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吗?我还能再来一碗吗?”
  当然,还有不愿意改的,那些可真正的绿教俘虏。直接砍了了事。不过这边一动刀,立即又有人愿意改了。
  其实面对生死考验,所谓的“宗教”又算是什么东西?


第835章 权贵都是软骨头
  玉米饭、红烧肉!
  搁在大明,这伙食绝对是一流的,就是地主老财家,顶多也就是忙季开工的时候,才舍得给长工们来上一顿!
  可唐国那是一个大方,对于降兵,上来就是一大碗饭,里头至少有小半斤红烧肉。就像是手抓饭似的,饭里有肉,肉里有饭。
  让你一次吃个够。
  吃与不吃,是一个选择。
  面对喷香的红烧肉,那怕就是过去自以为虔诚的人,在犹豫片刻之后,也是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毕竟,求生的本能会驱使着他们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这肉,可真香啊!
  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香的肉!
  就在这一瞬间,这样的肉香就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几碗肉饭下肚之后,再喊上一句。
  “你们可愿改信佛教?”
  立即应者如云。
  其实,所谓的“宗教”往往会曲从于现实,毕竟,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刀子,但凡是人都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至少绝大多数人,都是意志不坚的,就像他们的祖先改信绿教一样。
  红烧肉动摇心志,刀子瓦解意志。再然后,就乖乖的做咱大唐府兵的家奴吧!
  毕竟,将来大唐的府兵老爷们,是要当兵打仗的,养马、种地之类的粗活,总要有人干,留下一些人当家奴也是必须的。
  ……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饥肠辘辘守军逃到唐军那边,尽管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说,可以省下不少粮食,可问题是守军的实力被削弱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怨声载道——围困以及饥饿在折磨着伊斯法罕城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士兵,亦或是部落首领、贵族,长达八个多月的围困,让他们所有人的心智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现在,大量逃兵的出现,更是动摇着所有人的意志,如果不是因为城外的站着的是异教徒,不是因为担心他们的屠刀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或许,他们早就投降了。
  有时候,所谓的“团结”不过只是外在压力促成的面已。
  “大埃米尔,沙赫陛下找你有要事商量。”
  宫里来的太监来到沙依德的宫殿中禀报道,
  所谓的“大埃米尔”其实就是部落首领,尽管萨非王朝是在七大土库曼人部落和来自这些部落的基齐勒巴什军队的支持下建立的。但是在王朝建立后,在历代“沙赫”的不断打击中,他们在财富、土地和军事力量方面都衰落了,但七大大埃米尔仍然是波斯最富有的、最有权力的人。
  “陛下有什么要事?”
  “沙赫陛下希望所有的贵族、埃米尔们都拿出全部财宝和粮食,激励守军守卫都城。而且,沙赫觉得城内可能会有叛徒,想跟你商量一下谁可能成为叛徒,勾结唐人。”
  逃兵的出现,让阿巴斯二世意识到了危险,在下令处决逃兵、加强巡逻的同时,他认为最大的风险存在于内部,毕竟,现在城内有大量的红头军,比如七大部落的红头军,这些把萨非家族推上王位的红头军,在王朝建立后一直是叛乱之源和王权的绊脚石。
  这些被废除了“采邑”的埃米尔为什么会率领军队前来守卫伊斯法罕,不就是因为给了他们恢复采邑的承诺吗?可面对眼下的困局,这些埃米尔会不会倒戈一击,背叛他呢?
  如果有活路的话,他们绝对不会困守死城的!
  所以,阿巴斯二世才会沙依德进宫商量事情——沙依德的妹妹是他的妃子,都是自家人。自家人总是可以商量一些事情的。
  可问题是沙依德同样也是埃米尔,他的脑子同样也很清醒!在王朝建立之后,他和家族和其它家族一样,采邑被收回,权力被打压,只能维持在部落里的统治,而这一次,之所以愿意出兵,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圣战”,而另一方面是为了什么?
  不还是为了权力,因为沙赫承诺会给予他们新的采邑,恢复他们的特权。现在到好,居然怀疑埃米尔们会背叛他。
  与沙赫虚以委蛇的聊了很长时间,在承诺会拿出全部的粮食和财宝之后,沙依德这边刚离开王宫,那边转身就请来了大埃米尔苏尔、依斯赫,一见到他们,他说道。
  “沙赫要对我们下手了!”
  “什么?”
  “沙赫不仅要让我们献出所有的粮食、财宝帮助他守城!而且怀疑有人勾结唐人,要背叛他,请我进宫商量此事,他准备对你们动手!”
  “该死的,他疯了!”
  “他肯定是疯了,要不然他就不会把全国的军队都召集到这里,你看现在我们成了什么?成了笼子的囚犯!”
  “不行,我要去找他,当面质问他,凭什么认为我们勾结唐人!”
  “你需要冷静一下。”
  苏尔拉住了依斯赫:
  “你要是去找他,肯定是自投罗网!”
  “那怎么办?”
  依斯赫子大声说道。
  “现在敌人已经把我们包围在这里,我们就像是囚犯一样,被堵在这里,根本就出不去,守城?那怕就是我们再守上几个月,等到粮食吃完了,怎么办?都饿死在这里吗?”
  “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而且唐人手段都非常残忍,他们会杀死所有的男人,只留下女人给他们生育儿女!”
