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究!
  众人一听,无不是诧然的看着陈长庚,这家伙可真不愧是皇家走狗啊!深究此事,他就不怕招罪于天下士林吗?
  可……他怕吗?
  其实,陈长庚还真怕,得罪天下士林的后果是什么?
  或许在他身上不会有任何后果,可是将来他的子孙呢?那怕是他的子孙可以像他一样以“幸臣”的身份进入官场,可将来的上司同僚却是士林中人,到时候所有的恩怨都有可能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所以,那怕是作为“皇家走狗”,陈长庚同样也有他的顾忌。只听他说道:
  “参与闹事妄言帝位,行逆之心昭然若揭,又以东林之人自居,所以臣以为东林书院当毁,不毁不足以昭告天下!”
  尽管宋学朱等人被陈长庚的这个建议吓了一跳,可是他们旋即明白了陈长庚的意思——毁掉东林书院,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怕是东林书院于东南士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可这总比深究他人的责任更好吧!
  至于东林党,至于复社……目前确实还有几位东林党和复社出身的官员,那边确实不好交代,可这件事要是止步于此的话,就能保住大多数人!
  要是彻查下去,指不定这就是乾圣朝的大案了!
  不知道在涉及到多少人。
  还是陈长庚有手段啊!
  东林书院是死物,至于东林党……早就是死人了。
  追究死物的责任,不就保住了活人!
  意味深长的盯了一眼陈长庚,朱国强笑了,还笑的很开心!
  他当然知道,陈长庚的用意,毁东林书院,不过就是一个象征,事件不扩大化,不变成乾圣朝的“胡唯庸案”这是必然的选择。
  但仅仅只是杀几个人,流放一些人,并不足以向天下表明态度。
  毁书院……
  这也是一个选择。
  陛下的笑容,让陈长庚的心中大定。其它人也从陛下的笑容中明白了陛下的想法,于是纷纷表示赞同。
  就是毁掉一个书院而已!
  东林党……过气了!
  东林书院,毁就毁了吧!
  朱国强当然知道陈长庚有私心,可,但凡是人又怎么可能没的私心。于是便笑道:
  “既然无人反对,那此事就依卿家所奏去办吧!”
  朱国强当然不会让陈长庚亲自去办,作为“皇家的心腹”他无疑是称职的,现在他把东林书院抛出来取信各方,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是时候给他挪一挪位置了。
  往那挪?
  肯定是进内阁了。
  让他进那个就意味着要有人出来,谁出来更合适?而且让他们出阁总得有一个理由吧。
  理由倒是好找,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选择离开。
  眼下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比如说去把当下的这个差事,虽然东林已经没落,但是在大明朝它却是一座丰碑。
  不知有多少士人以复兴东林为己任。在这种情况下,可不是谁都愿意去才会东林书院的,毕竟东林书院就是一个象征。
  是东林那个丰碑的象征,这同样也是朱国强决心拆毁它的原因。
  不仅要拆毁它,而且还要把它夷为平地。但这肯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非但不讨好,甚至可能会成为士林公敌。所以这个才是无论是谁去干。都肯定会得罪很多人。至于交给地方官去办,指不定他也就是象征性地砸掉牌坊的一个角,摆个样子给朝廷一个交代也就够了。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在大明朝当班儿的可是没少干,就像张居正禁毁书院那会,地方上也不就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得了。
  谁会当成真?
  哪怕就是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无论如何,这件事儿都必须要派出一个钦差大臣过去亲自办理。而且这个钦差大臣的身份必须要足够显赫才能够威慑众人。
  目光落在几个阁臣的身上,朱国强最后又把目光落在李建泰的身上,见陛下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李建泰不禁一愣,在他暗叫不妙时,只听陛下说道。
  “拆毁东林书院一事就由李卿去办吧!”
  “陛下……”
  不等李建泰多言,朱国强已经摆摆手,道:
  “就劳烦李卿亲自去一趟无锡吧,好了,朕还有要事处理,你们下去吧。”


第819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被点了将的李建泰连想死的心都有。
  他可是堂堂内阁辅臣,居然被点了这个差事,这个差事可是吃力不讨好啊!
  可是他却没有其它的选择。
  陛下为何点我的差事?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尽管实在是想不明白可李建泰还是在当天就动身往常州府无锡而去。从南京乘船南下,一路顺风顺水不过两天功夫就抵达了无锡。
  来到了江南士林心中的圣地,东林书院。
  此时的东林书院牌坊外的青石板上似乎还带着些许血污,不过却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教学。
  但是书院的牌坊下却聚集着不少乡绅士子,他们无不是神情愤慨的看着李建泰,看着这位大明的辅臣。
  “阁老非得毁东林书院不可吗?”
  领头的乡绅在牌坊前问道。
  “此,皇命也,皇命不可违!非毁不可!”
  答话时,李建泰抬头看这座东林书院。
  其实,他年青时,也曾与诸多东林党人是朋友。可……这是皇命啊!
  可惜了……
  看着这座始建于北宋的东林书院,李建泰不禁长叹口气。
  万历三十二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宣传东林党的政治理念,自那以后,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而闻名一时的东林党,正是发自于此,现在……
  “还请阁老通融一二!”
  有乡绅士子长揖请愿道。
  其实,在历史上,大明也曾禁毁过书院,比如张居正就曾禁毁过书院,不过那种“禁毁”,无非就是在书院上贴张封条而已,反正山高皇帝远,大家配合着作场戏就是了。
  “吾奉皇命在身——书院非得尽毁为白地,片砖片瓦不存!”
