路戛然而止。再往北就是这片繁忙的工地。绵延千里的工地上有数十万百姓正在修建着路基、铺设枕木、轨道。
  他们并不是雇佣的工人,而是在服徭役。
  在古代,对于百姓来说,负担最重的从来不是田赋苛捐,而是“徭役”,徭役其实就是给官府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搁大明当然只有前者。
  力役,对于古代中国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大到修建长城之类的国防工程,就是孟姜女哭的那个,她丈夫服的就是力役,小到地方上的官府、学校修葺,都需要征发力役。
  为啥要征力役?
  力役不要钱,而且是百姓的“本份”。
  而在这些力役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兴修水利,古代许多“贤臣”在地方动辄修渠数百里,修堤百里,怎么修的?靠的就是征发力役。百姓服役时,非但要干活,而且还要自带粮食。
  你不想服役?没关系,官府会让你服。不仅心服,而且身也服。来年再给你派个几百里外的力役,不死也得掉层皮,倾家荡产再寻常不过的,家破人亡也不罕见。
  优免差役。这四个字,看似不起眼,可实际上,真正让人趋之若鹜的恰恰就是这四个字。
  至于田赋,大明十几亿亩田,一亩才收多少税?几十文钱而已,小钱。
  当然,有钱的话,也可以交钱免役,比如城里的百姓,商贩往往都是交“免役钱”,这笔钱……基本上都进当官的腰包里了。
  可便是如此,这个钱也不是谁想交就交的。要是大家都交钱免疫了,到时候这水渠谁来修?官道谁来修?谁给官老爷抬轿?甚至就是衙役里头,也有不少是力役。所以,能交免役钱,那也是少数人的特权。不是你想交就能交的,能交得上的自然也都是体面人。
  不过现在的大明,却已经准许百姓缴纳免役钱,免服力役。当然,这笔钱不少,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绝对是个负担。所以普通人家往往还是选择服力役。
  只不过现在大明朝的力役更科学,只有冬闲,还有汛期防洪可以征发力役,其他的时间官府必须花钱雇佣劳工。
  而现在正是冬闲,工地上的都是服力役的百姓。面对着如此宏大的工地,朱国强却显得颇为志得地说道。
  “我大明兴修铁路,平时雇佣劳工,到了冬天,则冬闲发动群众建路基,最多的时候,从南到北甚至有不下百万百姓一起修铁路,这几年,我大明的铁路从无到有,去年已经超过三千里之数,今天至少再修三千里,最多十年,我大明各省都将会修通铁路……”
  利用冬闲组织群众建路基,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成功经验,动辄百万人的大会战,什么上河工啦,上路工啦,几个月的时间挖一条人工河,修一条铁路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那会百姓积极性高,也是自己带粮食。
  只不过搁大明这边,是征的冬役,往年的冬役,百姓要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