  苏尔说道。
  沙依德说:
  “投降不一定会死,我听说,如果改变信仰的话,比如信佛教的话,唐人是不会杀人。只有抵抗到底的人会死,一直都是这样的!”
  苏尔大声说道:
  “改变信仰,那是会下地狱的!”
  “你别忘了,在乌里玛的眼里,我们也属于异端……”
  沙依德懒得再说这里面的事情,直接反问道。
  “改信佛教,总好过死在这里,我听说一千多年前,我们也是信佛教的!”
  当然,这不是没有可能,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一切都没有任何记录,就像阿富汗一样,没有了巴米扬大佛,世人甚至很难找到佛教在那里的存在,就像世人找不到佛教在中亚、在西域的存在一样,那里大小佛国到那里去了?
  甚至就连痕迹都没有留下来,只留在了中原王朝的文字记录之中。甚至就连同被征服地区的历史,也消失了,只剩下了四个大字“蒙昧时期”这个是绿绿史学家们对绿教进入某个地区前的历史时期的指称。绿绿的语言中叫“贾希利叶”,亦译为“野蛮时代”。
  至于那个“野蛮时代”有什么?
  “野蛮时代”当然是一无所有!
  没错,就是一无所有的!
  两河文明是一无所有的,波斯帝国的辉煌的也是一无所有的,西域的历史,那自然也是一无所有的。
  为什么会这样?
  “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对于写下这句话的人来说,他只是某种感叹,他并不知道,在某些地区,这一切却是清楚的发生的。
  “野蛮时代”这四字大字,就足以来形容一切。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活着,只要活着带着我们的人回到部落里,就足够了,至于佛不佛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佛祖也好,神也罢,都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权力,我们的财富,可是……”
  盯着他们两人,沙依德说道。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那怕是沙赫没有杀死我们,我们要么会饿死,要么被唐杀死,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
  对于权贵来说,他们的眼里永远都只有权力,就像一千多年前,那些面对屠刀选择了改信绿教的权贵一样……


第836章 开始养猪吧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
  乾圣十四年三月初九。
  在伊斯法罕被围城的将近九个月后,伊斯法罕完全淹没在规模惊人的血泊之中。犹如人类最黑暗的年代,几十万人陷入了屠杀狂。
  这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屠杀,甚至并不是由城外的人进行的,而起于内乱。在阿巴斯二世试图通过镇压埃米尔们防止内乱的时候,那些部落首领们做出了他们的选择,正像一百多年前,七大土库曼部落的首领和他们麾下的部落骑兵,把萨非家族送上王位一样。
  这一天,那些部落士兵们在首领们的带领下,以粮食为借口向城内的波斯文官和古拉姆阶层——当年为了打击部落首领,国王特意从从奴隶中培养的忠于自己的军事和行政官员,向他们挥起了屠刀,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奴隶士兵,这支部队的军饷直接由国王用王室土地的收入支付,因而绝对效忠于国王,是王权的象征,也是国王打击部落叛乱、制衡基齐勒巴什军队的重要力量。
  而现在,这支部队就成了部落士兵们的打击对象。
  相比于城内数十万部落士兵,效忠国王的新军不过只有区区四万人,面对蜂拥而来的部落士兵,新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那些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奴隶士兵仍然顽强的抵抗着。
  不过他们的抵抗换来是部落士兵的报复——不仅文官和古拉姆贵族以及他们的家人被杀死,就连同许多城市里的平民也遭受到了杀害。
  枪声、哭喊声回响了整整一夜。
  “我早就应该知道,早就应该知道的……”
  面对埃米尔们的背叛,阿巴斯二世不禁诅咒着那些背信弃义的埃米尔。
  可是在这个时候,诅咒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当的部落士兵们推开了大炮,轰开了皇宫的宫墙时,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
  作为沙赫,阿巴斯二世倒也不是一个懦夫,他甚至和普通的士兵一样,提刀抵抗杀进皇宫的部落士兵,但是他的抵抗却没有任何意义,他被直接当场砍死。
  随即文官和古拉姆贵族遭到彻底清洗。
  到第二天傍晚,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整个伊斯法罕都淹没有一片血海之中。超过三十万人死在这场混战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对于野蛮的部落士兵来说,几个月的囚徒生涯以及饥饿在他们的心中压抑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这场内哄则让他们的野蛮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大敌当前,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里居然开始闹起了内讧。这些绿绿杀起自己人来同样也不手软。
  十数万平民被杀死……
  尽管城内响起了枪炮声,可唐军并没有趁机进攻,而是一直加强戒备,等待着,直到第三天早晨,沙依德等人彻底掌控局势后,就立即做出了他们的选择——的只能投降城外的唐国军队。
  毕竟,这正是他们发动叛乱的原因。
  为了取信明人,他们甚至特意派出了一个亚美尼亚商人充当信使——在波斯同样生活着很多亚美尼亚、印度人以及犹太商人等非绿教信徒,信使来到前沿,在王辅臣的面前行礼道。
  “尊敬的将军,城内的大埃米尔派我来和谈。”
  “和谈?埃米尔?”
  王辅臣问道:
  “阿巴斯二世呢?”
  “将军,”
  心有余悸的亚美尼亚商人说道:
  “阿巴斯二世和他的大臣、贵族都被埃米尔们杀死了,现在埃米尔们表示,只要贵国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他们就改变,撤兵回到部落里,而且愿意献出城内所有财宝。”
  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