  李建泰冷声道。
  “来人,动手!”
  阁老一声令下,只见一群官兵举着锤头等物冲进东林书院,开始拆毁东林书院,那些年青的士子纷纷试图阻止李建泰折毁东林书院。有的士子不惜大声咒骂李建泰是“士林败类”是“朝中奸臣”甚至还拿起砖石砸向他。
  对此,李建泰只是站在那里,任由他们辱骂,可心中的苦楚,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他知道这些读书人的德性,只要他大喝一声,这些人势必也就气弱了。
  可是……
  哎……
  长叹口气。
  看着动手拆除书院的兵丁,李建泰想到了年青时与东林党人结交的一幕幕来,忍受着周围的辱骂,他心道。
  “陛下,这是让我尽集士林仇恨于一身啊!”
  感叹着帝王的手段,盯着书院,李建泰的目光一冷,冷哼一声。
  “将书院全部拆掉烧了!”
  一群官兵立即行动起来,将东林书院砸毁的同时,又用火油浇满整个书院,再以干柴助燃。
  不过片刻之后,整个东林书院就化作一片火海,大火足足烧了一天,最终完全化作一片瓦砾场,这座所谓的“士林丰碑”就这样被一把大火烧成了一片白地。
  面对这种惨状,不知多少士子为之嚎啕大哭,朝野听闻后也大为惊骇,而与此同时,朝廷又下旨继续查封以东林继承者自称的“复社”以及其创办的《东林时报》,至于东林书院旧址,则被铲平重建为公园,变成了无锡县的第一座公园。
  一场看似浩浩荡荡的风波,就这样以士林的败退而结束,士林的反扑非但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变成了一个笑话。也让所有士林中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大明的皇权就是皇权!
  这个皇权不仅不可能“垂拱而治”,而且还会用刀子提醒世人——皇权的神圣。
  乾圣十三年,将进腊月时。
  因烧毁东林书院而名扬天下的李建泰,在接连三次上书请求致仕后,终于得到的批准。
  在致仕还乡的路上,经过扬州府时,正好看到一串犯人,被官差押送着送到码头。那些犯人有男有女,一路哭天抢地,嘴里大喊着冤枉。
  他们都是因为子弟参与揭贴行逆而被诛连,等待他们的将是流放承化。
  谁让他们的子弟不好好读书,反而聚众闹事?
  至于承化,这是近几年的主要流放地。
  作为大明征服的第一块“南蛮地”,在缅甸臣服之后,在杀人立威的同时,大量的移民在女人、土地的诱惑下,移居缅甸,移居承化,这片大明新的行省。作为大明最新的行省,那破地方比云南更原始落后,瘴气遍地,蛇虫密布,绝对属于蛮荒之地。
  甚至就连同李定国本人,也在承化府染病,要不是有奎宁特效药,恐怕也得病死在那里。
  不过对于大明来说,征服这片土地是大明扩张的必然,现在是缅甸,将来就是老挝,那地方比承化还要落后,在承化设省后,老挝宣慰司的诸多土司,已经先后被迫顺归大明,同意大明在老挝设立卫所。
  这种归顺,完全是仗势欺人。
  老挝,只在面对大明时,叫做“大明老挝宣慰司”。
  其实他们私底下自称“南掌国”,这些家伙背着大明君臣,早以国自称了。期间还被安南入侵,被迫沦为安南属国,相当于大明的属国的属国,同时又是大明的羁縻领土。这些年,老挝没少被安南欺负,在设立承化省后,大明就派遣天使一番威逼利诱,让老挝同意大明在老挝设立卫所。
  如今,大明在老挝驻兵一万五千余人,以卫所形式在老挝各地耕种开拓,就像当年大明军队在贵州屯田一样,正是靠着那些卫所的军户,以及后来随之而来的汉人移民,大明实现了对西南的征服。
  尽管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的老挝就像贵州一样,会被一点点的蚕食,在整个南蛮地,实际上也就只剩下了处于分裂中的安南以及暹罗了。
  作为阁臣的李建泰当然很清楚,按照陛下的旨意,长江以南的流放犯人,全部发配到承化以及老挝充实汉人数量。陛下打算花二十年时间,向承化省以及老挝“移民”一百万人,到时候,这世间也就没有什么老挝了,在当地建立行省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当然,就目前来说,大明主动开拓的还是承化,眼前这些被流放的士绅大族,都是大明教化承化的种子,是儒家文化的种子,他们将在当地传播语言和文字,或许百年之后才能开花结果。
  哎!
  突然,李建泰长叹一声。
  听着父亲的长叹,他的儿子便问道。
  “父亲因为何事长叹!”
  “咱们这个陛下啊……”
  摇摇头,李建泰没有继续再下去,帝王不仅有心术,更有手段,就像用他一样。
  用他去拆东林书院是为了什么?
  与其说是需要一个朝廷重臣去威慑四方,倒不如说是用一下而已。
  从无锡回来的路上,他就想得很明白了。陛下之所以会让他去无锡,无非就是……想借他最后再用一次。
  他去拆毁东林书院,承担着天下士人的怨气,然后呢?
  剩下的自然是功成身退了。
  这点儿由不得他不愿意。哪怕是明明知道陛下的心思。他也必须要这么做。
  这个皇帝或许会给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